雙向關係與循環因果|觀點小品 Ep.69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事不關己的態度未必會以冷漠的方式呈現,反抗也是其一

用哲學的話說:如果要知道誰在控制你,就看那個人是不是從不給你批評

可能講到責任,以前的課本會寫:我們要做自己情緒的主人、媒體識讀是公眾的良心責任,不過過去這段時間,很顯然台灣人的行為都把這些東西當笑話,沒有人想相信良善的力量,人與人之間的纏繞隨著年份過去,還越滾越糾結。

不同意「你我都推了一把」這種事心知肚明就好,不用說出來給人笑。

因為我們已經從小習慣做什麼都必須「有個交代」,舉動和認知沒有得到人的認可,就會拐個話語的意思,彰顯出自己不如對方所觀察到的現象那樣,這種事不關己的表現,就是在甩開自己曾加重社會包袱的責任

其實是這種感覺:我們可以不知道怎麼根絕問題,最起碼不要讓事態更嚴重

raw-image


...


雙向?

循環因果就是:雞生蛋、蛋生雞。

raw-image


看完錫蘭的《台灣媒體的下限能有多低》,這一個小時半過的很爽快。

前陣子小小分享了自己以為,在臉書寫文的心情和在方格子差不多,實際上沒幾天就被自己的感受推翻;二邊的撰文落差不大,但方格子給我的感受優於臉書,主要是突然冒出「對過去人表達逝去的事情沒有太大意義」的感覺。

說沒有多大用處,確實期待人的認知本就吃力不討好

後續部分作家談到台灣媒體亂象,順帶提到普遍台灣閱聽人素質有待加強,一排望過去反智言論集中在 40 到 70 年齡區間;坦白說我對這個經濟起飛後世代的人存在偏見,有多少社會亂象在他們當家做主的時候趁勢而起

媒體既然要的是流量,不去看、不餵養、不當真至少可以初步緩解問題。



關係需要雙方誠意才有辦法流通,單向施力通常只會戛然而止

就像處在關係弱勢方的人遭遇情緒勒索,也討厭聽到:你是自願被情勒

意思是說,如果我們沒有在「無意識中」創造被人綁架、勒索,甚至是隱性對人需索的條件,傳說中的情勒就不會成立,因為你不好揩油;媒體亂象也是,他們傾向放大社會不安定面向,挑起你的情緒對立意識,創造點擊、流量、收入。

很顯然在臉書寫這些,身旁的人會因為自覺與我份量相當而反感我的自以為。

去年年中吵非常兇的 metoo 議題也是,在台灣人明知道當今媒體的不自律下,卻還去吸收他們帶來的垃圾,你知道你的過往和傷痛,變成別人利用打擊政敵的手段嗎;不是你不能說,也不是你沒有權利說。

到頭來你的聲音還是流入惡循環,至今就沒有社會問題被正視、得到解決


...


創作約定

用舊作改造迎接全年的豐盛吧

用舊作改造迎接全年的豐盛吧

餘下的空間你可以透過方格子既有功能,與我的內容互動:

  • 追蹤我」或「加入沙龍」,即時收信閱讀出爐創作
  • 點「愛心」或下方「留言」,討論供應更多寫作靈感
  • 提供外部平台「內容轉載」,下方資訊欄來信再授權,引用內文請註明出處
avatar-img
22會員
318內容數
致力於做內容的專題,專注書寫人際觀察與自我議題,應酬者需慎入;無開啟文內廣告穿插,可舒適閱讀,文章轉載不讓著作權,來信詳談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人類量測事務所 的其他內容
與其鼓撐一張大眾都喜歡,但得辛苦維持的面皮,那這樣就好:這就我本人。
甚至你本人就是那個最純淨、最真相的存在,就放任這些人碰成灰吧。
如果讀完大學還是只知道處理問題的話,低薪的威脅就在眼前了。
誰的歷史痕跡被竄改越多就越容易被控制,這些話你應該讓它左進右出。
不要替別人承受他們留下來的苦、痛、病、業,本人真是切身之痛。
對我來說一個人的美好都可以靠包裝,只有人性的單純假不來。
與其鼓撐一張大眾都喜歡,但得辛苦維持的面皮,那這樣就好:這就我本人。
甚至你本人就是那個最純淨、最真相的存在,就放任這些人碰成灰吧。
如果讀完大學還是只知道處理問題的話,低薪的威脅就在眼前了。
誰的歷史痕跡被竄改越多就越容易被控制,這些話你應該讓它左進右出。
不要替別人承受他們留下來的苦、痛、病、業,本人真是切身之痛。
對我來說一個人的美好都可以靠包裝,只有人性的單純假不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們忽略了改變別人不是我們的責任, 我們只能夠透過以身作則,啟發對方願意去做出改變。
Thumbnail
這是一個主觀的世界,你看到的世界,可能與我看到的世界有所不同。你我在不同環境成長,接受不同知識文化滋養,對於同樣事物的詮釋可能會截然不同。因此,外物一切,包含我們日常生活所遭遇到的人,可能都是中性,只是我們透過自己的觀點,給他們貼上了標籤……
Thumbnail
你知道自己平常所表現的言行舉止,往往與我們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相關聯嗎?你是否曾經有過,因為一時不察的無心而冒犯或傷害他人,到最後,連彼此關係為何會出現裂痕的原因都不明白的情形呢?「我說話、做事,本來就是這個樣子,你硬是要把它想偏,我也没有辦法!」當別人對你的言行產生誤解時,你認為
Thumbnail
從小開始,我們被教導要體諒別人,站在別人的角度,但結果卻常常被當成理所當然。
Thumbnail
至少讓自己對內在的關心,不亞於對外在的關心。只要你的內在正確了,外在事物自然會各就其位。
去看到我們為什麼要競爭、要比較、為什麼會視自己為受害者, 受害者是無力的、被支配的, 事實上,卻是我們指使自己感覺無力與被支配; 覺察與反思這樣的內在狀態, 這個就是需要我們去調整,為自己負責的地方。
Thumbnail
作者的話: 三方難處。 「......所以他有他的難處,我就要理解他然後退讓嗎?」 並不是理解後必須犧牲自己,而是理解後釋放自己。 理解了對方其實也脆弱,那麼如果他在我們身上留下了什麼傷害,是因為他表達自身情緒的方式不夠完善,而不是我們不好。
用別人的視角看自己,將別人的感受套用在身上, 怎麼樣你也看不清楚,想不明白,怎麼樣都不會開心。 設立個人界線是重要的, 為自己控制之內的負責,對控制之外的放手, 更信任、更臣服、更忠實於自己。
即使每個人都跟你站在不同邊
Thumbnail
去年以至當下的感觸,政治是有點私密的事,雖然放大看它是眾人之事,值得也必須討論,但卻不好輕易涉入,因為無數網紅媒體明星甚或小至家庭大至公司你我都不免引用或被綁架(綁架),為什麼會有這種的狀態?我用幾個觀點和分類提出我的想法,並且提供一些我個人喜歡的簡單論述,梳理自己之外也希望提供幫助。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們忽略了改變別人不是我們的責任, 我們只能夠透過以身作則,啟發對方願意去做出改變。
Thumbnail
這是一個主觀的世界,你看到的世界,可能與我看到的世界有所不同。你我在不同環境成長,接受不同知識文化滋養,對於同樣事物的詮釋可能會截然不同。因此,外物一切,包含我們日常生活所遭遇到的人,可能都是中性,只是我們透過自己的觀點,給他們貼上了標籤……
Thumbnail
你知道自己平常所表現的言行舉止,往往與我們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相關聯嗎?你是否曾經有過,因為一時不察的無心而冒犯或傷害他人,到最後,連彼此關係為何會出現裂痕的原因都不明白的情形呢?「我說話、做事,本來就是這個樣子,你硬是要把它想偏,我也没有辦法!」當別人對你的言行產生誤解時,你認為
Thumbnail
從小開始,我們被教導要體諒別人,站在別人的角度,但結果卻常常被當成理所當然。
Thumbnail
至少讓自己對內在的關心,不亞於對外在的關心。只要你的內在正確了,外在事物自然會各就其位。
去看到我們為什麼要競爭、要比較、為什麼會視自己為受害者, 受害者是無力的、被支配的, 事實上,卻是我們指使自己感覺無力與被支配; 覺察與反思這樣的內在狀態, 這個就是需要我們去調整,為自己負責的地方。
Thumbnail
作者的話: 三方難處。 「......所以他有他的難處,我就要理解他然後退讓嗎?」 並不是理解後必須犧牲自己,而是理解後釋放自己。 理解了對方其實也脆弱,那麼如果他在我們身上留下了什麼傷害,是因為他表達自身情緒的方式不夠完善,而不是我們不好。
用別人的視角看自己,將別人的感受套用在身上, 怎麼樣你也看不清楚,想不明白,怎麼樣都不會開心。 設立個人界線是重要的, 為自己控制之內的負責,對控制之外的放手, 更信任、更臣服、更忠實於自己。
即使每個人都跟你站在不同邊
Thumbnail
去年以至當下的感觸,政治是有點私密的事,雖然放大看它是眾人之事,值得也必須討論,但卻不好輕易涉入,因為無數網紅媒體明星甚或小至家庭大至公司你我都不免引用或被綁架(綁架),為什麼會有這種的狀態?我用幾個觀點和分類提出我的想法,並且提供一些我個人喜歡的簡單論述,梳理自己之外也希望提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