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逃逸日常的那一晚,和心理師朋友聊著各自的依附關係、情感關係,還有交錯其中的友伴關係。後來,我們恍然明白到一件事,就是過去那些讓人感到不適的關係,多半是源自於對方是以「競爭心態」在與我們互動。
他們可能是過去的同事、過去的同學,或者是已經結束關係的朋友。
朋友來電,希望徵詢職業相關的建議。然而就在我毫無保留地把過往在實務現場中的相關情境、時常遇到的狀況,以及其中的各個行動者基於權責可能衍伸的考量等,一一解析與分享之後,對方馬上以自己過往在學術圈的經驗,提出了一個其實不在原先提問之脈絡中的觀點,著急忙慌地嘗試反駁我。
其實,對方當然可以反駁,也可以不同意。
不過,我們在討論的是「業界」而非「學界」,兩者之間不需要存在什麼優劣或好壞的價值判斷,確實不一樣,直接比較並不合適。
起初,我以為對方確實在徵詢建議,但是聊到後來,才漸漸發現不盡然如此。這也讓我想起,在不久之前,才和另一個友人經歷過類似的對話情境。
當時,對方主動與我分享他自己對職涯的看法與決定,希望徵詢建議。在一來一往之間,我順著他的論述邏輯,嘗試透過幾個提問希望能夠聚焦重點,希望透過了解對方真實的需求,確認該決策的合理性。
然而,即使是相當中性的「此刻對你來說,哪一個需求最重要?」「為什麼會認為XX選擇可以達到OO目的呢?」與「了解,我沒有其他問題」都會讓對方難以接受,甚至最後直接對我丟出一句:
我覺得妳不贊同我的決定。
其實,我並沒有贊同與不贊同,畢竟,對方決定的不是我的人生。別人要對自己未來做什麼決定,完完全全與我無關。不是嗎?
收到這句話的當下,感到有點不知所措。因為我似乎能感受到,對方拋了這樣一句話,似乎多少期待著我能予以反駁、解釋,或甚至提供安撫。原來,我努力地嘗試討論「事情」本身,結果對方要的可能只是「贊同」而已。
而這樣的經驗也讓我體會到:不要輕易給予免費的建議,特別在還沒釐清對方需要的是「建議」還是「安撫」時。
心理師朋友曾經說過,「免費問問題,本身就容易與對方的利益產生衝突。如何維護對方的自尊還滿重要的,否則一開始別問。」雖然這是從發問者的角度看待提問這件事,不過,顧問這個行業還真是滿重要的(重點歪)。
還有一個讓我在對話過程中完全不知作何反應的,就是當對方「不斷地貶低自己」,並且「持續與他人比較」。
每一件事情都與別人比、每一句話都在否定自己。
當這樣的互動多了,難免讓人開始注意到什麼是「持續抱怨但絕不改變」。
教練Wisdom曾經說過,競爭心態,多半來自於固定思維模式(fixed mindset)。固定思維認為一個人的能力無法透過努力而提升,體現在具體的行為上,包含因為害怕失敗而避開挑戰、遇到困難容易放棄、對於有助於成長的建議予以反駁,甚至傾向於認為他人的成功威脅自己的自尊。
心理師朋友分享,她的同學也有類似的狀態。在她們的對話裡,對方會不斷地把焦點聚焦在自己身上,嘗試「比較」,並且把對話者「勾引」到自己設定好的場景中,在那裡,對方是「需要贊同、安撫和鼓勵」,因為對方已經把自己設定為一個「相對無辜甚至需要同情」的人。
是啊,當一個人積極地佔據了受害者的位置,不正是期待著「加害者」的現身嗎?又或者,期待一個「協調者」能出現。
當我發現自己似乎被迫必須不斷地去回應與安慰對方的匱乏時,不想陪演,還得花功夫抵抗這樣的互動模式,努力地把自己摘出去。
放下你的競爭心態,不然就好好去競爭。
不過,當一個人處於「競爭心態」中,如果真的努力了、積極投入到「實際的競爭」那也罷,最怕的就是帶著競爭心態,卻又拒絕認真去競爭--持續抱怨,但絕不改變。
或許,有的「朋友」只是將我們作為比較的對象、一個可以讓他們獲得「其實我也沒有那麼差」之良好感受的對象。
在這樣的情境下,我們之間的對話內容不管是什麼都不重要。
最近深切地體驗到:妳怎麼想事情,就會變成什麼樣的人;妳怎麼對待別人,就會收穫什麼樣的「被對待」。
這讓我理解到,那些個我很願意積極斷聯的、過去的朋友的狀態是什麼;理解到為什麼以前在和他們互動時,會覺得不舒服--那或許是因為,我感受到自己被用「競爭型思維」對待了。
為他人賦能,每個人都喜歡提升自己而不是消耗自己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