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鐵最南方的鐵道工場:潮州鐵道園區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為期近兩個月的屏東鐵道文化祭在國慶連假期間熱鬧登場,作為鐵道核心的展示區域是在2022年底開始營運的潮州鐵道園區。這一座結合鐵道文物、車輛展示的休憩園區,今年寒假時光土場恰好曾跟著臺大火車社一同前往參訪,接著就來看看這個號稱結合鐵路檢修機廠的觀光工廠有什麼寶貝吧!

臺鐵潮州車輛基地是配合高雄鐵路地下化後,將市區的機務段及機廠南遷的廣大廠區。在地方要求下,同時也規劃了鐵道園區展示珍貴鐵道車輛及文物

臺鐵潮州車輛基地是配合高雄鐵路地下化後,將市區的機務段及機廠南遷的廣大廠區。在地方要求下,同時也規劃了鐵道園區展示珍貴鐵道車輛及文物

具有高廠特色的文物車輛

潮州鐵道園區的展示車輛中最為珍貴的莫過於製造於1942年的50D10型大物車,這輛車的構造看起來像是用兩台小平車支撐一個倒Ω型的鋼梁,載重量與貨物體積都比一般貨車還要大,特別適合載運工廠的大型機材。但在臺鐵貨運式微之後,這輛車過去一直被放在鳳山的高雄機廠內,現在則放在門口作為「鎮館之寶」,同時也成為園區識別的設計來源。

大物車是長度最長的臺鐵貨車,過去還曾經載過發電廠的大型機械

大物車是長度最長的臺鐵貨車,過去還曾經載過發電廠的大型機械

園區旁的潮州機廠前身是從鳳山遷來的高雄機廠,主要負責檢修臺鐵的貨物車輛、傳統客車與PP客車,因此鐵道園區內展示車輛也多是以原高雄機廠過去經手維修的車輛,尤其機廠在鳳山時代主力維修的各式貨物車輛。在園區保存的貨車除了前述的大物車之外,還包含15EF122號平車、35C21320號篷車、35H1035號煤斗車、25BH2026號石斗車、35B10016號石碴車、15EG8436號敞車、35N23026號篷斗車、20L89號油罐車、15V2041號通風車、3AK2505號守車等,儼然是一座貨物車輛博物館。此外,原本位於機廠內牽引車輛上移車台的推車機也在展示之列,以前在高廠採訪時常常看到他,現在看到覺得特別懷念。

曾在鳳山舊廠服務的推車機附有連結器可以推拉車廂之外,膠輪設計還可讓他在廠內路面到處跑

曾在鳳山舊廠服務的推車機附有連結器可以推拉車廂之外,膠輪設計還可讓他在廠內路面到處跑

除了貨物車輛之外,園區展示的客車有BK32353號行李車及ES32375號宿營車,都是過去由臺北機廠進行鋼體化更新的17公尺級客車,歷史價值相當高。然而,這兩輛珍貴車輛卻是以露天環境保存,只要雨水滲入導致內部鋼板生鏽就容易膨脹龜裂,對於鋼體化車體保存非常不利。雖然容易生鏽,但如果拉高保養頻率的話還不至於會壞光光,但弔詭的是展示地點旁邊明明就是臺鐵機廠,這些車輛卻是放在如標本台的斷軌上,車輛破損無法直接移入機廠檢修,未來若遇到問題可能只能就地處理,成為園區營運的隱憂。

BK32353號行李車的前身是為了SP32750型觀光號加裝冷氣後的電力需求,由臺北機廠緊急打造的電源車。但在後續觀光號增備採購專用電源車後,便卸除發電機轉為一般的行李車

BK32353號行李車的前身是為了SP32750型觀光號加裝冷氣後的電力需求,由臺北機廠緊急打造的電源車。但在後續觀光號增備採購專用電源車後,便卸除發電機轉為一般的行李車

鐵道文物展示

除了車輛展示和臺鐵機廠的淵源極深,鐵道文物館的展示也從高雄機廠的歷史沿革開始,帶出木模、車身表記字模等等機廠檢修車輛時會用到的工具,以及閥門零件構造分解、日本時代輪輻式車輪等車輛部件。其中保留動態操作可能的展品則是一組KC自動軔機,可以讓觀眾觀察機械動作過程,了解如何讓火車煞車減速。雖然在展示規劃上非常有機廠特色,但內容上以機械技術為主,除了幾組客車座椅、行先之外較為缺乏與旅客直接相關車站服務設備的展示,對於一般大眾來說可能稍嫌硬核,相當考驗導覽人員有沒有足夠的能力做出深入淺出的解說。

不過,以2月中我和火車社後輩們去參觀的經驗來說,園區任用的導覽人員並非鐵路員工出身,他們所知的只有基本的車輛導覽文本,以致於在導覽過程中還不斷向我們鐵道社團討教。如果是以互相切磋的角度來看可能覺得還好,但問題出在園區導覽是要另外收費的,感覺就像是我們出錢來幫導覽員上課一樣,體驗不能說太好。但要臺鐵員工負責出來導覽,或許也不太容易實現。

KC自動軔機教具讓遊客可以觀察軔機作動的過程

KC自動軔機教具讓遊客可以觀察軔機作動的過程

潮州鐵道園區營運與挑戰

當初在高雄機廠在遷建潮州規劃時便有結合車輛展示與維修作為觀光工廠的構想,不過因為機廠建設時程延宕,在2022年中高雄機廠遷廠啟用儀式還引來時任縣長潘孟安抱怨鐵道園區籌備毫無進展。在地方的壓力下,臺鐵這才動起來趕緊在三個月內完成鐵道文物館的展示規劃,終於讓園區順利在2022年12月中開放。這段故事不禁令我想起當初臺北機廠遷往富岡時也曾經說要將富岡打造為觀光工廠,以此做為舊臺北機廠無須保存的理由,但現在富岡車輛基地不僅沒有常態開放參觀,連團體參訪也是困難重重。

但相較於富岡機廠神秘兮兮,2月的這次參觀我們順利申請到機廠參觀路線,由潮州機廠的張簡副廠長特別接待我們到客車工場上方的空中廊道。目前潮州機廠的車輛維修區包括裝配工場兩股道,以及客車工場三股道。儘管近期已有許多莒光、復興車廂報廢,但相較於鳳山舊廠來說可用空間還是相當侷促,原本應該是車輛出廠前微調與小施工的裝配工場還得在股道之外另外畫設修車位,才能進行PP客車的檢修工作,維修量能不足也擠壓了自動門莒光號的檢修排程。空間不足的問題根源在於機廠的規劃與建設時程延宕,原本規劃的二期廠房直到現在也還是一片空地,這也讓潮州機廠接手EMU900、EMU3000型檢修的時程被大幅推遲,是否會在數年後影響車輛運用還有待觀察。

裝配工場兩股道之外,左側又再騰出修車位的空間進行PP客車三級檢修,顯得相當侷促

裝配工場兩股道之外,左側又再騰出修車位的空間進行PP客車三級檢修,顯得相當侷促

回到潮州鐵道園區本身,雖然園區位置遠離臺灣三大都會區中心,但位處屏東中心和鄰近機廠的技術人才,在觀光區位與鐵道文化推廣上或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不過以現況來說,相關單位仍在處理機廠建置期程延宕,以及遷廠造成人力退休潮,鐵道園區的營運短期內只能仰賴委外廠商處理。若委外經營團隊缺乏對於園區內鐵道展品的深刻理解,大概可以預期園區經營方向會變成空有火車的拍照打卡休憩區,恐怕很難吸引真的對鐵道感興趣的遊客二度造訪。希望臺鐵千萬不要認為將園區經營委外出去就好,臺鐵的技術知識在園區的軟體面是不可或缺的部分,相關單位的緊密合作才能讓潮州鐵道園區發揮最大的鐵道文化推廣價值。

位於廠內的南方小站是員工的通勤車站,近期也開行火車來接駁潮州鐵道園區的遊客

位於廠內的南方小站是員工的通勤車站,近期也開行火車來接駁潮州鐵道園區的遊客

或許是園區文物展示對營運商來說難以掌握,因此在園區中引進可愛動物來招攬遊客

或許是園區文物展示對營運商來說難以掌握,因此在園區中引進可愛動物來招攬遊客

探訪時間:2023.2.
完稿時間:2023.10.
本文同步發布於時光土場Blogger

avatar-img
43會員
176內容數
隨著日本進入令和時代,日本國鐵分拆民營化已超過三十年的歲月。這段期間不少國鐵時代的路線與車輛一一退場,成為我這個平成人類未曾參與到的旅行經驗。透過一次又一次的日本旅行,我希望能在旅途中回味那些逝去的鐵道元素,抓住過去的鐵道風景。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時光土場 的其他內容
2023年擴大舉辦的臺灣文博會在10月1日風光落幕,其中位於舊臺鐵臺北機廠的鐵博籌備處,不但以「鐵博•新生」系列展覽與藍皮柴油客車試乘廣受好評,十天更創下十萬人次參訪,足見社會各界肯認鐵博的努力。然而,光鮮亮麗的慶典過後,十多年來的割地開發陰影卻從來沒有遠去,今年甚至隨著臺鐵公司化捲土重來。
2023年的臺灣文博會於10月1日落幕,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也被選為主場館之一。這次鐵博的展覽主題「鐵博‧新生」,包含三座古蹟在近期修復與策展完成後首次對外開放。據館方稱期間有十萬人次造訪。人山人海的畫面不禁讓人回想起上次大開放已是近十年前,只不過來訪的大眾對於這座場域未來的期待與氛圍已是大大不同。
連接臺北車站到淡水的官設鐵道淡水線至今已通車超過120年!雖然這條傳統鐵道早在1988年停駛,但這條鐵道在轉生為捷運後仍是為臺北地區帶來了都市發展與擴張。120年的時光過去,臺北市耗費了近三十年讓境內鐵道深埋地底或是在城市天際上游走,究竟淡水線鐵道還有多少遺跡留存,就讓我們沿著舊線跡一探究竟!
基隆是台灣對外貿易相當重要的港口,在日本時代的建設中走向現代化,歷經近五十年的擴張才逐漸站穩台灣的玄關地位。除了能夠讓大型船隻停泊的碼頭,與此搭配的便是與貫通全島的縱貫線相連的臨港鐵道,有效率地將貨物在海陸之間轉運。接著跟著場長從基隆車站向北走,尋找這段臨港鐵道最後的遺跡吧。
位於苗栗與臺中交界的舊山線保留了臺灣縱貫線鐵道通車以來的史蹟,沿線隧道與橋梁相間,美麗的風景也吸引許多人前來拍照打卡。呈現弓弦狀的大安溪橋是其中頗為知名的古蹟,但你知道這座看似屹立百年的橋樑居然在剛通車三年時就被洪水沖斷。難道這座橋是俗稱的豆腐渣工程嗎?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過年的時候位於臺中后里的泰安櫻花林因為賞花車潮上了新聞。但比起賞花的喧囂,我更熟悉的是汽笛聲已遠去許久的舊泰安車站。前些日子在結束拍火車的行程之後,我騎著Youbike來到了泰安車站,彷彿掉入1990年代的歲月,沉浸在平日上午的寧靜中。
2023年擴大舉辦的臺灣文博會在10月1日風光落幕,其中位於舊臺鐵臺北機廠的鐵博籌備處,不但以「鐵博•新生」系列展覽與藍皮柴油客車試乘廣受好評,十天更創下十萬人次參訪,足見社會各界肯認鐵博的努力。然而,光鮮亮麗的慶典過後,十多年來的割地開發陰影卻從來沒有遠去,今年甚至隨著臺鐵公司化捲土重來。
2023年的臺灣文博會於10月1日落幕,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也被選為主場館之一。這次鐵博的展覽主題「鐵博‧新生」,包含三座古蹟在近期修復與策展完成後首次對外開放。據館方稱期間有十萬人次造訪。人山人海的畫面不禁讓人回想起上次大開放已是近十年前,只不過來訪的大眾對於這座場域未來的期待與氛圍已是大大不同。
連接臺北車站到淡水的官設鐵道淡水線至今已通車超過120年!雖然這條傳統鐵道早在1988年停駛,但這條鐵道在轉生為捷運後仍是為臺北地區帶來了都市發展與擴張。120年的時光過去,臺北市耗費了近三十年讓境內鐵道深埋地底或是在城市天際上游走,究竟淡水線鐵道還有多少遺跡留存,就讓我們沿著舊線跡一探究竟!
基隆是台灣對外貿易相當重要的港口,在日本時代的建設中走向現代化,歷經近五十年的擴張才逐漸站穩台灣的玄關地位。除了能夠讓大型船隻停泊的碼頭,與此搭配的便是與貫通全島的縱貫線相連的臨港鐵道,有效率地將貨物在海陸之間轉運。接著跟著場長從基隆車站向北走,尋找這段臨港鐵道最後的遺跡吧。
位於苗栗與臺中交界的舊山線保留了臺灣縱貫線鐵道通車以來的史蹟,沿線隧道與橋梁相間,美麗的風景也吸引許多人前來拍照打卡。呈現弓弦狀的大安溪橋是其中頗為知名的古蹟,但你知道這座看似屹立百年的橋樑居然在剛通車三年時就被洪水沖斷。難道這座橋是俗稱的豆腐渣工程嗎?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過年的時候位於臺中后里的泰安櫻花林因為賞花車潮上了新聞。但比起賞花的喧囂,我更熟悉的是汽笛聲已遠去許久的舊泰安車站。前些日子在結束拍火車的行程之後,我騎著Youbike來到了泰安車站,彷彿掉入1990年代的歲月,沉浸在平日上午的寧靜中。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隆田ChaCha位於臺南隆田火車站旁,是一個融合產業歷史與當代藝術的教育園區。自2022年開幕以來,園區內保存了豐富的產業遺跡,包括鐵道、考古中心及互動展覽,讓遊客可以透過沉浸式體驗理解嘉南大圳的文化意義。
這篇文章介紹了臺灣橫跨多個鐵道景點,包括猴硐貓村、玉里神社遺址、太麻里車站、藍皮意象館和大溪車站。文章中詳細描述了每個景點的特色和位置,並提供了遊客參觀的建議。
Thumbnail
隨著E500型在鐵道上陸續試車,也象徵著PP自強號結束的命運。其實也不是全部停用,只是把電力機車的部分替換掉,其餘的客車將會留著。 在1996年,台鐵引進有如國外高鐵的車種,有著流線型的車頭,憑藉著那與眾不同的動力配置稱霸台灣鐵路。這篇文章要帶大家介紹,台鐵PP自強號的傳奇故事。 相信大家提到自
Thumbnail
霉女2024年3月來到宜蘭羅東火車站,蒐集臺鐵車站紀念印章~這裡能一次蒐集兩車站印章唷! 初訪羅東鎮的鎮"殿"之寶~羅東火車站,有著宮殿外型的火車站,在日治時期是一座日式木造風格的車站,後來歷經磚造站改建成中式宮殿外型建築風格...
Thumbnail
剛退伍時賃租於台南火車站附近的一處四樓加蓋鐵皮,冬冷夏熱,牆壁門板薄如紙片,隔壁動靜聽得一清二楚,甚至在樓下嗓門稍大些整棟樓都能聽見。但優點是租金便宜,交通便利,那時市區的大型轉運站還沒建好,沿著清幽的小磚道出去,就能看見和欣、國光、統聯的售票處,三家客運與市內公車一起擠在周末壅塞的北門路。 客
Thumbnail
  「桃園車站遺址」為清領時期台灣巡撫劉銘傳籌建的第1代車站「桃仔園火車碼頭」(1891)之卵石軌跡,與日治時期西移(桃園車站座像朝北,東往台北、西往新竹)的第2代車站「桃仔園停車場」(1898),及因1908年縱貫線通知後,改為「唐博風」造型(用為阻擋因下雨屋頂留下的污水)的第3代車站「桃
Thumbnail
說到日本時代臺灣的交通工具,大家最先想到的應該是「火車」吧? 不過大家可能沒想到,日本時代的臺灣還有另一種盛行的鐵路設施──輕便鐵道。由於輕便鐵道是透過人力前進,亦被稱為「手押臺車」。
Thumbnail
【鐵道文化園區】 一館舊稱鐵道部花蓮港出張所,是早期的花東鐵路總指揮所,但整修後以多元文化休閒園區的概念再利用,目前被譽為台灣僅存最完整的窄軌鐵道基地遺址。
Thumbnail
你喜歡搭火車嗎?當你想到火車,會回想起什麼樣的回憶呢?是和一群朋友出遊時一邊欣賞窗外風景,一邊大聊特聊的輕鬆愉快?是準備到另外一個城市出差前重複檢查手中資料的緊張感?還是農曆過年返鄉,即將見到許久未見的家人親戚時內心的期待或不安呢?
Thumbnail
台中火車站整建成新站之後,每逢假日,「鐵鹿大街」往往吸引大批人潮前來遊逛。台中火車站的「鐵鹿大街」實際上就是「車站型商場」;包括新站上下兩個樓層。鐵路局為這個商場規劃了美食街、主題餐廳、伴手禮和便利商店等,並招聚數十家商家進駐 。 它的名稱刻意採取「鐵路」的諧音,期待著「鐵道文化」的傳承。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隆田ChaCha位於臺南隆田火車站旁,是一個融合產業歷史與當代藝術的教育園區。自2022年開幕以來,園區內保存了豐富的產業遺跡,包括鐵道、考古中心及互動展覽,讓遊客可以透過沉浸式體驗理解嘉南大圳的文化意義。
這篇文章介紹了臺灣橫跨多個鐵道景點,包括猴硐貓村、玉里神社遺址、太麻里車站、藍皮意象館和大溪車站。文章中詳細描述了每個景點的特色和位置,並提供了遊客參觀的建議。
Thumbnail
隨著E500型在鐵道上陸續試車,也象徵著PP自強號結束的命運。其實也不是全部停用,只是把電力機車的部分替換掉,其餘的客車將會留著。 在1996年,台鐵引進有如國外高鐵的車種,有著流線型的車頭,憑藉著那與眾不同的動力配置稱霸台灣鐵路。這篇文章要帶大家介紹,台鐵PP自強號的傳奇故事。 相信大家提到自
Thumbnail
霉女2024年3月來到宜蘭羅東火車站,蒐集臺鐵車站紀念印章~這裡能一次蒐集兩車站印章唷! 初訪羅東鎮的鎮"殿"之寶~羅東火車站,有著宮殿外型的火車站,在日治時期是一座日式木造風格的車站,後來歷經磚造站改建成中式宮殿外型建築風格...
Thumbnail
剛退伍時賃租於台南火車站附近的一處四樓加蓋鐵皮,冬冷夏熱,牆壁門板薄如紙片,隔壁動靜聽得一清二楚,甚至在樓下嗓門稍大些整棟樓都能聽見。但優點是租金便宜,交通便利,那時市區的大型轉運站還沒建好,沿著清幽的小磚道出去,就能看見和欣、國光、統聯的售票處,三家客運與市內公車一起擠在周末壅塞的北門路。 客
Thumbnail
  「桃園車站遺址」為清領時期台灣巡撫劉銘傳籌建的第1代車站「桃仔園火車碼頭」(1891)之卵石軌跡,與日治時期西移(桃園車站座像朝北,東往台北、西往新竹)的第2代車站「桃仔園停車場」(1898),及因1908年縱貫線通知後,改為「唐博風」造型(用為阻擋因下雨屋頂留下的污水)的第3代車站「桃
Thumbnail
說到日本時代臺灣的交通工具,大家最先想到的應該是「火車」吧? 不過大家可能沒想到,日本時代的臺灣還有另一種盛行的鐵路設施──輕便鐵道。由於輕便鐵道是透過人力前進,亦被稱為「手押臺車」。
Thumbnail
【鐵道文化園區】 一館舊稱鐵道部花蓮港出張所,是早期的花東鐵路總指揮所,但整修後以多元文化休閒園區的概念再利用,目前被譽為台灣僅存最完整的窄軌鐵道基地遺址。
Thumbnail
你喜歡搭火車嗎?當你想到火車,會回想起什麼樣的回憶呢?是和一群朋友出遊時一邊欣賞窗外風景,一邊大聊特聊的輕鬆愉快?是準備到另外一個城市出差前重複檢查手中資料的緊張感?還是農曆過年返鄉,即將見到許久未見的家人親戚時內心的期待或不安呢?
Thumbnail
台中火車站整建成新站之後,每逢假日,「鐵鹿大街」往往吸引大批人潮前來遊逛。台中火車站的「鐵鹿大街」實際上就是「車站型商場」;包括新站上下兩個樓層。鐵路局為這個商場規劃了美食街、主題餐廳、伴手禮和便利商店等,並招聚數十家商家進駐 。 它的名稱刻意採取「鐵路」的諧音,期待著「鐵道文化」的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