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13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小寶寧開始在臉書發文記錄她的高中生活,我也不禁想到,生病後的這一年多,除了書籍的分享,我也很少記錄自己的心情了,實在是太多壓力痛苦需要分解,憂鬱症發作又很反覆,情緒總是在拉扯,書寫日記的習慣依然持續,卻對於外面或內心世界沒有辦法如同從前一樣書寫更多。


今天回診的時候,醫生對我說:「辛苦了。」,我差點掉下淚來。我們討論過後,決定藥物劑量仍舊維持,至少恐慌症的症狀已經減輕許多,或許因為找工作的壓力,才使得我的憂鬱症反覆,但至少我有一個人格是可以拉住自己的,可以拉住往下沉的自己,想著繼續走下去不要放棄,不願意讓愛我的和我愛的人們傷心難過。


IG上的「第三空間」主持人Christine,在九月初的時候邀請我參加她的Podcast,「女聲悄悄話」系列的訪談,今天po出來了,我自己聽完後好驚訝,原來我現在也還是有這樣輕鬆說話的時候,當然因為主持人Christine非常溫柔,我們就像朋友一般聊天,過往的許多回憶,也沒有引動我太多辛苦時候的情緒,而且討論的主題是我最喜歡的閱讀書籍,那種被支持著的感覺,是一直都在的。


李惠貞老師的書《給未來的讀者》裡提到:『「如何活」是「探索自己」的另一種說法。

在我們百分百確定「只能這樣」之前,要不要奮力去活一回呢?』

我很確定,愛上閱讀,喜歡書,是我的救贖。


☘️閱讀記錄📖、喜歡的書籍📚、偶爾出現生活吃喝☕️、人生感受也有一些🗓。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小寶六月份小學畢業了,國小這幾天通知我,說她六年級下學期的清寒補助一千多元已經核下來,要我有空趕緊去領。 走路過去的時候,遇見了一位住在附近的老奶奶,我們見過幾次,我看見她都會微笑點頭,她這次也對我揮揮手笑了。 路上有一家賣金香的小小老店,老公公老闆先生在下午天涼的時候,經常都會坐在店門口,我和
直到現在,我才有空靜下來整理第一次玩蛻變遊戲的心得和感觸,因為感動和感謝實在太滿了。 這段時間一直看見臉書大神們分享玩蛻變遊戲的心得,我有感覺自己似乎可以嘗試看看,幫助我釐清自己現在的狀況,我想好好的活下去,想要身心健康起來。 於是我找了蛻變遊戲的專業教練,是左西人文空間的陳盈君老師,她也是我多
昨天去醫院回診,醫生說我有很高的機會可以完全康復,要我要有信心。給我單子去拿藥的時候,護理師對我說:「加油喔,祝妳越來越好!」 我的諮商師建議我,去找推拿師傅整骨按摩,因為緊張焦慮的情緒也有可能堆積在身體肌肉裡,所以推拿按摩後,肌肉放鬆,也會幫助睡眠和平靜情緒。 我很幸運,一直都遇到讓我覺得放心
2023/07/14 孩子們的爸爸是在2019年2月離世的,外公也依然常來我夢裡。 每次安慰自己這些辛苦終會過去,卻不知人生路上的辛苦,似乎沒有不會再出現的時候。 幸運的是,一路上都有著支持與愛我們的人。 就像夏天夜裡涼爽的風,舒服的安慰著旅途中的人們。 2017/07/14 剛剛騎
小寶六月份小學畢業了,國小這幾天通知我,說她六年級下學期的清寒補助一千多元已經核下來,要我有空趕緊去領。 走路過去的時候,遇見了一位住在附近的老奶奶,我們見過幾次,我看見她都會微笑點頭,她這次也對我揮揮手笑了。 路上有一家賣金香的小小老店,老公公老闆先生在下午天涼的時候,經常都會坐在店門口,我和
直到現在,我才有空靜下來整理第一次玩蛻變遊戲的心得和感觸,因為感動和感謝實在太滿了。 這段時間一直看見臉書大神們分享玩蛻變遊戲的心得,我有感覺自己似乎可以嘗試看看,幫助我釐清自己現在的狀況,我想好好的活下去,想要身心健康起來。 於是我找了蛻變遊戲的專業教練,是左西人文空間的陳盈君老師,她也是我多
昨天去醫院回診,醫生說我有很高的機會可以完全康復,要我要有信心。給我單子去拿藥的時候,護理師對我說:「加油喔,祝妳越來越好!」 我的諮商師建議我,去找推拿師傅整骨按摩,因為緊張焦慮的情緒也有可能堆積在身體肌肉裡,所以推拿按摩後,肌肉放鬆,也會幫助睡眠和平靜情緒。 我很幸運,一直都遇到讓我覺得放心
2023/07/14 孩子們的爸爸是在2019年2月離世的,外公也依然常來我夢裡。 每次安慰自己這些辛苦終會過去,卻不知人生路上的辛苦,似乎沒有不會再出現的時候。 幸運的是,一路上都有著支持與愛我們的人。 就像夏天夜裡涼爽的風,舒服的安慰著旅途中的人們。 2017/07/14 剛剛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說來也妙 因為和一個朋友聊到焦慮的事我就把之前借的這本書拿出來看(這本書後面也有很多人預約 剛好最近碰上的事也讓我該好好面對自己的情緒 ——————正文開始—————— 看這本書時一直有一個畫面冒出來 理科太太之前曾經訪博恩一集 問他怎麼面對自己的情緒 博恩回覆,他會想像情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作者在青少年時期所經歷的心理困境,以及她如何在十年後逐漸走出陰霾,找回生活的平衡。文章中描述了她的心靈掙扎,以及如何逐漸恢復和成長的過程。這是一篇關於克服困難、獲得成長的感人故事。
在高三,我確診重度憂鬱症。 病發前,我一直是個不敢和人交流的人。曾經我深信所有人都終將離開自己,不肯和任何人敞開心扉。對我而言,展露自己的脆弱或享受他人的給予都會帶來不安。我也深信和他人之間的鴻溝不會消失,並做好了一直一個人的覺悟。 在生病後,周遭的人給了我很多支持。和自己相當生疏的
Thumbnail
記得很久以前,我在圖書館拿起過這本書,忘記為什麼原因又放了回去,或許是因為這本書不在我當時習慣以推薦排名讀書的名單裡,後來,我發現能讓自己讀得津津有味的書,鮮少是排行榜上的那些,
Thumbnail
此篇文章描述作者回首高中時期,因憂鬱症困擾,經常缺席課堂,學業成績不佳。然而,背後是她努力面對種種困難,偽裝著笑容勉強度日。若看見她的努力和不懈奮鬥,或許會對她有更多的理解和原諒。這篇文章向高中時期的曉致敬,表達了對她的理解和支持。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表達了對憂鬱症的苦痛和希望。文章中描述了患有憂鬱症的曉,在克服病痛的過程中所經歷的辛苦和挫折。同時也傳達了對未來的希望和尋找光明的態度。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個女性面對憂鬱症的生活,最終如何找回自我,充滿勇氣與力量。文章充滿了積極向上的訊息,也有助於幫助其他正面面對憂鬱情緒的人,同時提到了書籍《親愛的我 Oh! Dear Me 250天憂鬱症紀實》。
Thumbnail
此文章在描述作者面對自己的脆弱,常常感到無助和害怕。有時她會害怕失控,幸好她懂得尋求外部的支持與資源。 作者表達,如果有人願意聆聽、接納她的脆弱,她一定會願意告訴這個世界。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重新接受憂鬱治療的心路歷程。對於這突如其來的消息,作者感到絕望和困惑。儘管她曾嘗試減藥並調整生活方式,但現實的轉變仍讓她感到不知所措。這段文字突顯了作者對治療過程中種種矛盾情緒的掙扎,以及對未來前路的不確定感。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作者如何面對憂鬱症,並從中找到成長和改變。雖然一開始作者討厭憂鬱症,但漸漸地學會接受並與它共處。最終,憂鬱症成為作者生命中的一部分,使她變得更堅強。文章強調逆境中的成長和勇氣。
Thumbnail
說來也妙 因為和一個朋友聊到焦慮的事我就把之前借的這本書拿出來看(這本書後面也有很多人預約 剛好最近碰上的事也讓我該好好面對自己的情緒 ——————正文開始—————— 看這本書時一直有一個畫面冒出來 理科太太之前曾經訪博恩一集 問他怎麼面對自己的情緒 博恩回覆,他會想像情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作者在青少年時期所經歷的心理困境,以及她如何在十年後逐漸走出陰霾,找回生活的平衡。文章中描述了她的心靈掙扎,以及如何逐漸恢復和成長的過程。這是一篇關於克服困難、獲得成長的感人故事。
在高三,我確診重度憂鬱症。 病發前,我一直是個不敢和人交流的人。曾經我深信所有人都終將離開自己,不肯和任何人敞開心扉。對我而言,展露自己的脆弱或享受他人的給予都會帶來不安。我也深信和他人之間的鴻溝不會消失,並做好了一直一個人的覺悟。 在生病後,周遭的人給了我很多支持。和自己相當生疏的
Thumbnail
記得很久以前,我在圖書館拿起過這本書,忘記為什麼原因又放了回去,或許是因為這本書不在我當時習慣以推薦排名讀書的名單裡,後來,我發現能讓自己讀得津津有味的書,鮮少是排行榜上的那些,
Thumbnail
此篇文章描述作者回首高中時期,因憂鬱症困擾,經常缺席課堂,學業成績不佳。然而,背後是她努力面對種種困難,偽裝著笑容勉強度日。若看見她的努力和不懈奮鬥,或許會對她有更多的理解和原諒。這篇文章向高中時期的曉致敬,表達了對她的理解和支持。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表達了對憂鬱症的苦痛和希望。文章中描述了患有憂鬱症的曉,在克服病痛的過程中所經歷的辛苦和挫折。同時也傳達了對未來的希望和尋找光明的態度。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個女性面對憂鬱症的生活,最終如何找回自我,充滿勇氣與力量。文章充滿了積極向上的訊息,也有助於幫助其他正面面對憂鬱情緒的人,同時提到了書籍《親愛的我 Oh! Dear Me 250天憂鬱症紀實》。
Thumbnail
此文章在描述作者面對自己的脆弱,常常感到無助和害怕。有時她會害怕失控,幸好她懂得尋求外部的支持與資源。 作者表達,如果有人願意聆聽、接納她的脆弱,她一定會願意告訴這個世界。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重新接受憂鬱治療的心路歷程。對於這突如其來的消息,作者感到絕望和困惑。儘管她曾嘗試減藥並調整生活方式,但現實的轉變仍讓她感到不知所措。這段文字突顯了作者對治療過程中種種矛盾情緒的掙扎,以及對未來前路的不確定感。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作者如何面對憂鬱症,並從中找到成長和改變。雖然一開始作者討厭憂鬱症,但漸漸地學會接受並與它共處。最終,憂鬱症成為作者生命中的一部分,使她變得更堅強。文章強調逆境中的成長和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