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語言課可以怎麼做?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今日(2022.07.16)下午,受邀代表「新竹市母語推廣協會」參與「竹松社區大學」所辦理的「2022大新竹多元教育論壇」,裡面有許多新竹在地體制內、外的教育相關團體、獨立工作者、學校等,一同對話,一同思考:「如果地方需要一門課,那會是什麼。」⁣

  在論壇,我簡單介紹了協會與個人目前在做的母語推廣事務後,有某小學主任向我提問:「請問阿東老師,在家庭中不說母語的孩子,每週一節本土語言課,母語老師該如何能盡量讓這樣的課能更生活化?」⁣

raw-image

會後我將我在活動中的回答和想法重新文字組織了一下:


1. 生活化、情境化⁣ 

  
  目前體制下,本土語言課並非考科,因此不受大部分家長學生的重視,不易引起學生學習動機。不過,這同時也是該學科的優勢,不是考科,也意味著沒有進度壓力,老師無須在有限時間內,逼迫自己和學生把整本課本鉅細靡遺上完,而是能跳脫課本框架,把課文當成主題、素材,連結實際生活情境,把課堂情境脈絡化,讓學生的學習內容更有意義。⁣

2. 引起學習興趣、動機⁣

  具體來說,除了原有的課本內容外(目前的課本其實也不錯,都有在與時俱進,努力貼近時代生活、課綱願景),我覺得在低年級課堂,可透過日常會話(模擬情境)、遊戲繪本(不限繪本本身語言)來帶課程,讓孩子願意嘗試學習日常對話,提高課堂樂趣,而且也能設計簡單的親子小活動,促進親子間的母語互動;中高年級,則是能夠適時融入課綱19項議題、在地文史、社會議題、國際新聞等課程討論。⁣

3. 融入在地人文⁣

  承上,可在課程中適時融入在地人文,讓學生應用語言知識,認識這片土地的人文、故事、歷史、名產、地名、民俗等,如:帶孩子看google地圖,探討為何為何學校周邊地名會有崙、坑、崎等字出現;讓學生用 Tik-tshàm 來認識新竹舊地名歷史,而非ㄓㄨˊ ㄑㄧㄢˋ;和學生討論「貢丸」並非是要貢獻給誰的丸子,而是和台語動詞有關;城隍廟有名的「夯枷」消災解厄儀式,「夯」字不是"敲打地基,使其結實",而是要用台語來理解等。⁣

4. 了解該本土語言的世界與發展趨勢⁣

  可以讓孩子了解學習本土語言、母語,能對於自己其他外語學習、邏輯思考都有幫助。以及認識該本土語言課本以外的相關出版品,如:散文、現代詩、小說、漫畫、繪本,還有過去經典與現代創新的音樂、戲劇、藝術、廣告、商業應用等,開拓孩子的視野,打破對本土語言的想像與框架!⁣

5. 沉浸式環境、非正式學習⁣

  以目前小學一周一堂的本土語言課來說,時間有限(真的很少!),儘管新學年度,國高中一周一堂的必修課也要上路,但僅透過時間有限的學校教育,幾乎不太可能可以教育出一口流利母語的孩子。所以需要透過營造更多的沉浸式環境,讓母語自然地日常地在教室裡被使用;透過學校的非正式課程,如:環境布置、母語日、展覽、講座、運動會園遊會、各類競賽、朝會、社團活動等,師生也嘗試使用母語來互動、溝通,甚至可以營造師生間的流行文化,讓孩子自然而然地、主動地使用。⁣

6. 豐富學習資源、提供其他學習方式⁣

  除了設計既有的本土語言課程外,也能思考學校是否能夠提供其他的豐富的學習資源,如:圖書室內的藏書、影音資源等,讓想主動學習的孩子,有足夠且適合的學習資源,有機會自學;或是讓孩子有機會接觸到課本以外的本土語言書籍、學習資源,也許在某天某時能啟蒙一個孩子!這讓我想起,某次在小六課堂上,我讓全班傳閱某本台語書籍,結果,一個平常上課較浮躁的學生,他下課主動提出想把書借回家仔細閱讀,一個種子就這麼發芽了!!!⁣

⁣(阿東整理了適合學生的台語書單和學習資源,提供給學校教師參考)



在論壇結束前,我主動發言補充:⁣


  「扣住論壇1我被問的問題:一周一堂的母語課如何生活化,與論壇2大家一同思索適合地方上的一堂課,我最後想和大家說,一周一堂課的母語課真的時間有限,因此家庭母語環境、社區環境營造,顯得無比重要;而且本土語言/母語的流逝速度比我們想得更快、更嚴重,我們下一代不只是單純不會講而已,甚至可能聽不懂對話、或是無法辨識語言(例如把台語誤認成外國語已經真實發生了!),因此,希望未來貴單位、團體、個人在發展在地課程、活動時,能夠考慮、嘗試使用台語、客語、原住民族語來發展課程(不論語言使用比例多寡),不用擔心語言能力的缺乏,現在新竹市母語推廣協會裡都有專業語言人才可協助,讓孩子有機會接觸母語,用母語來參與各項活動事務,所以真的需要靠大家一同來創造、營造台灣的多語、多元文化的環境!多謝!」⁣

  期待未來能夠與不同領域的人們合作,激盪出更多不同的火花,為母語推廣再往前一步!⁣




  •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
  • 每失去一種語言、文化,就失去一種看待世界的方式⁣
  • 愈在地愈國際⁣
  • 「一同」創造、營造母語友善的環境⁣


歡迎聯絡「新竹市母語推廣協會」合作各項本土語言活動、課程;歡迎找阿東「阿東的哩哩叩叩」合作各項台語文事務,如:校對、翻譯、教案撰稿、教學等。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2021的9月到2022的6月,是我第一個學年在新竹的小學教台語,這一學年結束後,對於「一周一堂台語課可以帶給孩子什麼」有一些想法,所以特別記錄下來。 (寫於2022.06.13) 今天下午連續三堂六年級的台語課,看著這一群明天即將參加畢業典禮的學生,想和他們談談國小一周一堂的台語課是為了什麼
出來食冰囉!台灣的冰是百百款,你食過啥物款?
我每次接到推銷電話都當作是一次又一次練習台語、推廣台語的機會!
我把每通車貸推銷電話都當成是一次又一次練台語、推廣台語的機會!
東窗事發、劇透、暴雷台語怎麼說呢?
震驚!2023年居然剩不到100天了?!
2021的9月到2022的6月,是我第一個學年在新竹的小學教台語,這一學年結束後,對於「一周一堂台語課可以帶給孩子什麼」有一些想法,所以特別記錄下來。 (寫於2022.06.13) 今天下午連續三堂六年級的台語課,看著這一群明天即將參加畢業典禮的學生,想和他們談談國小一周一堂的台語課是為了什麼
出來食冰囉!台灣的冰是百百款,你食過啥物款?
我每次接到推銷電話都當作是一次又一次練習台語、推廣台語的機會!
我把每通車貸推銷電話都當成是一次又一次練台語、推廣台語的機會!
東窗事發、劇透、暴雷台語怎麼說呢?
震驚!2023年居然剩不到100天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昨天朋友提到中學生的孩子不喜歡閩南語課,朋友也覺得實用最重要。 語言涉及生活方式的選擇。弱勢語言文化的振興,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讓該語言具有勞動上的優勢,否則必須是文化環境的整體提升、以及資源的倍數提供,若只依靠學校上一節本土語課,完全是浪費時間,會的本來就會,不會的還是不會。
台語是語言,因為只會台語的台澎住民沒辦法理解只會華語的台澎住民。身為被迫學華語,比較擅長英語的台澎住民。鼓勵台語老師學英文對語言的保存有一定重要性 許多語言學者認為,所謂「方言」和「語言」的區別有其任意,雖然語言學者曾提出各種判斷標準,但是,這些判準卻常常會產生不一致的結論。而在實際操作中,個別語
Thumbnail
想帶著學生走出校園,但卻不知道該從何做起?又或者想要與地方建立連結,但總不知道要尋找什麼樣的合作對象?相信這是108課綱上路以來,許多在中小學任教的教育工作者們的一大煩惱。如果說地方文化是生活的累積,那麼田野調查往往就是看見生活情境的起點。
Thumbnail
我們常說,教育是地方創生最後一哩路,那麼走在教育創生的路上,我們可以提出甚麼樣的解方呢?我們又可以提出甚麼樣的行動策略呢?如何透過教育手段讓民眾更認識自己的社區、進而愛惜自己的社區,讓社區成為一座大教室甚至是一座有特色的學校。
Thumbnail
在全球化時代,甚至連台灣也慢慢重視起雙語教育,多語能力已成為競爭力的重要標誌。母語式教育作為一種科學而有效的語言學習方法,逐漸成為關注焦點。本文將延伸告訴你相較於傳統我們所接觸的填鴨式教育... 母語式教育的概念 母語式,顧名思義是指通過模仿母語學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臺灣雙語教育挑戰和機遇的研討會回顧,並試著提出更深入的討論和思考。 透過分享《國際雙語教育研討會》的內容,希望提出思考和討論。 簡言之,這篇文章呼籲更多關於雙語教育的持續討論和思考。
近年吹起母語風,每個族群只要打著母語為旗號,文化部都支持。台文,客語,新住民,以前的九族一查嚇死,發現早就該改名16族文化村了。在學校積極推動母語教學下,可憐的莘莘學子又多個幾個科目要學,之前一直搞不懂,母語這東西不就在家裡學就好,你家裡都不講了在學校學有什麼用? 直到有一天看到阿姨提到了共產黨裂
Thumbnail
補習文化在臺灣社會的蓬勃發展,從戰後經濟起飛,到現今白領階級的父母需要補習班和安親班來照顧孩子,甚至英文補習測驗也成為社會焦點。儘管成績突出的例子顯示沒有補習也能取得好成績,但補習對於不同的學生成效也不盡相同,自制力及引導均可能影響成效。
Thumbnail
一個學期一次的親師座談會&家長日又來了,但說實在的,我是到了都市才知道有這種活動。印象中,以前小時候,家裡的長輩平日都非常忙碌,學校也不會舉辦什麼親師座談會這種活動,因為家長壓根不會想出席。所以,那時候老師們一個學期或學年會安排時間,在課後去拜訪學生家中做家庭訪問,好好瞭解學生平常在家的生活習慣。
Thumbnail
  這天我的工作場所辦了一場講座,這個講座的內容是向外籍教育者介紹以台灣文化為基底的教材。有些台灣老師反映應該要國際化議題多一點,像是女權議題、穆斯林議題或是人權議題,這些問題是台灣老師比較不知道的,如果有外國老師可以在這些議題上表達的更生動。   我是比較長大後,才發現自己身為台灣人,卻不是很理
昨天朋友提到中學生的孩子不喜歡閩南語課,朋友也覺得實用最重要。 語言涉及生活方式的選擇。弱勢語言文化的振興,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讓該語言具有勞動上的優勢,否則必須是文化環境的整體提升、以及資源的倍數提供,若只依靠學校上一節本土語課,完全是浪費時間,會的本來就會,不會的還是不會。
台語是語言,因為只會台語的台澎住民沒辦法理解只會華語的台澎住民。身為被迫學華語,比較擅長英語的台澎住民。鼓勵台語老師學英文對語言的保存有一定重要性 許多語言學者認為,所謂「方言」和「語言」的區別有其任意,雖然語言學者曾提出各種判斷標準,但是,這些判準卻常常會產生不一致的結論。而在實際操作中,個別語
Thumbnail
想帶著學生走出校園,但卻不知道該從何做起?又或者想要與地方建立連結,但總不知道要尋找什麼樣的合作對象?相信這是108課綱上路以來,許多在中小學任教的教育工作者們的一大煩惱。如果說地方文化是生活的累積,那麼田野調查往往就是看見生活情境的起點。
Thumbnail
我們常說,教育是地方創生最後一哩路,那麼走在教育創生的路上,我們可以提出甚麼樣的解方呢?我們又可以提出甚麼樣的行動策略呢?如何透過教育手段讓民眾更認識自己的社區、進而愛惜自己的社區,讓社區成為一座大教室甚至是一座有特色的學校。
Thumbnail
在全球化時代,甚至連台灣也慢慢重視起雙語教育,多語能力已成為競爭力的重要標誌。母語式教育作為一種科學而有效的語言學習方法,逐漸成為關注焦點。本文將延伸告訴你相較於傳統我們所接觸的填鴨式教育... 母語式教育的概念 母語式,顧名思義是指通過模仿母語學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臺灣雙語教育挑戰和機遇的研討會回顧,並試著提出更深入的討論和思考。 透過分享《國際雙語教育研討會》的內容,希望提出思考和討論。 簡言之,這篇文章呼籲更多關於雙語教育的持續討論和思考。
近年吹起母語風,每個族群只要打著母語為旗號,文化部都支持。台文,客語,新住民,以前的九族一查嚇死,發現早就該改名16族文化村了。在學校積極推動母語教學下,可憐的莘莘學子又多個幾個科目要學,之前一直搞不懂,母語這東西不就在家裡學就好,你家裡都不講了在學校學有什麼用? 直到有一天看到阿姨提到了共產黨裂
Thumbnail
補習文化在臺灣社會的蓬勃發展,從戰後經濟起飛,到現今白領階級的父母需要補習班和安親班來照顧孩子,甚至英文補習測驗也成為社會焦點。儘管成績突出的例子顯示沒有補習也能取得好成績,但補習對於不同的學生成效也不盡相同,自制力及引導均可能影響成效。
Thumbnail
一個學期一次的親師座談會&家長日又來了,但說實在的,我是到了都市才知道有這種活動。印象中,以前小時候,家裡的長輩平日都非常忙碌,學校也不會舉辦什麼親師座談會這種活動,因為家長壓根不會想出席。所以,那時候老師們一個學期或學年會安排時間,在課後去拜訪學生家中做家庭訪問,好好瞭解學生平常在家的生活習慣。
Thumbnail
  這天我的工作場所辦了一場講座,這個講座的內容是向外籍教育者介紹以台灣文化為基底的教材。有些台灣老師反映應該要國際化議題多一點,像是女權議題、穆斯林議題或是人權議題,這些問題是台灣老師比較不知道的,如果有外國老師可以在這些議題上表達的更生動。   我是比較長大後,才發現自己身為台灣人,卻不是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