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不用「好人」標籤把自己套牢
付費限定

不用「好人」標籤把自己套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文化上,我們長期被教導要「為別人」存在、要掏空自己、竭盡所能的為別人付出,因此,我們成為內在匱乏、情感飢餓的人,空洞的內在、乏味無趣的人生,感受不到生命活著的意義和美好。

就因為「為別人」而活,自己成了空虛、空洞的人,於是更加不滿和埋怨為什麼沒有另一個人來「為我而活」?為我無盡付出?為我鞠躬盡瘁?於是不滿和氣憤開始四處擴散,開始無意識、激動地索討,討人情、討關注、討補償、討回報,內心長久下來的失衡和痛苦,化成無法安息的靈魂,忿忿不平,怨聲叨叨絮絮:「為什麼我要一直付出,沒有一刻是為我自己,而你們卻只顧自己,滿口要求我必須為別人。為什麼我怎麼做,怎麼忍耐都被嫌說做不夠?」

    在長期社會傳統文化下,每個人內心都有一個覺得被虧欠的心靈,不被在乎、永遠被嫌還做的不夠、沒完沒了的被要求、被批判。如果,我們只有相互的要求和索討,命令自己和別人「必須為了別人的認可而活、而付出」,那麼,環境中的人將會是無法照顧自己的「空心人」、「匱乏人」,在身心失衡及不健康的情況下,還在做所謂付出的事、還在努力為別人而活,以極度匱乏不足的狀態漠視自己、傷害自己,以為如此能成為別人口中稱讚的「好人」、「好女性」、「好孩子」等。在所有冠上「好」的身分稱呼上,皆是被認為應該不重視自己、捨己、為別人竭盡所能地提供服務、滿足需求的人,卻不被視為一個真實的人、不被重視身心健康,也不被體會和理解身心所承受的壓力和痛苦,所謂「非人」的存在,才是文化中被認可的聖人賢者。

          想想,為了當一個好人,我們如何與真實的自己失聯。

為了當一個好人,我們精疲力竭

為了當一個好人,我們精疲力竭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149 字、1 則留言,僅發佈於療癒時光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蘇絢慧的療癒沙龍
4.3K會員
216內容數
這塊文字園地中的文章,將是我從心理諮商專業出發,讓已經接觸心理相關的知識,以及在自我探索方面有相當經驗的讀者,能夠獲得更深入探討內在心理的文章,陪伴或協助自己更進一步自學,提升更多思考與情感、理性與感性之間的平衡和自我整合。希望透多定期的文字餵養,我們能以文字養心,把內在養茁壯。</p>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蘇絢慧的療癒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們從小被教導要負責,但往往是「為別人負責」,而不是好好為自己負責。 好好為自己負責,是包括能妥善運用自己的身體資本、時間、能量,管理自己的資源,發展好自己的能力。這當中包括需要用幼年到成年期的成長時間,為自己學習如何在生存與生活中獲取平衡。 不僅是自己的體能、身心健康⋯⋯
愛自己,是一切的基礎,特別是我們與外界他人的關係。不愛自己的人,或懷疑自己值得被愛的人,最常見的一個問題,即是容易陷入一段不健康的關係,尤其是被操縱和被羞辱的情感關係裡。不愛自己的人,基本內在核心設定是:「我不值得被愛」、「我是差的」、「我有很多不足和問題」
過去幼年時,你會收到許多大人給的訊息,你都會毫不考慮的接收下來,根本無法有自我的思考和見解。當有大人對你說:你長得這麼醜,帶你出門好丟臉,你不該這麼胖,不覺得這樣丟臉嗎? 當你這樣聽大人說,你無法辨識和過濾,就認定自己好丟臉,胖得讓周圍的大人難堪,也一定會被別人取笑。 然而,這是你誤解自己的開始。
我們從小被教導要負責,但往往是「為別人負責」,而不是好好為自己負責。 好好為自己負責,是包括能妥善運用自己的身體資本、時間、能量,管理自己的資源,發展好自己的能力。這當中包括需要用幼年到成年期的成長時間,為自己學習如何在生存與生活中獲取平衡。 不僅是自己的體能、身心健康⋯⋯
愛自己,是一切的基礎,特別是我們與外界他人的關係。不愛自己的人,或懷疑自己值得被愛的人,最常見的一個問題,即是容易陷入一段不健康的關係,尤其是被操縱和被羞辱的情感關係裡。不愛自己的人,基本內在核心設定是:「我不值得被愛」、「我是差的」、「我有很多不足和問題」
過去幼年時,你會收到許多大人給的訊息,你都會毫不考慮的接收下來,根本無法有自我的思考和見解。當有大人對你說:你長得這麼醜,帶你出門好丟臉,你不該這麼胖,不覺得這樣丟臉嗎? 當你這樣聽大人說,你無法辨識和過濾,就認定自己好丟臉,胖得讓周圍的大人難堪,也一定會被別人取笑。 然而,這是你誤解自己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