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戰AI】不怕搶飯碗,創作之外,可以療癒

更新於 私密發佈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看了<AIGC是危機還是轉機?>這篇文章,有所感觸。

我本來只是想要留言,但寫著,寫著,又是一篇文章了,所以,就改在我這裡發表了。


當AI能夠做到那個地步,或許也促進人類反思,文學與藝術不再是少數人的專利,而是大眾共有的資源。而文學和藝術不再只是創作者的表現,也可以作為療癒的使用。

這是我最近深刻體會到的。


拍攝

拍攝


現在,我在文字或藝術創作中,我不再是以表現,而是分享。這樣的過程讓我突然發現,文學或藝術作品在過去,是需要天賦的,必須具備特殊才華的人才能做到。但是,AI可能讓文學或藝術作品,輕而易舉就能生成,也就是任何人都可以創作。

我個人認為時代是不可能往後退,既然如此,何不接受它?而且仔細想想,這也沒什麼不好。

我認為過去,只有少數人可以表現獨特,但是未來,每個人都可以獨特,透過AI的工具,輕易地就能表現我們的創意,或是各種情緒和想法。

而AI可以創作,可以表現,但是,不能取代的是療癒。

從去年到今年我開始大量畫禪繞畫,這是一種療癒身心,可以靜心的畫法。畫著,畫著,人的心就靜下來了。

畫得好壞並不重要,畫得像不像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什麼?療癒。或被稱作美術治療。

每一幅畫都是與眾不同的,不必在乎畫得好不好,就是畫得讓自己的心,平靜下來。

同樣,文字創作也是一樣,就是隨意寫出當下的心情,寫出自己想要釋放的情緒,或是表達自己的內心世界,這也是一種療癒。或被稱作寫作治療。

未來各種的創作形式被AI取代,但是療癒呢?是可以讓這些文學或藝術的技法,繼續延續下去。例如所謂的手作藝術品,是來自個人的獨創性,不是為了表現,是為了療癒。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在未來,會更加突顯出來,就是俗稱的素人藝術家,那是來自心靈的世界,是屬於個人所獨有的,珍貴且稀有,就是自己。

所以,為什麼現今不斷強調愛自己,做自己?這是為了因應將來社會的巨大變化,每個人都得先愛自己,做自己,建立自己的價值,不再依靠外在的成就,也能自我肯定。

也就是說,我們都要找回自己的獨特,做自己,活出自己的樣貌來。

我們不需要再跟著老師一筆一畫,一字一句地學習,而是問自己,在這樣的寫作和畫畫中,我能夠了解自己多少?我能夠接受自己嗎?我不必跟人比,我只要深入自己的心靈世界,我所寫的,我所畫的,就是屬於我個人獨特的展現。

每個時代都有其特殊的價值及意義,回顧整個歷史的發展,沒有前者就不會有後者,可能是一種反動,一種反思,是為了讓人類更好,還是更差,都沒有定論,就是一種不斷變化中,所產生的自然變易,就是變化。只有變化,才會有希望,不會停滯。這是我最近才體悟出來的。

沒有一件事是偶然的,無論看起來多麼糟糕的事物,最終都能從當中找到它的價值。

在我之前寫的<【決戰AI】光的反面不是黑暗,而是黑洞>的文章裡,我深刻領悟到,過去所懼怕的事物,都是我們誤以為的,如果能夠換個積極正面的心態,任何的困境,都是為了未來的成就做準備,所以,不可能沒有經歷過黑暗,就能得到光明的前途。

十年寒窗苦讀,才有機會功成名就。這是古代人的人生考驗。現代人也是一樣的,有另外的生命磨難。

以前,總是怨天尤人,怪時運不濟,而沒有好好把握那些可遇不可求的機會去歷練,就輕易放棄自己。如今,懂得不管發生什麼天大的事情,都是為了未來的成就做準備,這樣就能好好把握當下,就算是令人不愉快的事情,都不會給自己帶來痛苦與困惑。

所以,與其恐懼未來,不如活在當下,努力學習,找到自己的出路。

認識自己,了解自己,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絕對會有轉機,因為危機即是轉機。

在佛教的信仰裡,遇到逆境,就說是逆增上緣,就是肯定逆境,才能成就自己,才能提升自己的智慧。

往往修行人在順境裡,就容易驕傲自滿,無法成長,只是滿足於自己所擁有的,而不知道珍惜。常常是遇到了逆境,才能讓一個人脫胎換骨,真正懂得生命中的美好,而去把握,去愛惜。這樣的生命體悟,也都是需要在失去或是痛苦,或是各種煩惱中,轉為菩提。也就是沒有煩惱,就不可能轉成菩提,都是相輔相成的。

因此,面對變化萬千的未來世界,正是一個突破自我的機會,是一個逆增上緣的大好時機。當然煩惱是一大堆,情緒是亂糟糟。但是,若能挺得過去,人生必會大不同,精彩可期。

讓我們好好想想,該怎麼讓AI成為我們的工具,而不是威脅我們未來生存的可怕怪物?


<AIGC是危機還是轉機?>連結:

https://vocus.cc/article/6540d466fd89780001f8214e

心靈花園的玫瑰仙子,愛自己,也珍惜身邊的人。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外遇是一場感情的試煉,撕裂了信任,也暴露了關係中的隱形裂縫。它讓人深陷傷痛與困惑,但同時也提供了一次重新審視自我與關係的機會。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深度解析外遇的成因、對愛情的影響,以及如何在裂痕中找到修復或重生的可能性,幫助你面對這場情感的挑戰,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
稍早跟朋友聊天,她向我詢問一個關於現階段她所遇到的一個選擇,目前找不到答案,一切混沌不明,問我她是不是一個「靈性沒有升級的」鬼打牆之人?電話打來的時候,恰好從行天宮參拜結束,我就一路從行天宮走到
有一頭鯨魚,到今天還一直在人們心中唱歌。牠從一生下來,聲音的頻率就比較高,有 52 赫茲那麼高。所以別的鯨魚聽不到牠的聲音,也聽不懂牠的意思。這頭音頻特殊的52 赫茲鯨魚,從被發現後就持續引起關注。科學家長期探尋,希望能找到其他的 52 赫茲鯨魚,據說後來真的有人發現一群「52 赫茲」在同時鳴唱。
  你心中有故事,卻不知道該怎麼表達出來?   你想寫小說,打開文檔,卻發現自己的腦袋跟word一樣空白?   你想動筆,卻發現每個人寫的小說都長得不太一樣,讓你無從參考?   那麼,這篇針對小說格式的教學文,應該可以幫上一點忙。   許多人都想寫小說,卻不是每個人都注重基本格式。然
外遇是一場感情的試煉,撕裂了信任,也暴露了關係中的隱形裂縫。它讓人深陷傷痛與困惑,但同時也提供了一次重新審視自我與關係的機會。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深度解析外遇的成因、對愛情的影響,以及如何在裂痕中找到修復或重生的可能性,幫助你面對這場情感的挑戰,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
稍早跟朋友聊天,她向我詢問一個關於現階段她所遇到的一個選擇,目前找不到答案,一切混沌不明,問我她是不是一個「靈性沒有升級的」鬼打牆之人?電話打來的時候,恰好從行天宮參拜結束,我就一路從行天宮走到
有一頭鯨魚,到今天還一直在人們心中唱歌。牠從一生下來,聲音的頻率就比較高,有 52 赫茲那麼高。所以別的鯨魚聽不到牠的聲音,也聽不懂牠的意思。這頭音頻特殊的52 赫茲鯨魚,從被發現後就持續引起關注。科學家長期探尋,希望能找到其他的 52 赫茲鯨魚,據說後來真的有人發現一群「52 赫茲」在同時鳴唱。
  你心中有故事,卻不知道該怎麼表達出來?   你想寫小說,打開文檔,卻發現自己的腦袋跟word一樣空白?   你想動筆,卻發現每個人寫的小說都長得不太一樣,讓你無從參考?   那麼,這篇針對小說格式的教學文,應該可以幫上一點忙。   許多人都想寫小說,卻不是每個人都注重基本格式。然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AI與創作 最近我在思考一些問題: 隨著AI創作能力的大幅提升,可以創作出許多作品,例如文字、圖片、音樂 這讓我產生了一種關於AI的焦慮:既然AI能夠創作,那我還需要繼續創作嗎?會擔心我的作品會在幾年後被AI取代,因為AI可以就可以快速產生類似的作品了呀 這時候就有一種疑惑,是否還應該
Thumbnail
  前言:本篇文寫於2022年九月。AI繪圖橫空出世,衝擊大量美術行業,人心惶惶。記得寫作時是我半夜起來尿尿,一時興起就寫下了自己的看法,結果被大量分享出去,大約有800多分享,最有印象的是圖文作家茶里也轉傳。
Thumbnail
AI 真正可怕的地方,是它一腳踩進創作的神聖領域,挑戰了人類的存在價值。 人類畏懼 AI 是理所當然的。想像力、創造力,過去都被視為人類的專屬能力。把思想、情感與觀點,透過文字、音樂、繪畫、舞蹈等媒介傳達,讓大眾也能深刻感受,就是創作者的價值所在。留下的成果則被稱為藝術,成為在世界上曾經存在的印記
Thumbnail
本文以筆者的繪畫創作為出發點,討論現今AI生圖的應用與創作者的未來。筆者認為雖然AI生成圖片已經在生活中大量出現,但AI缺乏獨特性,缺少生命力與溫度,因此筆者認為AI繪圖不會取代創作者。透過筆者的創作過程與心得,探討AI繪圖工具與創作者之間的關係,以及在使用AI時的適度建議。
Thumbnail
其實作為創作者,對於AI創作,有時會思考會不會被AI取代之類的,那要怎麼增加不可取代性,我自己目前是有些想法和大家分享,當個紀錄一下,也歡迎大家提出看法 那常常會說增加獨特性,那要怎麼達成,我自己目前有想到幾點方法
Thumbnail
本文探討用人工智能AI來寫作的議題,特別討論創作者與執行者之間的關係,以歷史角度指出著名的畫家早已聘用助手來繪畫畫中次要的部份,藝術家不必然是製作藝術品的人。本文作者認為應否用AI代替自己親手創作,是創作者的個人選擇,視乎他的創作目的。
Thumbnail
坦白說,我不是那種看衰AI發展的悲觀論者。 對我來說,AI要是發展得順利,可以取代人類工作,或許人類才真的可以從名為工作的輪迴當中解放出來也說不定。 但是,但是但是但是,我非常不能接受的,就是那些用AI製圖或寫文就自稱自己是繪師或圖文作家的AI仔。 如果你也是那種AI仔,聽好囉? 畫圖這回事
Thumbnail
文藝創作者透過AI技術進行創作,AI的快速生成能力提供了新的可能性,然而這也對文藝創作者的工作帶來了競爭和挑戰。翻譯工作也面臨AI的威脅,但AI協助創作也提高了作品的品質,對學術界和文藝創作產生了深遠影響。
Thumbnail
AI生成式AI的出現,對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了變化。 在AI的輔助下,人們可以快速創作文稿和生成圖片,但這帶來了一個問題:生成的作品應該歸屬於誰?這將影響創作和娛樂產業。本文從立法歷程和產業影響的角度來探討這個議題,並分析賦予AI保護的利與弊。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AI與創作 最近我在思考一些問題: 隨著AI創作能力的大幅提升,可以創作出許多作品,例如文字、圖片、音樂 這讓我產生了一種關於AI的焦慮:既然AI能夠創作,那我還需要繼續創作嗎?會擔心我的作品會在幾年後被AI取代,因為AI可以就可以快速產生類似的作品了呀 這時候就有一種疑惑,是否還應該
Thumbnail
  前言:本篇文寫於2022年九月。AI繪圖橫空出世,衝擊大量美術行業,人心惶惶。記得寫作時是我半夜起來尿尿,一時興起就寫下了自己的看法,結果被大量分享出去,大約有800多分享,最有印象的是圖文作家茶里也轉傳。
Thumbnail
AI 真正可怕的地方,是它一腳踩進創作的神聖領域,挑戰了人類的存在價值。 人類畏懼 AI 是理所當然的。想像力、創造力,過去都被視為人類的專屬能力。把思想、情感與觀點,透過文字、音樂、繪畫、舞蹈等媒介傳達,讓大眾也能深刻感受,就是創作者的價值所在。留下的成果則被稱為藝術,成為在世界上曾經存在的印記
Thumbnail
本文以筆者的繪畫創作為出發點,討論現今AI生圖的應用與創作者的未來。筆者認為雖然AI生成圖片已經在生活中大量出現,但AI缺乏獨特性,缺少生命力與溫度,因此筆者認為AI繪圖不會取代創作者。透過筆者的創作過程與心得,探討AI繪圖工具與創作者之間的關係,以及在使用AI時的適度建議。
Thumbnail
其實作為創作者,對於AI創作,有時會思考會不會被AI取代之類的,那要怎麼增加不可取代性,我自己目前是有些想法和大家分享,當個紀錄一下,也歡迎大家提出看法 那常常會說增加獨特性,那要怎麼達成,我自己目前有想到幾點方法
Thumbnail
本文探討用人工智能AI來寫作的議題,特別討論創作者與執行者之間的關係,以歷史角度指出著名的畫家早已聘用助手來繪畫畫中次要的部份,藝術家不必然是製作藝術品的人。本文作者認為應否用AI代替自己親手創作,是創作者的個人選擇,視乎他的創作目的。
Thumbnail
坦白說,我不是那種看衰AI發展的悲觀論者。 對我來說,AI要是發展得順利,可以取代人類工作,或許人類才真的可以從名為工作的輪迴當中解放出來也說不定。 但是,但是但是但是,我非常不能接受的,就是那些用AI製圖或寫文就自稱自己是繪師或圖文作家的AI仔。 如果你也是那種AI仔,聽好囉? 畫圖這回事
Thumbnail
文藝創作者透過AI技術進行創作,AI的快速生成能力提供了新的可能性,然而這也對文藝創作者的工作帶來了競爭和挑戰。翻譯工作也面臨AI的威脅,但AI協助創作也提高了作品的品質,對學術界和文藝創作產生了深遠影響。
Thumbnail
AI生成式AI的出現,對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了變化。 在AI的輔助下,人們可以快速創作文稿和生成圖片,但這帶來了一個問題:生成的作品應該歸屬於誰?這將影響創作和娛樂產業。本文從立法歷程和產業影響的角度來探討這個議題,並分析賦予AI保護的利與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