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活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孩子成長過程中,需要大人們如嚮導般的引導,認識探索世界,孩子也需要明確的界線、清楚的規範,才能真正地自由和感到安全。而當孩子漸漸長大,周圍的嚮導們,是否也同時需要更新路線?地圖?探索的方式?互動的方式?等等。

世界變化如此之快,我們的上一代,可能難以想像這一代可以網路買衣服、買家電。我們對下一代的,可能也無法全部知道,什麼樣的能力、知識、技能,是下一代孩子所必備的?所需要的?

面對未來的變化、未知,我們大人對於孩子的期待,有時,是否也可能出自於大人的擔憂與焦慮?

希望孩子乖又聽話,因為面對抽象的情緒,我們大人可能也很陌生,不知怎麼辦?

希望孩子好好讀書,因為擔心孩子未來變做工的人,但現今技術好的水電師傅、建造業工人、戰門力高的工班,常常是有錢也不一定請得到的。

在多年的工作中,遇過許多被大人的焦慮推動著學習的孩子,有時孩子感興趣的領域因大人覺得「這沒用啦」、「你未來會餓死」、「你還小你不懂」、「不要浪費時間」,孩子感受到被否定、無奈、無望,失去了學習動力、失去對生活的探索與樂趣。也遇過許多辛苦的大人,對孩子投注著滿滿的愛,卻與孩子成了世界上最遙遠距離的人之一。

以上這些常在工作中的反思、情況,我沒有標準答案、或任何SOP。

因為每個人、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我也一直相信,每位父母,都是照顧自己孩子最合適、也會最了解孩子的人。

養育孩子,真的是件不容易的事,在親職的路上,請記得,無須完美,當足夠好的父母就好,也記得關照自己的需求,適時好好照顧自己,成為自己的安全基地。

「當家長能好好照顧自己,意識、明白是誰的需求、誰的期待,讓議題/界線劃分清楚,

孩子知道守護他的天與地是安穩的,自然會共振,也會感覺到安全、有勇氣向外探索。

因為天與地自己會『好好活著』,也會在孩子需要時,畫出一條線拉著或撐住孩子。」

這是有次與一群充滿活力和勇氣的家長們,討論出的一段話,也與大家分享。

#成為孩子的安全基地 #成為自己的安全基地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情緒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否認、壓抑或忽略 //跟自己說說話//- -成為自己的安全基地
我想起工作時碰到的情況: 「我小時候都被打,現在還不是好好的,所以小孩子不聽話就是要打,打才有用、才會乖啊!」每當聽到有大人提出這樣的意見,我總是先在心裡嘆口氣。 #體罰留下的是長遠的影響 諮商工作經驗中,遇過許多成人習慣用「我沒事」、「一定是我想太多了
近來許多爆炸性、調查中不確定性的新聞事件,會讓人們覺得恐慌、焦慮。 感到焦慮時,身體感受也很直接,比如覺得頭昏腦脹、想大叫、覺得一團亂,這裡面也常包含許多未整理的念頭、想法,身心就像時速120的車子,高速運轉,難以休息。 身體是我們參與世界互動的媒介,也能從中感受到真實感。感到焦慮、覺得混亂時,
//創傷復原 - - 心理韌性// 「創傷要多久會好?」最近被問到這個問題,我想起之前看過「勇抱大地」Land這部電影。 這部片的主角,伊蒂與米格,各自經歷了人生的重大創傷事件
創造一個接納受傷的復原環境
你也曾有過忙碌了一段時間好不容易放鬆下來時, 會忍不住呼一口氣的經驗嗎? 或是心裡有煩惱時不自覺地嘆了口氣, 接著就聽到長輩或旁人說: 「常嘆氣會短命,影響運勢喔!」 / 我在工作時常遇到個案在敘述完各種煩惱後不自覺地嘆氣, 這時,我常會回應: 「很棒喔!讓自己好好把這一口氣吐出來。」 個案的反應常
情緒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否認、壓抑或忽略 //跟自己說說話//- -成為自己的安全基地
我想起工作時碰到的情況: 「我小時候都被打,現在還不是好好的,所以小孩子不聽話就是要打,打才有用、才會乖啊!」每當聽到有大人提出這樣的意見,我總是先在心裡嘆口氣。 #體罰留下的是長遠的影響 諮商工作經驗中,遇過許多成人習慣用「我沒事」、「一定是我想太多了
近來許多爆炸性、調查中不確定性的新聞事件,會讓人們覺得恐慌、焦慮。 感到焦慮時,身體感受也很直接,比如覺得頭昏腦脹、想大叫、覺得一團亂,這裡面也常包含許多未整理的念頭、想法,身心就像時速120的車子,高速運轉,難以休息。 身體是我們參與世界互動的媒介,也能從中感受到真實感。感到焦慮、覺得混亂時,
//創傷復原 - - 心理韌性// 「創傷要多久會好?」最近被問到這個問題,我想起之前看過「勇抱大地」Land這部電影。 這部片的主角,伊蒂與米格,各自經歷了人生的重大創傷事件
創造一個接納受傷的復原環境
你也曾有過忙碌了一段時間好不容易放鬆下來時, 會忍不住呼一口氣的經驗嗎? 或是心裡有煩惱時不自覺地嘆了口氣, 接著就聽到長輩或旁人說: 「常嘆氣會短命,影響運勢喔!」 / 我在工作時常遇到個案在敘述完各種煩惱後不自覺地嘆氣, 這時,我常會回應: 「很棒喔!讓自己好好把這一口氣吐出來。」 個案的反應常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小孩:“爸,等我們結婚生小孩後,你想幹嘛?” 我回答:“我想環遊世界,體驗每個國家的當地生活,用眼睛探索未知的世界領域。” 這段對話是孩子經常問我的。其實,我常常在想,孩子是我們內心的鏡子,也可以說孩子是我們內心中的那個自我。 夢想是大人的慾望,當慾望越大,痛苦也會隨之而增。然而,對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的角色隨著時間也應該適度調整。當孩子進入青少年階段時,父母需要學會放手,讓他們有機會自己成長。這不意味著完全放任,而是轉變為一位指導者,給予建議和支持,肯定他們的努力,讓他們學會自己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每個人都有不完美的地方,父母不應該對自己和孩子過度苛求。在孩子小的時候,
Thumbnail
不論是家庭或學校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帶給孩子們力量。孩童的成長與心理健康是家庭和社會關注的重要議題。在這篇文章中,探討了孩子們的成長,以及其心理健康的影響因素。同時提出了對家長和教育者的建議,希望提供孩子所需的支持與幫助。
隨著就業市場的變化,早期生涯規劃對孩子的未來至關重要。家長在這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他們可以幫助孩子培養未來所需的技能和能力。 如何在家庭中幫助孩子進行早期生涯規劃: 探索興趣和才能 鼓勵孩子嘗試各種不同的活動和課程,找到他們的興趣和才能。 提供多元化的學習機會 讓孩子參加社區活
Thumbnail
你是否注意到,當孩子的臉上沒有了往日的笑容,他們的小世界可能正面臨著挑戰? 親愛的父母,當孩子在人際關係的迷宮中徘徊,我們如何成為他們的燈塔,引導他們找到溫暖的港灣? 這篇文章將探討如何透過溫柔的對話,成為孩子心靈的守護者。閱讀全文,讓我們一起照亮孩子成長的路。 父母如何溫柔探索孩子的人際
孩子日漸長大,生活圈子越來廣闊,終於發現世界原來無限大,於是開始嘗試擺脫父母所設下的限制,對一切新鮮事物蠢蠢欲試,探索美妙的人生,尋找專屬自己的快樂。 孩子會認識越來越多新朋友,雀躍地跟朋友互動,開始對父母感到厭煩,以前覺得父母說的一切都是金科玉律,現在只有朋友說的才是真理。 孩子會跟朋友說最細
Thumbnail
教育孩子思考和判斷的任務是每位家長的責任與使命。這不僅僅是為了他們在學業上取得成功,更是為了讓他們在未來面對各種挑戰時能夠自信地做出正確的抉擇。要培養這樣的能力,家長需要給予孩子足夠的自由和空間去思考問題,而不是一味地灌輸答案。透過提出開放式問題,鼓勵他們尋找多種解決方案......
Thumbnail
父母總是期待孩子擁有幸福的未來,卻忽略了青少年在成長階段有多麼需要自己做決定,應該協助他們經歷完整人生。讓孩子自己摸索、跌倒、爬起,體驗酸甜苦辣,最終他們仍可尋得適合自己的路。何嘗不是一種幸福?
不知不覺中,孩子們已經慢慢長成懂情懂愛的年紀了,但身為父母的我們,卻沒有和他們一同成長,所以當這件事的衝擊,警醒了我,父母看待小孩的濾鏡應該要隨著孩子們的成長有所修正,才能適時的陪伴孩子進入不同的人生階段!
Thumbnail
在現在的社會裡,大人講的話,一定就是安全的路嗎? 讀完那篇文章,真的心有戚戚焉,雖說現在很多家長比起從前,教育心態已經開放了不少,但又有多少家長,可以真的放手到支持孩子追求自己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小孩:“爸,等我們結婚生小孩後,你想幹嘛?” 我回答:“我想環遊世界,體驗每個國家的當地生活,用眼睛探索未知的世界領域。” 這段對話是孩子經常問我的。其實,我常常在想,孩子是我們內心的鏡子,也可以說孩子是我們內心中的那個自我。 夢想是大人的慾望,當慾望越大,痛苦也會隨之而增。然而,對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的角色隨著時間也應該適度調整。當孩子進入青少年階段時,父母需要學會放手,讓他們有機會自己成長。這不意味著完全放任,而是轉變為一位指導者,給予建議和支持,肯定他們的努力,讓他們學會自己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每個人都有不完美的地方,父母不應該對自己和孩子過度苛求。在孩子小的時候,
Thumbnail
不論是家庭或學校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帶給孩子們力量。孩童的成長與心理健康是家庭和社會關注的重要議題。在這篇文章中,探討了孩子們的成長,以及其心理健康的影響因素。同時提出了對家長和教育者的建議,希望提供孩子所需的支持與幫助。
隨著就業市場的變化,早期生涯規劃對孩子的未來至關重要。家長在這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他們可以幫助孩子培養未來所需的技能和能力。 如何在家庭中幫助孩子進行早期生涯規劃: 探索興趣和才能 鼓勵孩子嘗試各種不同的活動和課程,找到他們的興趣和才能。 提供多元化的學習機會 讓孩子參加社區活
Thumbnail
你是否注意到,當孩子的臉上沒有了往日的笑容,他們的小世界可能正面臨著挑戰? 親愛的父母,當孩子在人際關係的迷宮中徘徊,我們如何成為他們的燈塔,引導他們找到溫暖的港灣? 這篇文章將探討如何透過溫柔的對話,成為孩子心靈的守護者。閱讀全文,讓我們一起照亮孩子成長的路。 父母如何溫柔探索孩子的人際
孩子日漸長大,生活圈子越來廣闊,終於發現世界原來無限大,於是開始嘗試擺脫父母所設下的限制,對一切新鮮事物蠢蠢欲試,探索美妙的人生,尋找專屬自己的快樂。 孩子會認識越來越多新朋友,雀躍地跟朋友互動,開始對父母感到厭煩,以前覺得父母說的一切都是金科玉律,現在只有朋友說的才是真理。 孩子會跟朋友說最細
Thumbnail
教育孩子思考和判斷的任務是每位家長的責任與使命。這不僅僅是為了他們在學業上取得成功,更是為了讓他們在未來面對各種挑戰時能夠自信地做出正確的抉擇。要培養這樣的能力,家長需要給予孩子足夠的自由和空間去思考問題,而不是一味地灌輸答案。透過提出開放式問題,鼓勵他們尋找多種解決方案......
Thumbnail
父母總是期待孩子擁有幸福的未來,卻忽略了青少年在成長階段有多麼需要自己做決定,應該協助他們經歷完整人生。讓孩子自己摸索、跌倒、爬起,體驗酸甜苦辣,最終他們仍可尋得適合自己的路。何嘗不是一種幸福?
不知不覺中,孩子們已經慢慢長成懂情懂愛的年紀了,但身為父母的我們,卻沒有和他們一同成長,所以當這件事的衝擊,警醒了我,父母看待小孩的濾鏡應該要隨著孩子們的成長有所修正,才能適時的陪伴孩子進入不同的人生階段!
Thumbnail
在現在的社會裡,大人講的話,一定就是安全的路嗎? 讀完那篇文章,真的心有戚戚焉,雖說現在很多家長比起從前,教育心態已經開放了不少,但又有多少家長,可以真的放手到支持孩子追求自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