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10|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善的循環-工作篇]

在過去,或許是因為工作性質的問題,我們測試單位的人,每個人都會各自負責一整個產品的測試,無論是硬體或是軟體,因此這也讓我養成了解各項功能、部件,在各種應用場域的運作狀態,若有任何問題,通常都能在短時間內找到可能的原因,進而復現,並與研發端進行討論與修改,而要使一個產品更加優異、穩定,那只能貫徹 PDCA 的各個面向,任何異常的回饋,都是一次重新審視的機會,我認為這便是最典型"失敗為成功之母"的案例。


如今,加入了規模較大的公司,測試單位人數遽增,一個產品就會被分拆成好幾塊,每個人都負責一小部分,而軟體與硬體自然也是最優先被分拆的,理論上,每個功能的負責人應當互通有無,相互提點自己的功能會與對方有何關聯、影響,並進行一定程度上的協作,以保證系統運行的穩定,然而這在實務上是無法執行的,每個人都會明確自己的邊界,充滿禮貌地絕不跨界,盡管某項功能在這個邊界上出了問題,他們仍舊觀望,似乎誰先跨界,那就意味著這顆調皮的球就是對方踢來的,那麼這個人就得負責處理這件事,因此若沒有引起重大的問題,便沒人在意邊界上早已充滿廢棄物。


但消防宣導都常常說道,堆積廢棄物的地方是最容易發生意外的場所,若真的發生不可挽回的事態時,想要抽絲剝繭早已是癡人說夢。


當然,我們還是能找到起火點、起火的原因,但這個原因又是如何形成?我們又該如何預防?根本無從下手,因為我們仍舊繼續的堆積廢棄物,錯誤,在人們各自為營的世界中不斷輪迴。


我想要改變,但這路上的絆索實在太多太多,因為我也有自己的功能需要負責,我盡可能地將邊界模糊,方法卻相當笨拙,當那顆令人厭惡的皮球出現在邊界時,我便毫不遲疑地走上去,觀察、了解,最後將它放回它該回去的位置。


在旁人來看,這是攔事情,這是跨越自己的職責,這並非我該去處理的問題,但,對我而言,我負責的不是一項功能、一個部件,而是一個產品,它的一切都關乎我的一切,它的成敗,便是我的榮辱。


對的,我有很強的好勝心,而這也是我努力與奮鬥的源頭,做好一個產品,才對得起我這一路的辛勞,才對得起一路上為了它付出的同伴。


雖然我的同伴或許並不這麼想,雖然他們或許並不在意這個產品的成敗,他們或許並不覺得我的努力對他們是幫助,他們或許覺得我很愛搞事,但我仍舊微笑以對,因為我覺得工作真的有有趣,我也只希望他們能在我的影響下發現其樂趣。


這麼說,我覺得很多人會把我當瘋子或工作狂,也許是吧?也許我就是這樣的瘋狂,連工作都覺得好玩。


曾經有人說過做一個產品,就好像一款養成遊戲,從種子養育成大樹,但對我來說卻像照鏡子,在工作的過程中,我們便能看清楚每個人的本性,當然也包含自己。


在過去的文章中,我曾提過尋找"真我",我認為工作是最能夠找到"真我"的一條途徑,你可以在這之間看見自己的原罪,你可以選擇改變它,也可以選擇接受它,但我卻認為更多的人,是選擇無視它,因為他們從來沒想過,工作是這樣赤裸裸的一件事,它時時刻刻在審視你的性格、人品,以及你對於理想的執著。


工作態度隨便的人,我總是不喜與之為伍,因為他們本性肯定也是如此,得過且過、怠惰吝嗇,便是他們的真實,工作態度認真,盡管領悟力不好,做事效率不高,我仍舊願意盡全力的幫助他們,因為我相信他們值得的我的善良與付出,盡管他們無法回應我對於做好一件產品的期待,我仍然會付出,並跨界協助,因為我相信,在時間的催化下,這將形成善的循環。


善的循環,不就是我踏出一步,你也踏出一步,理想便在不遠處。


如今,我踏出了那一步,期待著他們的回應。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