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日記》:親愛的小孩,今天有沒有哭?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一封未署名的遺書,一本塵封的日記,揭開一個家庭不願再碰觸的秘密。

這個家庭裡的成員有律師爸爸鄭自雄(鄭中基 飾)、雍容華貴的媽媽鄭黎嘉欣(韋羅莎 飾)、可愛的大兒子鄭有傑(黃梓樂 飾,入圍第 60 屆金馬獎最佳男配角)、品學兼優的小兒子鄭有俊(何珀廉 飾)。

從我以上的描述,在你心中勾勒出了什麼樣的家庭形象?優渥的物質條件,讓這一家四口住在華麗的屋子裡,生活亦有幫傭打理,不可省略孩子的才藝,鋼琴學習是必須。

raw-image

家中有鋼琴,夫妻感情必定琴瑟和鳴?不,一個不合老子的意便拳打腳踢。

給孩子最好的教育環境,親子關係肯定親密無間?不,但凡讓父母面上無光,先打罵再施以冷暴力,相信這樣就會求上進。

而那個不符合爸媽期望的永遠都是傑仔。

臺灣即將在 12/8 上映

臺灣即將在 12/8 上映

最愛的人傷我最深

10 歲的傑仔在學業成績及才藝方面並不傑出,也因此被父親譏諷早知如此就跟弟弟俊仔換名字才名符其實。

晚一年出生的弟弟在各方面優秀的表現,在父母眼中更加突顯傑仔的差勁,連小一歲的俊仔都有點瞧不起哥哥。

不管是講錯英語,還是成績沒達到全家可以一同出遊的理想標準,對媽媽來說,這孩子就是個拖後腿的,「如果我離婚,一定是因為你。」

在家庭獲得不到支持,學校的老師也從未察覺過這孩子狀態不佳背後可能的因素,直接認定是偷懶,然後再被同學跟著奚落。

raw-image

11 月 18 日剛離世的許文龍先生對於教育曾經這樣說過:

「人的一生當中,你少年的這段時間是很寶貴的,怎麼可以用來考試?背那些無用的東西?若從時間的運用來看,考試考六十分就好了,這表示你基礎都懂了,邊際效益最高。考八十分是非常好,因為你知道不足的部分往哪裡找;可是若考到一百分,那就是過頭了。因為你就要準備到一百二十分,才不會被老師考倒。所以最聰明的人只考六十分,然後你會有很多時間去做快樂的事,睡覺啊、玩耍啊,都好;考八十分的,勉強還有時間做自己的事;最可憐的就是考一百分,你整個人都要賠進去。」

可惜像鄭家這樣成績至上的父母依然是佔大多數,「不能輸在起跑點」的觀念已經被整體的社會價值觀給深深的植入,而像傑仔這樣在家庭、在學校都得不到愛與關懷的孩子,一株長期接收言語、行為暴力灌溉的小樹苗,是需要費多大的勁才能讓自己不長歪?才有辦法去克服最愛的人傷我最深的事實?

raw-image

我未必可以幫到你,但我會陪著你

好在傑仔生命中出現過像陳老師(陳苡臻 飾)這樣以他的感受為優先的人,讓他覺得也許長大後也可以當一個像她一樣的老師。

韶光荏苒,身為中學老師的鄭 Sir(盧鎮業 飾)正面臨內憂外患的處境,妻子林雪兒(陳漢娜 飾)等著他的離婚協議簽名,長年關係疏離的父親病危在即,他手上那封意圖輕生的信,勾起內心深處的恐懼與不安,讓他在與時間賽跑的分分秒秒中,掀開了那本《年少日記》,而回憶也如洪水破閘而出,再也難以忽視。

raw-image

在尋找書信主人的過程中,有一幕是這部沉重的香港電影唯一讓人感到輕鬆的畫面,那是學校社工蝦姐(邵美君 飾)為了鼓勵班長黃家怡(吳冰 飾)用喊叫的方式釋放壓力,於是帶著不習慣的那份不自在親自示範,在這場戲也可以看見多數成年人其實不自覺的選擇忽視或壓抑住情緒。  

雖然終究沒能找出寫信者,但鄭 Sir 在班上主動留下手機號碼,以敞開接納的方式做一個傾聽者:「我未必可以幫到你,但我會陪著你。」

raw-image

修補破碎的心,接住下墜的靈魂

《年少日記》(入圍第 60 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的故事源自卓亦謙導演(獲得第 60 屆金馬獎最佳新導演、入圍最佳原著劇本)在大學時收過好友的遺書,而那位輕生的同學是他和盧鎮業共同的友人。

青少年自殺死亡率逐年攀升的問題不單單是在香港,根據臺灣這篇《兒童自殺/自殺人數10年翻3倍 孩子為何無聲墜落?》的報導,可以明白為什麼年僅 10 歲的傑仔會感到生無可戀。

「孩子為什麼想要結束自己的生命?通常是他失去了在世界中的位置,他找不到歸屬感。」

《年少日記》裡很常出現的一句令人鼻酸的臺詞便是:「我不是什麼重要的人...」

但這樣的念頭不是只有戲裡的角色會有,很巧合的,現實裡同名同姓的鄭有傑導演在推出《親愛的房客》時,說他曾經有過一個虛構的朋友,在他小時候,曾經向那位朋友說「這世界上沒有我比較好」。

raw-image

如果你跟我一樣,都曾經思考過活著的意義,也困惑於自己存在的價值,對於傑仔的心疼與劇情轉折後的心痛、心碎會更加的潰堤。

德蕾莎修女曾說:
愛的反面不是仇恨,而是冷漠。不被需要、沒人愛、沒人關心、被遺忘,比起沒有食物是更大的飢餓和貧窮。

傑仔那句「我想跟弟弟一樣啊...」,是那麼卑微又那麼急切的渴望父母的認同與愛,明明那麼努力卻還是達不到目標的無力感,一天一點一滴的在敲擊著他的心,最後支離破碎的靈魂只能任其向下墜。

我們都很希望被接納,何不我們成為一個願意接納別人也接納自己的人?練習修補那顆破碎的心,接住下墜的靈魂,不管是他人的還是自己的。

raw-image

同是家暴兒的楊喚

在《年少日記》裡,我們可以感受到傑仔的本質是個可以自得其樂且富創意的孩子,他沒有家暴兒典型的畏縮或陰鬱樣貌,從全家福照片上甚至可以看見他是笑得最開心的那個。

他不僅會對布偶說話,也熱衷看勵志漫畫,常以此勉勵自己「不要放棄,總有一天你會成為你想成為的大人!」直到那位漫畫家結束自己的生命,這個信念開始逐漸崩塌。

raw-image

我想起了最愛的詩人楊喚,當我一直認為他的死因便是火車的意外事故,然而有天看到「自殺」的可能時,那種晴天霹靂、難以接受的複雜情緒,在心房炸了開來,又因為隱約的感到有其可能性而痛徹心扉。

那個可能性在那首令我過目難忘,也是最喜歡的詩裡嗅得到端倪:

〈垂滅的星〉
輕輕地,我想輕輕地
用一把銀色的裁紙刀
割斷那像藍色的河流的靜脈,
讓那憂鬱和哀愁
憤怒地泛濫起來。
對著一顆垂滅的星,
我忘記了爬在臉上的淚。
raw-image

無獨有偶,他也是個家暴兒,他在〈童年小照〉中寫到:

都說童年期是美好的,就是在回憶裡也是有享不盡的甜蜜,但,我呀,我不知道那「過去」都是怎樣過去的;而現在呀,我又不知道我是在哪裏。
從小就是個可憐的小東西。那在北風裡唱著「小白菜啊,遍地黃」的,那挨打受罵,以痛苦做食糧,被眼淚餵大的小東西。
raw-image

我無法想像這些受虐的孩子是怎樣長大成人的?尤其如果天生就是個纖細敏感的性格,幸而寫詩成為他精神的寄託,只是那灰暗的底色時不時流露著揮之不去的傷痛。

〈小時候〉
小時候,
在哭聲裡長大,
讓我的日子永遠蒼白憂鬱。
從落後的鄉村走出來,
又跌落在都市的霓虹的燈彩裡。

那在胸臆中潛藏的一份憂傷,甚至曾經直接就以「白鬱」作為筆名,人生的蒼白與憂鬱,已然成為他生命的基調,但是他和傑仔一樣,都有一顆童真的心,他曾說過:「兒童詩,我還想再寫下去,因為我想從裡面找回一些溫暖。」我彷彿也能想像傑仔成為說故事哥哥或是主持兒童節目,試圖讓更多的孩子擁有快樂的童年回憶。

raw-image

你今天開不開心?

是啊,一個人的情緒狀態難道不比學業成績、事業成就來得重要嗎?

當孩子回到家裡、當家族或朋友聚會,我們能不能去關心對方今天過得開不開心?

話題總是圍繞在考第幾名、薪水多少?凡事都以成敗論來定義一個人的價值,那些不擅於考試、很努力卻無法升遷的人,難道就是無用的失敗者?

raw-image

如果我們能從小就著重在心理健康教育,像鄭 Sir 一樣明白「抑鬱不是一種選擇」,把對學生的關懷擺在「你過得好不好?」,而不是「你這次考幾分?」那麼是不是就不會有那麼多人身陷情緒疾病,一個關卡跨不過便帶給一個家庭終生的遺憾,就算把彈琴的錄音帶聽到壞掉也喚不回那個乖巧的小孩,換不回那兩兄弟在秘密基地自由自在,一生最快樂難忘的時光。

raw-image

中斷數次來平撫悲傷的寫完這篇,過程中腦海一直響起蘇芮〈親愛的小孩〉。

親愛的小孩 快快擦乾你的淚珠
我願意陪伴你 走上回家的路

但我不會要你擦乾淚珠,而是將你輕輕擁入懷中,讓你可以好好的哭。

「親愛的小孩」也不是生理年齡的小孩,如果你跟鄭 Sir 同有過成長的創傷,願你也能如他學習面對那份苦痛,找到一個可以和你一起擁抱過去的人,就算沒有這樣的對象,你還是可以把自己化身為父母,將那個受傷的小孩愛回來。

raw-image

就像《年少日記》電影主題曲〈年月漫漫〉想傳遞的:「It's ok to be sad.」

你可以傷心,你可以哭泣,歌曲開頭與結尾那段「Hu Hu Wo Wo」如搖籃曲般溫柔的安撫聲,首次緩緩流瀉進我耳裡時,彷彿有一股暖流注入我的心窩,同那諧音的給予「呼呼」,於是你更加的希望電影開頭那個小男孩,是真的假跳。

raw-image

活著就很有意義

今年是連續第十年參加金馬獎「觀眾票選最佳影片」的評審,這次金馬獎評審團主席跟十年前一樣由李安擔任,當年他看完《爸媽不在家》後,曾問其他評委敢不敢把最佳影片頒給它?今年我也好奇,評審敢不敢把最佳劇情片頒給《年少日記》?

不管是在人生還是影視作品,我們都很忌諱談論輕生的議題,因此我更期盼身為華語電影殿堂的金馬獎,能夠讓更多的人正視心理衛生教育,唯有一個人的身心安適,才能逐步擴散到一個家庭的和諧,一個國家的穩定,一個世界的和平。

在越發動盪焦慮的時代,盼望人人都能明白:光是活著就很有意義

今年票選單的底色很難辨識圈選

今年票選單的底色很難辨識圈選

金馬 60 │ 最佳劇情片
入圍的還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給柳繪雨鼓勵”吧!
  1. 登入會員按❤️(以精神支持我繼續創作)
  2. 以實質鼓勵斗內 Me(唸起來好像 Do Re Mi )
我有五個房間:

給電影人的情書
給音樂人的情歌
給戲劇人的情話
給文字人的情詩
給旅行人的情夢

avatar-img
9.2K會員
199內容數
影劇、音樂、創作、旅行、自我療癒、心靈成長、語錄金句,如果這些讓你感到怦然心動,那就別和我萍水相逢。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影 音 文學 夢 的其他內容
從古至今,人類的相互殘殺並沒有跟著人類的演進而進化文明,那些被消失與被留下的人,持續在各個國家的角落裡驚懼、哀號,消失得不明不白、留下得悽悽惶惶。 但發生過的歷史不會消失,全都會被記錄留下,等待轉型正義那天的到來,一如竇娥的含冤昭雪。 只願這場《五月雪》下過之後,是永恆的休戰,和諧的共存。
《石門》的故事內容圍繞在賣卵、代孕、以嬰償債這樣的生殖細胞買賣。 真正想要孩子的父母,是愛一個生命的本質,還是愛他們的血統證明? 毛孩能以認養代替購買,那麼小孩是否也能以領養代替購買? 有錢能使鬼推磨,即使也推得動無比沉重的石門,但是推開之後是否真能一償宿願過上快樂的生活?
結合冥婚和同婚議題的《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巧妙的把臺灣習俗、 LGBT 元素融合成一部多元類型的電影,不僅榮登臺灣電影票房第七名,更獲選為代表臺灣參賽 2024 年第 96 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國際影片獎」,並入圍第 60 屆金馬獎 8 項獎項,堪稱叫好又叫座。
《疫起》透過封院來呈現當人類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脅時,所會引發的不同面向的人性糾結,不管是光明面,還是陰暗面,但共有的都是對於死亡所產生的焦慮,以及不知道敵人(病毒)在哪的恐懼,但假以時日一起挺過之後,相信再漫長的黑夜都會如片尾的那一抹曙光一樣,冉冉而上,重新照亮、溫暖我們瀕臨絕望的心房。
一整日,因為侯導的新聞,震驚、難過。憶起了我電影路,最好的時光。 2012 年,我將這如夢似幻的回憶寫在臉書,也想透過重新發布此文在這裡的機會,再次表達當年對侯導的感激之情,並祝願他身體康健。
你是一年活了一天, 365 天都一樣,還是一年活了 365 天,每天都不一樣的新鮮? 你是否也曾有過這樣的經驗,想著只要有朝一日擁有了某樣東西、達到了某項目標,然後人生就會不一樣、就會完全的幸福快樂,結果並沒有,甚至追求完一樣之後,還有更多的追求。這篇文我想帶你把《靈魂急轉彎》的三個祕密找出來,讓人
5/5靈魂急轉彎
從古至今,人類的相互殘殺並沒有跟著人類的演進而進化文明,那些被消失與被留下的人,持續在各個國家的角落裡驚懼、哀號,消失得不明不白、留下得悽悽惶惶。 但發生過的歷史不會消失,全都會被記錄留下,等待轉型正義那天的到來,一如竇娥的含冤昭雪。 只願這場《五月雪》下過之後,是永恆的休戰,和諧的共存。
《石門》的故事內容圍繞在賣卵、代孕、以嬰償債這樣的生殖細胞買賣。 真正想要孩子的父母,是愛一個生命的本質,還是愛他們的血統證明? 毛孩能以認養代替購買,那麼小孩是否也能以領養代替購買? 有錢能使鬼推磨,即使也推得動無比沉重的石門,但是推開之後是否真能一償宿願過上快樂的生活?
結合冥婚和同婚議題的《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巧妙的把臺灣習俗、 LGBT 元素融合成一部多元類型的電影,不僅榮登臺灣電影票房第七名,更獲選為代表臺灣參賽 2024 年第 96 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國際影片獎」,並入圍第 60 屆金馬獎 8 項獎項,堪稱叫好又叫座。
《疫起》透過封院來呈現當人類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脅時,所會引發的不同面向的人性糾結,不管是光明面,還是陰暗面,但共有的都是對於死亡所產生的焦慮,以及不知道敵人(病毒)在哪的恐懼,但假以時日一起挺過之後,相信再漫長的黑夜都會如片尾的那一抹曙光一樣,冉冉而上,重新照亮、溫暖我們瀕臨絕望的心房。
一整日,因為侯導的新聞,震驚、難過。憶起了我電影路,最好的時光。 2012 年,我將這如夢似幻的回憶寫在臉書,也想透過重新發布此文在這裡的機會,再次表達當年對侯導的感激之情,並祝願他身體康健。
你是一年活了一天, 365 天都一樣,還是一年活了 365 天,每天都不一樣的新鮮? 你是否也曾有過這樣的經驗,想著只要有朝一日擁有了某樣東西、達到了某項目標,然後人生就會不一樣、就會完全的幸福快樂,結果並沒有,甚至追求完一樣之後,還有更多的追求。這篇文我想帶你把《靈魂急轉彎》的三個祕密找出來,讓人
5/5靈魂急轉彎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作為近年為數不多參加金馬競賽的港產電影,《幻愛》以如夢似幻的畫面及配樂描述精神病患者的情愛妄想,是部充滿新意的佳作。本片將屯門拍得像美不勝收的日系電影,甚至男女主角在現實生活發展成情侶關係,都在香港當地蔚為話題。如同台灣近期適逢歐美大片取消的狀況,本片靠著口碑獲得不少香港觀眾進戲院支持。港幣600
台灣電影《孤味》描寫著一個靠賣蝦捲養大女兒的單親媽媽的家庭故事,林秀英獨自撫養三個女兒,各個事業有成。但就在自己七十歲生日當天林秀英接到了一個噩耗,自己那離家多年的丈夫去世了,並且身邊陪著的是另一個女人,這時從丈夫離開的原因、宗教信仰、還有各式各樣的問題,都隨著這天揭開傷疤。
這一切就是來自傳統的反響與回聲,是理性無法理解的生命層次,也是對於超自然的模糊想像與種族情結的側寫。整部電影的影像敘事後勁十足,講述人神之間的超自然關係、種族之間的複雜情結、邊陲地帶的對立衝突。人心與神性,哪一個是令人不寒而慄催命符? 如何才找到一家之主阿昌
堤:於我是典故。那種拼接,眷戀,預感,顧盼游移。那種目睹,銘刻,追寫,時態逡巡。那種失不償得的向心情感,轉瞬而逝的和煦之光,回眸而哀,望路而傷。於我是本格。
兩人的愛,讓健一結下不只一份緣,更協助他走進一個家,慢慢的,其中的緣,竟也成了他的根,如同一座燈塔,引領迷航的他,總是找到回家的路。背景中不斷落雨的港都,更是一往情深的悲傷,因此,那些落下的水,不只是雨,更是心裡的淚,還有那些不能表露的脆弱,樸實靜謐,卻又擲地有聲。
初戀之所以刻骨銘心,不是因為像史詩電影一樣偉大,而是因為那時的我們對愛還一無所知。直到那個人出現,教會了我們什麼是愛,或愛不是什麼。 他或許沒能跟我們繼續走下去,但我們卻帶著他給予的愛,繼續往前進,長出了屬於自己的愛情觀與世界觀,難以否認,全部都與那個「刻在你心底的名字」有關。
作為近年為數不多參加金馬競賽的港產電影,《幻愛》以如夢似幻的畫面及配樂描述精神病患者的情愛妄想,是部充滿新意的佳作。本片將屯門拍得像美不勝收的日系電影,甚至男女主角在現實生活發展成情侶關係,都在香港當地蔚為話題。如同台灣近期適逢歐美大片取消的狀況,本片靠著口碑獲得不少香港觀眾進戲院支持。港幣600
台灣電影《孤味》描寫著一個靠賣蝦捲養大女兒的單親媽媽的家庭故事,林秀英獨自撫養三個女兒,各個事業有成。但就在自己七十歲生日當天林秀英接到了一個噩耗,自己那離家多年的丈夫去世了,並且身邊陪著的是另一個女人,這時從丈夫離開的原因、宗教信仰、還有各式各樣的問題,都隨著這天揭開傷疤。
這一切就是來自傳統的反響與回聲,是理性無法理解的生命層次,也是對於超自然的模糊想像與種族情結的側寫。整部電影的影像敘事後勁十足,講述人神之間的超自然關係、種族之間的複雜情結、邊陲地帶的對立衝突。人心與神性,哪一個是令人不寒而慄催命符? 如何才找到一家之主阿昌
堤:於我是典故。那種拼接,眷戀,預感,顧盼游移。那種目睹,銘刻,追寫,時態逡巡。那種失不償得的向心情感,轉瞬而逝的和煦之光,回眸而哀,望路而傷。於我是本格。
兩人的愛,讓健一結下不只一份緣,更協助他走進一個家,慢慢的,其中的緣,竟也成了他的根,如同一座燈塔,引領迷航的他,總是找到回家的路。背景中不斷落雨的港都,更是一往情深的悲傷,因此,那些落下的水,不只是雨,更是心裡的淚,還有那些不能表露的脆弱,樸實靜謐,卻又擲地有聲。
初戀之所以刻骨銘心,不是因為像史詩電影一樣偉大,而是因為那時的我們對愛還一無所知。直到那個人出現,教會了我們什麼是愛,或愛不是什麼。 他或許沒能跟我們繼續走下去,但我們卻帶著他給予的愛,繼續往前進,長出了屬於自己的愛情觀與世界觀,難以否認,全部都與那個「刻在你心底的名字」有關。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年少日記 《年少日記》是一部真實到令人感到心痛的電影。反映了現代香港社會的議題 - 青少年、小朋友壓力問題。劇情沒有起伏很大,但是令人很壓抑。 有一天,中學老師 - 鄭Sir發現了自己班上有學生寫了一封遺書,令他想起了童年自己對哥哥冷暴力和冷漠的事。鄭Sir不但要解決遺書的問題,他還要處理自己的
Thumbnail
曾宇謙是一位來自臺灣的小提琴家,從小面對各種困難,最終獲得柴可夫斯基大賽最高獎項。父親曾爸爸放棄教職,帶著他一起到美國,他們的故事是一個充滿愛的音樂夢。
Thumbnail
智媛深感哥哥的不愛惜,希望允在能夠觀察妹妹的需要,擁有大家的成長並期待愛情的發展,也希望兆在兄妹之間能夠好好的說話並互相傾聽。
Thumbnail
他總覺得自己在對牛彈琴,「傷害我愛的人、傷害我的理想,妳和爸真的開心嗎?傷害妳的兒子,妳到底得到了什麼?」
Thumbnail
【我跟你的痛】 今天實人老師們開會,討論關於班上有位孩子比較不理會人的問題,許多夥伴都有遭遇類似的問題,因為並非單一事件,我初步推測可能是一個較大的影響因素,例如:基因、成長環境。   亮師分享到,這個孩子的原生家庭是很大的影響因素,冷漠的夫妻關係、在三角關係中當傳話筒的孩子、沒有共識的親子關
Thumbnail
大學生鄭智安(金慧峻 飾演)七歲時, 第一次見面離家七年的叔叔鄭進灣(李棟旭 飾演)。 久病的奶奶被全家人團聚的喜悅,瘦削的臉頰笑成一朵花來。 不久奶奶住院接受治療,突然過世。 幾天後,智安的父母親在殯儀館準備葬禮時,不明原因雙雙遇害。 智安從殺手李聖祖手中脫逃被汽車撞倒,緊急送醫。 當
Thumbnail
 有一次他下班回家,看到太太在燈下陪孩子作功課,孩子邊寫作業邊掉眼淚,當時他覺得那個畫面真令人震撼,同時也很心疼孩子的學習壓力。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樣而引發他拍『小孩不笨』的動機。
Thumbnail
  當孩子生命堪慮的時候,便會切身感受到生命的可貴;但當孩子未來堪慮時,就往往會被要求達成外在的價值。《年少日記》因為偶然撿拾到一封類似遺書的文字,鄭老師在尋找該位學生的同時,因為正處於婚姻觸礁的難關,使他憶起收藏許久的一本日記,藉此勾起過去的一段傷痛回憶。 (內文有雷,推薦觀影後再讀)
Thumbnail
1995年,石振邦(張譯 飾演)和妻子淑娟(郝蕾 飾演) 因生不出孩子的事吵架,鬧離婚。 石振邦只想嚇嚇淑娟載她去民政局, 沒想到一直哭哭啼啼,說絕不離婚的淑娟真辦手續簽字,離婚, 轉身揚長而去,留石振邦在那裡心裡嘔死了。 他的鐵哥兒楊武(潘斌龍 飾演)聽了笑得只差沒打滾, 愛面子的石振
Thumbnail
年少日記 《年少日記》是一部真實到令人感到心痛的電影。反映了現代香港社會的議題 - 青少年、小朋友壓力問題。劇情沒有起伏很大,但是令人很壓抑。 有一天,中學老師 - 鄭Sir發現了自己班上有學生寫了一封遺書,令他想起了童年自己對哥哥冷暴力和冷漠的事。鄭Sir不但要解決遺書的問題,他還要處理自己的
Thumbnail
曾宇謙是一位來自臺灣的小提琴家,從小面對各種困難,最終獲得柴可夫斯基大賽最高獎項。父親曾爸爸放棄教職,帶著他一起到美國,他們的故事是一個充滿愛的音樂夢。
Thumbnail
智媛深感哥哥的不愛惜,希望允在能夠觀察妹妹的需要,擁有大家的成長並期待愛情的發展,也希望兆在兄妹之間能夠好好的說話並互相傾聽。
Thumbnail
他總覺得自己在對牛彈琴,「傷害我愛的人、傷害我的理想,妳和爸真的開心嗎?傷害妳的兒子,妳到底得到了什麼?」
Thumbnail
【我跟你的痛】 今天實人老師們開會,討論關於班上有位孩子比較不理會人的問題,許多夥伴都有遭遇類似的問題,因為並非單一事件,我初步推測可能是一個較大的影響因素,例如:基因、成長環境。   亮師分享到,這個孩子的原生家庭是很大的影響因素,冷漠的夫妻關係、在三角關係中當傳話筒的孩子、沒有共識的親子關
Thumbnail
大學生鄭智安(金慧峻 飾演)七歲時, 第一次見面離家七年的叔叔鄭進灣(李棟旭 飾演)。 久病的奶奶被全家人團聚的喜悅,瘦削的臉頰笑成一朵花來。 不久奶奶住院接受治療,突然過世。 幾天後,智安的父母親在殯儀館準備葬禮時,不明原因雙雙遇害。 智安從殺手李聖祖手中脫逃被汽車撞倒,緊急送醫。 當
Thumbnail
 有一次他下班回家,看到太太在燈下陪孩子作功課,孩子邊寫作業邊掉眼淚,當時他覺得那個畫面真令人震撼,同時也很心疼孩子的學習壓力。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樣而引發他拍『小孩不笨』的動機。
Thumbnail
  當孩子生命堪慮的時候,便會切身感受到生命的可貴;但當孩子未來堪慮時,就往往會被要求達成外在的價值。《年少日記》因為偶然撿拾到一封類似遺書的文字,鄭老師在尋找該位學生的同時,因為正處於婚姻觸礁的難關,使他憶起收藏許久的一本日記,藉此勾起過去的一段傷痛回憶。 (內文有雷,推薦觀影後再讀)
Thumbnail
1995年,石振邦(張譯 飾演)和妻子淑娟(郝蕾 飾演) 因生不出孩子的事吵架,鬧離婚。 石振邦只想嚇嚇淑娟載她去民政局, 沒想到一直哭哭啼啼,說絕不離婚的淑娟真辦手續簽字,離婚, 轉身揚長而去,留石振邦在那裡心裡嘔死了。 他的鐵哥兒楊武(潘斌龍 飾演)聽了笑得只差沒打滾, 愛面子的石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