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02|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把沒講的話說完

就是紅豆。原味,未處理。

就是紅豆。原味,未處理。

「你剛剛要說什麼?把它說完吧!」實習生直白的要我把話說清楚,而這段時間明明是他的。

事情是這樣的:督生比預期的時間還晚到,一直以來他都是提早到達,不會像今天這樣遲到超過10分鐘。發生在此刻的事,就是最好討論的事,於是我問他怎麼了。

「剛好另外一班公車到了,所以我就上了,沒想到下車時走錯方向…」這是我的地盤,所以他說的公車是哪一路、他走錯方向的地方在哪裡,我清清楚楚。就在我想要再多講一些時候,才想到這是他的時間,於是把說了一半的話吞了進來。

在過去,這督生大概就會停不下來剛才找路過程的焦慮,在我的暫停下繼續說著如何如何。不過,今天全反了,督生要我講完,而且語氣帶著不耐:「把它說完!」

哇哈哈,太讚了!


原來我是抖M?!


一開始我製作麵包時,是到雜糧行5斤5斤的散裝購買麵粉。

雜糧行的販售方式,是22公斤袋裝、成袋置於地上,地球牌、駱駝牌、紫菜頭…等不同品牌,低筋粉、粉心粉、高筋粉,特高筋;台農秈22號、二號砂糖、蕎麥、圓糯米、黑豆…各式雜糧也同場上映。向店家說了要買黃駱駝高粉5斤後,掌櫃便拉了10斤耐熱袋、拎著塑膠杓子走向黃駱駝高粉的紙袋後,舀了一杓又一杓,又帶著半杓將裝了高粉的塑膠袋放在電子秤上,加加減減的秤了5斤(左右)後,我心滿意足付了錢,帶著高筋麵粉騎車回家。

如此數次後,我購買麵粉的頻率越來越高,升級到10公斤紙袋,最後是升級到22公斤的營業用大紙袋。於此同時,我開始留意麵粉的成份表。從最初訂購的麵粉成份,大概有十種左右,一路看著這些成份表越來越複雜,到最後將近二十種。

揉製麵團有變得比較容易嗎?我分不出來。

麵包烘烤有膨脹得比較漂亮嗎?我看不出來。

烤出來的麵包有變得比較可口嗎?我嘗不出來。

隨著活動熱度冷卻,22公斤包裝、10公斤包裝的麵粉再也沒有出現,現在最常用的1公斤的單獨包裝,而且成份變得很簡單,只有四、五樣。

最初的麵包原料也只有小麥、酵母粉,水。我自己使用電動石磨將加拿大紅小麥磨成粉,頂多將濾掉麩皮的麵粉打成團,最後再加回麩皮成為全麥麵包。即便膨脹結果不太好,也是顆健康的麵包。


市售麵粉為了取得更好的適口性、膨脹性、保溼度、吸水率,延長上架時間及降低成本,加入各種合法添加物並不意外。然而麵粉的本質卻不能因此而有所折損或犧牲,不然就失去麵粉最基本的價值了。

督生與督導的互動,表面上是人與人的互動,然而在督導過程中,過去的生命經驗就像是林林總總的添加物,微量影響著彼此間的互動,不易察覺。

適當的生命經驗添加物有助於突顯個人特色,然而過量的添加物、過期的添加物,甚至亂七八糟的添加物,都可能危害心理師的本質而不自知。

督生能直接反應他的狀況,很好。



口氣可以溫柔點嗎?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