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2/02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南聲讀後|《專業之死》Tom Nichols

raw-image


在面臨緊張議題的時刻,溝通變得更為困難,有時甚至會冒出「我為什麼要聽你的」想法,甚至以懷疑的心態放大拆解說出這句話的這個人背景,說這句話的動機是什麼。

 

是的,在這個素人都可搭建個人舞台發表高見的年代,專家說的話逐漸不再可靠,既然如此,這群術業有專攻的人影響力何在?

 

讀研究所的過程——特別是人文社科領域——就連教授都會自嘲不確定畢業後我們這群學生能找到什麼好工作。就算是進入最相關的記者、編輯領域,在台灣長期不被當作需具備專業的工作,導致薪水無法調升,進到該領域就像被免洗筷,離開了總會有人再遞補上。不珍惜人才,不願意花心思培養,專業不被當一回事,誰都可以來做,長期對產業發展來說只會是硬傷。

 

面對這股焦慮感,促使我翻開《專業之死》。

 

本書架構以:定義何為專家、專家如何在教育/網路/媒體界踢到鐵板、專家犯錯了該如何、專家與民主的信任紐帶,上述六部分所組成。在我接下來的心得中,「專家」所指的是花費平均以上時間長期投入在同一領域深耕者,「素人」則是普遍接受現有教育水平(大學),沒有特殊一技之長者。作者Tom Nichols想要釐清的是,專家是在總體決策下能做出較高機率,但不表示專家就會犯錯。民眾們(包含我)聽到這個結論,必然會認為既然已經是專家,就必須接受高標準審查,如果專家還會犯錯,那他們的價值與威權性在哪?我們第一直覺對專家的想像,正是本書欲處理的問題。

 

以下總結三個我認為相對核心的重點:

 

莫名的自信:因為網路世界讓我們(素人)接受資訊門檻大大降低,只要上Google輸入關鍵字就能找到「看似」為我們釋疑的答案,但這只是第一步。我們會輕易地掉入資源來源可信的迷思中,認為所讀到的內容就是想要的。這導致一些農場網頁中未經查證的以訛傳訛,大量取代我們應建立正確認知機會。弔詭的是,我們又會輕易落入因為有做功課上網查找答案(但也僅此到這一步),就一副自以為是的樣子,表現得像個行家似的。

Tom指出,這種態度是因欠缺「元認知」(metacognition)這項技能。在我所相處過的人際關係中,確實,通常讀愈多書的人表現的態度會愈為謙卑,他們明白自己的不足在哪,總語帶保留分享自己的觀點,也是因為這樣,討論的過程會讓人感到舒適,也會更加深刻體認到「學海無涯」是什麼感覺,雖然沒有明確與那種過度自信又很沒料的人相處過(我想那也是因為我反射性避開了),但可以想像得到,這種人說話的嘴臉應該會讓人連聽他說話一分鐘都忍受不了。

 

確認偏誤 (Confirmation bias):是一種常見的認知偏誤,在Tom的語境中被解釋成因為「早知道」,所以「這麼做」。以台灣即將發生的總統大選來談,我家政治立場是一片毫無懸念的綠油油,直至我這一代後才開始有不同的聲音出現。從小,我就被灌輸(也使我一直相信)票投給民進黨台灣才有希望,直至現在,只要是接觸任何政治議題,我就會不自主偏向民進黨立場,也因為長期浸淫在同溫層中,我對光譜是民進黨對立面的黨派還有其支持者還蠻容易先有的第一個念頭是「這個人是不是腦袋有洞」。讀政治系時我深信任何人都有立場這句教條,卻徹底忘了接在後面的「立場不同仍可以對話」這句。線上的唇槍舌戰多數時候都是基於,標籤與標籤式的解讀所導致。

Tom指出,這世上沒有百分之百理性的人,我們彼此心中都有一些雷是不容得被踩的。而當我們都緊抓著那個偏誤不放,就很難找到對話的隙縫。回到研究身份更是如此。指導教授曾告訴我,當我先預設這個研究題目必須往哪邊走時,就算研究的過程出現變數,有可能因而被忽略。為避免這種情況出現,才有匿名審查,針對研究內容提出研究者基於個人習性未看出的盲區,只是這樣的交流過程對素人之間相對困難,至少期待我們時常受自我認知的偏誤慣習影響,先別急著讓「早知道」擅自結束對話。

 

錯誤的期待:Tom以蘇聯解體為例,當時各式研究國際關係的大家(包含作者自己)都未曾想過蘇聯會以意想不到的速度解體,那還是在各種預測情勢將可能升高的氛圍中。這讓能算是一場專家們預測失敗的「戰役」沒錯,只不過,造成「失敗」Tom指出有兩種可能,一為純粹技術上的失誤(這就比較讓人懊惱),另一為突破當時發展下的讓眾人意想不到的結果。如果是後者失敗,雖然氣餒,但也是無可奈何。一但人們認為專家只許對不許錯,那就是藐視專家在研究過程來來回回的失敗與重試付出的努力。這也不能算是辯護,我認為Tom提到很重要的一點,專家所處理的問題往往需要反覆規劃,顧及各個面向,不是一個A+B=C的問題架構。這當中,沙盤推演是專家致力做到最好的部分,若用一個錯誤去忽略千百個成功,那是很可惜的。

最貼身的舉例是去年過年期間,我的貓疑似吞食異物,連續跑了兩三家醫院才終於看到改善。身心疲憊的情望下,自然是會懷疑前面幾間醫院醫師功力,但冷靜回想,每個醫師面對問題的思考路徑本來就有所差異,考量的點跟治療步驟自然都會不一樣。再者,若連專家的評估都不願意相信,其實打從一開始就不需要就醫。

 


總結來看,之所以專業已死,是素人認為自己可以與專家匹敵。素人讓專家在社會中的功能被動搖,貶低專家的價值(而那是素人又無法取代的)。Tom大力批判美國的反智行為體現在川普勝選上,而美國人得面臨的就是被一個笨蛋給統治。專家所做的一切決策勢必會引發正反意見,專家自身也不能百分之百保證目前做出的結論就是最好的,但對專家保持信任是基於我們希望整個社會可以發展欣榮,畢竟我們現在所享有的一切也是專業前人累積的建樹,不相信專家是個不切實際。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