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著史上最年輕金馬影后的光環,《小曉》打著關注過動症的旗號,關注度居高不下,也不免挑動了部分專業人士與社群的敏感神經,質疑本片有污名化「過動兒」之嫌。
反觀2019年德國片《蘿莉破壞王》,卻走上了全然相反的道路。該片同被台灣指為過動兒發聲、也同替女童星奪下該國影后,其實從頭到尾根本沒出現「過動」二字,僅稱呼情緒波動的女主為「System Crasher/體系破壞者」(即原文片名)。此舉不但成功避開將女孩歸類為自閉、過動等病症的可能,更使討論,聚焦於她的困境和電影本身的藝術表現。
於是,當我跟著撕除有病沒病、過動不過動的分類標籤,才發覺《小曉》本質上,不僅是「病童」的故事,更可視為一個「非典型」孩子所經歷的困局、創傷與和解。
(以下有雷,請小心慎入)
靳家驊執導的首部劇情長片《小曉》,始於颱風,也終於颱風。而小曉(林品彤飾)自己,又何嘗不是體系眼中的自走砲,隨時將掀起的一場熱帶風暴?身兼編劇的導演,稱職地以一系列對白與瑣事,賦形出她暴風般的情緒波動。
在媽媽薇芳(陳意涵飾)眼中,她不「乖」,是個學不會洗碗、洗頭,忘記喝水等稀鬆小事的「壞」小孩。到了學校,她因為無法專心上課,還會情緒暴走,推人撞牆、打落同學鉛筆盒,淪為那所明星小學裡學業不佳、人緣堪憂的「問題兒童」。
而情緒化,尤其憤怒,正是社會裡的違禁品、小曉不被容許的「差異」。一如Pipilotti Rist錄像作品《 Ever is Over All》,之所以會在觀者心中產生強烈的突兀感,即在於沒人能像其中打破車窗的女子,如此歡快地發洩情緒,或像女警那樣,對憤怒的破壞力一笑置之。除非施暴對象,是小曉房裡那顆血紅色的拳擊球。
對旁觀者而言,小曉的情緒猶如一顆不定時炸彈,來去全無影蹤。但誠如颱風有其生成條件,這部片也意圖還原其脈絡,盡可能顯影出背後澆油、點火的人物與事件。
好比計程車司機,看準她家境理想、算數不佳,惡意超收好幾百元車資。連看似關懷備至的班導保羅(劉俊謙飾),也在堆滿聖代、炸雞的迷你鴻門宴中,對小曉謊稱「我跟媽媽都在討論妳的功課」,卻絕口不提出軌一事。兩個大人,都在佔稚嫩者的便宜。
比謊言更具殺傷力者,是後者自以為是的良善。同學招惹小曉的動機,源自他要學生「不對小曉生氣」的獎勵制度,而新同學曉珊的示好,也是他授意下假情假意的特別照料。回想序幕中,保羅教小曉游泳時那句信誓旦旦的「你要相信我」,此刻看來,極度諷刺。
親子關係就更要命了。父親長期缺席、母女關係緊繃的惡劣光景,對照起小曉身後,河景山景第一排、裝潢到位又籠罩在溫暖黃光的中產美宅......,這個家,竟似薇芳那台許久未彈的鋼琴一樣,荒蕪,失溫,一心渴盼著雙手的溫熱。
懂得顧忌工友的靠山,又一語猜中薇芳的韻事......,名字裡同有「曉」字的曉珊,資優、早熟,如對照組般,襯出小曉的純真無邪。
可邊緣兒童的真,往往是內心空缺的代償,帶有強力膠般的黏性。猶如行將溺水之人,總會死命地攀附眼前的浮木,一直到木頭再也禁不起高壓,皮開肉綻為止。
是以,籠裡的孤單貓頭鷹,成了她的自我投射與心靈寄託,頭上的紫緞帶,也意在討好保羅。孰料,非但貓頭鷹不領情,後者還意外觸發她與母親間幽微、扭曲的爭寵情結。這不禁讓我憶起,《蘿莉破壞王》中的女孩班尼也一度寄情於信任的陪讀員,甚至侵門入戶,奢望從對方家庭分得小小一塊碎愛。簡直虐心。
但這些情節設定,卻恰恰印證了林品彤的獲獎實至名歸。我認為,比起單純發怒,要反覆在種種關係生滅時,精準切換到防衛、期待、失望等複雜情緒,才是最艱難的演技大考驗。
家長會橋段就是一例。只見她歪頭無語、猛盯著地板,卻滿臉都是絕望、驚慌之情,而順利達成片中最極致的一次尖叫。再來,她又不斷以肢體、表情和眼神說服我,小曉全心相信著爸爸對望遠鏡的承諾,相信曉珊緊握的左手,甚至天真到相信,光憑幾包零食就足以挽回殘破的友情(以最初媽媽到學校送所有老師禮物的情節觀之,這又是保羅的餿主意?)。
於是,當曉珊的筆刺上小曉右手臂的瞬間,竟似直接刺進我心口,貓頭鷹拒絕受助時煽動的翅膀,也像巴掌惡狠狠煽在我臉上。因為林品彤,我相信了小曉的相信,痛楚了小曉的痛楚,即便,那純粹是影迷共感的短暫幻覺罷了。
保羅轉述小曉的造句:If I bring snacks to school, I'll be surrounded by my classmates.
同情氾濫的副作用,或者如我一樣,曾想輕率撿起道德魔人的槍把,把槍口對準父親的怠忽、薇芳的不耐自私、保羅的弄巧成拙,也瞄準家長會上看似合理維護教育權的群眾暴力。
但轉念一想,誰又是完美的家長或長輩了?經歷過薇芳的掙扎,我們不會意外,她或許也曾像《凱文怎麼了?》蒂妲史雲頓那樣,把搖籃車推到工地,用噪音暫時掩蓋嬰兒的哭嚎。也或許是異鄉人的寂寞,在保羅心窩上挖了一座天坑,間接導致後來的千錯萬錯。
電影裡,無從考究兩人的過往,但導演多半是無意咎責吧。
看看薇芳,被老公背叛再背叛老公,再看看小曉,被老師背叛再背叛老師(對學校告密外遇),同樣,都是被愛囚困的靈魂。所以結局以擁抱,捎來母女和解的香甜氣息,暗示著以相擁取代對立,才有往前走,甚至創造多一絲幸福的機會。只因擁抱的需要,無關過動、不分她我。
本專題也讓你跟著走心了嗎?歡迎「留言」「分享」「追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