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主體戰略|重新思考島嶼歷史定位和地理優勢 重返「海洋思維」之路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Image by Hugo_ob from Pixabay

Image by Hugo_ob from Pixabay




東南亞,從地圖上來看,像一塊破碎的鏡子,靜靜地鑲嵌在海洋中,有著群島(馬來群島)與半島(中南半島)兩種截然不同的自然人文生態。


馬來群島,大大小小的島嶼星羅棋佈散落在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間的廣大海域上。


海島上崇山峻嶺,尤其是存在多座活火山,頻繁的火山活動為在地島民帶來肥沃的火山沖積土,這種土壤的土質相當適合種植經濟作物。此外,島嶼間相距頗為遙遠,即便在一座島內,由於高山的阻隔而造成地理上的隔絕,各部族間際存在的差異不小,所以更加難以建立起橫跨島嶼間的行政大國。與此同時,因為海上交通工具的發展及商業貿易的往來交流,正處於東方和西方之間的海上交通要道上,在過去歷史上曾經出現過盛極一時的海洋大國。


整個東南亞地區,除了緬甸之外,每個國家幾乎都擁有海岸線,使得這個地域的大部地方的航海貿易與土地農耕同等重要,甚或更為關鍵。那些自身無法發展出較大規模農業生產的族群因而有了機會進入這片地域上的主要貿易潮浪,而為當地政權提供了基石。


在海島地區,自古以來就是海盜和漁民的庇護之地,在很長的時間洪流中,這裡幾乎不曾橫空出世過統一政權,基本上各自為政,行政體制和組織鬆散,而以採集、漁獵及粗放農耕為生,外來文化的影響也不如半島地區那樣廣深。


在半島地區,由於與兩個人類重要古文明中國和印度陸地相連,所受到的文化影響相對較大。因為精細農業,所以人們須大量聚居在河谷地方,從而曾經存在過強大國家。


東南亞的地理生態環境為在地人提供了各種不同的生存選擇及生活追尋,可採集、能出海、可漁獵、能內徙、也可農耕等形形色色五花八門。


自然生態和人類社會環境強烈地影響著一個地方的生活方式及生存條件與哲學。自然地理本身並不會發明創造出歷史演變過程中的生活習俗與技藝,渺小如我們人類只能適應並順應自然生態環境及社會變遷、時代趨勢而努力生活其間。


而今,台灣的地理位置與自然生態的優勢並未消失、也不曾失去,加上在漫長歷史時光中一代一代一點一滴所積累起來的人文風貌,直至當今萌芽迸發的軟實力。


如今,島嶼上雖吵雜喧嚷、但民主自由。


台灣島內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交通等基礎設施不差,食衣住行育樂之方便更是在世界上排名前頭,相較過去更為便利許多。


面對大海,廣闊無邊,在茫茫大海中要航向何方?人類會有憂慮恐懼的心理,自古以來為了消除憂慮、克服恐懼、提昇精神力量而挑戰未知的大海,從而發展出關於海洋的信仰、對於海神的崇拜。


台灣最初的先民--原住民--即從東南亞地方渡水遷徙而來,後來的中國大陸沿海一帶漢人因緣際會來到台灣島、去到東南亞,他/她們原本就生活在水邊、徜徉於海洋,敢於冒險犯難。從而發展出有關海洋的宗教信仰文化「媽祖信仰」、「王爺信仰」,來指引心靈成長、精神超越以及人生方向。


利用自然、善用人文,魚幫水水幫魚,東至歐美、南向東南亞、西往中國、北朝日韓,通往世界。在亂世變局的後疫情時代,海洋思維比大陸思維更能彈性適應、靈活應變。




我經營的「語言學習」「多語自學」平台網站&社群媒體的連結:taplink.cc/polyglot_autodidact

avatar-img
127會員
364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多語自學者 的其他內容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媽祖」作為海神的象徵,絕對是作為海島國家四面環海的台灣,大部份民眾的信仰核心,此次日本藝術家透過以台灣信仰傳說「媽祖」製作「能劇」,相信一方面除了推廣「能劇」,另一方面也是藉此呼應媽祖「慈悲護國庇民」的情懷,希望祈求台日疫情平息、百姓平安。
新港奉天宮的虎狀元的位階之高,吸引眾多人的參拜,虎爺的分靈尊也是全台灣最多。新港虎爺的夯,還有已故的創作歌手嚴詠能老師幫祂寫專屬的主題曲 " 咱攏是虎爺公ㄟ囝仔"。 也因為虎狀元的盛名和開台媽祖的威儀,讓新港奉天宮年頭到年尾都充滿了香客來參拜。
中正國民中小學前身為「馬祖國民學校」,成立於民國 39 年。民國 55 年,為紀念黃花崗連江縣籍陳清疇烈士,更名為「清疇國民小學」。民國 59 年增設中正國民中學,並於民國 63 年與「清疇國小」合併為「中正國民中小學」。
「神明接炸彈/砲彈」傳說,是很典型的口傳文學。口傳文學、口述歷史、檔案史料,是兩個領域裡,三樣出發點不同的產物。正因為他們關注的焦點不同,研究者在使用時才能交互參考,看見大時代裡的悲歡離合與愛恨情仇。
今年是參加白沙屯媽祖進香的第二年,當初計畫和去年一樣,白沙屯到北港走完就回家,卻一路上被善於慫恿菜鳥做傻事的勇腳前輩們各種循循善誘:「急行軍有多刺激~多值得挑戰~你會瘦~」 會瘦ㄟ!超讚! 然而實際走完全程後,我的感想是⋯⋯
遶境的理由或許千百種,對我而言,只是單純想要走一段很長很長的路而已。
「媽祖」作為海神的象徵,絕對是作為海島國家四面環海的台灣,大部份民眾的信仰核心,此次日本藝術家透過以台灣信仰傳說「媽祖」製作「能劇」,相信一方面除了推廣「能劇」,另一方面也是藉此呼應媽祖「慈悲護國庇民」的情懷,希望祈求台日疫情平息、百姓平安。
新港奉天宮的虎狀元的位階之高,吸引眾多人的參拜,虎爺的分靈尊也是全台灣最多。新港虎爺的夯,還有已故的創作歌手嚴詠能老師幫祂寫專屬的主題曲 " 咱攏是虎爺公ㄟ囝仔"。 也因為虎狀元的盛名和開台媽祖的威儀,讓新港奉天宮年頭到年尾都充滿了香客來參拜。
中正國民中小學前身為「馬祖國民學校」,成立於民國 39 年。民國 55 年,為紀念黃花崗連江縣籍陳清疇烈士,更名為「清疇國民小學」。民國 59 年增設中正國民中學,並於民國 63 年與「清疇國小」合併為「中正國民中小學」。
「神明接炸彈/砲彈」傳說,是很典型的口傳文學。口傳文學、口述歷史、檔案史料,是兩個領域裡,三樣出發點不同的產物。正因為他們關注的焦點不同,研究者在使用時才能交互參考,看見大時代裡的悲歡離合與愛恨情仇。
今年是參加白沙屯媽祖進香的第二年,當初計畫和去年一樣,白沙屯到北港走完就回家,卻一路上被善於慫恿菜鳥做傻事的勇腳前輩們各種循循善誘:「急行軍有多刺激~多值得挑戰~你會瘦~」 會瘦ㄟ!超讚! 然而實際走完全程後,我的感想是⋯⋯
遶境的理由或許千百種,對我而言,只是單純想要走一段很長很長的路而已。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除了聚焦在台灣的土地或對我們有著深遠影響的中國,曾經在大航海時代佔有一席之地的島嶼,是否能用更巨觀的視角來探究這塊島嶼的歷史?在更全面了解台灣史的同時,如今也在國際上能見度日增的台灣人們,能不能經由過去的經驗,來引導我們探索未來的方向?
Thumbnail
進入第四展廳,充滿氛圍感的打卡牆將我們拉進了臺灣燦爛海上貿易的最初年代...
Thumbnail
台灣啟航:跨領域的解讀與對話;關於語言學的一些思考
Thumbnail
臺灣,四面環海的美麗之島。歷經億萬年的歲月積累,有著高山、丘陵、平原、湖泊與海灣等豐富的自然景觀,以及涵蘊多元的人文與物產風貌。   長年在南台灣臺南、高雄、屏東從事社區工作的我,在決定籌設工作室時,腦海中想著如何將多年來所接觸到的美好事物,用具有畫面感與內涵的名字,來做為人生事業與志業的名
Thumbnail
台灣啟航:跨領域的解讀與對話;對人類學的一些想法
Thumbnail
台灣啟航:跨領域的解讀與對話,我對歷史學程的一些想法
Thumbnail
除了聚焦在台灣的土地或對我們有著深遠影響的中國,曾經在大航海時代佔有一席之地的島嶼,是否能用更巨觀的視角來探究這塊島嶼的歷史?在更全面了解台灣史的同時,如今也在國際上能見度日增的台灣人們,能不能經由過去的經驗,來引導我們探索未來的方向?
Thumbnail
進入第四展廳,充滿氛圍感的打卡牆將我們拉進了臺灣燦爛海上貿易的最初年代...
Thumbnail
台灣啟航:跨領域的解讀與對話;關於語言學的一些思考
Thumbnail
臺灣,四面環海的美麗之島。歷經億萬年的歲月積累,有著高山、丘陵、平原、湖泊與海灣等豐富的自然景觀,以及涵蘊多元的人文與物產風貌。   長年在南台灣臺南、高雄、屏東從事社區工作的我,在決定籌設工作室時,腦海中想著如何將多年來所接觸到的美好事物,用具有畫面感與內涵的名字,來做為人生事業與志業的名
Thumbnail
台灣啟航:跨領域的解讀與對話;對人類學的一些想法
Thumbnail
台灣啟航:跨領域的解讀與對話,我對歷史學程的一些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