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5/01/21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三十而立,我在丹麥找到人生方向:七份工作後的職涯探索與成長

2024年,距離出生那年1994年,三十年過去了。邁入30代的人生,也還在尋找人生的意義,以及我到底想幹嘛。高中時想學工業設計,還記得17歲高二那年想念成大工業設計,但最後沒有堅持,其實也覺得自己沒啥美術天分,因為每次去畫室學畫畫都被老師罵,很挫折所以後來我就不去上逃走了。


其實大學也不知道要選什麼科系,聽從因為家人建議,最後因為念了一個好找工作的科系,就去讀電機系了。老實說我大一大二念的超痛苦,說實話我那時候超討厭電機系,我還記得大二電磁學我每天念書結果期末考還是考9分被死當,什麼馬克斯威爾方程式,我到現在還是不知道在幹嘛,說實話那時候真的很想死,一直在研究怎麼轉系,系排大概班上80%,但還沒爛到被退學,最後還是不了了之,被當了一屁股,暑假去中原大學重修了兩個暑假。然後課業之外我系上壘球隊只大了一年多到大二就覺得累不想打了,連打LOL學生時代打了4年結果還是萬年銅牌,我就是那種標準的對很多事情都有興趣,但都三分鐘熱度的人。


大三因為不想讀電子學,也不知道要幹嘛以後要幹嘛但知道自己不想去科技業上班,於是去唸了以後可以考公務員的電力組,後來也跟風跟大家去考研究所,然後台大清大成大都沒考上,勉強備取考上中山大學,因為只要考一個科目。


最後真的在24歲就邊念研究所邊準備考試就考上台電了。本來以為人生就此一帆風順,可以在公務機關幹到65歲退休。結果我又逃跑了,我在台電幹不到半年就走了,因為不喜歡公務體系的官僚,也不喜歡辦採購相關的業務。然後我又羨慕同學好像賺很多(沒錯跑去大學本來最抗拒去的職場),又跑去科技業跟新創作了半年,在那半年之內換了三份工作。軟體工程師跟硬體工程師我都去做了,發現我都不適合,所以我又跑回去做電力系統相關的工作,從這裡開始我才比較確定我要走這行。開始認真放心思在工作上,也比較做得住,累積實力和經驗最後跳槽到丹麥外商。


我仔細算了一下我從25歲當完兵畢業到30歲已經做過7份正職工作了,我的人生一直在逃跑,但就像月薪嬌妻說的,逃避雖然可恥,但有用。我一直從我不喜歡的工作逃跑,我不知道我喜歡什麼,但我每做過一份工作,至少我可以確定我喜歡什麼。就這樣一直換,直到換到第5份工作我才比較確定這個是我想做的專業。所以年輕人20幾歲想換工作就換,沒興趣就趕快走年輕時離職時間成本很低,等到年紀大了有家累,要換工作換領域更困難,台灣對於年齡歧視太深了。


然後剛好因為在外商工作,有一個機會2022年,28歲這年。在疫情期間,外派來到丹麥,真的是打開自己的眼界,但也是因為在我確定自己對電力系統領域有興趣之後,我做了很多努力,才有辦法把握住這個機會。包括考美國技師證照、訓練自己英文等等,其實我在台灣英文真的很爛,我大學多益英文檢定還考不到500分,還要去上英文加強班。,現在卻有辦法管理來自全世界的供應商,每個人都是南轅北轍不同口音,下班也有辦法跟同事去酒吧閒聊,也比較敢開口搭訕人,一切都是環境使然,如果在台灣沒有那個強迫我講的環境,我應該還是英文很爛。


現在還在學習丹麥文,希望有一天可以用丹麥文跟丹麥人聊天,希望今年可以再考一個PMP證照,也學習經營自己的自媒體經營youtube也有接近1700人追蹤,DCARD上也有兩百多人的粉絲,其實寫文章弄影片的想法是,哪天我死了,我的精神還是會以某種形式存在在這個世界上不會消失。以上這些都是來丹麥之後才開始弄的,對我來說來丹麥真的是讓我的經驗跟學習能力在兩年之內直接以好幾倍的速度成長,最大的訓練還是有機會走了20幾個國家,也可以同時在專案內跟10幾個不同國家的人開會甚至當朋友。


30歲跟20歲最大的不同就在於,不太care別人在幹嘛或是怎麼看自己了。因為你會發現離開校園。現實世界,你的家人除外,一般人包括學生時代要好的同學朋友,除非跟他的切身利益沒關係,不然生活中根本沒人在乎你怎麼生活,大家都為了自己生活在忙得焦頭爛額。所以活出自己自己想要的生活就好了。尤其我現在已經遠離台灣,心態上更不容易去跟別人比較,不知道為什麼在台灣好像很容易陷入一個賽道,心態上很累要一直跟同學或是差不多年紀的人比,彷彿人生只是單行道。


其實用世俗的標準,我依然沒房沒車沒老婆沒小孩,我還是租一個六七坪大的單身公寓在哥本哈根。只是我找到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內心時常抱持著感恩跟喜悅,我覺得現階段這個狀態就很好了。至於未來對自己的期望就是希望保持學習的能力,因為每次學新東西雖然會有陣痛期或是不舒服的一段時間,但慢慢看著一樣技能學會進步的感覺真的很棒。也希望自己能保持著這個能力。


其實也不知道為什麼就打了這麼多,如果看到這裡對你有幫助就點個讚追蹤,如果你覺得像老人在說教,不喜歡的話我其實也沒差,我也不在乎,因為我是打給自己看的(年輕人愛講的,超派)。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5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