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的作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你有沒有思考過,習慣在生活中有什麼作用?根據《原子習慣》一書的作者James Clear的說法,習慣是「多次重複後的自動化行為」。當習慣還沒有養成時,我們的大腦需要花費很多精力做決策。想像你剛搬到一個陌生城市要出門上班,一開始面對的就是如何從住家到辦公室,你也許會花費幾天的時間,嘗試不同的交通工具與路線,經過幾天的試驗之後,你會找出一條最符合你的上班動線。而習慣的養成,正是大腦試誤的過程,我們遇到一個新的問題,嘗試各種不同的解決方式,接著找到一個適合的方式,然後就定著下來,重複執行,一段時間後就成為習慣。我自己偶爾有在週末外出的時候,一不小心就把車子開往公司的方向,這就是習慣的可怕,在我們沒有意識時,身體就會自動執行起習慣的動作,就好像在大腦底層的程式一般,自己毫不知情就做出習慣所設定的行為。因此,習慣可以成為生活中自動化的解決方案。

Clear建議我們對於自己每天的習慣做出盤點,他稱之為「習慣清單」,也就是列出我們每天的習慣,在列出之後,如果是好習慣,就在旁邊打上“+”號;如果是個壞習慣,就標註“-”;如果是中性習慣,標註“=”。我自己練習一下我每天的習慣:

站樁30分鐘 +

閱讀15分鐘 +

寫1000字的讀書心得 +

列出每天的重要工作事項 +

飯後吃餅乾 -

下午吃甜的零食 -

超慢跑30分鐘 +

彈琴15分鐘 +

靜坐20分鐘 +

晚上睡不著的時候喝威士忌助眠 -

Clear建議可以用習慣對自己長期的影響來做判斷習慣的好壞。像是我下午時喜歡找甜食來吃這個行為,短期會讓自己感到快樂,但長期去卻對體重有不好的影響。我最近正嘗試以高濃度(85%以上)的巧克力來取代。

習慣之所以對我們的生活發揮極大的作用,就在於一旦習慣養成,我們就會在無意識的狀況之下執行這個動作,不管是好習慣,還是壞習慣。這種自動化的動作,會讓我們毫無察覺。過去我曾經用一個方法成功的降低體重,就是改用餐盤吃飯,我請我太太將早餐或晚餐要吃的飯菜都放在一個盤子上,這樣就可以控制我所吃的份量都限制在這一個盤子上,而是像過去一樣,毫無限制的去夾餐桌上的菜,直到餐桌上所有的菜盤都清空。我會這樣做主要是看到國外的一個研究:裝食物的容器大小會影響人們吃東西的份量,不論東西好不好吃,容器越大,吃的越多,這是人的習慣。這種簡單限制食物容器的作法,讓我成功的降低體重。

因此,要培養要好習慣或戒除壞習慣,需要技巧,單純使用意志力,不容易成功。

圖片來源:Dall E生成

圖片來源:Dall E生成



avatar-img
18會員
414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Roger學長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原子習慣》一書中,作者James Clear將改變的發生分成三個層次:第一層是改變「結果」,這一層的重點是改變成果,例如減重、出書、獲得冠軍等,通常我們設定的目標多半與這個層次的改變有關。第二層是改變「過程」,這一層次的重點是改變我們原有的習慣與系統:例如養成清理書桌雜物的習慣讓工作順暢,我們所建
長久以來,我們一直被教育做事情前要先設立目標,有了目標之後再開始行動。習慣的養成也是一樣,但是《原子習慣》的作者James Clear提醒我們,成果與我們設立的目標沒有太大關係,卻與我們遵循的系統息息相關,系統與目標有何不同? Clear表示,目標是我們想要達到的成果,而系統是讓我們達到那些成果的
為何好習慣那麼難以養成?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結果滯後」,也就是我們的行為與結果之間缺乏即時的反應。例如,我們設下一個目標減重3公斤,並告訴自己要養成每天晨跑30分鐘的習慣。於是我們在第二天早上興沖沖的穿上慢跑鞋,順利完成30分鐘的跑步,然後是第三天、第四天⋯。一週後,站上體重計,卻發現體重沒有變化,
暢銷書《原子習慣》中有提及一個令我印象深刻的真實故事,這個故事講述了英國自行車隊從1908年後就沒有拿到過奧運獎牌,在各大自行車比賽中也沒有獲獎,就是一個很爛的隊伍,爛到自行車製造商不願意將自己的自行車給英國隊使用,擔心大家會因為英國隊的表現不佳而認為自行車品質不良。2003年,正如同大多數運動電影
每個人多少都有不好的習慣,有些嚴重到會影響他人,如講話時喜歡指責別人;有些則會影響健康,如半夜吃泡麵等,我們要如何停止這些壞習慣呢?《設計你的小習慣》一書中,作者史丹佛大學BJ Fogg教授提出了行為改變公式:B=MAP(行為=動機+行為+提示),並以此公式說明當我們想要停止不想要的習慣,我們可以透
對於好習慣的養成,我們已經找到透過設計「黃金行為」,找對執行的「錨點」,並每天持續執行,同時在執行後立即給自己一個簡單的「慶祝」儀式,讓大腦中的多巴胺幫忙我們鞏固習慣的養成。那如果是壞習慣呢?例如:早上賴床、習慣性罵髒話、花太多時間滑手機等。如何停止我們生活中的壞習慣? 史丹佛大學BJ Fogg教
《原子習慣》一書中,作者James Clear將改變的發生分成三個層次:第一層是改變「結果」,這一層的重點是改變成果,例如減重、出書、獲得冠軍等,通常我們設定的目標多半與這個層次的改變有關。第二層是改變「過程」,這一層次的重點是改變我們原有的習慣與系統:例如養成清理書桌雜物的習慣讓工作順暢,我們所建
長久以來,我們一直被教育做事情前要先設立目標,有了目標之後再開始行動。習慣的養成也是一樣,但是《原子習慣》的作者James Clear提醒我們,成果與我們設立的目標沒有太大關係,卻與我們遵循的系統息息相關,系統與目標有何不同? Clear表示,目標是我們想要達到的成果,而系統是讓我們達到那些成果的
為何好習慣那麼難以養成?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結果滯後」,也就是我們的行為與結果之間缺乏即時的反應。例如,我們設下一個目標減重3公斤,並告訴自己要養成每天晨跑30分鐘的習慣。於是我們在第二天早上興沖沖的穿上慢跑鞋,順利完成30分鐘的跑步,然後是第三天、第四天⋯。一週後,站上體重計,卻發現體重沒有變化,
暢銷書《原子習慣》中有提及一個令我印象深刻的真實故事,這個故事講述了英國自行車隊從1908年後就沒有拿到過奧運獎牌,在各大自行車比賽中也沒有獲獎,就是一個很爛的隊伍,爛到自行車製造商不願意將自己的自行車給英國隊使用,擔心大家會因為英國隊的表現不佳而認為自行車品質不良。2003年,正如同大多數運動電影
每個人多少都有不好的習慣,有些嚴重到會影響他人,如講話時喜歡指責別人;有些則會影響健康,如半夜吃泡麵等,我們要如何停止這些壞習慣呢?《設計你的小習慣》一書中,作者史丹佛大學BJ Fogg教授提出了行為改變公式:B=MAP(行為=動機+行為+提示),並以此公式說明當我們想要停止不想要的習慣,我們可以透
對於好習慣的養成,我們已經找到透過設計「黃金行為」,找對執行的「錨點」,並每天持續執行,同時在執行後立即給自己一個簡單的「慶祝」儀式,讓大腦中的多巴胺幫忙我們鞏固習慣的養成。那如果是壞習慣呢?例如:早上賴床、習慣性罵髒話、花太多時間滑手機等。如何停止我們生活中的壞習慣? 史丹佛大學BJ Fogg教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培養習慣只能依靠意志力?還是有其他撇步可以輕鬆做到? 一起看看《原子習慣》中有哪些好用的方法吧!
你的財產、知識、體態與環境,都是你的財務習慣、學習習慣、飲食運動習慣與整理習慣帶來的「滯後指標」。 給你的習慣一個存在世上的時間與空間,只要重複的次數夠多,它就會慢慢成長與茁壯。行為是人與環境的函數,自律與成功者擅長的是建構生活,不須展現克制力&減少觸發惡習機制。
Thumbnail
日常生活發現習慣容易中斷,後來發現自己中斷有一個很關鍵的原因: 「不知道這習慣是為了什麼?只因看到大家都說這是好習慣,所以才執行。」
Thumbnail
作者:詹姆斯.克利爾 版權為作者所有,內容僅個人心得與摘要 這本書會告訴你怎麼利用四個步驟建立更好的習慣?
Thumbnail
職場上,善用習慣的力量持續增值,本書分享習慣養成知識:心態的建立、瞭解大腦、打造習慣的祕訣。
Thumbnail
習慣對我們的影響遠超我們的認知。 「習慣」意味著我們的「慣性思維」,我們常態性地認為怎麼做很合理、怎麼做很正常、怎麼做才是好,於是我們會不斷地沿用這個行為模式...
Thumbnail
我們常常會自然而然地去做一些事,也常聽到跟「習慣」相關的句子,例如:習慣成自然、習慣就好、你這個壞習慣要改掉…等。查閱字典對「習慣」的解釋是:「長期養成,一時不容易改變的行為模式或地方風尚。」而在網路書店查詢跟「習慣」相關的書名,竟有數百本之多,包括全球銷售超過1500萬本以上的《原子習慣》,可見習
Thumbnail
「為什麼」要培養習慣?習慣只是手段,目的是:我們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培養好習慣不只一種方法,原子習慣vs彈性習慣哪個適合你? 「習慣養成需要21天」其實是一個迷思,而原子習慣提出的概念,幫助許多人真正提升習慣養成的成功率 凡靠意志力的,必定會失敗,要讓習慣簡單
一個人所累積形成的個人習慣必須要經過頻繁不斷的接觸、甚至訓練至嫻熟境界
Thumbnail
新的一年開始,我們可能思考著要建立或重新培養的習慣,然而,要如何確保這些良好習慣能夠輕鬆被持續下去呢?《原子習慣》想必是習慣養成領域的經典之作!為了保持好習慣,需要在執行習慣時增加大腦的正面感受與立即的滿足感,這篇文章介紹了5種可以幫助你改變對新習慣的心理感受的細節。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培養習慣只能依靠意志力?還是有其他撇步可以輕鬆做到? 一起看看《原子習慣》中有哪些好用的方法吧!
你的財產、知識、體態與環境,都是你的財務習慣、學習習慣、飲食運動習慣與整理習慣帶來的「滯後指標」。 給你的習慣一個存在世上的時間與空間,只要重複的次數夠多,它就會慢慢成長與茁壯。行為是人與環境的函數,自律與成功者擅長的是建構生活,不須展現克制力&減少觸發惡習機制。
Thumbnail
日常生活發現習慣容易中斷,後來發現自己中斷有一個很關鍵的原因: 「不知道這習慣是為了什麼?只因看到大家都說這是好習慣,所以才執行。」
Thumbnail
作者:詹姆斯.克利爾 版權為作者所有,內容僅個人心得與摘要 這本書會告訴你怎麼利用四個步驟建立更好的習慣?
Thumbnail
職場上,善用習慣的力量持續增值,本書分享習慣養成知識:心態的建立、瞭解大腦、打造習慣的祕訣。
Thumbnail
習慣對我們的影響遠超我們的認知。 「習慣」意味著我們的「慣性思維」,我們常態性地認為怎麼做很合理、怎麼做很正常、怎麼做才是好,於是我們會不斷地沿用這個行為模式...
Thumbnail
我們常常會自然而然地去做一些事,也常聽到跟「習慣」相關的句子,例如:習慣成自然、習慣就好、你這個壞習慣要改掉…等。查閱字典對「習慣」的解釋是:「長期養成,一時不容易改變的行為模式或地方風尚。」而在網路書店查詢跟「習慣」相關的書名,竟有數百本之多,包括全球銷售超過1500萬本以上的《原子習慣》,可見習
Thumbnail
「為什麼」要培養習慣?習慣只是手段,目的是:我們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培養好習慣不只一種方法,原子習慣vs彈性習慣哪個適合你? 「習慣養成需要21天」其實是一個迷思,而原子習慣提出的概念,幫助許多人真正提升習慣養成的成功率 凡靠意志力的,必定會失敗,要讓習慣簡單
一個人所累積形成的個人習慣必須要經過頻繁不斷的接觸、甚至訓練至嫻熟境界
Thumbnail
新的一年開始,我們可能思考著要建立或重新培養的習慣,然而,要如何確保這些良好習慣能夠輕鬆被持續下去呢?《原子習慣》想必是習慣養成領域的經典之作!為了保持好習慣,需要在執行習慣時增加大腦的正面感受與立即的滿足感,這篇文章介紹了5種可以幫助你改變對新習慣的心理感受的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