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華人普遍自卑?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前幾天在YouTube上看到了查理和Jonas

的影片,標題是「The reason she didn’t want to come back to Taiwan」,他們是一對異國戀情侶,查理來自台灣、Jonas來自瑞典。


在影片裡,查理說:「當我辭掉工作、搬到瑞典時,我對自己不太有自信,當我媽對我說:『你應該找這類型的工作,你的薪水太低了!』我便覺得這世界上沒有人真正肯定我,我處在一個覺得自己什麼都不是的狀態。」


Jonas說道:「我後來也問過自己的父親,當我辭掉工作,開始拍YouTube影片,他有什麼想法?他對我說:『我覺得你真是太傻了,我當時真的很擔心!』我便問:『那你為什麼當時什麼都沒說?』他說:『因為你可以親自去體驗錯誤。』這大概就是歐洲父母和亞洲父母的差別。」


原生家庭是建構價值觀的第一個場域,我們的是非判斷標準,都是從父母那兒形塑。在我們建構出自己的是非觀之前,極其容易將父母「神格化」:認為父母的判斷就是正確的,當我們的價值觀彼此衝突時,做兒女的就容易陷入一種價值觀被摧毀的「存在焦慮」。


「我好像沒有一個堅定的立場。」

「我所建構的世界總是會被媽媽輕易戳破。」


當你認定的事情,不被最重要的人肯定,就會將事件擴大為「自我存在價值」的否定。因此,為了對抗這種否定,在華人的世界裡,我們好像一直很努力地在證明,向父母證明自己的能力;向社會證明自己的價值;向世界證明自己存在的意義。


為什麼「自卑感」是華人世界很大的課題?因為華人的世界觀太缺乏多元性,社會對「成功」的定義都過於扁平,高學歷、穩定的工作、和諧的家庭,以上條件就足以構成一個美好人生的圖像。


那麼,要如何成為一個真正有自信的人?出生的時候,醫生用刀剪下母嬰相連的臍帶,我們也必須割下自己與原生家庭相連的枷鎖。原來父母也是一般人,他們也有身而為人的限制與盲點,我不必事事按照他們的認知做決定,我擁有自己人生的掌控權,我必須建構出一套屬於我自己的價值判斷系統。


社會文化的集體影響、家庭教養的塑造,使得華人社會普遍活在一種「自我認同危機」的生存模式,但「分離與個體化」的意義就在於我們能建構自己對世界的信任感,找到屬於自己的存在價值,給自己愛與認同,成為自己的父母,溫柔的接納真實的自己。

avatar-img
14會員
27內容數
歡迎來到靈魂體驗所,在這裡,我們致力於追求更高層次的靈魂拓展,用電影、書籍、旅行完成一場人生的冒險與壯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Era的靈魂體驗所 的其他內容
佛洛姆在《愛的藝術》這本經典著作中寫道: 「嬰兒不能辨識物體,不能覺知自己,不能覺知到外在世界。他只能感受到溫暖和食物的正面刺激,還不能把溫暖和食物與其來源 —— 母親區分開來。這個時候,母親就是溫暖,母親就是食物,母親就是滿足和安全的安樂狀態。」
人類面對痛苦時,經常逃避現實,但只有勇敢面對現實和死亡,才能獲得真正的自由。通過《魔法公主》中的故事,我們思考了面對現實的力量,勇敢接受命運安排,才能生出澄淨的力量。
每個人在回溯原生家庭時,都能從中爬梳出負面的影響。本文探討如何通過自我覺察與療癒,打破慣性的迴圈,活出更好版本的自己。作者以自身經驗分享了對選擇性緘默症的體驗,並提出了辨認情緒以及面對憤怒的方式。同時,呼籲讀者成為自己的父母,覺察與療癒自己,讓悲劇在自己身上劃下句點,成為一個真正自由的靈魂。
在這個世界上,當我們遇到靈魂伴侶時,會有種不可思議的感受。靈魂伴侶關係超越任何形式,甚至不一定是戀愛關係,反而是一種無私、全然的愛,彼此支持著對方,即使隔著千山萬水。在這份承諾中,我們找到了彼此的生命力,並肯定了彼此所堅持並珍視的一切,這正是愛的真實意義。
在父權社會下活久了,對事業有成的男人充滿排斥感,我曾經以為這就是菁英去魅,直到我後來發現,其實無論是成功或平淡,只要是內外和諧一致的人,你便贏了自己的人生。
生命就是意識場,「阿甘式」的人生哲學所言不虛 ,認為自己幸運的人,會是活得寬容和慈悲,那麼生命的一切,都會是命運最好的安排。認為自己不幸的人,便永遠都在怪罪,認為世界愧對於自己。惡的濫觴,都是由受傷之人開始的,受傷的人會開始傷人,所以為非作歹、作姦犯科,活得盡是惡意和悔恨。
佛洛姆在《愛的藝術》這本經典著作中寫道: 「嬰兒不能辨識物體,不能覺知自己,不能覺知到外在世界。他只能感受到溫暖和食物的正面刺激,還不能把溫暖和食物與其來源 —— 母親區分開來。這個時候,母親就是溫暖,母親就是食物,母親就是滿足和安全的安樂狀態。」
人類面對痛苦時,經常逃避現實,但只有勇敢面對現實和死亡,才能獲得真正的自由。通過《魔法公主》中的故事,我們思考了面對現實的力量,勇敢接受命運安排,才能生出澄淨的力量。
每個人在回溯原生家庭時,都能從中爬梳出負面的影響。本文探討如何通過自我覺察與療癒,打破慣性的迴圈,活出更好版本的自己。作者以自身經驗分享了對選擇性緘默症的體驗,並提出了辨認情緒以及面對憤怒的方式。同時,呼籲讀者成為自己的父母,覺察與療癒自己,讓悲劇在自己身上劃下句點,成為一個真正自由的靈魂。
在這個世界上,當我們遇到靈魂伴侶時,會有種不可思議的感受。靈魂伴侶關係超越任何形式,甚至不一定是戀愛關係,反而是一種無私、全然的愛,彼此支持著對方,即使隔著千山萬水。在這份承諾中,我們找到了彼此的生命力,並肯定了彼此所堅持並珍視的一切,這正是愛的真實意義。
在父權社會下活久了,對事業有成的男人充滿排斥感,我曾經以為這就是菁英去魅,直到我後來發現,其實無論是成功或平淡,只要是內外和諧一致的人,你便贏了自己的人生。
生命就是意識場,「阿甘式」的人生哲學所言不虛 ,認為自己幸運的人,會是活得寬容和慈悲,那麼生命的一切,都會是命運最好的安排。認為自己不幸的人,便永遠都在怪罪,認為世界愧對於自己。惡的濫觴,都是由受傷之人開始的,受傷的人會開始傷人,所以為非作歹、作姦犯科,活得盡是惡意和悔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親情是我們在不和階的成長環境中極力想擺脫的束縛,卻也是永遠無法掙脫的枷鎖。父母有他們的成長歷程,在他們成長的環境裡感受及學習何謂「愛」。再以他們認為「正確」的方式給予。 也許並不符合我們的需求和期待,卻也是他們僅有及學習到的「愛的方式」。 長大後我們建立自己的家庭,進入親密關係中。如果沒有重新檢
Thumbnail
在一個只會貶低妳自我價值的家庭裡長大,要活得有自信是件極其困難的事情。這幾年透過自我探索和自我療癒,陌生的「自信感」算是有開始慢慢冒出頭、探出枝芽,小心翼翼的成長,可辛苦了這麼久,好不容易才建立起來的一切,只要回老家待超過兩天,就又會被連根拔起,再次陷入自我懷疑、自我批判的深淵。 每次回老
家裡的負面的事如何影響你的價值觀 父母常常說著沒有錢並且訓斥你不要亂花錢,在你想要買你想要的東西的時候,只好默默的放回去 繳學費或是遠足或是買衣服的時候,總是露出沒錢心疼不開心焦慮而讓身為小時候的我們感到罪惡感愧疚擔心 想要去染頭髮買衣服逛街的時候常常只能看著別人花錢,因為腦中總是浮現父母不高
Thumbnail
承認自己是個壞掉的孩子,大人總是希望著下一代可以過得好,或者可以超越他們,有時候會常常聽到他們給予我們各種建議,當有一天想要表達自己的想法時,卻又會被批判或者溝通很難達成共識,明明是想要在父母心中獲得信任,但似乎只有感受到被指教,所以得到更多的是不信任的感覺,然後重複這個模式,直到有天開始發現不對勁
Thumbnail
我覺得我小時候非常希望討爸媽歡心,但是不論怎麼嘗試,總是被笑,被批評,被貶低,被侮辱。後來長大了以後,就很不喜歡爸媽了。看他們表面上成功,細看其實問題也一大堆。就算告訴自己不要學他們的缺點,但是實際上,很多他們的一些做人處事的態度跟方法還是會被我內化了。
從小自己是被父母否定長大的 從頭到腳甚至個性 都被他們嫌棄 沒有表情的時候 我母親會說你為什麼一張臭臉 好像要吊豬肉的 她會跟我妹一起嘲笑我軟弱的個性 她還會告訴我連我阿姨都不喜歡我 父母喜歡拿我跟妹妹比較 他們喜歡她活潑開朗 認為我太過孤僻 當我試著要活潑時 他們又嫌我吵
Thumbnail
這些人不過是仰賴你做為完人的品質,著實是欺善怕惡的孝順版本而已。
Thumbnail
生活就是文化,文化就是生活,不限於族群,而是反映在各式各樣的差異中,可能是性別、年齡、成長經驗,價值觀之間的衝撞,往往也是爸爸媽媽對自己角色該如何扮演的為難之處。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成長過程中所經歷的性別身分不認同的心理創傷,以及自我療癒的過程。作者分享了在家庭中被母親忽視,以及傷害自我價值的經歷,並強調了療癒與自我接納的重要性,鼓勵讀者面對並接納自己的內在小孩。
一直認為我父母是為了結婚生子而結婚,沒有感情基礎、沒有共識和信任,婚後也不願意去經營和溝通,我爸甚至將外遇行為視為理所當然,父母常為了錢的事情不快,不太吵架都是冷戰居多。 在學生時期經濟仰賴父母的我,一直很怕會被我爸拋棄,但除此之外,我爸對我們很好,對家裡經濟依舊付出,表面上是個外人都說好的丈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親情是我們在不和階的成長環境中極力想擺脫的束縛,卻也是永遠無法掙脫的枷鎖。父母有他們的成長歷程,在他們成長的環境裡感受及學習何謂「愛」。再以他們認為「正確」的方式給予。 也許並不符合我們的需求和期待,卻也是他們僅有及學習到的「愛的方式」。 長大後我們建立自己的家庭,進入親密關係中。如果沒有重新檢
Thumbnail
在一個只會貶低妳自我價值的家庭裡長大,要活得有自信是件極其困難的事情。這幾年透過自我探索和自我療癒,陌生的「自信感」算是有開始慢慢冒出頭、探出枝芽,小心翼翼的成長,可辛苦了這麼久,好不容易才建立起來的一切,只要回老家待超過兩天,就又會被連根拔起,再次陷入自我懷疑、自我批判的深淵。 每次回老
家裡的負面的事如何影響你的價值觀 父母常常說著沒有錢並且訓斥你不要亂花錢,在你想要買你想要的東西的時候,只好默默的放回去 繳學費或是遠足或是買衣服的時候,總是露出沒錢心疼不開心焦慮而讓身為小時候的我們感到罪惡感愧疚擔心 想要去染頭髮買衣服逛街的時候常常只能看著別人花錢,因為腦中總是浮現父母不高
Thumbnail
承認自己是個壞掉的孩子,大人總是希望著下一代可以過得好,或者可以超越他們,有時候會常常聽到他們給予我們各種建議,當有一天想要表達自己的想法時,卻又會被批判或者溝通很難達成共識,明明是想要在父母心中獲得信任,但似乎只有感受到被指教,所以得到更多的是不信任的感覺,然後重複這個模式,直到有天開始發現不對勁
Thumbnail
我覺得我小時候非常希望討爸媽歡心,但是不論怎麼嘗試,總是被笑,被批評,被貶低,被侮辱。後來長大了以後,就很不喜歡爸媽了。看他們表面上成功,細看其實問題也一大堆。就算告訴自己不要學他們的缺點,但是實際上,很多他們的一些做人處事的態度跟方法還是會被我內化了。
從小自己是被父母否定長大的 從頭到腳甚至個性 都被他們嫌棄 沒有表情的時候 我母親會說你為什麼一張臭臉 好像要吊豬肉的 她會跟我妹一起嘲笑我軟弱的個性 她還會告訴我連我阿姨都不喜歡我 父母喜歡拿我跟妹妹比較 他們喜歡她活潑開朗 認為我太過孤僻 當我試著要活潑時 他們又嫌我吵
Thumbnail
這些人不過是仰賴你做為完人的品質,著實是欺善怕惡的孝順版本而已。
Thumbnail
生活就是文化,文化就是生活,不限於族群,而是反映在各式各樣的差異中,可能是性別、年齡、成長經驗,價值觀之間的衝撞,往往也是爸爸媽媽對自己角色該如何扮演的為難之處。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成長過程中所經歷的性別身分不認同的心理創傷,以及自我療癒的過程。作者分享了在家庭中被母親忽視,以及傷害自我價值的經歷,並強調了療癒與自我接納的重要性,鼓勵讀者面對並接納自己的內在小孩。
一直認為我父母是為了結婚生子而結婚,沒有感情基礎、沒有共識和信任,婚後也不願意去經營和溝通,我爸甚至將外遇行為視為理所當然,父母常為了錢的事情不快,不太吵架都是冷戰居多。 在學生時期經濟仰賴父母的我,一直很怕會被我爸拋棄,但除此之外,我爸對我們很好,對家裡經濟依舊付出,表面上是個外人都說好的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