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敏人觀察日記】學會與情緒相處,好好地探索自己的心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情緒,情緒,情緒就好像水,好像一汪深潭。我們每個人都會遇見,也難免要在其中沉溺掙扎。理解如何和情緒相處,就像學會游泳,你要嗆水嗆上無數次,接受並習慣對水的恐懼,才能在其中自在地悠游。


有些情緒我們享受其中,甚至能自在地變換泳姿,但大多情緒讓我們想要逃離,卻往往拼命掙扎也只能載沉載浮。我們在這潭裡溺了一遍又一遍,也見到某些人,最終死在這潭裡,他們被情緒淹沒,最終連掙扎也放棄。


這潭,就是我們的心湖。


還小的時候,心湖是開朗清麗的,這水淺得一眼能見到底,我們偶爾會嗆水,但依然能在裡頭玩得不亦樂乎。這時候的情緒,是生活的調劑,擁有情緒讓童年生活更加鮮明多彩。


直到成長期、青春期來臨,心湖總有狂暴的雨在下,幾年之間,便成了深不見底的模樣。這心湖過於深邃,連我們自己也看不透撤了。我們開始常常嗆溺於其中,漸少嬉玩於其上,也再難以欣賞湖面風光,甚至憎恨起自己的心湖來,視其為所有痛苦的根源。


這樣看來,人變得複雜、變得有深度,讓心湖變得寬闊深邃,竟是一件悲哀的事情嗎?


在這心湖受的苦愈多,愈難不這麼想。


直到有天,在湖面溺水溺累了以後,我放棄掙扎,讓自己慢慢沉入湖底。我不是放棄生命,而是放棄對抗情緒帶來的痛苦。我讓情緒滲透進來,任由自己被它們填滿。


我愈沉愈深,直到下潛帶來的不舒適緩緩消退,感覺自己適應了之後,試著打開眼睛。


有點冷,有點黑,有點可怕,但往上方看去,能看到波光粼粼的美麗湖面。


這裡,好安靜啊。不論水面外是波濤洶湧或者雨暴風狂,都一樣的沉靜平穩。


自從學會潛入心湖,我就愈來愈常潛到水面下。即便是情緒出現的時候,只要想起來還有這樣的去處,我就會潛到稍微安靜的地方,靜靜看著湖面的波浪。


有的時候,湖面實在翻騰攪動得太過劇烈,即便潛下去了,還是會受到波及而多嗆幾口水。但這樣的環境,還是比水面上的風浪要好上太多了,我看著外頭劇烈的風暴,即便置身安全的地方也感到心悸不已。我知道的,我知道在那風暴中會讓人多麼害怕,又是多麼痛苦。


往深裡潛去吧,再稍微深一點,這樣一來,湖面的種種風浪,就再也無法侵擾我了。


這樣一點一點探索,時日一久,發現已經前進不少了,但這潭水依然深不見底。


要到什麼時候,才能夠像兒時一樣,再次對這汪深潭一眼見底呢?直到修行圓滿的時候嗎?直到開悟的時候嗎?


也可能,這輩子它都將永遠這麼神秘吧。


2024.03.06

avatar-img
4會員
24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所以開始想像開始學游泳的時候 練習把自己交給水的浮力,相信它會托著我 回想起正念冥想時老師常說 「把身體重量交給大地」 因為害怕 不安 恐懼的掙扎焦躁 在開始有意識與自己對話後 沉靜了
Thumbnail
學會適應 生活,如同一條不斷流轉的江河,時而平靜,時而湍急。我們站在這條河流的岸邊,眺望著遠方,看著潺潺的水流不斷向前,帶著它的波瀾壯闊,帶著它的平靜與狂暴,而我們唯有學會適應,才能與這生活的江河相伴而行。不是放棄自己的原則 每個人都會在生命的旅程中遇到種種挑戰,有些是順境,有些是逆
人的情緒就像一汪湖水 外界的影響如同投入潮水的石子 即使是微小也能激起層層漣漪 這些漣漪就是我們內心的各種情感 悲傷 不安 憤怒 焦躁 以及喜悅 情緒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 但它們確實影響我們的身心健康 良好的情緒能滋養我們的內心 而負面情緒 如果長時間累積 或頻繁出現 可能是我們的心
Thumbnail
「人生,就是一條充滿悲傷的河流,河上的每一天,我們都可能溺水。」
Thumbnail
從小我就很怕情感很強烈的小說,所以一般讀的都是推理小說。這次會讀這本湖骨,是因為在讀墨上看見人家劃線的句子好美好詩意。開讀了以後才發現當中各種情感的糾結。家人或友人之間的扭曲依戀,也有從原生家庭中逃走的倖存者。而這些情感的重量加上我自身的經歷,我斷斷續續用了一年才能夠把整本書讀完。
Thumbnail
許多人因長時間的負面情緒,陷入低潮不知如何是好,或是突然被情緒淹沒。《療癒,從感受情緒開始》透過作者在心理諮商實務工作的案例,以對話形式表達出來,帶領讀者重新認識情緒。這本書以情緒變化三角形為基礎概念,透過「覺察」重新自我理解,找回內在安穩的力量。
Thumbnail
你的身邊有多少朋友曾經有溺水過?這是一個很有趣底詢問,當我問過一輪後十個有五、六個有溺水經驗地點多源游泳池、溪邊、海邊都有但數量最多的無疑是游泳池。 每次帶怕水的人到海裡面感受到他們滿滿的勇氣,儘管害怕卻仍舊勇往直前,今天想跟大家分享幾個幫助自己不在害怕的方法。 ㄧ、認真思考自己害怕的原因 很
Thumbnail
如果洪水是我們的意識,那我們必定要被那洪水給再次淹沒,再脫離,再一次呼吸。
Thumbnail
感情,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面對疫情和情緒困擾時的心理狀態,作者分享了通過玩心理遊戲的方式來覺察自己,並尋找自我和解的過程。作者希望這些探索和自我成長的思考,能夠引起讀者產生共鳴和啟發。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所以開始想像開始學游泳的時候 練習把自己交給水的浮力,相信它會托著我 回想起正念冥想時老師常說 「把身體重量交給大地」 因為害怕 不安 恐懼的掙扎焦躁 在開始有意識與自己對話後 沉靜了
Thumbnail
學會適應 生活,如同一條不斷流轉的江河,時而平靜,時而湍急。我們站在這條河流的岸邊,眺望著遠方,看著潺潺的水流不斷向前,帶著它的波瀾壯闊,帶著它的平靜與狂暴,而我們唯有學會適應,才能與這生活的江河相伴而行。不是放棄自己的原則 每個人都會在生命的旅程中遇到種種挑戰,有些是順境,有些是逆
人的情緒就像一汪湖水 外界的影響如同投入潮水的石子 即使是微小也能激起層層漣漪 這些漣漪就是我們內心的各種情感 悲傷 不安 憤怒 焦躁 以及喜悅 情緒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 但它們確實影響我們的身心健康 良好的情緒能滋養我們的內心 而負面情緒 如果長時間累積 或頻繁出現 可能是我們的心
Thumbnail
「人生,就是一條充滿悲傷的河流,河上的每一天,我們都可能溺水。」
Thumbnail
從小我就很怕情感很強烈的小說,所以一般讀的都是推理小說。這次會讀這本湖骨,是因為在讀墨上看見人家劃線的句子好美好詩意。開讀了以後才發現當中各種情感的糾結。家人或友人之間的扭曲依戀,也有從原生家庭中逃走的倖存者。而這些情感的重量加上我自身的經歷,我斷斷續續用了一年才能夠把整本書讀完。
Thumbnail
許多人因長時間的負面情緒,陷入低潮不知如何是好,或是突然被情緒淹沒。《療癒,從感受情緒開始》透過作者在心理諮商實務工作的案例,以對話形式表達出來,帶領讀者重新認識情緒。這本書以情緒變化三角形為基礎概念,透過「覺察」重新自我理解,找回內在安穩的力量。
Thumbnail
你的身邊有多少朋友曾經有溺水過?這是一個很有趣底詢問,當我問過一輪後十個有五、六個有溺水經驗地點多源游泳池、溪邊、海邊都有但數量最多的無疑是游泳池。 每次帶怕水的人到海裡面感受到他們滿滿的勇氣,儘管害怕卻仍舊勇往直前,今天想跟大家分享幾個幫助自己不在害怕的方法。 ㄧ、認真思考自己害怕的原因 很
Thumbnail
如果洪水是我們的意識,那我們必定要被那洪水給再次淹沒,再脫離,再一次呼吸。
Thumbnail
感情,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面對疫情和情緒困擾時的心理狀態,作者分享了通過玩心理遊戲的方式來覺察自己,並尋找自我和解的過程。作者希望這些探索和自我成長的思考,能夠引起讀者產生共鳴和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