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得這本書對負面情緒的解釋有點過於狹隘,好像所有的憂鬱都是童年不好的經驗所導致,而且一切都是父母的錯。但現實中會影響情緒的因素太多,我並不認為都像書中的諮商過程那樣,只要請每一個個案(真的是每一個)好好回想童年時的創傷,並感受自己的「核心情緒」,就可以豁然開朗。
另外,貫徹全書的「情緒變化三角地帶」,幾乎把所有的憂鬱都歸咎於:「防禦情緒」和「抑制情緒」壓抑了「核心情緒」。例如核心情緒(內心真正的情緒)是憤怒,為了逃避憤怒,我們轉而用焦慮來抑制、用被動和服從來防禦(如下圖);此時只要好好感受自己的內心,發現真正的源頭是憤怒,我們就會變得開放和平靜。
事情真的這麼簡單嗎??
以及,感受核心情緒有那麼困難嗎??
我們的確偶爾會有防禦情緒蓋過核心情緒的時候,但大多數的狀況下,只要稍微沉澱,我們內心深處都確實能明白自己真正不開心的情緒是什麼,不需要經過書中這些冗長的諮商過程,看見自己變回一個小孩、回想和父母的相處,才會知道自己到底在憂鬱什麼吧?
並且,當我憤怒時,我很清楚知道我的核心情緒就是憤怒,但這件事並沒辦法讓我因此變得「開放和平靜」,因為情緒就是在那裡,並非你去好好感受它,就會變得開放和平靜。
整本書就是不斷在重複「童年陰影」和「防禦情緒」兩種情境,不斷換句話說,不斷用不同的個案來解釋這兩個情況。我只能同意這兩者是造成憂鬱的因素之二,但無法認同它們能概括所有的憂鬱。比如課業壓力、工作不順、被老闆罵、被朋友捅刀、另一半劈腿、生離死別等等,諸多人生的難題並不是都跟童年有關,也不是感受到核心情緒就不再煩惱。
又例如書中社交焦慮的個案(如下圖),意識到是因為被父親虐待的緣故,就可以克服社交焦慮了嗎?並不會吧!再者,有些人就是天生內向、社恐,並不是都如書中的案例是因為和父親的相處經驗導致。
而且奇怪的是每個個案在作者的引導之下,都會說出「我看到了一個小孩」、「我看到自己變成一個小女孩」、「我覺得胸口有個東西,它想大喊」、「我看到一個巨大的洞穴」這種話,每個人都這麼浪漫又充滿想像力嗎?
原本期待這本書能提出處理憂鬱的有效方法,結果滿令人失望的。也許它也可能是一本好書,只是我看不出它的實用性。
沐謙
Facebook | Instagram | 小說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