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的教會與神學的建構(3)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講了一些初代教會與羅馬帝國之間的關係,我們先回頭談一下早期教會的狀況。 

在耶路薩冷,因為使徒都在那邊,基本上就是本家,但「沒有教會」,其實一開始他們都還是去聖殿宣講(不然五旬節三千人受洗你想那是哪種場地,耶路撒冷哪裡可以塞三千人),其他城市也大多去猶太會堂,直到被迫害,而且有外邦人加入,因此開始改去人家家裡聚會(這規模當然小很多,但也比我們現代想像要大),因為會去的地方都是有錢人家,可能都有莊園大小,總之一次提供幾十人甚至百人聚會是沒問題的。

到後來甚至變成一個生活的場域,使徒行傳就提到變賣家產來這邊共同生活,凡物公用,但這跟艾色尼派的模式有相似之處,在那個年代不算什麼很奇杷的模式,卻被很多人吹捧得什麼一樣,這其實就是對歷史的誤解。

而且這段歷史為期很短,主要原因在於他們真的在字面上相信「耶穌即將再臨」(可以注意到兩千多年來一直有人這樣宣稱),所以就乾脆把財產變賣,也不工作了,專心禱告就是。

但耶穌本人親口說過好幾次「那一天何時到來只有上帝本人知道」,還要大家「提防有人這樣亂講」,因為這叫假先知……

總之大家很快就發現這樣日子根本過不下去,於是大家又回歸士農工商,連保羅都要一邊工作賺錢一邊宣教。

而隨著迫害越來越嚴重,聚會越來越分散,越地下化,最後真的躲到地下,所以現在才有很多地下教堂、墓穴甚至地下城(對,真正的地下城,來自於早期基督教社群)的古蹟可以參觀。

這種分散、碎裂與隱藏,的確提昇了基督教的滲透能力。因為羅馬統治越來越殘暴,基督教的確提供了慰助與反抗的力量--因為神學在這段時間不斷被打磨,其他宗教的蒼白無力越來越明顯,而真實的力量來自於無可動搖的邏輯辯證,以及「想通之後」的感動,這才是聖靈作工的方式,絕不會是沒頭沒腦的「衝動」。

是的,當你對上帝的認識變得跟1+1=2一樣的理所當然時,帝王飄忽不定的個人好惡變成一種笑話,擁抱真理進而殉教反倒成為一種救贖。

這段時間是神學不斷被深入討論的日子,但也隨著聯繫不便而有各種不同的差異化演變,逐漸神學之間的相異處大到無法忽視,幾乎變成不同宗教了。

是的,當時不管是諾斯底、亞流,還是其他各種異端神學的出現,一點都不意外,至少在台灣這個多神論文化環境裡,很多新進入的基督徒其實骨子裡對於上帝的認知依然是多神論那一派的,此外像功德論、業報論在教會裡依然很常見,對於天堂地獄的認識更往往源自於傳統宗教,其實有著大量的偏差--這不是對錯問題,而是文化需要再學習的問題,也是普世神學在地化需要處理的問題。

所以千萬不要理所當然的認為台灣的基督徒對基督教神學就很清楚,說句實在話,不清楚的人恐怕多過清楚的人。

但這時辯論的盛行再度推了一把,其實早期的教父書信花很大篇幅在「辯論」,真的非常精彩,這一點還真是現代不如古代的部份了,至少當年他們真都願意為了尋找真理穿上屬靈軍裝,而且付出生命在所不辭,是非常值得尊敬的一群人啊!(哪怕是被宣判為異端的人。)

raw-image

avatar-img
197會員
936內容數
大家好,我是子藝(momoge),新書歸途2:駱沙利南2024台北書展同步上市喔!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猶太教成為例外,是因為猶太人真的非常堅持自己的信仰,但他們也不會要別人信,因為猶太人自認為是選民,所以絕不改宗,逼他們改就跟你拼命,是你不會想惹的對象(倒不是不會贏,而是代價很高划不來),而且猶太人還是古代世界難得識字率很高的民族,又很會做生意,對帝國貿易大有幫助。 因此猶太人與猶太教成為一種特例
最近讀了很多教會史的書,因為還沒讀完(對,我同時讀好幾本,依照歷史時期主題閱讀而不是整本書讀),所以暫時沒書評好寫,但對於初代教會倒是有些東西可以談。 是這樣的,我見過太多牧者強調要跟隨初代教會的腳步,彷彿那是個無比美好的年代。 但那個年代恐怖極了,絕不是那種千人大教會還唱歌跳舞集體起乩的狀況,
話說在前頭,這本書非常不易讀,不是翻譯的錯,而是原文就有非常高的資訊密度,而且相當學術性,沒有一定的前導知識,讀起來會相當累人,我就讀了好久,還要查其他資料,所不會推薦給一般對教會使有興趣的人。 但這本書非常精彩,含金量非常高啊!或許神學生可以讀一下這本,更推薦給牧師讀就是了(福音派路師尤其需要,
自由意志一直是很有趣的命題,從無到有有太多想像空間,或者說,是個連定義都很難有共識的玩意。 明明是個連定義都有問題的東西,現在現代人生命中佔有極大地位,甚至可以說,製造了現代社會大多數的社會問題,還真是有夠難搞。 不過最近電影沙丘2倒是給了我們一個有趣的切入點,因為故事裡有太多涉及自由意志的內容
再強調一次重點,政治跟宗教基本上是綁在一起的玩意,正因為本質上就是如此,所以才會強調政教分離,這一點大家千萬不要搞錯,也因為東方文化自古裡來大多就是政教合一(遠多多數人機觸到的錯誤資訊相反,西方基督教文明才真的是政教分離)所以在這件事情上面常會搞混。 我要談的是責任政治的問題,而且是針對公民責任。
引頸期盼的沙丘二終於上映,我也趕著時間快點去看完了,就來好好分享吧! 對了,這真的是部續集,也就是說,屬於沒看第一集會完全接不上去的那種,所以最好事先看過第一集再來。 這集算是表現很稱職的第二集,雖然不知道會不會接著拍下去,總之就小說第一集來說,這部算是一個完整收尾的「下集」,真是可喜可賀,總之
猶太教成為例外,是因為猶太人真的非常堅持自己的信仰,但他們也不會要別人信,因為猶太人自認為是選民,所以絕不改宗,逼他們改就跟你拼命,是你不會想惹的對象(倒不是不會贏,而是代價很高划不來),而且猶太人還是古代世界難得識字率很高的民族,又很會做生意,對帝國貿易大有幫助。 因此猶太人與猶太教成為一種特例
最近讀了很多教會史的書,因為還沒讀完(對,我同時讀好幾本,依照歷史時期主題閱讀而不是整本書讀),所以暫時沒書評好寫,但對於初代教會倒是有些東西可以談。 是這樣的,我見過太多牧者強調要跟隨初代教會的腳步,彷彿那是個無比美好的年代。 但那個年代恐怖極了,絕不是那種千人大教會還唱歌跳舞集體起乩的狀況,
話說在前頭,這本書非常不易讀,不是翻譯的錯,而是原文就有非常高的資訊密度,而且相當學術性,沒有一定的前導知識,讀起來會相當累人,我就讀了好久,還要查其他資料,所不會推薦給一般對教會使有興趣的人。 但這本書非常精彩,含金量非常高啊!或許神學生可以讀一下這本,更推薦給牧師讀就是了(福音派路師尤其需要,
自由意志一直是很有趣的命題,從無到有有太多想像空間,或者說,是個連定義都很難有共識的玩意。 明明是個連定義都有問題的東西,現在現代人生命中佔有極大地位,甚至可以說,製造了現代社會大多數的社會問題,還真是有夠難搞。 不過最近電影沙丘2倒是給了我們一個有趣的切入點,因為故事裡有太多涉及自由意志的內容
再強調一次重點,政治跟宗教基本上是綁在一起的玩意,正因為本質上就是如此,所以才會強調政教分離,這一點大家千萬不要搞錯,也因為東方文化自古裡來大多就是政教合一(遠多多數人機觸到的錯誤資訊相反,西方基督教文明才真的是政教分離)所以在這件事情上面常會搞混。 我要談的是責任政治的問題,而且是針對公民責任。
引頸期盼的沙丘二終於上映,我也趕著時間快點去看完了,就來好好分享吧! 對了,這真的是部續集,也就是說,屬於沒看第一集會完全接不上去的那種,所以最好事先看過第一集再來。 這集算是表現很稱職的第二集,雖然不知道會不會接著拍下去,總之就小說第一集來說,這部算是一個完整收尾的「下集」,真是可喜可賀,總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任何帝國都有許多黑暗面,拜占庭帝國也不例外。其中一個面向,就是帝國利用基督教實施的宗教壓迫。 隨著帝國在宗教上越來越趨於「一尊」,基督教的其他教派、其他的宗教等等,生存空間也就越來越小。其中最顯著的例子,就是希臘、羅馬多神教的消失。 希羅多神教是很昌盛的。即使在東羅馬/拜占庭帝國基督教化後,多神
Thumbnail
信仰多神教的羅馬就算征服了其他大帝國,也不曾要求屬民改變信仰。羅馬人唯一長期不願接受的,只有屬於一神信仰、並堅持要傳福音的基督教。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探討了猶太人的文化和宗教信仰,介紹了舊約聖經對於猶太人生活的重要性,以及對於抽象事物的詮釋和觀點。文章中談及了舊約聖經對於統治權力和家庭價值的看法,以及猶太人經歷的國家興衰。透過深入瞭解猶太人的文化和宗教信仰,可以更好地理解他們的價值觀和行為。
Thumbnail
今日世界中,大家最熟悉的基督教宗派分別可能是這三個:天主教、東正教還有新教。天主教和東正教於1054年分裂,新教諸派則在十六世紀宗教改革時與天主教分道揚鑣。不過,基督教的宗派歧異,遠不止這三家。有好幾家甚至在一千多年前的羅馬帝國時代,就已經能與未分裂的「天主/東正教」分庭抗禮。 我們回到公元495
Thumbnail
河內出差準備回南方前,安排半日到市區走走,河內景點大多很集中,這次就往還劍湖附近走走,搭著公車再走幾分鐘,就來到了聖若瑟主教座堂。 聖若瑟主教座堂又稱河內大教堂,是河內最早的天主教堂,從1884年開始興建,1888年完工,典型新歌德式建築,教堂是可以進去參觀的,但我到了時候正值彌撒就沒進去了。
Thumbnail
幾乎每個城鎮都有教堂,但大部分都沒開放,或許是來的時間點不對吧?
本文討論了宗教在社區中的重要性,以及其式微帶來的影響。
06/02/2017 傳說   聖墓教堂中,香火鼎盛。 雖然來到耶路撒冷這個聖地,但用我仍用我們習慣的話語來描述。   許多人知道耶路撒冷是三個宗教的聖地,但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我不是教徒,不能用宗教的方式來說明。 但用政治,歷史來解說又太嚴肅了些。 因此我總用比較綜藝化的方
Thumbnail
羅馬書10章15節:「傳福音的人,他們的腳蹤多麽佳美!」 (寫於2024年2月22日,台東宣教聯盟二二八紀念活動文章講稿)
Thumbnail
耶路撒冷是一座歷史悠久、充滿宗教信仰和衝突的城市。這篇文章回顧了自古至今的猶太、基督徒和伊斯蘭教徒對耶路撒冷的信仰,以及他們之間的歷史衝突。同時,文章也提到了耶路撒冷作為國際焦點的現況,以及對中東地區的影響。希望這座城市最終能夠實現和平與共融,成為全球的文化寶藏和宗教寬容的象徵。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任何帝國都有許多黑暗面,拜占庭帝國也不例外。其中一個面向,就是帝國利用基督教實施的宗教壓迫。 隨著帝國在宗教上越來越趨於「一尊」,基督教的其他教派、其他的宗教等等,生存空間也就越來越小。其中最顯著的例子,就是希臘、羅馬多神教的消失。 希羅多神教是很昌盛的。即使在東羅馬/拜占庭帝國基督教化後,多神
Thumbnail
信仰多神教的羅馬就算征服了其他大帝國,也不曾要求屬民改變信仰。羅馬人唯一長期不願接受的,只有屬於一神信仰、並堅持要傳福音的基督教。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探討了猶太人的文化和宗教信仰,介紹了舊約聖經對於猶太人生活的重要性,以及對於抽象事物的詮釋和觀點。文章中談及了舊約聖經對於統治權力和家庭價值的看法,以及猶太人經歷的國家興衰。透過深入瞭解猶太人的文化和宗教信仰,可以更好地理解他們的價值觀和行為。
Thumbnail
今日世界中,大家最熟悉的基督教宗派分別可能是這三個:天主教、東正教還有新教。天主教和東正教於1054年分裂,新教諸派則在十六世紀宗教改革時與天主教分道揚鑣。不過,基督教的宗派歧異,遠不止這三家。有好幾家甚至在一千多年前的羅馬帝國時代,就已經能與未分裂的「天主/東正教」分庭抗禮。 我們回到公元495
Thumbnail
河內出差準備回南方前,安排半日到市區走走,河內景點大多很集中,這次就往還劍湖附近走走,搭著公車再走幾分鐘,就來到了聖若瑟主教座堂。 聖若瑟主教座堂又稱河內大教堂,是河內最早的天主教堂,從1884年開始興建,1888年完工,典型新歌德式建築,教堂是可以進去參觀的,但我到了時候正值彌撒就沒進去了。
Thumbnail
幾乎每個城鎮都有教堂,但大部分都沒開放,或許是來的時間點不對吧?
本文討論了宗教在社區中的重要性,以及其式微帶來的影響。
06/02/2017 傳說   聖墓教堂中,香火鼎盛。 雖然來到耶路撒冷這個聖地,但用我仍用我們習慣的話語來描述。   許多人知道耶路撒冷是三個宗教的聖地,但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我不是教徒,不能用宗教的方式來說明。 但用政治,歷史來解說又太嚴肅了些。 因此我總用比較綜藝化的方
Thumbnail
羅馬書10章15節:「傳福音的人,他們的腳蹤多麽佳美!」 (寫於2024年2月22日,台東宣教聯盟二二八紀念活動文章講稿)
Thumbnail
耶路撒冷是一座歷史悠久、充滿宗教信仰和衝突的城市。這篇文章回顧了自古至今的猶太、基督徒和伊斯蘭教徒對耶路撒冷的信仰,以及他們之間的歷史衝突。同時,文章也提到了耶路撒冷作為國際焦點的現況,以及對中東地區的影響。希望這座城市最終能夠實現和平與共融,成為全球的文化寶藏和宗教寬容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