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為甚麼要上學?

陳星晴-avatar-img
發佈於教育觀察日記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人類為甚麼要上學?我們為甚麼要花十幾年時間,朝八晚七,白天困在學校,晚上困在功課默書測驗考試?

為了自我實現

學習,是為了擴闊眼界,知道天外有天。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荀子‧勸學》

馬斯洛層次需求中,「自我實現」是最高層次的人生需要。在春秋戰國時代,君子學習主要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了施展抱負,實現理想。從個人品德修養出發,再像風一樣教化國民,使國富民強,人人安居樂業。

雖說先秦時期,戰爭令貴族流落民間,讀書識字畢竟不會是平民的玩意。君子衣食充足,才可以讀書來探求人生意義。

變質的科舉八股

隋唐開始的科舉制改變了士族把持官位的局面,令更多「普通人」都有機會透過讀書識字上流。這個制度的原意雖好,可是長久執行下去,或多或少改變了人民對「讀書」的看法,不少人由修德變成想中舉,光宗耀祖。

《鐵杵磨針》的故事告訴李白都曾經逃學,可見當時讀書並不有趣。即使做官可以二次投胎,也不是人人受得了沉悶的學校生活。

而且,讀書多寡與個人修養,一點關係也沒有。在〈范進中舉〉裏,范進毫無求生技能,中了舉,丈人和村民才看得起他。讀了五十幾年書不算少了吧?可是文中主角半點才氣都沒有,聖賢書都是白讀了。

是誰「逼」你每天朝八晚四上學?

即使教育愈來愈普及,識字仍然不是主流權利。從哪時開始,我們要接受強迫教育呢?

21世紀的教育牢籠,始於1763

1763年,普魯士王國頒佈了《普通學校法》。

法例規定家長、雇主有義務送五歲兒童入學,違抗者罰款。如果孩子入學會影響家庭生計,政府甚至會派員協助!

學童的上課時間是:週一至週六8:00-11:00;13:00-17:00,週三、六下午不上課。此外亦有規定學校假期。

孩子主要學習讀寫聖經,直至十三、十四歲左右,由牧師、老師認可成績,然後才可以畢業

這個法規奠定了歐洲義務教育的基礎,後來透過維新、殖民等媒介傳播至亞洲。

香港人,要感謝麥理浩

在香港,義務教育的年紀可能比你想像中年輕得多。

港督戴麟趾於1971年制定《入學令》,而接任的總督麥理浩於1978年確立九年免費教育,並取消中學入學試。自此,香港人才能不論貧富,完成初中。

而到2008年,《種族歧視條例》生效,規定學校不能因為種族而拒收學生,自此,少數族裔人士才全面得到平等上學的權利。

教育,對很多人仍然遙遠

即使我們覺得香港的教育制度充滿缺點,校規無緣無故地嚴格,我仍覺得有機會受教育是一件很奢侈的事。

阿富汗塔利班奪得政權後,在2022年12月宣布禁止女性讀大學;又在23年被BBC揭發阻止女性出國留學,至少60名女學生獲得海外獎學金後無法出境。還有我們說不出名字的中東與非洲地區,女性發展大大受限,終其一生被逼困在家庭中「相夫教子」。

我在英國的政府部門工作,接觸大量基層人士及難民。 有難民聲請人士因為英語能力欠佳,來英二十年都未能獲批難民身分。 有嫁來英國的女士因家暴而決定離婚,獨力照顧孩子,卻因教育程度低下而找不到工作。 有中年英國人在武肺時失業,因為文盲,又不懂上網,連清潔工作都找不到。

常識與大量研究都告訴我們:一個國家的教育水平與經濟發展有明顯正相關。

你可以不喜歡之乎者也,不妥協扭曲的教育制度,但不要輕看「學歷」給你選擇的機會。

歡迎追蹤:

陳星晴Facebook

陳星晴Instagram

由小一教到中六,由精英班教到特殊需要,由實習教師做到教師培訓。離開前線卻從未放棄教育體制,紀錄一下多年來的觀察與反思。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講到「有甚麼用」,文言文肯定是第一位,跟數學並列冠軍。
做老師,經常聽到一個問題(或者自己都有想過)——這些東西學來有什麼用?我去街市買菜又用不著。
離別詩是現代中文課程必教的課文,某個出版社在中一時已會選讀古詩十九首、《送友人》等。以字詞理解層面而言,這幾首詩的確不太難。可是,學生做過語譯,背過景色的深層意思,卻難以無法感受那依依不捨的感情,為甚麼?
當老師之後,在不怎麼情願之下,會習慣離別。
滿滿獎學金等你來取、隨便考進大學任何一個學科,都可以印在校門橫額上光宗耀祖⋯ ⋯最近,有香港的學生在Threads討論要不要為了獎學金而轉到成績較差的學校。 如果在一般學校只是成績平平,轉去tier較低的學校,真的有著數嗎?
幾年教書生涯,開過無數次訓導會議,我發現香港教師只用兩個角度評估學生——成績和操行。
講到「有甚麼用」,文言文肯定是第一位,跟數學並列冠軍。
做老師,經常聽到一個問題(或者自己都有想過)——這些東西學來有什麼用?我去街市買菜又用不著。
離別詩是現代中文課程必教的課文,某個出版社在中一時已會選讀古詩十九首、《送友人》等。以字詞理解層面而言,這幾首詩的確不太難。可是,學生做過語譯,背過景色的深層意思,卻難以無法感受那依依不捨的感情,為甚麼?
當老師之後,在不怎麼情願之下,會習慣離別。
滿滿獎學金等你來取、隨便考進大學任何一個學科,都可以印在校門橫額上光宗耀祖⋯ ⋯最近,有香港的學生在Threads討論要不要為了獎學金而轉到成績較差的學校。 如果在一般學校只是成績平平,轉去tier較低的學校,真的有著數嗎?
幾年教書生涯,開過無數次訓導會議,我發現香港教師只用兩個角度評估學生——成績和操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本文探討了唸大學的目的與價值,以及大學生活的重要性。針對唸大學對於提升社會階層的幫助逐漸極主,提供了關於大學領導力培訓、參加繫上或社團等活動、大學換專業的建議。
為什麼瞭解自己很重要?又為什麼面對任何事物就算沒興趣,基本的認識依然需要有? 既不是為了避開從眾也不是為了擺脫社會框架的拘束,我們需要不斷學習只有一個原因,就是為了這輩子要好好保護自己安然度過一生。 好好照顧自己的心、好好讓自己活得開心快樂、免於災厄,就只是如此而已。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上學的目的與意義,並提供了個人的學習心得以及傳承給下一代的教育理念。
Thumbnail
在學習的這條路上總是形形色色,每個人當下遇到的人、遇到的事都很有可能影響到往後的自己。
       為何要上學因何而發生?博蒙特與弗萊徹說過一句富有哲理的話,陳舊的款式一般不會有新穎之處,也不會有人仿效; 然而,我們知道,二十年前流行過的款式還會重新受到人們的喜愛。這把視野帶到了全新的高度。我們都知道,只要有意義,那麼就必須慎重考慮。儘管如此,我們仍然需要對為何要上學保持懷疑的態度。
Thumbnail
討論大學的使命為何,大學應該著重於提升文化、服務社會,當然也應負起輔導學生就業的責任,讓學生能夠找到在社會上適合的位置。討論學用落差和產業變化對大學生就業的影響。不單是教育體制的問題,更多是個人對未來的規劃。
Thumbnail
大多數學生在職涯諮詢時都疑惑為何需要學習。然而,學習對每個人意味著不同,而這篇文章探討了學習是如何幫助人找到自我的手段。這不僅是為了考高分,更是為了發現自己無法想像的風景。作者通過個人經歷分享了學習如何幫助她發現自己不曾見過的一面,這也成為了她的驅動力。
Thumbnail
應該沒有人會否認終身學習的重要性吧!我們都知道學無止盡、學海無涯,但是卻不知道出了社會之後,該學習些什麼。以前在學校的時候時候,總是會有人找東西給我們來讀,就算我們不想學還是得學,但是現在沒有人逼我們學習了,卻有一種漫無目標的感覺。 證照的迷思 我看到很多人有對於證照的迷思,覺得拿了一堆證照之後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本文探討了唸大學的目的與價值,以及大學生活的重要性。針對唸大學對於提升社會階層的幫助逐漸極主,提供了關於大學領導力培訓、參加繫上或社團等活動、大學換專業的建議。
為什麼瞭解自己很重要?又為什麼面對任何事物就算沒興趣,基本的認識依然需要有? 既不是為了避開從眾也不是為了擺脫社會框架的拘束,我們需要不斷學習只有一個原因,就是為了這輩子要好好保護自己安然度過一生。 好好照顧自己的心、好好讓自己活得開心快樂、免於災厄,就只是如此而已。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上學的目的與意義,並提供了個人的學習心得以及傳承給下一代的教育理念。
Thumbnail
在學習的這條路上總是形形色色,每個人當下遇到的人、遇到的事都很有可能影響到往後的自己。
       為何要上學因何而發生?博蒙特與弗萊徹說過一句富有哲理的話,陳舊的款式一般不會有新穎之處,也不會有人仿效; 然而,我們知道,二十年前流行過的款式還會重新受到人們的喜愛。這把視野帶到了全新的高度。我們都知道,只要有意義,那麼就必須慎重考慮。儘管如此,我們仍然需要對為何要上學保持懷疑的態度。
Thumbnail
討論大學的使命為何,大學應該著重於提升文化、服務社會,當然也應負起輔導學生就業的責任,讓學生能夠找到在社會上適合的位置。討論學用落差和產業變化對大學生就業的影響。不單是教育體制的問題,更多是個人對未來的規劃。
Thumbnail
大多數學生在職涯諮詢時都疑惑為何需要學習。然而,學習對每個人意味著不同,而這篇文章探討了學習是如何幫助人找到自我的手段。這不僅是為了考高分,更是為了發現自己無法想像的風景。作者通過個人經歷分享了學習如何幫助她發現自己不曾見過的一面,這也成為了她的驅動力。
Thumbnail
應該沒有人會否認終身學習的重要性吧!我們都知道學無止盡、學海無涯,但是卻不知道出了社會之後,該學習些什麼。以前在學校的時候時候,總是會有人找東西給我們來讀,就算我們不想學還是得學,但是現在沒有人逼我們學習了,卻有一種漫無目標的感覺。 證照的迷思 我看到很多人有對於證照的迷思,覺得拿了一堆證照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