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七、心理位移你我他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試過將一件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用不同語氣形容嗎?當我們用不一樣的心理距離描述同一件事,對事件的感受也全然不同。要怎麼實踐呢?很簡單,就是用「我、你/妳、他/她」書寫事情的始末。

用「我」作為開頭會是情緒感受最強烈的敘述,對事情的描繪通常十分深刻,所以隨著愈寫愈多,會感覺情緒越來越高漲,濃烈的措辭也比較多,有種事件好似又重新來一次的親臨感。如果採用第一人稱書寫,不可避免會讓負面情緒又不斷浮現。這就像在日常生活中,當你跟別人抱怨時,一定會有這種感覺,一旦使用「我」開頭的句子描述,大概都是越講越氣、越說越激動。

這時不妨換個角度看待,改為「你/妳」作為主語,頓時會發現,好像有一個心疼自己的人出現,對方看著你經歷這些苦痛,會較理性的安撫你、給你很具體的意見。但用第二人稱有個潛在風險,倘若你很容易自責,這時候被責備的口吻就會加強,所以容易自我檢討的人可以減少用「你」句型,即便這樣的表達可以比較客觀提出對自己很有幫助的建議。

最後一種就是使用「他/她」的方式來書寫,每次這樣練習都有種事情與己無關,用著最理性且距離最遠的一種位移法,以冷眼旁觀的第三者看待發生的事件。當我們用這樣的方式書寫時,可以明顯感受到事件的衝擊明顯降低,就好像某種情緒緩衝器,情緒起伏變小了、感受會被稀釋,每件事都變得沒那麼強烈。

如果是有寫日記習慣的人,我很建議可以找出最近一次自己最不愉快的事情練習。先從第一人稱「我」開始,再位移到「你/妳」,最後用「他/她」的解讀方式進行。三種視角會有各種情緒變化,然後真的會察覺到,原來不同的投入程度所看到事情的樣貌也會跟著改變。

這有如攝影的特寫到遠鏡頭,一旦自己能掌控,適度調整遠近,情緒也可以有不一樣的變化。當然,主角還說自己,試著用不同「人稱」的細微變化,來看看自己內心巨大的情緒起伏,也是另一種認識自己的方法。

avatar-img
174會員
377內容數
躁鬱症又稱雙相情感疾患,它剝奪了生命中許多美好,但也同時在絕望中看見許多人性光輝。想分享自己十多年來用如何藉著一些實用的方式,讓自己感覺好一些,尤其在面對自殺議題時,該如何自處。願患者都能更自在、平靜的面對這場生命風暴,也知道就算生病了,還是可以有很多不一樣的選擇。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玄玄心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從小喝可樂最著迷的部份不是吸到可樂,而是能將裡頭的冰塊一一咬碎,不知道為什麼,那讓我有莫名的快感。 後來我在文獻看到,咬冰塊的確是一種可以降低焦慮的方法,而且與我們的大腦和神經系統息息相關。 因為咬冰塊這個舉動能讓身體降溫,而低溫能觸發迷走神經,進而讓人感到放鬆,所以別小看自己平時的一些習慣,可
四月底食藥署公布藥品回收下架忻樂膠囊,因驗出其含致癌物。用於治療重鬱症、焦慮症、纖維肌痛症用藥「忻樂膠囊30毫克」緊急下架6萬錠,因為在檢驗時發現含有過量的亞硝胺不純物。 這款藥物我沒有用過,但看見報導後也提醒著自己,藥物安全,需要時常檢視。
睡了一個跟沒睡一樣的覺,起床全身疼痛又麻痹,我感覺到了,憂鬱來臨,在這個明明剛出太陽、熱到不行下一秒風雲變色、雷鳴電閃的梅雨期間,該躲的終究沒有躲掉。那隻黑狗又悄然無聲走過來了。 既然來了,我就靜靜陪伴牠,牠希望我在床上多躺一會兒,好讓牠可以蜷縮在角落,只要我稍微動一下就讓牠更不安焦慮,那我就好好
在社交媒體中,看到認識的親友有所成就時,卻會產生嫉妒之心,而對陌生人卻能慷慨祝福。作者從自身意識擴展出一系列的思考,探討這種心理現象背後的原因以及如何轉變負面情緒。
在家待著的一大好處就是,可以隔絕很多不相干的資訊。這也是一個距離帶來的好處。 最近不曉得是怎麼回事,同事紛紛line我說了他們的煩心事,或是針對時事表達很多意見。說完都會補上一句「也還好啦,妳不要太在意,只是找個人說說」我真的是哭笑不得。
災難和衰事降臨到頭上,凡事都不對勁或事與願違的時刻,你都是怎麼去面對的呢? 現在的我學會學習臣服的力量。這種感覺就是原因相信自己的直覺,不是要自己委屈求全,而是更知道很多事不要耗費太多邏輯思考。即便我們是對的,其中耗時耗能所付出的代價卻難以估量。 這個週末我終於起了逛街購物的念頭,去了一間我很喜
從小喝可樂最著迷的部份不是吸到可樂,而是能將裡頭的冰塊一一咬碎,不知道為什麼,那讓我有莫名的快感。 後來我在文獻看到,咬冰塊的確是一種可以降低焦慮的方法,而且與我們的大腦和神經系統息息相關。 因為咬冰塊這個舉動能讓身體降溫,而低溫能觸發迷走神經,進而讓人感到放鬆,所以別小看自己平時的一些習慣,可
四月底食藥署公布藥品回收下架忻樂膠囊,因驗出其含致癌物。用於治療重鬱症、焦慮症、纖維肌痛症用藥「忻樂膠囊30毫克」緊急下架6萬錠,因為在檢驗時發現含有過量的亞硝胺不純物。 這款藥物我沒有用過,但看見報導後也提醒著自己,藥物安全,需要時常檢視。
睡了一個跟沒睡一樣的覺,起床全身疼痛又麻痹,我感覺到了,憂鬱來臨,在這個明明剛出太陽、熱到不行下一秒風雲變色、雷鳴電閃的梅雨期間,該躲的終究沒有躲掉。那隻黑狗又悄然無聲走過來了。 既然來了,我就靜靜陪伴牠,牠希望我在床上多躺一會兒,好讓牠可以蜷縮在角落,只要我稍微動一下就讓牠更不安焦慮,那我就好好
在社交媒體中,看到認識的親友有所成就時,卻會產生嫉妒之心,而對陌生人卻能慷慨祝福。作者從自身意識擴展出一系列的思考,探討這種心理現象背後的原因以及如何轉變負面情緒。
在家待著的一大好處就是,可以隔絕很多不相干的資訊。這也是一個距離帶來的好處。 最近不曉得是怎麼回事,同事紛紛line我說了他們的煩心事,或是針對時事表達很多意見。說完都會補上一句「也還好啦,妳不要太在意,只是找個人說說」我真的是哭笑不得。
災難和衰事降臨到頭上,凡事都不對勁或事與願違的時刻,你都是怎麼去面對的呢? 現在的我學會學習臣服的力量。這種感覺就是原因相信自己的直覺,不是要自己委屈求全,而是更知道很多事不要耗費太多邏輯思考。即便我們是對的,其中耗時耗能所付出的代價卻難以估量。 這個週末我終於起了逛街購物的念頭,去了一間我很喜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尤其「有限度的社交」「思考和談話方式不同」「羞恥感」超級有感😭看到第三點差點掉淚...
Thumbnail
情緒是你的,它與你有關, 即使看似受到外在狀態的影響, 它仍然在你之內,反應得是你與自己的關係。
Thumbnail
沒有答案,探索人生的各種體驗狀態,轉化每次發生的心態,再次回頭看事情,有不同的心境與變化時,代表我的自己的人生歷練又變得豐富了一些,不再拘限於前幾次的看法與想法。舊有的思維,已轉換為新的能量。 你有遇過,與一些人在一起,慢慢地會變得焦慮、暴躁、恐懼、不自信嗎? 情緒與感受,並非壞事,而是...
還是回到了這一題,其實最實際和實用的方式一直在我身邊,我以為自己早就知道,卻忽略其實我還沒學會。 連日的失落、焦慮、沒來由的擔心、想與人比較、覺得自己不夠好、抱怨、不滿足.....,理性上知道是自己「想太多」,跟任何人都沒有關係,但是情緒上總是覺得有疙瘩。 通常是我一個人的時候,覺得孤單寂寞(也
Thumbnail
做事,從別人身上找原因,一想就瘋。 ➡️因為我們不是他/她,事情處理模式不會一樣相同。 若能從自己身上找問題,一想就通。 ➡️因為問題就出在自己身上。 高度不一樣,胸懷和格局就不一樣。 ➡️開闊心胸,心自然開懷。 心小,任何事情都是大事。 ➡️鑽進牛角尖,悶死自己。 心大,任何事情都
總是會因為身旁的人而情緒起伏,你也是嗎?我幫情緒取了個名子,它叫——, 你好,很高興認識你,你的情緒叫什麼呢
自從內觀過後,遇到情緒就能直接感覺到身體的變化及感受 也因為如此,情緒已經在被覺察的時候就消散一半了 只是情緒的覺察並不如表面上的容易 最難的是,情緒與念頭的起頭點 當情緒發生時,我們通常想到的是某人做了什麼事,讓我覺得怎樣怎樣 短短幾秒鐘我們根本不會去想感受如何升起的 因為我們的本
Thumbnail
在社交場合或職場中,我們會面對各種不同的情緒刺激,要學會認識自己的情緒,找出情緒發生的原因,進而控制自己的情緒反應,這對於個人心理健康和職場人際關係都十分重要。
Thumbnail
在生活中長時間接觸到的 人 事 物, 很高機率會變成回憶, 當下的感受,我自認為是會被自己放大並表現出來跟環境的 人 事 物互動的, 也許當下是悲傷的,也許是憤恨的,也許是開心的,也許是歡喜的, 其實當下的感受是主觀的, 這件事無庸置疑 甚至這麼淺顯易懂的一件事, 也要等到靜了心才能將
Thumbnail
——尤其「有限度的社交」「思考和談話方式不同」「羞恥感」超級有感😭看到第三點差點掉淚...
Thumbnail
情緒是你的,它與你有關, 即使看似受到外在狀態的影響, 它仍然在你之內,反應得是你與自己的關係。
Thumbnail
沒有答案,探索人生的各種體驗狀態,轉化每次發生的心態,再次回頭看事情,有不同的心境與變化時,代表我的自己的人生歷練又變得豐富了一些,不再拘限於前幾次的看法與想法。舊有的思維,已轉換為新的能量。 你有遇過,與一些人在一起,慢慢地會變得焦慮、暴躁、恐懼、不自信嗎? 情緒與感受,並非壞事,而是...
還是回到了這一題,其實最實際和實用的方式一直在我身邊,我以為自己早就知道,卻忽略其實我還沒學會。 連日的失落、焦慮、沒來由的擔心、想與人比較、覺得自己不夠好、抱怨、不滿足.....,理性上知道是自己「想太多」,跟任何人都沒有關係,但是情緒上總是覺得有疙瘩。 通常是我一個人的時候,覺得孤單寂寞(也
Thumbnail
做事,從別人身上找原因,一想就瘋。 ➡️因為我們不是他/她,事情處理模式不會一樣相同。 若能從自己身上找問題,一想就通。 ➡️因為問題就出在自己身上。 高度不一樣,胸懷和格局就不一樣。 ➡️開闊心胸,心自然開懷。 心小,任何事情都是大事。 ➡️鑽進牛角尖,悶死自己。 心大,任何事情都
總是會因為身旁的人而情緒起伏,你也是嗎?我幫情緒取了個名子,它叫——, 你好,很高興認識你,你的情緒叫什麼呢
自從內觀過後,遇到情緒就能直接感覺到身體的變化及感受 也因為如此,情緒已經在被覺察的時候就消散一半了 只是情緒的覺察並不如表面上的容易 最難的是,情緒與念頭的起頭點 當情緒發生時,我們通常想到的是某人做了什麼事,讓我覺得怎樣怎樣 短短幾秒鐘我們根本不會去想感受如何升起的 因為我們的本
Thumbnail
在社交場合或職場中,我們會面對各種不同的情緒刺激,要學會認識自己的情緒,找出情緒發生的原因,進而控制自己的情緒反應,這對於個人心理健康和職場人際關係都十分重要。
Thumbnail
在生活中長時間接觸到的 人 事 物, 很高機率會變成回憶, 當下的感受,我自認為是會被自己放大並表現出來跟環境的 人 事 物互動的, 也許當下是悲傷的,也許是憤恨的,也許是開心的,也許是歡喜的, 其實當下的感受是主觀的, 這件事無庸置疑 甚至這麼淺顯易懂的一件事, 也要等到靜了心才能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