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1|閱讀時間 ‧ 約 27 分鐘

幼教老師十大崩潰時刻,吃飯竟然不是第一名

今天,突發奇想地想要跟大家聊聊幼教老師崩潰時刻的前十名。先宣導一下,現今的幼兒園老師(或稱幼教老師)是一個非常辛苦的工作。

早上早早上班,晚上晚晚回家。要是哪天社會的平均工時延長,幼教老師一定受到波及。

上班顧小孩,要阻止不受控的孩子。尤其是突然跑出教室的,如果警覺性不夠、跑得不夠快,恐怕會發生令人擔憂之事。然後下了班還要寫「教學日誌」和思考「下週課程上什麼」。我曾有同事說,顧別人的孩子顧到自己差點忘記接小孩。

總歸一句,幼教老師就是個傷神又費力的工作。每天都要應對許多的突發狀況,偶爾也會有心神崩潰的時候。今天Hana就列了10個幼兒園老師可能會崩潰的時刻。各位老師可以看看自己崩潰的時刻有沒有在上頭。也希望這篇文章能讓社會大眾更認識幼教老師的辛苦之處。

第十名:課後延托時間

為因應現代人的下班時間,幼兒園提供延長托育的服務已是常態。不同型態的幼兒園延托時間略有不同,特別是私幼,延長托育的時間就更長了。

大家能想像一個老師帶著幾個孩子等家長等到晚上7:30嗎?(有的時候是超過了延托的最晚時間)把園內電燈和門窗關好大概就8:00,然後自己還沒吃飯。這對某些私立的幼教老師來說卻是常態。

把大門關上,背對著黑黑暗暗的幼兒園,然後自己一個人默默地打開Google地圖,尋找沒有寫著「即將打烊」的餐廳。要是我一定會哭。

第九名:午休時間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孩子睡覺的時候是天使」,那午休時間怎麼會上榜?原因大致有兩個:

一、孩子不睡。

孩子不睡覺,有的孩子可以保持不吵別人,但有的孩子會覺得無聊,然後做點奇怪的事來娛樂自己。例如把自己的腳踢來踢去,然後櫃子上的東西就掉了,還砸到坐在旁邊的老師。這時只能忍住不生氣,心中告訴自己孩子還是很可愛的。(臉部抽青筋)

二、太多工作與會議

幼兒園內許多會議和行政工作都是利用中午的時間進行,但就勞基法來看,其實算偷吃步。但好像大多幼教人都默認,有種「你到哪間園所都一樣,這也沒辦法」的氛圍。但,真的很累。

第八名:起床兼整理棉被時間

整理棉被時間會上榜,跟「起床氣」這件事脫不了關係。

有的幼兒本身就有賴床習慣,有的則是一直到午休的後半才睡著,睡不到20分鐘,就起床了。然後全班就充斥著「蛤!不要,我還要睡」混著哭鬧聲的狀況。如果這種孩子正好睡在棉被櫃前,就會造成放棉被狀況大塞車

第七名:課程與學習區時間

現今幼兒園主流的教學方法多為學習區或主題教學,但上課有的時候也很崩潰。

像是全班集體坐在一起討論的時間,總會有孩子會覺得無聊不想聽,要知道越小的孩子越有自我中心的傾向,也很難控制自己的行為。然後就跟旁邊同學玩耍、說話等等。這時候為了顧及秩序,非當天主教老師就需要提醒或協助。

雖然學習區的模式讓大多數的孩子分散,但總有些區域特別容易出現爭吵,像是積木區或組合建構區

「老師,OO把我的城堡弄壞了」、「老師,他不給我積木」,這些雖投訴雖然是家常便飯,但至少用說的,就怕直接出手打人上演全武行的。

第六名:喝水時間

通常孩子都會帶水壺來學校。最好的喝水時間是大肌肉活動之後,流完了汗身體自然需要補充水分,就會想喝水,但不是每次都那麼順利的。有的時候是孩子本身不喜歡喝水,或當下不想喝,有的時候則是喝不完。

 像我已經不只聽過一個案例,家長幫孩子帶了1000ml的水壺,告訴老師希望孩子在學校多喝水,請老師早上跟下午各裝一次。孩子看著同學已經喝完水壺裡的水去玩了,再看看自己明明努力喝但始終沒見底的水,差點要哭出來。此時到底要偷偷倒掉水還是請孩子喝到家長希望的容量哪,說真的是很難的一件事。(個人解法:為了孩子,老師們請鼓起勇氣和家長溝通吧。)

第五名:上廁所/換尿布時間

廁所在學校體系一直都是個潛藏危機的地方,在幼兒園也不例外。有些孩子洗完手水灑在地上,或是故意玩水。這時候如果不趕緊處理,就有可能有孩子踩到水跌倒

幼兒園廁所裡另一件可能導致危險的事,就是廁所門撞到或夾到手。有時候是前一個人出來甩門,後一個要使用的人被打到,或是手不小心被門的軸心夾到。

至於換尿布時間,純粹是我因為動作慢加上技術不好,有的時候手還會沾到屎,所以覺得崩潰而已。(這是份很自我中心的排名哪)

第四名:餵藥時間

自從上次彩虹藥水事件,各園所對於教師餵藥就更加的嚴謹,要求老師餵藥前必須「三讀五對」。但讓老師崩潰的不是「三讀五對」,而是餵藥的時間實在太忙了。畢竟大多餵藥時間都是飯後,那時候的老師簡直是三頭六臂、分身乏術。比較好的餵藥時間其實是在午休前但大多數孩子已躺好的時刻,但如果遇到早上餵藥就沒辦法了。因此,有些園所就直接明定早上不協助餵藥,請家長在家餵完早上的藥再送孩子出門。

第三名:吃飯時間

終於到前三名了。如果要選幼兒園老師一天之中最忙碌的時刻,那一定是吃飯時間。老師同時要做的事有:打飯菜、預防打翻和灑出的突發狀況、管理吃飯秩序、餵食部分小孩吃飯等。飯後還有桌椅地板打掃工作、看顧幼兒刷牙上廁所和餵藥時間。而且以上的事情在有些園必須在1小時到1個半小時內完成,有時候弄到自己都還沒吃飯,實在是非常辛苦。

第二名:幼兒入園

有什麼會比吃飯時間更讓老師崩潰的呢?就是早上幼兒上學入園的時候。

不只是9月新生入學月份的新生集體分離焦慮,有時候連已經讀到大班的哥哥姐姐沒睡飽或心情不好時也會哭喊著「我不要上學⋯」。

之前我有帶過幼幼班的新生,上學時小孩是哭到媽媽自己後來自己也哭了,唯一不能哭的只有老師呀,老師心底很想吶喊:「寶貝你的眼淚可以休息個10分鐘嗎,我耳朵好像有點耳鳴。」

第一名:轉銜時間

以黑馬之姿擊敗入園時間的第一名,就是「轉銜時間」

轉銜時間是什麼呢?簡單來說就是銜接兩個活動之間的等待時間。例如有些孩子已經吃飽刷完牙,但有些孩子還在吃。卻又無法讓已經刷完牙的孩子先鋪棉被。

轉銜時間會讓人崩潰的原因在於兩個關鍵。一是等待,二是沒有設計轉銜。大人們在排隊等待的時候一定會滑手機或做點事吧,小孩們也是,只是很可能會是聊天、嬉鬧、奔跑等方式,等待從來不是件容易的事。如果要形容一個轉銜做不好的班,大概就是「亂」,而且是一整天都很亂的那種。畢竟每天的轉銜時間有很多,正所謂魔鬼藏在細節裡,如果只是叫小孩站著或坐著等其他人,他們很快就會受不了的,然後開始出亂子後,最後演變成老師受不了。

結語:

不知道這十個讓幼教老師崩潰的時刻你有猜中嗎?雖然是份很主觀的排行。總之,寫這篇文章想讓大家更瞭解幼教老師的工作與辛苦。兒虐案件固然讓人生氣又難過,但大多數的幼教老師還是非常有愛的。文章最後Hana祝福大家崩潰退散、母親節快樂。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分享Hana在幼教路上的經驗、觀點、現場觀察、以及教案或幼教活動設計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HAna說話樂園 的其他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