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雙語政策如火如荼展開,從原先的雙語國家改為雙語政策,主要是為了避免意識形態的爭論,將大眾焦點放在教育政策上,加上憲法明定,不能獨尊任何一種語言,避免走上228的覆轍。因此雙語國家政策改為雙語政策。
越來越多研究顯示,使用不同語言,不僅僅只是使用不同工具學習而已,更重要的是,不同的語言代表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觀點,本土語言如是,英語亦如是。
台灣中小學教學現場的能量無庸置疑,有許多教師願意投入雙語領域融入教學,然而,私以為公立小學推動雙語教學不應該用「領域融入」的方式來實施,而是增加英文學科學習時數。
雖然現場計畫很多,然而真正擁有母語英文師資的學校少之又少。沒有母語英文師資進行「領域融入教學」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首先,為了讓老師好操作,以課室英文為首要目標,即指令用語,包含問好、點名,厲害一點的還可以跟學生問答:為什麼XXX沒有來。
因為現場沒有母語英文師資,所以使用的場合時機都是大家說了算。一來英文的使用正確性有待商榷,二來,為了讓大家都聽得懂,現場簡化再簡化,沒辦法說完整有脈絡的句子,只能單句加上各種肢體語言操作。
目前教育部的操作方式就是讓現場的老師進修研習,補足師資,然而現場的領域師資既沒有母語英文師資(只能申請計畫或以家長會名義處理),英語領域教師也不夠,使用其他領域教師融入英文教學,會有兩種現象:
為了讓教師能順利使用英文教學、學生能聽懂並理解,目前傾向專業知識部分仍以中文說明,英文則是循序漸進。
乍聽之下十分合理,似乎是一套解方。
然而,為了讓課堂節奏明確、教學流程順暢,英文很容易流於「晶晶體」。更甚者,教師會選擇簡化教學中重要的迷思概念,以期能順利使用英文銜接。如此一來,領域當中專業的知識概念、迷思容易被略去不談,只能等到學生犯錯之後再來處理。誠然,這是另一種教學方式,但不是每一樣知識技能都適合「先犯錯,再糾正學習」。
最後讓我們回歸本質思考,雙語融入領域教學的目的是什麼?語言是學習的工具,如果在現階段成為拖後腳的工具,那真的有使用它的必要嗎?
將英文學科化,但是改變學科學習方式。
前陣子學校進行了個計畫,沒有績效、沒有任何壓力,只要一年級老師能夠在閒暇時間,播放英文動畫,搭配英文故事書聽讀。一天找個十至十五分鐘,一週進行2-3次。
沒想到,這樣沒壓力的學習英文方式,獲得了計畫老師的認同。他們紛紛表示,學生不排斥閱讀英文書籍,連自由閱讀時間,都會願意借閱學校圖書館的英文書;除此之外,因為重複聽、反覆唱,學生把故事內容背起來,琅琅上口。竟然還有孩子詢問,閱讀學習單可不可以書寫英文書籍。
所以,重點不是把英文當學科學習,導致英文不好。
是學習方式不對,導致英文只能聽、讀、寫,無法開口說。
最後,讓人擔憂的是以下:
並不是教學年資淺的教師,教學能力就一定比資深老師差,但是,教學確確實實很重視「經驗」。一個資淺的老師,在面對教育現場上學生的狀況及專業領域教學,一定不如資深老師來的有餘裕;這種餘裕讓中、老生代老師能夠擁有較好的班經能力,以及處理危機狀況的能力。姑且不論有教學經歷的教師是否善用時間進修, 努力維持或精進專業,至少針對相同教學能力者,經歷能協助能力更上層樓。
有句話說,幽默是滿出來的智慧。一個人情練達、通透事理的人,才有餘裕去運作幽默風趣的對話;教學也是如此。資歷不夠的教師,進行雙語融入教學,無疑捉襟見肘、雪上加霜。
因為你除了要在意本科的專業知識外,還要考慮一堂課中要讓學生學到一定程度的英文、熟悉部分英文用語,更不用說處理學生的狀況。
教學經歷超過十年的教師,通常面臨人生最忙碌的時刻。結婚、生子、育兒。不管在哪個工作領域,這些都是人類生存的重中之中。身為教師顯然無可避免。
在這麼忙碌的人生階段,除非教師有餘裕,沒有房貸、車貸、小孩教育費的經濟壓力......或者就是單身,否則,中生代的老師,被自己的人生課題壓得團團轉,很難有餘裕分神去經營或鑽研此領域,除非早已投入多年,否則這對中生代教師來說,吃力不討好,徒增壓力。因此,即便教學資歷足夠、正處於青壯年,然而學校事務繁雜(家長、學生問題)、行政業務壓力大.....都是老師卻步的因素。
要教學現場教師半數以上投入雙語領域教學,是不太可能實現的夢想。輔助的方式就是招募有能力的新血教師;真正招募進來後,能夠馬上上手的教師,除非在私立雙語學校歷練過,否則一定要經歷一段兵荒馬亂時期。
雙語融入領域教學,將導致專業學科知識學習不夠深入、扎實。外國人學得廣,所以知識基礎不深、不扎實;但台灣人因為靠考試制度使然,已經學不廣了,再學不深真的會落到雙頭空。
雙語學習是趨勢,但是如何學習、推動,從中判斷哪一所學校適合孩子,是我們每一個教育者、父母要去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