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某天在接小孩的時候,發現電梯門口貼了PYPX的宣傳單(其實臉書粉絲頁有公告訊息,但我大概三個月沒使用臉書了)。由於IB的課程實務運作對台灣人來說並不熟悉,尤其PYP,全台灣只有三間,平常又不知道他們在幹嘛,實在很焦慮(之前啦之前~哈哈,現在不會了)為了知道五年級時,我的孩子「可能」會長成怎麼樣,我決定找一天去探探虛實,全部都由孩子自己發表、自己宣傳,總可知道他真正的實力了吧?!
這個分享會(PYPX)展示所有五年級孩子的探究成果,也是PYP階段一個很重要的學習展現,五年級的父母會被邀請至展場,其他有興趣的人,則可以在展覽期間自由參觀,小孩會一直在那邊等著你臨幸「蒞臨」。
一、自己的主題自己選
展覽在開放式圖書館2、3樓,每一組的成果由3-5人組成,當天看到的主題玲琅滿目:台灣獨立、瀕臨絕種的石虎、無家的人、太空垃圾、睡眠、空氣污染還有最近討論度最高的AI......
就是這個圖書館。當天忘記拍全部的照片,只好用別人上傳的圖書館照片充數,所以一個小組都沒有。不得不說,學校新建的圖書館真的是美翻了。
真的是非常有趣。我特地問孩子們,他們是怎麼決定研究不同的主題。孩子們很認真的回答我,自己選有興趣的主題,但如果怎麼樣都選不出來,老師會幫忙安排。
這個睡眠主題來自一個感人的故事,因為照片中的孩子媽媽曾經有失眠問題,所以他很好奇睡眠到底怎麼回事。這台電腦不是裝飾,他們還放了助眠的音樂給大家聽。
二、完整的探究歷程
孩子們選完感興趣的主題後,有兩位老師會協助他們的探究歷程。一個中師、一個外師,分配的方式也是讓老師選擇感興趣的主題。照片恰巧是沒有將他的研究歷程呈現出來的組別。孩子們選完主題之後,要去思考這個主題與他們從小學的核心概念跟目標有沒有相關?是不是SDGs重視的目標?如果是,跟哪幾項配合,並且根據這些目標去提問。提問後,要搜集資料並且將內容進行分類判別,回答自己的問題。搜集資料回答問題以外,還要驗證所思所想,因此找「專家」或相關人士訪談、調查。最後,根據這些內容,組織行動,反思自己。大概像下圖這樣:(實際上他們有六步驟)
引自劉雪沁:IB-PYP 項目課程與教學研究 —以圖畫書為媒介之幼兒中文課程教學
也就是說,最後一年的學習分享會,除了展現孩子在K2-G5中所學習的探究能力外,孩子也在尋找「自己感興趣的領域」。當天參加孩子們的分享會時,我大受感動;心裡對於女兒五年級時的表現,也默默有了期待。
這個完整的探究歷程,不是我自己做功課得來的,我只有找了那張探究歷程圖,整個內容是當天的小孩講給我聽的。
三、小組合作,但有個人成果
太空垃圾小組。這組的孩子重視太空垃圾的議題,因此針對這個主題進行探究。
圖片中,我用紅色筆圈起來的地方就是每個孩子自己的探究歷程。小組會制定探究計畫,包含預計用多少時間完成目標、每次聚會討論的重點結果,以及自己的省思,最後行動的反思也會在個人的探究報告中呈現。認真且優秀的孩子在這些地方很容易突出,在他們的個人報告中,你能很清楚的看見每一次討論過後他的成長。透過這份探究歷程報告,你也可以檢視孩子的學習態度,從中判定是否要繼續在IB體制學習。
這組是我看到素質將較之下較齊的。幾乎每一個人都十分認真且優秀。完全能夠透過他們的歷程報告感受他們對研究的投入。
其他組也有孩子會選擇在這份歷程報告中使用「中、英文」書寫。不是中文夾雜英文那種,而是實實在在的「雙聲道」。
四、大部分的孩子都很有表現慾
我選擇的時間不太好,快靠近他們吃飯時間,因此我參觀沒幾組後,他們就愉悅的去吃飯了。(哭)所以後續我沒孩子可以問,只能自己看著他們的展板猜想。都是因為我在AI組待太久了......。
我要老實說,並不是所有孩子都非常投入他們的研究、願意對陌生人「主動」說明。有些孩子很明顯在這段過程中,渾渾噩噩混日子,看了真的是挺難過的。(畢竟爸媽的錢不好賺啊嗚嗚~)
但是,我也不免疑惑,同一個小組中,有人認真得不得了,有人一看就是來混時間,難道這樣分組報告不會有問題嗎?
嘿,厚臉皮阿姨我就這樣問了孩子。(當然有修飾啦!不然太傷小孩心了)
孩子們也很認真的回答:「確實會有問題,但是也還好。他們也是會做。」我覺得這真的是很有愛的回答。
孩子也會誠實的說:「他比較厲害,我們都配合他。」最有趣的是,被說厲害的孩子並沒有靦腆開心,而是有點不高興的回我:「沒有這樣!他們也有做,我們也有一起討論。」
不管怎麼說,每個孩子都非常樂意跟大家解說他們這段時間研究的成果,所以雖然會有主要說明的人,但是其他孩子也會在旁邊見縫插針,多少回答問題。
雖然因為我獨自前往,又長得明顯台灣人的樣子,幾句厲害的英文也裝不來,所以他們全程都跟我說中文;但是我聽別的家長說,孩子們也是能用英文跟大人們介紹的。
PYP培養的孩子如果「不能」講話、分享、發表,個人會覺得錢都丟到水溝裡了...還好,我參觀完後覺得錢有去他該去的地方。
五、重視研究後的「行動」
每個主題不一樣,研究的工具不太相同。有的組別使用量化數據,有的組別則用質性採訪,但不論主題及採用的工具,「具體行動」是IB最重視的面向。
因此,每個主題都有他相對應的行動。舉例來說,保護地球的小組,鼓勵大家多種植物,舉辦「植物義賣」將義賣所得捐給環境保護團體;重視「無家者」議題的孩子,則辦了捐款、捐助物資的活動,只要有捐「無家者」所需的物品,就可以得到冰棒一支,或者也可以直接用較高的金額購買冰棒,將所得捐給「無家者」機構;為了讓大家知道太空垃圾並不是離我們十分遙遠的議題,該組別將太空垃圾的議題做成網站,希望大家能夠重視......
這些行動是不是超級棒?非常有創意,又令人感動。每一樣都是他們做得到、真執行的行動。
孩子們所製作,宣導太空垃圾重要性的網站QR code。海報貼在校園裡。
更令人驚喜的是,他們的3C運用能力。我不曉得我這樣翻拍QRcode,能不能讓大家順利連結,如果有緣,大家一定要去看看這幾個孩子自己製作的網站。
我相信老師一定有技術指導,但是,按照我對學校的了解,一定是孩子們自己本身的產出,而老師根據他們的架構跟內容給予指導建議。
結論
在五年級的學習分享會上,我看到的是「學習態度與能力」。透過這次的分享會,我十分清楚未來孩子的定位,以及家長要著力的點。
發表與探究、自主學習能力、發掘自己的興趣與天命,絕對是這群IB的孩子重中之重。如果孩子的學習態度不佳、基礎能力不扎實,真的不要只靠學校撐住,家長一定要時時關注孩子的狀況。即使學校不告知你孩子的上課狀況,但是你絕對可以從他的種種表現看出他在學習投注的心力。
PYP非常重視發表與探究,在低年級時,「問問題」是他們強調的重點。妹妹在K2(幼稚園大班)就讀時,我十分讚嘆他們的UOI,因為回家後,她確實都會「問問題」。他所問的問題都讓我十分驚艷,但是我都忘了,實在是太多問題。🤷♀️那些問題是他觀察後,發現和原有經驗不同所提出的疑惑,有些真的是很好探究的議題。
有朋友問我那麼喜歡義大的幼兒園,是不是因為英文的關係。
事實上,以幼兒園程度來說,妹妹的英文不差,幼兒園主任也跟我打聽妹妹之前是在哪裡學習英文。誠然,進到義大,因為外師全天候跟著,他的口說進步非常多,但是英文能力不是我讚嘆他幼兒園的地方。而且...他們的幼兒園跟一般私幼比起來真的是什麼都沒教(哈哈哈哈哈)。 什麼都沒教,我還那麼喜歡又讚嘆?
對,因為他最重要的UOI結合各領域學習的內容,真的是太棒了。非常適合學習能力中上、能專心上課的孩子。而且他們也並不是真的什麼都沒教,而是相較於其他私幼花大部分的時間幫孩子奠定小一數學基礎、小一注音符號,這些部分他們雖然有,但並不多,對孩子要求也不高。
由於我自己的背景,數學、和中文的注音符號,我都能帶,因此,我不太介意他小一的這些學習能力轉銜。但是探究能力是UOI最珍貴的地方,也是我認為我力有未逮之處。
二年級時,姊姊做UOI,除了探究主題,他們已經在用slide製作研究報告,研究報告有很基本的架構,讓孩子知道文獻探討、引用資料的重要。
我要再重申一次,我真的不知道孩子在學校做了什麼,除非他回來有分享。不然家長對學校的課程進行,真的是...無法插手,全部都由孩子自己處理。確實體現他們所盼望IB孩子所能擁有的獨立自主學習能力,而我也要時刻提醒自己,尊重孩子學習歷程。
以一個「半局外人」來跟大家分享我眼睛看到的PYPX。希望大家對於實際現場的IB學校能多一點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