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社會新鮮人走過低潮的啟發|【不要做自己了,做個人吧】-讀書感想

游子-avatar-img
發佈於有趣生活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做自己」,對我來說是一直都是很抽象的一件事,從一個線性的思考突然轉變成開放性的層面,當然,應該每個人都喜歡做自己,不用去承受那些會影響自己意願的事,不用去強顏歡笑去面對自己不認可的事。

「不為五斗米折腰,因為我靠腰吃飯。」

自從出社會後,開始面對到超多差不多年紀、背景,但已經在自己的興趣上取得許多成就的人,一段時間覺得自己是個井底之蛙,之前獲得的那些成績好像不算什麼,在這社會中,我只是個平凡人,也許是這樣的貶低自己,我開始覺得自己不像自己了,用這社會的標準來評斷自己像不像個人,現在覺得那時候的我可真是嚴格,比鹽酥雞還嚴,如果說,脫去了那些社會上的頭銜、名聲、成績,剩下的我是個什麼樣的人?


回想

我開始回想自己小時候的記憶,發現國中的我對自己的長相很有自信,常常在臉書上稱讚自己的外表,也會自拍換頭貼,不會理會其他人的眼光,正值小屁孩年紀的我,覺得自己就是這樣的人,當然那時候比我好看的肯定是超多人,但我自己,走出我自己的路,不是超級帥,但是帥得很有特色;可能是因為這樣,我自己很喜歡亂搞亂鬧,鬼點子很多,只要讓大家的顏面神經失調,對於當時的我就是一個開心,也因此覺得自己很厲害,很帥,現在想起來,那時候的我雖然很自戀,但絕對不會去評斷別人的長相,沒有比較沒有傷害,因為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一定知道我要講這句,這應該是陳年的心靈雞湯了,但我覺得,每個人生下來本來就是獨一無二的,重要的其實是人性,獨一無二的人性,是撕下社會標籤後的真實自己。


社群媒體的尖端

越長越大,離最初稱讚自己長相的自己越來越遠,因為著社群媒體的普及,特色、好事和潮流是大家願意主動分享的關鍵之一,身為Z世代的我,身處在智慧型手機出生和長大成人的期間,不管是同儕、社會、公司,都主動和被動地需要更新數位技能,也因此我漸漸地被這個美好畫面打卡浪潮給吞噬,我開始對自己的長相抱持懷疑,覺得國中的我在幹嘛,真羞恥,每次PO文都要刪刪減減,塗塗改改,又怕大家會覺得好笑,又希望大家看到貼文,按讚好像是我的耶穌,整個大腦像被丟到麗寶樂園的笑傲飛鷹,起起伏伏、上上下下,真是無比刺激,有段時間的我甚至會強迫自己發文,想在自己的生活中找到些特別的,好像就可以證明自己的生活有多不同,對,那時候的我做的是社會的自己~

raw-image


尋找興趣的過程 

隔了一段時間,我開始看到許多人在自己有興趣的領域上做出一番成績,但自己好像只是在慢慢前進,還沒有一個很喜歡很喜歡,好想不顧一切投入進去的事情,這絕對是一個怪咖才會想的事,那時候,在網路上的任何認識自己的測驗我都去做了一遍,不管事你們最了解的MBTI、什麼上升、太陽星座,紫微斗數、人類圖、農民曆、八字等等,得出的結果有適合做什麼職業,有說富貴運,有說會遇到不好的事,太多太多的東西跑了出來,好像我自己只要跟著這些「自己」前進,就會一帆風順、大富大貴,28歲結婚,生兩個孩子,而且還是男生,但是不能自己出來創業,需要有人拜託你,這樣才會成功。

現在看下來,那時候的我真的是我,但不是舒服的我,因為那時候的我對於自己的現況不是很滿意,覺得自己一定可以跟誰一樣厲害,少了自覺、多了自卑,才會急著去找出不同於現在的自己,感覺只要找到了就可以改變現況,成為一個新的自己,如果可以照著做就好了,但我不會就這麼簡單地放過自己,因為我實際試過了之後,發現真的沒那個能力,去成為那個別人告訴我適合的樣子,但途中我也獲得了一個改變那時候現況的東西-直覺,一個人的可貴之處在於人性:

人性指的是基本的性情、特徵,最單純的人性是一個人靠著自身出於本能的直覺


不管是討厭、難過、喜歡、慾望都是,除去社會影響的思考,出於直覺地喜歡一件事,是我認為從小到大都適用的人生觀,當然這個直覺可能因為自己的生長環境、教育而有所不同,但我發現出社會後的我在思考一件事時,很多時候會優先思考對於實際面、他人眼光還有未來,「三思而後行」當然是一個很棒的習慣,但有時候可能我的直覺就隱藏在最初的那一個想法,那個最貼近自己渴望的樣子。

raw-image


直覺

有人說,直覺很常被經濟所影響,但我覺得不管什麼地位的人,做你想做的事不會去在乎這些,有些人就很喜歡蒐藏玩具,直覺告訴他不能錯過這個限定版,他就會去用各種方式得到這個玩具,無形之中就有了一個賺錢的技能,有些人就喜歡玩遊戲,會研究技能間的相剋,秒數和走位,然後有了自己的本命角或牌組,分享給其他人的時候,你會有很多的東西可以講,這應該就是跟著直覺走的結果。


而現在的我,正在打這篇文章的我,其實還沒有找到一個自己很喜歡很喜歡的興趣,但我開始有了自覺,知道自己不擅長什麼、不喜歡什麼,這些或許有些人從小就知道的事,對我來說因為從小沒有這樣思考的習慣,導致花了一些時間去做一個我自己喜歡的人,嘗試新的事物,然後試著專研有興趣的事,試著找到那樣的東西,但不會逼著自己一定只能做那一件事,因為我知道自己是個雜學者,同時喜歡很多東西,也同時會試著在每件事上下點功夫,堅持一點,或許就會找到很喜歡很喜歡的事也說不定~

 

我是游子,喜歡寫文章、手沖咖啡、旅行、爬山、改造房間、說諧音笑話、跟不同人相處、聽故事,幫助別人解決問題,不喜歡做作、拐彎抹角、追逐潮流和迎合社會標準的自己還有鹹的芋頭哈哈哈

 

雖然這路上可能會很難走,但應該會很好玩吧,路上越辛苦、越意想不到越記憶深刻,何況還有這麼有愛的親朋好友陪伴著,邁向下一個階段,一起去跑步!


希望我的故事,能為你帶來幫助!

 

最後分享一下書中的名言佳句:

1.      孩子不是蛋白,不要隨便就打發他。

2.      有人嘲笑你,不用攔,讓她們笑死。

3.      「大家都是第一次當父母」也不是一份免責聲明。

4.      有一些人,會在別人的日常展現他的專業,就像營養師從你的美食照片中告訴你,你攝取的營養不均衡,但大部分的人不會這麼做,其中一點,因為這就是公私領域的界線。


大愛德州媽媽~

購書連結:https://www.taaze.tw/products/11100986003.html

avatar-img
19會員
86內容數
喜歡用旅行去探索一個地方,紀錄途中遇到的有趣故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台灣街頭亂走中心 的其他內容
永遠記得小時候的我很皮,點子很多,常常在我們家的書房跟我姊和我弟用棉被、枕頭、椅子、小帳篷和一些能用到的哩哩扣扣(學習評量居多哈哈哈),打造成一個毯子城堡(Blanket Fort),用棉被當屋頂、用椅子當隔間,也開啟了改造房間的旅程...
這幾天的生活圍繞著好多愛,用不同的方式散發出來,讓我發現愛這件事情,在現代的生活變得越來越不一樣,但因著不同的人與環境,愛好像還是很單純的,只是突然有了更多方式去表達。
曾經的我想過,會不會有那麼一天就突然地財富自由,然後可以拋開一切社會的枷鎖奔向自由,把自己曾經想做卻沒時間做的事一次都拿出來實踐,或許這對那時候的自己,自由就是幸福,因為當想像著自己可以控制時間的畫面(絕對不是時間暫停啊!),就像是一名大廚可以隨心所欲地料理自己研發的菜色,全部都要加白胡椒粉哈哈哈!
前些日子,有一個前輩跟提到了我們生活中的所有東西,都是反射了光的某種顏色才會變成我們看到習以為常的顏色,像是葉子反射綠光,紅內褲反射紅光,有趣的是,黑色的物品之所以是黑色,是因為它吸收了所有光,沒有光能從它手中成功反射出去,那,海是什麼顏色呢?
總有些時候,我發現規則已經開始進入我們每個人的生活當中,有規則我的生活才不會搗亂,規格可以讓上位者不需要花費時間去處理可能會有的突發狀況,不用去擔心會有很多事情,但規則也常常是吸引某些人去打破的一個好玩的事物。
職場故事分享-不知不覺,在社會中也翻滾了好一陣子,撇除學校實習不算,真能體會,社會的洗禮這句話,冷水熱水輪流澆灌,讓初進社會還不知溫度的我著實洗了一個印象深刻的戰鬥澡(好像當兵都沒洗過!!
永遠記得小時候的我很皮,點子很多,常常在我們家的書房跟我姊和我弟用棉被、枕頭、椅子、小帳篷和一些能用到的哩哩扣扣(學習評量居多哈哈哈),打造成一個毯子城堡(Blanket Fort),用棉被當屋頂、用椅子當隔間,也開啟了改造房間的旅程...
這幾天的生活圍繞著好多愛,用不同的方式散發出來,讓我發現愛這件事情,在現代的生活變得越來越不一樣,但因著不同的人與環境,愛好像還是很單純的,只是突然有了更多方式去表達。
曾經的我想過,會不會有那麼一天就突然地財富自由,然後可以拋開一切社會的枷鎖奔向自由,把自己曾經想做卻沒時間做的事一次都拿出來實踐,或許這對那時候的自己,自由就是幸福,因為當想像著自己可以控制時間的畫面(絕對不是時間暫停啊!),就像是一名大廚可以隨心所欲地料理自己研發的菜色,全部都要加白胡椒粉哈哈哈!
前些日子,有一個前輩跟提到了我們生活中的所有東西,都是反射了光的某種顏色才會變成我們看到習以為常的顏色,像是葉子反射綠光,紅內褲反射紅光,有趣的是,黑色的物品之所以是黑色,是因為它吸收了所有光,沒有光能從它手中成功反射出去,那,海是什麼顏色呢?
總有些時候,我發現規則已經開始進入我們每個人的生活當中,有規則我的生活才不會搗亂,規格可以讓上位者不需要花費時間去處理可能會有的突發狀況,不用去擔心會有很多事情,但規則也常常是吸引某些人去打破的一個好玩的事物。
職場故事分享-不知不覺,在社會中也翻滾了好一陣子,撇除學校實習不算,真能體會,社會的洗禮這句話,冷水熱水輪流澆灌,讓初進社會還不知溫度的我著實洗了一個印象深刻的戰鬥澡(好像當兵都沒洗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擺脫比較心態,專注自我成長  1. 認識並接受自己的獨特性  - 認識自我價值: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價值和長處。花時間了解自己,發現並接受自己的優點和不足。 - 接納自我:接受自己的不完美,理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弱點和挑戰。 - #自我價值 #接納自我 2. 設立個人目標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不要把自己設定得太高或太低,適當的謙虛和自我欣賞是成長的關鍵。停止與他人比較,不要讓自己心累,也不要讓自己嬌傲自大。
Thumbnail
——因為有了「深刻體悟」,就算痛苦我也要繼續跑下去。 我要向有一天算一天的生活說「不」、我要聆聽本心,不再麻痺自己的感官。 我拒絕當社會上的一個無腦螺絲釘、也拒絕走上傳統社會價值觀要我走的路。
Thumbnail
作者的話: 「做自己」是很長的一個過程, 我們會藉由理解自己、調和內在衝突、逐漸能為自己負責。 成為自己並不容易,但每當完成一個階段, 我們會越來越感到內外一致的喜悅和感到自己無所不能的力量。 ◎理解自己的方式可藉由他人回饋、深度談話、回顧自己的日記、諮商、或各種探索團體。
Thumbnail
本文談論發現自我價值與興趣;建立自信心與自我管理。
Thumbnail
你可以很做自己,但不要誤會自己。 這一篇極有可能說到最後我也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 今天想從兩個面向聊聊「做自己」,一個是原廠設定的自己,一個是社會下的自己。 從牙牙學語開始,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怎麼表達,很容易受到原生家庭影響,這個是我相信的。我的小時候,在民國70年代裡,通用的孩童教育大致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擺脫比較心態,專注自我成長  1. 認識並接受自己的獨特性  - 認識自我價值: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價值和長處。花時間了解自己,發現並接受自己的優點和不足。 - 接納自我:接受自己的不完美,理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弱點和挑戰。 - #自我價值 #接納自我 2. 設立個人目標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不要把自己設定得太高或太低,適當的謙虛和自我欣賞是成長的關鍵。停止與他人比較,不要讓自己心累,也不要讓自己嬌傲自大。
Thumbnail
——因為有了「深刻體悟」,就算痛苦我也要繼續跑下去。 我要向有一天算一天的生活說「不」、我要聆聽本心,不再麻痺自己的感官。 我拒絕當社會上的一個無腦螺絲釘、也拒絕走上傳統社會價值觀要我走的路。
Thumbnail
作者的話: 「做自己」是很長的一個過程, 我們會藉由理解自己、調和內在衝突、逐漸能為自己負責。 成為自己並不容易,但每當完成一個階段, 我們會越來越感到內外一致的喜悅和感到自己無所不能的力量。 ◎理解自己的方式可藉由他人回饋、深度談話、回顧自己的日記、諮商、或各種探索團體。
Thumbnail
本文談論發現自我價值與興趣;建立自信心與自我管理。
Thumbnail
你可以很做自己,但不要誤會自己。 這一篇極有可能說到最後我也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 今天想從兩個面向聊聊「做自己」,一個是原廠設定的自己,一個是社會下的自己。 從牙牙學語開始,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怎麼表達,很容易受到原生家庭影響,這個是我相信的。我的小時候,在民國70年代裡,通用的孩童教育大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