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要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全球化困境又該怎樣處理?目前已知正在做的方向有三個。第一個,歐美保守派模式,透過重新喚回傳統精神,強化自身根基,提升核心技術能力,獲取更多資源可以分配。第二個,歐美左翼模式,建構全新的社會秩序,打造新時代的階級,藉由破壞舊秩序的殘餘,獲取夠多能夠分配的資源。第三個,中國模式,建立普世的低俗文化,將歐美日所有先進工業國的傳統粉碎,摧毀各國累積技術中的核心精神,將之全部庸俗化,大家一樣爛,全部洗牌重整。
歐美的保守模式,可以通稱為新自由主義右派思維,從上個世紀80年代後而來,用光譜來區分包含狹義上的保守派,以及傳統的自由派。
恢復傳統文化精神,或是重新喚起過去文化中的精華,本質上都是一種固化,各位可以想成要打造一個本國新金字塔,階級什麼的都要回歸。
優點是,對勞工階級的好處最多,至少工作有著落,下一代的生存都在可預期範圍。缺點是,全球化名存實亡,各國會回到冷戰格局,信任圈內的才會保持貿易。都市中產階級會受到嚴重打擊,跨國工作的需求降低,生活成本提高。
所以你看台灣網路上,只要屬於廣義上的都市中產階級,都很反感這種反全球化行為,只想反全球化的經濟,其他的不動。這其實沒錯,但沒有可能,要回到區域對抗格局,回到傳統精神,那就是修整原本的階級。
因為現在的全球都市中產階級,多半想的是自己創業,獲得完全的自由,但很少的責任。
那歐美左翼的第二種路線呢,屬於自由主義中較為激進,以及大學中接觸進步主義者,還有年輕的右派。是的,一點都沒錯,年輕的右派資本家。
原因很簡單,建構新的階級,代表這些主導者都會躍升到最上層,經濟、政治大權握在手上,就算只是組織內跑腿的都會雞犬升天。犧牲的對象非常多,主要都是站在對立面,無論資本家或是勞工,都可以收繳財產,拿去分配更多。
也就是這套概念之所以會風行,主要的邏輯是劫富濟貧,而且不需要負責任。
優點是可以迅速得到大量年輕世代的支持,快速抹平階級不平等,獲取夠多的資源。缺點則是,當前的分配者極度缺乏技術,領導者的技術能力過於專一,欠缺對現代製造業的理解。
不管是新時代的媒體大亨,還是社群媒體執行長,他們對政治的理解都很貧乏,不停觸犯各國法律,違背自由精神而不自知。這都還好,問題在他們對技術的理解層次很扁平,多半認為砸錢就可以解決,不然不會出現有人覺得湊幾千億,打造一塊新的台GG很簡單這種言論。
中國模式呢?這是一種建立在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下的民族主義的封建思維,很長但筆者沒唬你。
現在的「中國社會主義」的社會兩個字幾乎毫無意義,完全是靠民族主義支撐,而不管歐美哪一派,都是以最終中國認輸為前提行動,差別在可利用程度多寡,沒有一派會把中國當成盟友。問題就在,中國如果不願意認輸,就得要走到戰爭,但依然不會贏。
最終唯兩條路可走,一條就是打台灣,藉由蠶食美國勢力範圍,侵略台灣或是慢慢拿下外島,穩固南海都可以,保持一個提升自己與穩定發展的速度,等美國內鬥,國力下降。另一條,文化摧毀世界,當全世界的新世代都相信庸俗,只要賺錢就好,道德都可以毀滅,那歐美的根基也就毀了,新一代不會有技術能力,只有技工技巧。
優點是,對全世界人民來說,大家都有發財機會,階級被打掉了,可以達成實質的平等。缺點是,大家生活都會變慘,機會多也代表變數多,然後中國會藉此發展對外戰爭,儘量獲取帝國勢力。
簡稱,世界一夕回到帝國主義初期年代。
這三種模式哪一個比較可能成功?說實話,很難預料,只能說機率高低,因為這三者相互牽制,目前歐美左翼正在反擊中國的低俗文化炸彈,但為了打擊保守派,又在解構社會上站在同一陣線。
也就是保守派跟中國處在對立,幾乎不存在和解空間,變數在左翼的勢力變動,如果左翼持續掌握政權,會為了打擊保守勢力而跟中國合作,那這就是促成第三種中國模式成功,若反之與右派低度合作,共同打擊中國,那就是第一種保守模式勝利。
歐美左翼的勝利,放在長期來看是不可能的,原因非常單純,這種模式的技術斷層最大。
保守派的想法是,保留技術金字塔的完整性,儘量透過盟國合作,維持全球化的區域性,在這種思維下,不可能接受解構社會文化,左翼沒有生存空間,非常有可能在某種珍珠港事變下,瞬間被打壓到消失。
中國的想法是大家一起爛,反正只要沒有爛到比中國現在慘,那中國怎樣都是賺。數值化表示,先進工業國的技術是100,中國30,那打爛到50,自己趁亂混上去,就是中國人說的「血賺」。
因為中國已經有了製造業的低階技術,全球化崩潰後也不會不見,低階技術要養成不難,花時間就有。但歐美的高階技術,非常仰賴社會文化基礎,若低俗文化解構成功,那歐美的高端技術崩潰,跟中國的差異就不大了。而這種模式在成功後,中國必然要消滅歐美的左翼,因為中國要的是新帝國,不是社會主義,主要敵人被消滅,次要敵人就可以去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