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4|閱讀時間 ‧ 約 25 分鐘

教育創新,從何做起?

陳建銘老師的創新思考課程

陳建銘老師的創新思考課程


教育創新,從何做起?

還記得創新思考藏寶圖的第一站「知識河流」嗎?

「從小到大,我們看了很多書,背了很多文章,滿腦子都是知識。可惜的是,如果不將知識活用出來,知識將會慢慢地死去。」

如何活用所學的知識?有一個技巧,就是主動地去重新思考「問題」與「答案」之間的關係。

創新思考這一門課

教育需要有創新思考這一門課,培育出具有專業創新想法的人才,讓學生了解創新對於企業的影響性,如何運用在各個產業,如何用在產品設計的創新、業務行銷的創新、生產流程的創新及各領域的創新。

學校大部分的課程,都是教導學生要如何地運用左腦,做一些邏輯、分析、判斷的事,讓每位學生都成為使用左腦的高手。但是,發揮想像力、洞察力與創造力是在我們的右腦,創新的技巧是在於要如何活用左右腦。

傳統的教育是左腦訓練:老師提出問題,學生回答答案,老師要的是學生的標準答案,也因此學生的答案,常受限於老師的傳授。例如:老師問2+4等於多少?學生回答6。

創新思考教育是左右腦訓練:老師引導學生重新思考問題,學生從新問題中創造出新的答案。例如:引導學生重新思考問題,什麼符合6?學生可能回答:7-1、3X2、18/3、把9倒過來等。

【創新物語】

如何重新思考「問題」與「答案」之間的關係?從「舊的答案」中找出「新問題」,再從該「新問題」中創造出「新的答案」。

企業創新,先從教育做起

傳統的教育是教導學生,如何在該領域上技能的發展,卻少了該領域上要如何的創新。

企業員工若不了解創新在我們的大腦是如何運作,卻又要求員工創新,做一件學校與工作環境從未教的事,這是何其困難。

企業創新,先從教育做起,先讓學生懂得創新如何與工作連結,創新需要的「心態」與「技巧」是一樣的重要。

創新需要的「心態」放在第二章:創新思考之奇幻旅行。

創新需要的「技巧」放在第三、四章:創新秘笈《角色扮演法》、從故事中說明與尋找「物件元素」、「改變元素」與「想像過程」。

創新靈感的「步驟」放在第五章:靈感實現流程圖。

企業創新,我們需要新職位

還記得創新思考藏寶圖的第二站「打開心中的限制盒」嗎?

為何我們不願意打開心中的限制盒?是因為我們內心的深處藏了一句話:「不相信!」

不相信自己與團隊有創意,認為創造力是聰明絕頂的天才所擁有。認為產生受歡迎的好點子,是與生俱來的特質,無法後天養成。

為何我們不願意打開心中的限制盒?另一個原因,是因為我們內心的深處藏了另外一句話:「害怕失敗!」

創新思考專員與創新顧問

很多的企業,他們的創新點子與想法,是來自創辦人在公司成立初期時所提出,有的是因為一個好的點子而成立公司。

但是,由於時間的變遷,這些人的首要任務變成是公司的營運與管理,他們時常有許多會要開,有許多決策要做,非常地忙碌。

他們需要強而有力的邏輯力、分析力、判斷力來執行工作,需要盡可能用到百分百的左腦。

相對地,想像力、洞察力與創造力是放在我們的右腦,這些管理者幾乎是沒有時間用到右腦,企業之後也就少有了創新。

企業需要一些新的職務來做創新這件事,創新思考專員,他們是要負責該部門的創新任務,藉由創新的專長提升業績效率,在《角色扮演法》中,他們是要扮演偵探與抽象畫大師這兩種角色,發揮觀察力與想像力,再將創新企劃提案交給法官這個角色。而扮演法官這個角色是由該部門的主管來擔任,判斷創新思考專員的企劃提案是否可以執行。

另一個職務,創新顧問或是創新執行長。主要是創新思考專員的主管,負責各部門的創新企劃提案,將這些提案做一個彙整。哪些是可以跨部門合作,那些提案適用於其他部門,那些有急迫性,哪些適合用於未來。更重要的事,他們是要引發創新思考專員如何想出更好的點子、更好的創新企劃提案。

創新,需要教育與企業互相的搭配,才能真正地落實創新。

#文章來自於自己的著作《靈感製造機:如何找到創新的點子!》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哈囉 我是 創新先生 陳建銘老師,我是位發明家,我也是位創新講師,主要在教如何用創造力和創新思維解決工作生活的大小問題。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