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01|閱讀時間 ‧ 約 28 分鐘

閱讀筆記《為什麼我們總是在逃避?》

《為什麼我們總是在逃避?》

raw-image
★壓抑、否認、投射、鴕鳥心態……
其實都是為了逃避痛苦,而對自己說的謊。

【向自己撒的謊】

對於心理防衛機制,最通俗簡短的解釋來自於英國著名心理分析學家唐納德・梅爾徹(Donald Meltzer):

「一切防衛機制,都是我們為逃避痛苦而向自己撒的謊。」

 

【消極且無用的心理防衛機制】

-鴕鳥心態的本質:壓抑與否認

-因為懂得,所以慈悲:轉移與反向作用

-非黑即白思維:分裂

-她在我心中很完美,我不想破壞這份完美:理想化

-別到處說你的苦,沒人願聽你的負能量:投射

-為避免痛苦,放棄所有開始:控制

-你相信的,只是你想讓自己相信的:「思考」

-「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羞恥防衛

 

【投射】

投射是另一個進入主流文化的概念,同時也已得到大眾廣泛的理解,即使是那些從未接受過心理治療的人。

「別再把你的想法套用在別人身上了。」

朋友也許曾對你這樣說過。

這或許意味著,你正在因為自己犯下的錯誤批評別人,而實際上,你才是應該負責的人。

投射是一種較為普遍的現象,每個人或多或少都在投射,但如今對該術語的常見表方式,低估了它的複雜性。

為了更深刻地理解投射,我會換一種方式闡述,視其為基礎的溝通方式。確切地說,也就是父母與孩子最開始使用的溝通方式。

與其說是「投射」,不妨用「排空」來理解此防衛機制—它能幫助你擺脫某些糟糕的感受。

 

【改變】

接觸心理防衛機制,打破以往的行為模式,這個過程就像節食一樣。

雖說「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沒有改變不了的事情,但事實上,我們習慣依賴舊習慣,根本不願改變現狀。

放棄防衛首先會令人感到挫敗與匱乏,就像犧牲了口福。

更糟糕的是,你會再次體驗到防衛為你擋開的痛苦感受。

你也許想解除防衛,可在內心深處又不想真的這麼做。

於是迫切地打破了承諾,重新退回以往的防衛模式裡,就像努力減肥的人會不斷受到停止節食念頭的衝擊。

正是防衛機制讓你免受痛苦,所以你恐怕不太可能突然接納那份實實在在的痛苦。

因為你面對的不再是自己熟悉的領域,感受也是全新的,甚至可能是痛苦的,你會感到害怕。

改變是一件恐怖的事情,好似你要面對完全陌生的潛意識,多的是你承受不來的痛苦。

在努力解除自身防衛機制的過程中,你得不斷面對選擇—究竟是前行,面對痛苦,還是退回到熟悉安全的窠臼裡。

你抗拒改變的那部分自我,會慫恿著你做出錯誤的選擇,並編造新的謊言,驗證你一貫堅持的謊言。

你能改變到什麼程度,取決於你對自己有多誠實,有多熟練於辨別內在謊言,並做出正確的選擇。

 

【防衛辯解】

我們在內心說服自己相信防衛觀點的「正確性」,這本身就是防衛機制的特點之一。

此過程反覆不斷。

若深入瞭解並用心聆聽,你會感受到抵觸,就好似你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無誤,而和他人據理力爭。

即使並沒人質疑你,你還是會為自己努力辯護。

透過反覆確認,自我辯解的過程還會引發其他情緒,讓人感到真實可信,尤其當人陷入指責防衛中時。

將自己置於一種義憤填膺的狀態,這種感覺很有說服力。

所以當你認為自己是個遭受冤枉的無辜之人,假借清白感撫慰自己時,不妨停下來,看看背後究竟透露了什麼訊息。

 

【質疑你的情緒】

不要相信你的感受,尤其要對自我辯解過程中產生的情緒保持質疑。

蔑視、憤慨與氣惱,也許只是防衛機制投下的煙霧彈。

因此,我們要對這些情緒的可信度留有懷疑。

特別是當我們陷入自我辯解的狀態時,平復心緒有益於安撫情緒。

將注意力放在呼吸之間,我們可以和感受保持一段距離,避免因一時衝動做出懊悔的事情。

安靜下來,深呼吸,停止頭腦中的對話(時間越長越好)。

關注這些強烈的感受,並騰出心理上的空間,冷靜看待這些情緒是否合理。

這個方法同樣適用於對某個人或某件事情緒反應激烈的情況—當我們的情緒開關被「觸發」時,會因感到難堪或羞辱,難忍羞恥感而暴怒(爭吵模式);也可能焦慮叢生,因恐懼而遁入逃避模式。

在這種情況下,平心靜氣要遠比暴跳如雷更能讓我們做出正確的回應。

明明心潮暗湧,卻得不為所動,這絕非易事,而「隨心所欲」卻簡單得多。

被觸發的情緒最讓人難以招架,但就和任何事情一樣,勤加練習,熟能生巧。

有一天,當你能駕馭情緒的時候,你會發現最可貴的是心靜,同時明白那份感受的來龍去脈:「我曾來過這裡,我也知道我將去往何處。但停止思緒才是最好的選擇。」

 

【感受都是暫時的】

當防衛機制逐漸鬆開了箝制,我們開始得以觸碰一直逃避的痛苦時,我們會害怕這種感覺將會永遠持續。

因為當遇到痛苦時,第一反應即是逃離,退縮回最初應對這份痛苦的防衛機制中。

雖然訴諸防衛機制是我們習慣與熟悉的回應方式,但一旦能意識到自己正在這樣做,就有了重新選擇的機會。

這通常意味著得忍受痛苦,直到它消失,或者其他感受出現。

「一切都會過去。」

這句諺語不僅適用於一切無常的物質形態,也同樣適用於我們的情緒。

 

【關注呼吸】

正念和呼吸法可以緩和因自我辯解而產生的情緒,也能鍛練我們對看似無盡之苦的忍耐力。

痛苦會擾亂心智:因為害怕,我們想把注意力從痛苦中移開—也可說是逃開。

關注呼吸可使我們「整理思緒」,心神合一,回歸身體的感受—胸腔的起伏,空氣穿過鼻孔時的感覺。

長此以往,我們甚至可以在這種體驗裡得到慰藉,在不焦不躁中緩和心境。

 

~約瑟夫・布爾戈(Joseph Burgo)/美國精神分析師、臨床心理學家,曾任國際精神分析協會組成協會董事及講師。

~《為什麼我們總是在逃避?:40年心理治療師親授,破除現代人10種心理防衛機制,擁抱最真實的自己》

~《Why Do I Do That?:Psychological Defense Mechanisms and the Hidden Ways They Shape Our Lives》

 

【博客來書店購買《為什麼我們總是在逃避?》】

【金石堂書店購買《為什麼我們總是在逃避?》】

 

#為什麼我們總是在逃避 #逃避 #

#閱讀筆記 #閱讀 #讀書 #讀書筆記

#偶希都理 #偶希都理閱讀筆記

 

【偶希都理】

偶希都理名稱取自日文「おひとり」的中文音譯,意指一個人。

分享日文教學/閱讀筆記/電影筆記/臺灣、環遊世界旅遊,

歡迎追蹤訂閱分享,一起加入探索生活。

【偶希都理~方格子】https://vocus.cc/user/5e8c0f0efd89780001c4bfee

【偶希都理~痞客邦】https://singletravelersu.pixnet.net/blog

【偶希都理~Matters】https://matters.town/@scart1020

 

【廖慧淑(Su)】

旅人/譯者/獨身主義者

日文翻譯口譯、寫作,個人旅遊經歷超過20年。

透過自遊與工作之便,環遊世界三大洋五大洲,

造訪過40國n座城市,期望持續增加。

#偶希都理 #廖慧淑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