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讀到一篇文章,作者是黃啟團,開頭第一句話,就擊中我心。
有多少時候,你面對應該愛你的父母、另一半、兄弟姊妹、孩子,他們說他們愛你、為你好,可是對你說的話、做出的行為,
只是讓你覺得自己很差、
只是讓你覺得虧欠他們、
只是讓你覺得無法成全所有人的期待、
只是讓你覺得被無止盡的索求、
只是讓你跟他們在一起的時候,就討厭自己,也討厭他們。
愛是什麼?我想很多人都深受困擾,包含不同時期的自己。
如果那是愛,為什麼我一直被要求改變?
為什麼真實的我自已,你總是嫌棄?
是不是我一定要做到你想要的,你才會滿意、才會愛我?
那樣的愛,算愛嗎?
作者舉自己的例子,說在親密關係中,從「我」到「我們」,這一路不容易的旅程。
每個「我」行走在世上,要嘛身上長滿防衛的刺、要嘛穿著厚厚的鎧甲,我想,身為男性,此特徵尤其明顯。
人經常分辨不出,對另一半是愛,還是需求?
而需求的背後,是匱乏。 作者說。
我認為這樣的說法可延伸至所有親近的人際關係,不侷限於婚姻。
好在作者接觸心理學,從心理學得到的養分,讓他逐漸改變自己,洞察人性的真相。
他從原本太太口中的「像個木頭人」,逐漸變得「像個人」了。
雖然是這樣雲淡風輕地描述,但,有過婚姻關係的人,懂的都懂。
突然想到一件趣事:之前在接受心理諮商訓練的時候,經常耳聞個案-尤其是女個案,容易談著談著,就愛上自己的男性心理師。
這道理很簡單,
因為家裡的那一半不是長刺,每次吵架就要跟你爭輸贏;
就是穿鎧甲,一聊到什麼心理情緒、感受時,習慣”理性”的他們大腦就開始當機,面對你,眼神不是呆滯就是防衛:情緒是什麼?能吃嗎?到底你們女生為什麼這麼喜歡聊情緒、感受這種東西?
好好解決問題不好嗎?
但男性心理師就不一樣了。
他們溫柔、同理、和你說話時,非常認真看著你的眼睛,並且不打斷你,還很理解你。
和家中那讓人氣餒的另一半完全不同。
個案以為自己愛上心理師,但其實,妳只是愛上自己的投射---投射出自我內心的匱乏。
妳心中理想的另一半,就應該是這樣。
但現實不是,妳改變不了對方,覺得很失落,剛好眼前心理師出現了,展現出理想的樣貌,於是乎,就愛了愛了。
我大膽的猜測(沒經驗所以不知道),許多出軌、外遇的發生,也許是將自己在婚姻中的挫折、對另一半的不滿,投射在生活中出現的他/她。正因對方身上恰好具備某些特質,非常符合自己想要但得不到的元素,跟他在一起,就能很好地彌補這樣的匱乏。因此,不知不覺,就淪陷了。
許多外遇,除了天生渣男渣女,一開始都不是故意、但逐漸發生。等到驚覺,或許是意志不堅、或許是無法自拔,總之已經來不及踩剎車。
「感覺自己完整了」--浪漫主義者都喜歡這樣講話。
只要不夠清醒,就會跌入萬丈深淵。
回到心理師身上。
心理師的道德倫理規範和罰則很重,不允許和個案在諮詢過程中發展其他關係,無論對方是不是單身。
所以同胞們,醒醒吧!他們溫柔同理傾聽,是因為那是他們的工作,好嗎?
自己在家對另一半也不見得總是如此。(喂~~~這真的是我心理師朋友跟我說的,不要打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