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世代,大家煩惱的不是無法獲得資訊,而是過多的片面資訊帶來的錯誤判斷。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社群媒體以前的時代,在早期互聯網時代時,入口網站(如Yahoo、MSN)演著提供資訊與導航的核心角色,當時台灣還深受日本文化的影響,宇多田光的 First Love 大約是當時的狂熱現象,同時也見證了台灣總統首度踏上美國國土、討論了全民健保。
然後慢慢的從 PTT 開始大家漸漸進入社群,最終在 2004 年Facebook成立、2010年的 Instagram 及 2016 年的 TikTok 引領了短影音潮流後,入口網站的世代正式劃下一道分水嶺,資訊的獲得從單向成為了雙向。
因此,我們可以說在這個世代,大家煩惱的不是無法獲得資訊,反而是過多的片面資訊帶來的錯誤判斷,更清楚一點,我們甚至可以說:目前的社群媒體機制可能會帶來錯誤的市場判斷。
這些機制包括演算法的推薦、虛假流量、以及過度依賴數據分析等,儘管大家都知道井底之蛙的故事,但有時候必須說現在的網路生態,會不自覺地讓很多人都成為被井圍起來而不自知的狀態。
而如此的不自覺,相當可能影響品牌和企業對市場的理解和決策。
在言論自由的世界裡,人人皆享有『媒體』發言權,在這樣的過程中大家也越來越理解『流量』能帶來的好處,也因此每個人都想盡方法可以獲得演算法的青睞,該如何快狠準的做出『被看見』的內容成為了許多人的重點。
然而,社群媒體平台使用的演算法推薦內容,這會導致「過濾氣泡」和「同溫層效應」。也就是說,這只會讓用戶只看到符合其既有觀點和興趣的內容,從而錯過多樣化的信息。
2017 年歐巴馬的卸任演講中也有提及:「我們的社交媒體,周圍看起來都是與我們相像的人、有相同的觀點、從不挑戰我們的假設,這使我們越來越在自己的泡沫中感到安全。」
這一點,或許我現在必須要在這一段話的最後加上『以及焦慮』,也就是說,當人們越來越理解自己不應該待在同溫層的時候,會開始嘗試著看不同的言論,這雖然是很好的嘗試以及突破,但同時有時候只是更加深其無謂的焦慮感。
例如:某間餐廳因為社群上的某篇討論而感到焦慮,接著演算法不斷的推送類似的負面評論時,餐廳老闆當然就會覺得因此而痛苦,認為『全部的人都這樣想』。
可是,其實他可能忽略了總數。
也就是,如果去該餐廳用過餐的人是 5000 人,而負評 10 篇裡面又有 5 人是重複的,那麼,基本上我們甚至可以純理性的說『加入討論的人口基數極少』。
但,他的痛苦之所以如此真實,某方面就是因為演算法偏見的問題所導致。
同樣的,在社群媒體上的內容往往傾向於引起強烈的情感反應,例如:憤怒或是悲傷,而其中更是以負面情緒為主,許多品牌或是商品都習慣性的去操作這樣的情感,但事實上是:爭議性內容可能會獲得大量互動,但這不一定轉化為正面的品牌認知或銷售。
所以如果要突破演算法偏見,或許建議大家需要更在意『真實的人』的『真實聲音』以及提升更清晰的解釋『客觀數據』的能力。
近期因為短影音演算法的改變,加上影音製作因 AI 而再度降低製作門檻後,讓許多人開始轉行開始想要開始做短影導流,但事實上是,有些流量是沒意義的。
我曾經遇過社團僅 1000 人的團媽在一個月之內賣出 100 萬的麵包;也經歷過社團人數30 萬,卻賣不動 10 萬的料理包。
所以首先先確認『流量』對自己的重要程度是什麼,以及自己需要流量最終的結果是什麼,以終為始的推算之後,就會發現其實流量某方面來說,或許並不是必須的(例如:最終需求是轉單)。
流量必須要有價值,這些流量才會有必要。
早期我在代操廣告時,如果結案報告僅需『點擊』時,這報告就會顯得相當蒼白,當時基本上購買新聞媒體的 45 歲以上男性的價錢會最低,但廠商如果是女性商品,如果一樣需要點擊數字的話,那麼,當時下的廣告價值其實極低,但數字卻會超好看。(這邊只是舉例,通常執行時是無法這樣做的,因為都還會有其他討論)
流量的漏斗並不是裝越多越好,而是越恰當越好,甚至我們可以多建造一些不同的漏斗,讓流量搭配不同的行銷手法提升價值。
而,因應現在的『自媒體』生態,還是建議大家不要一窩蜂的去做短影音或是做任何其實自己並不擅長的操作,因為無法穩定產出對消費者有吸引力的那些操作,帶來的流量都是曇花一現。
與其百萬流量零轉單,不如破百流量十轉單。(可參考之前寫過的文章:「私域行銷」是什麼?台灣的影視圈是否有妥善運用呢?從團購歷史來看私域流量對於 IP 建立的重要!)
所以還是回到自身:我想做什麼、我能做什麼、我做什麼能做得很好,以終為始的去設計最適合自己的導流策略,才能產生出來穩定的價值。
任何品牌或是 IP 、商品的經營都會有長短期的策略,而社群媒體的即時性和數據驅動的特性,經常會讓人們過於專注於短期目標。
以短影音來說,許多人都會開始做『模仿』,因為現在的流量密碼是『做爆款內容是最可能被看見的』,因此許多人就陷入了數據迷戀,但,其實再高的互動數或點擊率都不一定可以轉化為長期的價值,當然,如果僅需要短期的『爆』這樣的方式還是相當可行的。(可參考之前寫過的文章:淺談『自媒體經營』|先做,然後停、看、聽,不要看到課程就報名、不用相信高流量講師,最重要的是:知道自己想要說什麼!)
另一方面是因為社群盛行後,『消費者的聲音』更容易被聽到,這一點雖然是優點,但帶來的狀況卻是讓決策者更容易依賴短期數據(或是客訴)來進行判斷,但這些聲音相當可能都是經過「過濾氣泡」的,所以並不一定客觀到可以觀察出長期趨勢和消費者行為模式。
因此,在現在以『社群媒體』為主的自媒體時代中,如果要做出更妥善的市場判斷,除了需要在即時的數據和長期的品牌價值之間找到平衡,也要提醒大家要及時『抽身』回到真實的世界中,才能避免陷入數據迷戀和演算法偏見。
畢竟,現在的社群機制確實會帶來錯誤的市場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