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24|閱讀時間 ‧ 約 23 分鐘

TA溝通分析中的心理地位:你好還是不好?

在《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一書中提及心理遊戲的章節,蒼鷺先問了蛤蟆兩個問題:

「我認為自己怎麼樣?我是好的嗎?」
「我認為別人怎麼樣?他們是好的嗎?」

蛤蟆:「好」究竟是什麼意思?!

蒼鷺:「好」代表任何一種美好的特質,「不好」代表任何一種不美好的特質。

蛤蟆:那我可能其中一個問題答〈是〉,另一個問題答〈不是〉。

蒼鷺:沒錯,每個問題都可以答〈是〉或〈不是〉,結果便有四種組合。

蒼鷺向蛤蟆介紹的是TA溝通分析中一個重要的概念:心理地位

「...這些攸關一生的心理地位,一旦我們在童年決定了何種態度,就會一輩子始終堅持自己的選擇。這些態度和觀點,變成我們存在的根本基礎。之後,我們建構的世界都是在印證與支持這些信念與預期。換句話說,我們將自己的人生變成自我實現的預言。」

簡單來說,「好/不好」指的是:

  1. 我對自己的看法:我好/我不好。
  2. 我對別人的看法:你好/你不好。

舉個極端但易懂的例子:

  • 備受寵愛的獨生子女,於成長過程中自己的需求總能適時地被照顧者回應,故獨生子女易形成〈我好〉的心理地位。同樣的,這些照顧者就會成為獨生子女們眼中的好人,即〈你好〉的心理地位。
  • 若是眾多手足中的一位,可能自幼受到照顧者的忽略、甚至不當對待時,便容易形成〈我不好〉的心理地位,以驗證照顧者的偏心。且未能適時回應需求、甚至給予不當對待的照顧者們,便會成為孩子們眼中不好的大人,即〈你不好〉的心理地位。

不過,就像蛤蟆的理解般,情境會影響每個人心理地位的呈現。也就是說,心理地位的變化會受到情境的影響。


最後,以E.Berne(TA溝通分析學派創辦者)的一段話來摘要心理地位與心理遊戲的關係:

每個孩子出生時都是王子或公主,但卻被自己的父母/照顧者變成了青蛙。孩子透過與主要照顧者的關係組合成四種心理地位:我好(I+)你好(U+)、我好(I+)你不好(U-)、我不好(I-)你好(U+)、我不好(I-)你不好(U-),此為心理遊戲的基礎,通常個人會以「我不好(I-)/你不好(U-)」進入心理遊戲,並透過心理遊戲結局驗證和維持心理地位。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