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8/14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渦蟲全身都能思考

重點摘要:研究基礎認知這個新領域的科學家認為,不只腦細胞,動植物的一般細胞也可利用生物電來儲存訊息、協調彼此活動。生物是由具有優秀解決問題能力的小單元所組成,當這些個別單元聚集並合作,智能或許因此拓展。這些想法挑戰了「人類智能與眾不同」的思維,我們可能需要重新假設:心智無所不在。

謝孟杉的科普閱讀報告 2024年6月13日撰寫


閱讀來源:

渦蟲全身都能思考


媒體識讀檢核:

(1) 作者撰文日期:2024/6/1

(2) 作者:賈可布森(Rowan Jacobsen)

(3) 引用資料:幾篇論文和其他很多資料,例如「The Computational Boundary of a Self」

(4) 明確出版單位:科學人


分析文章問題意識:

認知能力從那裡來?

為什麼沒有腦的生物也能表現出智能?


連結舊有、相關知識:

連結舊有知識:

神經系統

相關的其他科普文章:


分析文章中實驗:

文章中有很多實驗,這裡只取第一個渦蟲的實驗


分析變因:

操縱變因:一開始渦蟲是不是在粗糙的表面被訓練

應變變因:渦蟲會不會怕粗糙的表面


分析實驗組與對照組:

實驗組:一開始在粗糙表面被訓練取得食物

對照組:在平坦表面生活


概略說明實驗操作流程:

渦蟲原本害怕粗糙表面,但是他們把實驗組的渦蟲放到粗糙表面,在中間放食物,讓牠們學習變成不怕粗糙的地方

把兩組的渦蟲都切成兩半,尾部的部分會再生出一個頭

把再生出的兩組渦蟲放到粗糙表面

發現雖然牠們沒有腦,但實驗組會記得粗糙表面有食物


摘要文章中的重要資訊:

研究基礎認知這個新領域的科學家認為,不只腦細胞,動植物的一般細胞也可利用生物電來儲存訊息、協調彼此活動。

生物是由具有優秀解決問題能力的小單元所組成,當這些個別單元聚集並合作,智能或許因此拓展。

這些想法挑戰了「人類智能與眾不同」的思維,我們可能需要重新假設:心智無所不在。


評價本篇科普文章:

這篇文章有點長,提到的主題也很廣。我覺得如果聚焦在一個重點會更好。不過全部讀完後,能學到從生物學、認知科學到神經科學的各種知識。


疑惑與猜測:

疑惑:在一團細胞中是怎麼真正的儲存記憶的?是用什麼形式儲存的?

我的猜測:可能細胞會把記憶編碼到一些化學物質中?


老師評語:

哇!你這篇文章讓我聯想到了「意識之爭」這個科學家之間的較勁:

https://youtu.be/ImGiU0Sjv78?si=m2or3UYSRf-aVKVL

認知、記憶、意識......這幾個詞彙的定義和物質上的存在是什麼,都是相當困難的。

你閱讀並寫分析的這篇科普文章,利用「渦蟲」這個生物會再生的現象,討論了新生的細胞會不會「記得」舊的細胞的經驗,這個實驗結果是「會記得」,就可以推論渦蟲這種生物,是可以將經驗儲存在細胞中的。這些實驗方法和要驗證的假說都好有趣喔!

我直接聯想到一個「修正的挑戰」,會不會經驗只「儲存」在舊的細胞裡,在生長出來的新細胞,其實沒有這些經驗,物質上也沒有接收到什麼化學物質,但是「一部分細胞擁有的經驗」就可以「決定整個個體的行為」,是不是有這種可能呢?在同一個假說底下,我聯想到都還有能再精修的空間~真有趣,分享給你!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