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15|閱讀時間 ‧ 約 26 分鐘

《是你選擇了憂鬱》選擇理論 choice theory

閱讀動機

會看這本書的起因,確實是標題讓人覺得震撼且強烈。在閱讀後產生的想法是,我們的感受是我們可以選擇的,大腦如果是我的夥伴,那這位夥伴很擅長讓我感覺到恐懼、不安、憂鬱。

在這邊突然不禁讓我想起,杜拉拉追婚紀電影裡面的經典台詞,內容大意是:你之所以無從選擇,是因為你選擇了沒有選擇!

這是個很有趣的概念,但我認為還有所不足,因為有時候我們其實是缺少了觀點,所以更多是我們不知道可以這樣選擇,這也是我想要蒐集更多不同觀點,很大的動力來源,因為知道自己不是沒得選擇,而是知道的觀點太少,所以只能夠在所知道那樣少的選項的困境中搏鬥著。 這本書對我而言,讀起來的感受並不算好閱讀,可能是作者表達的因素所導致,也不確定是否為翻譯後用詞的關係。


是你選擇了憂鬱



📖筆記下書中覺得有意思的詞句:

*如果我們不要求別人改變,就會少點痛苦。 *遺傳基因學不能證明人類在性愛上從一而終,我們的基因告訴我們,我們想要異性,但並不限定是誰。 (我覺得作者使用的[異性]這個詞,在現代可以換成[其他人],我會將其說成:我們都渴望想要有其他人,但那個其他人其實未必非誰不可) *當兩人的婚姻有太多的一方開始強迫另一方時,愛與性將變得越來越淡泊。 *要愛一個想控制你、改變你,或是反過來你想盡辦法要控制或改變的人,是很困難的。

*離開憂鬱:改變你想要的,或改變你的行為。 *如果能夠,當你面對衝突不知道如何是好時候,最好的方法就是什麼都不做,至少不會讓衝突惡化。時間自然會導向衝突的其中一方。但很多時候是不能等的。 *選擇理論-沒人可以造就你的困擾,只有自己辦得到/人對於任何其他人的苦惱沒有責任。 *重點放在眼前發生的問題,如果非得回到過去,則是為了回想起過去的成功,而不是回味悲慘。 *把心理問題看做一個選擇,是一種解脫。學習另一種選擇的可能,並將新的選擇付諸行動。 *事實上沒有任何事情能保證未來,婚姻更是做不到。 *專心做覺得對於自己未來最好的,而且清楚知道只有自己是自己能控制的。一直在想怎麼做可以改變對方,就像一個不可能的任務,那也是讓自己感到挫折的原因。 *我們處理失望的方式不見得是拒絕,而是漸漸降低對他們的期望,同時他們降低對我們的期望。 *親密關係的重要性永遠凌駕於「對錯」

*請求對方一起想想,怎麼做可以不傷和氣並維持關係的和諧。 *教育孩子的時候,提供建議比發號施令好,盡可能和他們保持親密,而不要太干涉他們的未來。提供建議的時候避免反覆訴說或喋喋不休。 *我們不能控制孩子選擇獨立去做的事情,唯一使他們遠離破壞行為的方法是讓他們信任你,讓你存在於信任的優質世界。 *發生過的那些事不會永遠黏在妳的腦海裡,是妳自己選擇要去想它的,這樣對妳有什麼好處? *過去的已經過去,假如你要一直去想它,你就是在把自己的人生搞砸。 *不把過去看成現在問題的成因。很多病人想停留在過去,因為過去讓人感到比較安全快樂。歸咎於過去比選擇改變容易多了。 *解決圈圈的使用-讓兩個溝通中的人待在各自地辦劃記的圈圈中,讓他們知道自己可以改變的只有這個圈圈內的事情,自己圈圈以外是無法改變的。 *每當我們說,我在選擇憂鬱或是我正在憂鬱,會立刻意識到那是個選擇。 *所有的完全行為都是被選擇的,但我們只能對行動和思想有直接的控制權。我們可以透過如何行動及思想間接控制感覺和生理。

*了解到我們不能直接控制感覺和生理,唯有行動和思想能讓我們避免失控,讓我們自由。

改變我們的行動和思想不容易,但那是我們唯一能做的。假如我們成功地做出更多滿足的行動和思想,我們就可以在過程中獲得很多的個人自由。


*每當在一個關係裡覺得好像沒有你想要的自由了,那是因為你自己、你的伴侶或你們兩人不願意接受選擇理論的大原則-你只能控制自己的人生。 其他本書相關資訊如下: 作者:威廉.葛列什William Glasser, M. D. 書名:是你選擇了憂鬱 CHOICE THEORY: A NEW PSYCHOLOGY OF PERSONAL FREEDOM #威廉.葛列什 #是你選擇了憂鬱 #選擇理論 #choice theory #M. D. William Glasser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蹦蹦阿奇的餅乾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