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21|閱讀時間 ‧ 約 30 分鐘

忙碌現代人,如何有效學習?分享 4 步驟學習系統,幫你輕鬆賺回學費

我從 5 年前開始,就是一個愛買課跟上課的人。

買課的最終目的,就是要解決生活或工作中的具體問題。

後來我自己整理了以下的 4 步驟,讓我能夠隨時提醒自己:「ㄟ朱騏,別忘記自己買課的初衷!」

這 4 步驟分別是:

  1. 起心動念
  2. 拆解目標
  3. 開始學習
  4. 檢視成果

下面讓我一個個解釋給你聽。

步驟 1. 起心動念

找到「你在學習的為什麼」。

這個概念,是我從 Simon Sinek 的 《找到你的為什麼》中,得到的啟發。

我們人很神奇唷。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而做,往往做個 1 天就不想幹了。但如果你知道自己做事情的理由,要你撐個 1 年都沒問題。

學習也一樣。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學了之後能幹嘛,別人送你這堂課程你都不會想看。但如果課程內容能解決你的問題,在學習預算許可內,自己都會湊出錢去得到問題的解決方案。

不過怎麼知道「自己的學習為什麼」呀?

分享一個訣竅:

寫下你在生活或工作遇到的困難,觀察自己缺少什麼技能所以無法克服。

例如我在剛轉職成技術寫手的時候,就發現自己一直對怎麼組織文件很頭痛。當我發現,自己 1 個月內竟然有高達 20 天,都在日記上無意識提到這個問題時,我就知道出問題了。

於是我就寫下這個「學習的為什麼」:

我想要學習 Divio Documentation System,藉由將該架構導入到工作上的技術文件,讓自己可以寫出好讀又好查詢的產品技術文件。


步驟 2. 拆解目標

知道「自己在學習上的為什麼」很好,但是具體到底該幹嘛阿?

不知道。

所以如果自己要開始行動,勢必需要具體的學習目標。

在這一步,我會將「學習的為什麼」拆解成具體要學的主題,並且列成清單。

但是該怎麼拆解呢?我分享一個訣竅:

使用 SMART 原則來拆解目標。

SMART 原則是各大商管書籍,最喜歡提到的目標制訂法。但不光是在工作上,其實在學習上訂目標也挺好用的。

SMART 原則是由 5 個英文字母組成,分別是:

  • S : Specific (具體的) → 確切來說,我想要做到什麼、完成什麼?
  • M : Measurable (可衡量的) → 對自己誠實,什麼指標可以代表完成了這個目標?
  • A : Achievable (可達成的) → 什麼事情讓我覺得,這個目標是合理的?(這個問題可以幫助自己看到要完成這個目標前,會遇到哪些障礙)
  • R : Relavant (相關的) → 這個目標和我的「更大目標 (例如人生計畫 )」是對齊的嗎?
  • T : Time-bound (有時間限制的) → 我何時一定要完成這個目標?

我們直接來看一個舉例,會比較有感。

例如「跑馬拉松」,如果你只有寫「今天我想要參加馬拉松」。

這看起來很模糊,對吧?

我們用 SMART 原則,改成下面這樣:

  • Specific (具體的) : 我想要去跑馬拉松,而且可以全程不休息地跑完
  • Measurable (可衡量的) : 我會按照馬拉松 App 的數據追蹤,跑完制式馬拉松的距離
  • Achievable (可達成的) : 過去我曾經接受過跑步訓練,我的身體健康,而且距離馬松松活動還有 6 個月。
  • Relevant (相關的) : 我一直很關心自己的心臟狀況,希望它能夠維持規律的跳動,同時讓我能夠活力充沛、測試自己的心肺耐力。
  • Time-bound (有時間限制的) : 我已經報名了 6 個月後的馬拉松活動

這樣就具體多了。


步驟 3. 開始學習

有了目標以及學習資源,接下來就能開始學了。

但這裡有個很容易踩到的坑,叫作「你的學習環境,跟最後應用的場景是不一樣的」。

這是什麼意思阿?讓我舉 3 個範例你就懂了:

  1. 例如你的學習目標是「能夠跟外國人對談 15 分鐘」,但是學習方式卻是跟著 YouTube 影片念台詞。經過一段時間後,你會發現在實際跟外國人對談的過程中,你還是沒辦法對談。
  2. 假設你想學會如何在團隊中共同開發專案,但你的學習方式是自己寫程式語言,而不是參加一個工程團隊一起開發。經過一段時間後,你可能會發現,雖然你自己寫的程式語言很流暢,但在實際的團隊合作中,你卻無法順利地與其他成員協作,因為缺乏團隊開發的經驗和溝通能力。
  3. 你的學習目標是「能夠進行一次流暢的演說」,但是學習方式卻是買一本書來讀,而不是做好簡報後直接上場演說。經過一段時間後,你會發現,在實際上台演說時,你還是感到非常緊張,不知道如何應對突發狀況,因為缺乏實戰經驗。

發現問題了嗎?

就是「你的學習環境,跟最後應用的場景是不一樣的」。

那該怎麼解決呢?

學習專家 Scott Young 在《超速學習》 這本書中,就提到:

雖然我們感覺自己在看書、看線上課程學習知識,但實際上都在繞遠路。

在學習上,正確的作法叫作 直接學習

也就是「直接把你想學的技能,用到你想做的那件事情上」。

想想之後要在哪裡使用那個技能,盡量就在那個場景中學。


步驟 4. 檢視成果

學習了一陣子後,這趟「學習之旅」也即將到尾聲。

但如果只是學完課就算了的話,其實挺可惜的。

這時候我們可以用一個技巧,叫作「寫學習 AAR」。

AAR 是 After Action Review 的意思,也就是記錄以下 3 個問題與答案:

  1. 做對了什麼
  2. 做錯了什麼
  3. 下一次學習,可以採取什麼改進

這個動作看起來很不起眼吼,但意外的有效。我們在做的事情,叫作:

打包經驗,帶到下一次的學習。

如果你看過 “重生類” 網路漫畫,或是玩過 “1 周目/2 周目” 的重生類電玩,就會發現這簡直是開外掛的行為。

因為第一次做事情,大家肯定都很笨拙。但如果做了第二次、第三次,你會發現:「其實,事情好像也沒這麼困難嘛。」

學習也一樣。

你可以打包經驗,帶到下一次的學習中。

讓自己學的更好,將線上課程或書中的知識,盡快的應用到生活當中解決現實問題。

透過這 4 個步驟,你就能系統性的學習任何你想學的新東西

快速複習一下:

  1. 起心動念
  2. 拆解目標
  3. 開始學習
  4. 檢視成果

現在,你已經掌握系統化的學習方式了。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我有一個消息想分享給你。

我的最新課程《現代人的學以致用全指南 | 21 天建立高效學習的輸出習慣》已經上線了。

這是一堂,教你怎麼系統化「輸出知識」的課程。

但為什麼要學呢,下面讓我跟你分享我的想法。

透過先輸出、再學習,學習效果會更好。

使用這個連結下單購買,還可以再減 NT.300!

👉 立刻加入,透過輸出提升學習效果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朱騏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