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7|閱讀時間 ‧ 約 26 分鐘

抖音傷仲永:社群短影音時代中的孩子

〈抖音傷仲永:社群短影音時代中的孩子〉2023-09-07


  我們曾經談論過「短影音文化」對現代人的影響。作為一種「最有效率的娛樂獲取方式」,這種體驗已經侵入了多數人的生活之中。即便我們從來沒有下載TikTok,只要我們使用任何的社群網站、或任何的影音網站,這種當前資本認定為「最有效率的流量獲取方式」,也早已鋪天蓋地地滲入這些平台。無論這些網站過去幾年長什麼樣子,如今它們的首頁也都在主推這些短影音。


  如過去提過的,這影響了我們的閱讀與思考,原先就已經越來越式微的閱讀習慣與能力在今日注意力渙散的手機成癮者身上更是不復存在。不要說讓他們靜下心來讀一本書,五百字以上的貼文對一些人來說已經需要標註「文長,慎入」。連自己喜歡的實況主,許多粉絲也開始只看一兩分鐘內的精華片段。用碎片資訊來填補碎片時間的行為,最終使我們即便一整天假日在家休息,也只是花了一整天撿拾那些網路上的碎片資訊。



  但這還僅僅是作為接收者的人的情況。雖然我們的空閒時間被大幅侵蝕,但至少我們還有些自己會花長時間去做的事情。無論你的工作是否能使你樂在其中,至少在那些時候,我們的大腦與身體必須要去面對一些具體且歷時較長的事情。我們需要在實際操作中,面對實際事物的抵抗,我們在那裡面累積經驗,逐漸形成特定的技藝與生活。


  然而,在社群媒體時代(尤其是TikTok時代)長大,剛成為青少年的孩子,她們幾乎不得不欣羨並嚮往成為抖音網紅。我們會在這些短影音上,看到非常多外貌順眼的孩子,她們學習那些展示樣貌與身體的動作、練習討好演算法的表情,搭配最俗濫與缺乏自身品味的洗腦音樂,去追求那或許給她們帶來名利、又或者稍縱即逝的關注眼光。



  這無疑是令人不寒而慄的。在缺乏政府與家長的監管與意識之下,這些孩子從如此輕的年紀就將自己的生命攤在全世界的面前。我們並不知道人們都會用怎樣的眼光來看這些孩子的舞步與微笑,但無論她們是否取得「事業上的成功」,在未來的幾年裡面,她們都將活在流量、點閱率與無數人的評價之中。


  在這個時代裡面,要一個人成熟穩重地不去在乎社群網站上的評價與數字變化幾乎是不可能的,尤其當這些數字與評價從一開始就超出了你能力負荷的時候。在近期的一段專訪裡面,導演李察.林克雷特(Richard Linklater)談及年輕一代的演員。在他看來,這些年輕人並不是真正的「演員」,他們比多數人有自信,但除了「我的 TikTok 有幾百萬人追蹤」之外,他們的履歷與表演技能幾乎全是空白。


  林克雷特認為,這些社群媒體明星不過是一些自溺又自戀的孩子,他們只是表現出那些令其他年輕人忌妒的生活方式,而並非真正擁有某些使他們應該成為明星的具體技能。



  林克雷特的說法或許有些過於絕對。那些人之所以能成為社群媒體明星,除了他們的自信與機運之外,他們首先必定是踏出了其他人沒有踏出的一步,並且適時地站上了某個「市場的風口」。我們也會看到一些長期有在培養技能、在特定領域耕耘的表演者,透過社群媒體得到更多他以傳統途徑難以得到的機會。同時,如果一個人他真的持續經營他的社群媒體,並能以此獲得穩定的受眾,即便那與典型的「表演」與「經營」都有所不同,他仍舊需要具備某些屬於這個時代的能力。


  但另一方面,就像每每與「童星」概念一同出現的「走偏路的過氣童星」,觀眾永遠是善變與喜新厭舊的。過早「走上巔峰」往往讓這些年輕的表演者在往後的日子承受更多痛苦。


  或許他們中的一些人,能用更多更好的努力和心態調適去克服這些--就像如今已經走出自己的路的艾瑪.華森。但某種意義下,她的「聰明女孩」形象,仍舊在許多人心目中與妙麗重疊。多年後,無論她多麼成功,也還是不時會被問到關於妙麗與《哈利波特》的事。


  但同時,還有更多更多無法成為艾瑪的年輕表演者,而在未來,這樣快速成名後失去關注的孩子只會越來越多。在社群短影音的強大影響之下,無數隨時準備被觀眾「滑掉」的社群童星,或許就是人類將要面對的下一個「失落的世代」。





延伸閱讀:

〈簡化與快速的時代:偏見的傳承與高效率娛樂〉

〈News is in the Bin:過剩的、娛樂的、價值隨機的資訊〉

〈去說:流量時代需要的資訊實踐〉

〈致「新時代」(二):分數、社群與成為你自己〉

〈「知識的支離破碎」:那些轉生成了網路文章的書中文字〉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