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25|閱讀時間 ‧ 約 6 分鐘

關於職涯-如何讓自己有動力去做那些有「價值」但還沒有「價格」的事


最近和朋友X聊到工作,他說自己對工作感到迷惘。剛好我在學習職涯諮詢的課程,便運用課程中的牌卡,幫助他找到自己真正重視的價值。

在挑選牌卡時,我發現他拿了很多張,比如管理、獨立性、變化性、工作環境等,這顯示他對理想工作的價值追求很多元。

我接著問他:「如果只能選三個你最在意的價值,會是什麼?」經過一番取捨,他選出了「經濟報酬」、「創造力」和「威望」。

為了更聚焦,我請他對這三個價值進行具體定義。

「經濟報酬」是金錢和物質上的回報。對他來說,這意味著當前職位的薪水要達到同職等的兩倍。比如,若同職等的工程師拿5萬,他就希望能拿到10萬。

「創造力」指的是發明新事物或開創新概念的能力。對他來說,這要求他從事一些從無到有,沒有前例可循的工作。比如,幫忙排班表或建立SOP流程。

「威望」則是指得到他人的重視與尊敬。對他來說,當大家想到某個問題或提到他的名字時,會認為他是該領域的專家。

他認為這三個價值對自己是環環相扣的:透過從事有創造力的工作來提升威望,隨著威望提升,他便有資本要求更高的經濟報酬。

聽到這裡,我好奇地問他:「你的目標看起來很明確啊!那你有考慮在現在的工作上實踐嗎?比如主動承擔排班或解決問題的任務。」

他回答說不會,因為他所在的公司是家族企業。經理曾親自告訴他,身為外人,現在的薪資已經到頂,升遷也無望。既然經濟報酬無法提升,多承擔創造力的工作只會徒增負擔。

他認為,要實踐這條路徑,最好的方式就是經營YouTube,從中獲取更多的經濟報酬。

為了鼓勵他具體規劃,我請他使用能力卡找出實現這個目標所需的能力,並透過「你希望如何加強這些能力?」這個問題,引導他思考可以利用哪些管道和方法。

儘管後來確實用這個方法讓他明確了路徑,也確立了方法,但他接下來的疑問讓我陷入沈思。

「我覺得自己最大的問題是,無法提起勁去做這些有價值,卻沒有價格的事!」

即使知道長期有益,但卻不想去執行

朋友X的這段話,讓我想起之前讀到的一個認知心理學概念:「現時偏誤」。

意思是,當面對長遠利益時,我們往往傾向選擇短期內能立刻獲得回報的事,即使這回報遠不及長遠的利益。

朋友X的情況正是現時偏誤的典型例子。他明白經營YouTube可能在未來帶來豐厚的經濟回報,但眼前卻缺乏立即可見的收益。

現時偏誤使他更傾向選擇不立即行動,因為短期內看不到具體的回報。

就像我們知道規律運動能改善健康,但缺乏即時效果往往讓我們難以堅持,朋友X也同樣陷入了這個心理認知當中。

他了解研究和規劃可能對未來有重大意義,但目前需要付出的心力和時間,因爲沒有短期回報,讓他難以保持動力。

更何況,這種長期利益本身還充滿不確定性。並不是做了這些研究就一定能靠經營YouTube換來收益,這樣的未知讓他更容易停滯不前。

當下我沒有立即回答他,因為我也在反思:當我遇到類似情況時,是如何找回動力的?

後來,我發現自己在開始執行之前,會先確認當前的行動是否與我的擅長或熱情相符。

對我而言,熱情能激發動力,讓我開始行動;而擅長則彰顯了我的獨特性,吸引更多反饋,並成為我堅持下去的理由。

為了與擅長和熱情對焦,我會問自己三個問題。

一、我通常在哪些事情上特別專注?這次要開始的行動是否與這些事相關?

大家是否曾經做某件事專注到忘了時間?這種狀態在心理學上被稱為「心流」。

通常,要進入心流,需要從事一項有挑戰性但不過於困難的工作。

根據我對自己的觀察,我自己是在寫作的時候特別容易進入心流,但也不是隨時隨地開始寫作就能進入這樣的狀態。

所以當我意識到自己剛經歷完心流體驗時,會紀錄當下的行為、環境以及寫作的內容,找到進入心流的路徑,並在每次行動開始時對焦時間、環境是否有機會讓自己進入專注的狀態。

二、有哪些經驗是當別人在做時,我覺得自己能做得更好?如何在這次行動中重現那樣的經驗?

曾經有一個汽車廣告的口號讓我印象深刻「專注完美,近乎苛求」,有時候我們本身的熱情,就是來自於對於某些事物追求完美的「龜毛」。

因此,我會思考自己在哪些事情上吹毛求疵,或是當別人做某件事時,我會覺得自己能做得更好。這種偏執如果與接下來的行動對焦,便能提供更多動力。

有時候我會一直模擬自己如果在當下,會做些什麼來讓一切更有自己的特色或更加分。

比方說在閱讀別人的球員側寫時,我會去想自己可以從什麼樣的角度、什麼論述方法撰寫,能讓故事更有張力,並在下一篇文章時實踐這些技巧。

三、我在哪些事情上曾多次被人稱讚做得很好?這次行動是否運用了那個領域的技能?

有時候,我們可能不清楚自己的能力,這時可以回想過去,別人經常稱讚我們在哪些方面表現出色,這往往就是我們的擅長所在。

在行動之前,我們也可以檢視這次行動中是否有與這些擅長相關的環節。如果有,那麼我們就更有可能獲得他人的認可,甚至得到市場的青睞。

例如,曾有編輯稱讚我在撰寫人物故事方面特別出色,因此當新的專題來時,我會優先從人物故事著手,因為這是我所擅長且市場認可的方向。

當然,在問完這些問題後,我也會通過一些外部方法來增加動力,例如為每個階段設立里程碑和獎勵,並確立長期目標,這些外部誘因可以提高單次行動的效率。

然而,我認為,如果要持續長期行動,找到內在的擅長與熱情才是關鍵。我也相信,唯有長期執行那些有價值的事,自身的價格才能獲得提升。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李致淮的職涯寫作筆記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