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博士生,才看清教育的運作本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當我還是個博士生時,曾經以為教育是神聖而純粹的,應該遠離任何金錢的影響。然而,隨著深入了解大學的運作機制,我才真正看清了背後的現實。


▋經費從哪裡來?


你是否曾好奇,系上設施、博士生薪水、活動等經費究竟來自何處?其實,這些經費是由系所所屬的學院提供的。而學院的經費來源呢?通常是來自於更上層的機構,包括政府資助或私人研究機構的支持。


▋政府與私人機構如何決定經費走向?


政府的資金來源是國民的納稅錢,這些錢必須投資在能夠促進國家發展的領域。而私人研究機構的資金,則來自於公司的營利所得,並會投資在能夠加速公司發展的科技或研究。


兩者的共通點在於:他們都關注「發展」。


▋為何發展如此重要?


無論是國家還是公司,都需要足夠的科技發展來維持競爭力。而科技發展的背後,需要大量人才投入,產出大量知識。而這些人才,正是大學中的學士、碩士、博士生們。


▋市場法則在教育中的運作


當經費有限,資源稀缺時,資金必然會流向那些能快速產生回報、對國家或公司發展有利的學科。這就是為什麼某些科系碩士生越來越多,資金源源不斷,而某些科系則因為缺乏影響力,逐漸被邊緣化。


市場運作的邏輯很簡單:有價值的東西,會吸引更多的資源與關注。當你看到學校某些科系蒸蒸日上,而有些則苟延殘喘時,這背後的原因往往和它們對市場或國家發展的影響力息息相關。


當我們清楚了解這一切時,就會明白教育本身,也是一場無形的市場競爭。

avatar-img
536會員
1.8K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啟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作為博士生,你或許以為自己可以在學界與業界之間自由選擇。 但其實,真正決定你去向的,是你每天如何分配時間與精力。 學界與業界並不是你能簡單「選擇」的,它們在衡量你是否「適合」。 - 錯誤1 - 誤以為可以「選擇」學界或業界 很多人認為自己在畢業後能自由選擇要走向學術還是產業。但事
1. 沒有具體的計畫安排: - 很多學生往往對於自己的學習進度抱有過於理想的期待,總覺得「今天可以完成很多事情」。然而,現實卻是,如果沒有清楚的每日計畫,一整天可能在毫無方向的狀況下度過,時間很容易就消磨在滑手機、追劇、或是隨意上網查資料上。透過設定每日計畫,不僅可以有助於控制時間的分配,還
對許多碩博士生來說,研究的核心目標不僅是發表論文,更是創造真正對社會有影響力的創新。然而,如何將學術研究轉化為實際應用的商業模式,往往是研究生涯中的一大挑戰。日本作者吉田将英在他的著作《コンセプト・センス》中提出了一個8問框架,幫助我們系統性地分析新的商業概念,這對碩博士生在學術之外的創新實踐大有裨
我一直使用「自由寫作」來將讀到的資訊做篩選內化, 寫成一篇一篇的「啟發筆記」, 就非常符合細谷功老師所描述的「知 = 事實+解釋」。 事實對應著我在閱讀過程中,從資訊源摘取下來的內容。 這部分內容不會因人而異,文字就是那樣,符合事實。
如果你是一名碩博士生,正在為如何管理好奇心驅動的筆記而煩惱,這篇文章會提供你新的思路。通過參加Nick Milo的免費培訓,我重新理解了如何讓好奇心筆記融入學術研究中,建立更強的知識連結。這三個思維突破,將幫助你在學術筆記中找到平衡與深度。 - 突破1 - 將洞察當作連結點 研究生的學術筆記
想申請博士班的學生該具備哪些條件才能脫穎而出? 這篇文章會告訴你什麼樣的學生最有機會成為博士生。 如果你想了解如何成為一個具備潛力的學術研究者,這篇內容絕對對你有幫助。 根據我的經驗,挑選博士生的核心條件可以歸納為三個關鍵特質: - 1. 有自己的想法:在學術研究中,僅僅接受
作為博士生,你或許以為自己可以在學界與業界之間自由選擇。 但其實,真正決定你去向的,是你每天如何分配時間與精力。 學界與業界並不是你能簡單「選擇」的,它們在衡量你是否「適合」。 - 錯誤1 - 誤以為可以「選擇」學界或業界 很多人認為自己在畢業後能自由選擇要走向學術還是產業。但事
1. 沒有具體的計畫安排: - 很多學生往往對於自己的學習進度抱有過於理想的期待,總覺得「今天可以完成很多事情」。然而,現實卻是,如果沒有清楚的每日計畫,一整天可能在毫無方向的狀況下度過,時間很容易就消磨在滑手機、追劇、或是隨意上網查資料上。透過設定每日計畫,不僅可以有助於控制時間的分配,還
對許多碩博士生來說,研究的核心目標不僅是發表論文,更是創造真正對社會有影響力的創新。然而,如何將學術研究轉化為實際應用的商業模式,往往是研究生涯中的一大挑戰。日本作者吉田将英在他的著作《コンセプト・センス》中提出了一個8問框架,幫助我們系統性地分析新的商業概念,這對碩博士生在學術之外的創新實踐大有裨
我一直使用「自由寫作」來將讀到的資訊做篩選內化, 寫成一篇一篇的「啟發筆記」, 就非常符合細谷功老師所描述的「知 = 事實+解釋」。 事實對應著我在閱讀過程中,從資訊源摘取下來的內容。 這部分內容不會因人而異,文字就是那樣,符合事實。
如果你是一名碩博士生,正在為如何管理好奇心驅動的筆記而煩惱,這篇文章會提供你新的思路。通過參加Nick Milo的免費培訓,我重新理解了如何讓好奇心筆記融入學術研究中,建立更強的知識連結。這三個思維突破,將幫助你在學術筆記中找到平衡與深度。 - 突破1 - 將洞察當作連結點 研究生的學術筆記
想申請博士班的學生該具備哪些條件才能脫穎而出? 這篇文章會告訴你什麼樣的學生最有機會成為博士生。 如果你想了解如何成為一個具備潛力的學術研究者,這篇內容絕對對你有幫助。 根據我的經驗,挑選博士生的核心條件可以歸納為三個關鍵特質: - 1. 有自己的想法:在學術研究中,僅僅接受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大學的時候好像都很糜爛,有沒有正向的事情,今天就來跟大家說打工吧,打工可是大學隱藏必修的項目之一,跟各位說明,有拿錢的叫做打工,沒拿錢的叫做實習,回到正題,基本上打工的目的,通常十有八九都是錢的問題,有些人是因為之後想要獨立自主,畢竟外面開銷很高,不是每個家庭都很有錢,所以大部分都會去做就學貸款部分
Thumbnail
今年六月教育部推出了博士生獎學金,鼓勵人才攻讀研究所,吸引有意願就讀博士之學生,減少少子化與高等教育投入意願降低所帶來的衝擊。 在海外的華人,基礎研究與應用又分別面臨什麼? 身為學子的我們,未來該何去還從,對學歷的定義還會相同嗎?
1. 製造知識的能力: - 在學術研究中,寫學術文章與寫社群文章有很大的不同。學術文章需要設計實驗、製作論據,並與相關的研究比較,展示自己的貢獻。這種製造知識的能力,奠定了研究生能夠研究並學會任何感興趣的東西的基礎,不需要依賴「知識代理人」的二手精華版知識。例如,我在普渡大學和UCLA的研
1. 教育經費的來源: - 作為博士生,可能會好奇系上的設施、薪水和活動經費是從哪裡來的。這些經費實際上是從你的系所屬的學院來的,而學院的經費則是從更上層的機構來的,這包括政府機構或私人研究機構。 2. 政府與私人機構的資金來源: - 政府機構的經費來自國民的納稅錢,這些資
在理想世界與現實世界之間,學院成為最純粹形式的不可能存在。
Thumbnail
你得有勇氣、得有信心讓許多薪資待遇配不上自己,如此才能笑看那些假道學。
Thumbnail
回顧這五年的校園生活,充實卻也充滿挑戰。從母親的保守思想到對校園生活的憂慮與挑戰,作者透過不斷戰勝自己的恐懼,最終因為這些點點滴滴的經歷,加深了對人生的體悟與成長。
在高中時期,許多學生對於大學生活充滿了憧憬,幻想著大學是個可以放鬆、玩樂的四年,能夠擺脫繁重的課業壓力,盡情享受社團活動、交朋友和自由生活。然而,這樣的想法可能會導致錯誤的期待,影響學習和成長。因此,作為一名高中生,需要正確認識大學的真正目的,並調整心態,以迎接即將到來的挑戰和機遇。 首先,我們必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大學的時候好像都很糜爛,有沒有正向的事情,今天就來跟大家說打工吧,打工可是大學隱藏必修的項目之一,跟各位說明,有拿錢的叫做打工,沒拿錢的叫做實習,回到正題,基本上打工的目的,通常十有八九都是錢的問題,有些人是因為之後想要獨立自主,畢竟外面開銷很高,不是每個家庭都很有錢,所以大部分都會去做就學貸款部分
Thumbnail
今年六月教育部推出了博士生獎學金,鼓勵人才攻讀研究所,吸引有意願就讀博士之學生,減少少子化與高等教育投入意願降低所帶來的衝擊。 在海外的華人,基礎研究與應用又分別面臨什麼? 身為學子的我們,未來該何去還從,對學歷的定義還會相同嗎?
1. 製造知識的能力: - 在學術研究中,寫學術文章與寫社群文章有很大的不同。學術文章需要設計實驗、製作論據,並與相關的研究比較,展示自己的貢獻。這種製造知識的能力,奠定了研究生能夠研究並學會任何感興趣的東西的基礎,不需要依賴「知識代理人」的二手精華版知識。例如,我在普渡大學和UCLA的研
1. 教育經費的來源: - 作為博士生,可能會好奇系上的設施、薪水和活動經費是從哪裡來的。這些經費實際上是從你的系所屬的學院來的,而學院的經費則是從更上層的機構來的,這包括政府機構或私人研究機構。 2. 政府與私人機構的資金來源: - 政府機構的經費來自國民的納稅錢,這些資
在理想世界與現實世界之間,學院成為最純粹形式的不可能存在。
Thumbnail
你得有勇氣、得有信心讓許多薪資待遇配不上自己,如此才能笑看那些假道學。
Thumbnail
回顧這五年的校園生活,充實卻也充滿挑戰。從母親的保守思想到對校園生活的憂慮與挑戰,作者透過不斷戰勝自己的恐懼,最終因為這些點點滴滴的經歷,加深了對人生的體悟與成長。
在高中時期,許多學生對於大學生活充滿了憧憬,幻想著大學是個可以放鬆、玩樂的四年,能夠擺脫繁重的課業壓力,盡情享受社團活動、交朋友和自由生活。然而,這樣的想法可能會導致錯誤的期待,影響學習和成長。因此,作為一名高中生,需要正確認識大學的真正目的,並調整心態,以迎接即將到來的挑戰和機遇。 首先,我們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