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0|閱讀時間 ‧ 約 0 分鐘

書籍推薦《蛤蟆先生看心理師》讓我學到的 3 個心理成長秘訣!


我想分享我從《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學習到的三件事,每一件都讓我感觸頗深,尤其是第三件事,讓我更有意識地覺察自己的溝通狀態。對於喜歡看書的人來說,這本書應該不會太陌生。書名乍聽像是童書,但實際上,內容非常適合對心理學和諮商感興趣的讀者閱讀。

書中透過蛤蟆的憂鬱情緒以及自殺念頭,展示了蛤蟆與蒼鷺諮商師的對話。在蒼鷺耐心的傾聽與引導下,蛤蟆回溯了自己的過去、審視了現在,並在諮商過程中記錄了心境和對未來的改變。被憂鬱困擾已久的蛤蟆在第一次諮商時問了一句:「你認為我能變好嗎?」而蒼鷺的回答

「如果我不相信每個人都有變好的可能,我就不會做這份工作了。」

第一件事:檢查自己所相信的信念,這些信念帶來什麼影響

為什麼要檢查信念?因為你相信什麼,會影響你如何看待發生的事情,而你的「態度」會進一步影響你的「行動」。這句話聽起來簡單,但可以發現,一個人選擇相信什麼,往往會引導他看見什麼。例如,相信「人性本善」的人,總能看見人類善良的一面;而相信「人性本惡」的人,則往往看到相反的面向。

第二件事:與其批判自己,不如理解自己的過去(童年)

書中講到一個很有趣的故事,故事告訴我們父母、家庭和成長環境對我們有著深刻的影響。故事是這樣的:假設你來到一個漂浮在外太空的太空艙中,你無法離開那裡,而太空艙裡有兩個人體型比你大、智力比你高、能力也比你強,所以你經常需要依賴他們。他們會因為你做的事情不符合他們的期望而生氣,但同時他們也會用愛來照顧你,而你也以愛回應他們。這個故事聽起來如何?表面上與我們無關,但實際上,那兩個高大的人代表的是我們的父母,而我們則是弱小、需要依賴他們才能生存的孩子。這意味著,在某個時期,我們不得不「適應」我們的父母和環境,才能夠生存下去。

第三件事:檢視自我的溝通狀態

我們每個人都有三種溝通狀態,分別是「兒童自我狀態」、「父母自我狀態」以及「成人自我狀態」。以下是簡單介紹:

  1. 兒童自我狀態
    試想一下,人類與生俱來的「本能」情緒是什麼?開心時大笑、難過時流淚、不如意時生氣、害怕時尖叫或逃跑。然而,這些自然情緒在我們小時候,可能會被父母所控制。例如,我們大哭時,父母為了讓我們安靜,可能會把我們鎖在廁所裡,或是準備打我們一頓。這會讓我們不敢再表現情緒。有些人會選擇壓抑情緒,也有另一些人可能會選擇反抗並逃離家門。換句話說,為了「適應」父母和環境,我們未必能夠適時展露真實情緒,而是選擇應對情況的其他方式。透過過去(童年)的經驗,直覺且未經思考的溝通方式,就是所謂的兒童自我溝通狀態。
  2. 父母自我狀態:用自我標準評判他人
    這種溝通狀態通常扮演指責或指正的角色。從小,我們學習父母的價值觀、道德觀和世界觀,這些影響了我們的評判標準,幫助我們區分好壞、善惡、是非對錯。這並不意味著我們會完全接受父母的價值觀,長大後我們可能會有不同的見解。但「父母自我狀態」是指,我們會將自身的價值觀投射到他人身上,並直覺地認為別人「應該」符合我們的標準。當別人未達到這些標準時,我們會對他們產生批評,不論是否說出口,有時內心的批判也是一種指責。
  3. 成人自我狀態
    在成人自我狀態中,我們能夠區分「主觀感受」與「理性思考」。事實上,許多時候我們的「感受」並不總是理性的。以我為例,我有位講話很直白的朋友,某段時間,我臉上長滿痘痘,這位朋友說:「你有沒有在洗臉啊?我帶你去做臉吧!」當下我非常受傷,甚至覺得他故意傷害我。但隨著他的道歉,我有意識地發現「他故意傷害我」這個想法是不理性的。且從我朋友的語言和後續的行動也都能夠看出他的無心之過。當我們能夠區分感受與理性思考,這會大大幫助我們進行有效溝通,因為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往往會混淆兩者,錯把感受當作事實。

總結

我們每個人都有這三種溝通狀態,每種狀態都有其存在的必要,並沒有哪種狀態是最好的。然而,只有在成人自我狀態中,我們才能對自己有新的了解,並不會像兒童或父母自我狀態那樣,僅僅依賴過去經驗來做出直覺反應。對於常常使用父母自我狀態來溝通的人,我覺得酸民就是很好的代表!哈哈哈,歡迎大家跟我分享,這三種自我溝通狀態讓你想到了誰,或是什麼事件!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