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是要來提醒自己警惕手機不要用太兇了...
在英國醫師 Dr. Rangan Chatterjee 《你要快樂, 才能好好生活》這本書裡讀到一個觀點,很有感:
把手機當成是一個人 Treat your phone like a person。
手機不只是一個讓你上網的工具:螢幕背後,眾多心理學和程式設計的精英,收集你的個人興趣偏好,為你精心呈現專屬的個人化知識,吸引你的注意力,成心要你上癮。
你的手機可能比家人更了解你,更知道怎麼引誘你、討好你。
小孩為了討愛,尋求關注、博取注意力,我們可能覺得很煩;但手機無時無刻在爭取我們的注意力,把注意力打包賣了,我們卻沉迷其中。
書上說:『你摯愛的人希望你把注意力從手機轉移到他們身上,實際就像要跟整個矽谷的力量與才智較勁。』
怎麼辦呢?作者建議我們,更有意識的使用手機:『把手機想成是一個人。你會希望那個人總是跟著你,走到哪就跟到哪嗎?』
前陣子跟林寶一起聽了一集 Brains On! 的 podcast 節目 "Phones: The fun, the annoying and the confusing",正好也提到類似的觀點:
當你同意孩子開始自由使用手機,等於是讓一個陌生人住進家裡,甚至進到孩子的房間——他開始給孩子意見,給他人生建議,扮演起父母的角色。
很具象的把手機當成一個人,想像飯桌上你只顧著跟這個外來者聊天,忽視了坐在身旁的家人;或是另一半就在身旁,你卻在聽『別人』講的笑話,很大機率完全戳中你的笑點。
Podcast 節目裡,有一段兩個孩子對大人的告白,最打動我:
現在的孩子們,出生在有手機的時代,從小就被耳提面命,要謹慎使用手機,節制使用時間... 但大人們沒有被這樣教育過,或許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大人沒辦法放下手機。有時候孩子們真的希望大人可以多陪陪他們,不要總是盯著手機看...
最需要教育的,其實是大人啊!
今天看到《教養逆思維》作者 Dr. Becky Kennedy 的一段影片,說道我們這一代人,小時候要找父母說話,從不會看到他們用手機背面對著我們;但我們的孩子可能常常抬頭找我們的時候,是先看到手機,才看到我們的臉。這會讓孩子們學到大人是用手機來自我安撫,以後也學我們這樣安撫自己。
有一天林寶跟我說,『媽媽,你在有手機的時代生活,也在沒有手機的時代生活過耶,好酷哦!』
我還真沒想過這件事。
很酷嗎?我不知道,我還在適應這個新時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