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2|閱讀時間 ‧ 約 0 分鐘

《如何打破把你框住的限制,找回自由?》

最近在《心經》讀書會裡面討論到,如何把不自由變成自由(註1)。其中一個關鍵的因素就是,知道讓自己不自由的原因。


很多時候我們都把不自由的因素,歸咎於外在的各種限制,但真的是這樣嗎?來看看下面的兩個例子。


A先生的父親是台灣傳統製造業的老闆,在台灣經濟起飛的時代,賺了不少錢,因此A先生和他的哥哥在大學畢業之後,能夠到美國去留學,繼續深造。


兩兄弟先後在美國拿到學位,哥哥很順利地找到工作,也決定留在美國繼續生活, A先生則選擇回到台灣,接手父親的事業。


但是十多年下來, A先生愈來愈茫然,也愈活愈滄桑。他發現自己對父親的事業,完全沒有熱情,他好羨慕在美國的哥哥,可以自由自在的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人生活得好精彩。


我問他:「當初為什麼決定回台灣?」

A先生:「因為哥哥想留在美國,我只好回來!」

「可是為什麼哥哥不回來,你一定要回來呢?」我納悶的繼續追問。

「我們都沒有要繼承爸爸的事業,這樣爸爸不是太可憐了嗎?」他語帶無奈地回答著。


原來他是因為可憐著父親,才迫不得已回來接手。


再來看看另外一個例子。


B小姐是個普通的上班族,大學畢業後已經工作十餘年了,一直和父母住在一起。她常常抱怨父母親的掌控性很強,許多她想做的事情都不能做,日子過得很不自由。


她有一個哥哥和姐姐,一上大學就搬出去住,畢業後也一直在外面租房子,完全沒有搬回來的打算。B小姐很羨慕哥哥和姐姐,能夠自由自在的做自己想做的事,不會被限制住。


我問她,為什麼不搬出去呢?她說,如果我也搬出去,爸媽不就被我們這些小孩抛棄了,他們會很孤單、很可憐。


這個覺得父母很可憐,是不是和A先生很類似。一個因為可憐父親,而選擇繼承家業,一個是可憐父母親,而選擇跟他們住在一起,過著被限制的生活。


他們兩個都覺得自己的人生,就是被家庭給綁住了,但是和他們來自同一個家庭的兄弟姐妹,為什麼可以過著截然不同的日子呢?


其實這兩個人的不自由,都是他們自己的選擇(潛意識)。


雖然兩個人看起來好像比較有同情心,不忍心放下家人,但其實兩個人會做出類似的選擇,是因為他們的內在有一個同質性:可憐自己。而父母親就是他們可憐自己的一個「投射」。


可憐自己的人,心裡是需要別人的關懷與幫助的。當他看到可憐的人時,尤其是比自己更可憐的,他就很難放下對方,而且會想要去照顧對方。這就是一種投射。


因此這兩個人是因為內在有這樣的特質,所以無法做出和他們的手足一樣的選擇,而讓自己變得不自由。


這種可憐自己的心情,大部分人都有,只是程度的差別而已。


在台灣,我們的手機常常會收到某一些轉發的訊息,例如某個地方有個年輕女孩,家人得了重病,所以她被迫出來做小生意賺錢;或是某一處的阿伯,以種植某種農作物維生,但阿伯不懂宣傳,作物賣不出去,請大家多給予支持⋯⋯


這樣的消息常常被一再地轉發,而這些人也因此獲得許多幫助,感受到台灣濃濃的人情味。


但是有很多人長得既不可愛,也沒有家人得重病,自己還要付出很多勞力,才能換取微薄的薪水。當這些人看到「可憐的人」會獲得比較多的幫助時,你覺得他們會有怎樣的心情呢?會真心覺得,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嗎?


其實大部分都是會怨天尤人的,怨自己出身不好、長得不好、運氣不好,怨東怨西,怨到後來可能就躺平了。


以靈魂學習的角度來說,家人有重病,被迫出來做生意賺錢,這樣的境遇,必然有靈魂安排的美意。或許這個女孩,透過這樣的壓力,會用心的去專研,如何把東西做得好吃,如何去行銷,讓更多人知道。透過不斷地努力,後來有了自己的店面,甚至開了很多分店,像日本的阿信那樣。


如果大家因為可憐她而給予很多的幫助,其實延緩了她的人生往上走的時間,那麼這真的是在幫助她嗎?


大部分人是被逼到絕境,才會去尋找出路的。


如果你在市場看到趴在地上的乞丐,或是在繁忙的十字路口,看見賣玉蘭花的婦人,你總是忍不住停下來給錢或是跟他們買花,那麼你要去看看,你是不是遇到可憐的人,就會忍不住想要幫助他們?那麼你的內在,可能也有「可憐自己」的部分。


唯有你能看見自己的價值,那個內在可憐的自己,才會慢慢地愈來愈小。而在生活中實踐感謝+反省=奉獻(註2),假以時日,你會看見那個蛻變後的你自己。


你的不自由,其實不是外界給你的限制,而是你的個人特質所吸引過來的靈魂功課。你可以做的,是學習如何把那些絆腳石變成墊腳石,提升你自己的能力,完成地球功課,離開輪迴。



註1:《心經》p.84。章成、M·FAN著。商周出版。

註2:請延伸閱讀《奉獻》一書。章成、M·FAN著。商周出版。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