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0/17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李飛飛自傳 的10點感想

    --《AI 科學家李飛飛的視界之旅》

    這本書以作者的個人經歷為主軸,配上一點AI發展的故事,用「看到就是思考、感知就是一切」這個概念貫穿全書,英文書名:TheWorldISee 恰如其份的說明了這一點。

    1.感知就是一切:

    演化的海洋中,在有了感受器之後,接收刺激、產生反應、再產生思考的大腦。反過來說,如果缺乏對外界的感知,思考就不存在,生命就只剩下代謝了。而視覺在人類的進化過程中,可能扮演了最重要的關鍵角色;後來她的研究表明,我們不但看到光線、形狀,同時還有經過大腦處理後的「意義」。所以「#視覺就是理解」,這也是真正的人工智能的方向。

    2.逆境激發潛力:

    當李飛飛剛移民到美國時,面臨語言、金錢這種現實露骨的壓力,,反而激發了她的動力。這讓我想到,#為什麼有人背著壓力成長,有人直接被壓垮,差別在那裡?怎麼才不會被現實打倒呢?

    3.李飛飛父親的快樂哲學:

    李飛飛父親能在任何細節中,發現快樂的生活,即使在語言不通的環境下,仍然能勇敢追求自己的興趣。#如果真的喜歡某個東西,困難似乎都變得不再那麼難以克服。

    4.感恩的重要性:

    李飛飛在自傳中提到,她在求學時期,數學老師不僅對她非常好,還成為她當時在美國唯一的朋友,兩人無話不談,並且保持聯繫。這讓她感恩不已,而這種 #感恩的心態也讓我感動。雖然我一直知道感恩的重要性,但實踐上還是做得不夠。

    5.時間管理的智慧:

    李飛飛在普林斯頓大學時對時間的珍惜態度值得學習。她說每過一天,就離畢業更近一步。這種減法式的時間觀念讓我非常震撼,當用「#失去」的時間觀去看待時間,突然覺得時間變得好珍貴。

    6.興趣和熱情的亮度:

    李飛飛在自傳中提到,她進入普林斯頓大學時,發現講台上的老師對物理的激情,遠超過她原本以為的自己對物理的熱情。這讓我非常羨慕,自己什麼時候才能對某件事物,產生如此強烈的熱情和能量呢?我好羨慕那些 #發光發熱的人。

    7.AI與人類問題的關係:

    這一點是讀完書之後,在網路上看到龍應台與她的對談中,她回答觀眾的問題給我的啟發。李飛飛說,#AI只是放大了人類原有的問題,並不是AI本身帶來了新問題,觀眾問的問題,其實都是人的問題。她認為,這些問題本來就存在,只是AI讓它們顯得更嚴重、更迫切,逼著我們去面對。

    8.「北極星」啟發:

    在書中多次提到了「北極星」的概念,說她一路求學和工作的過程中,無論是她的信念,還是幫助她的貴人,這些都像北極星一樣指引著她的方向。

    那我生活中的北極星是什麼呢?看到她有北極星的指引,才能有這樣的成就,我就開始思考,自己是否可以自己設定一個北極星?這讓我想到之前 #費曼提到的12道人生難題,我覺得這些問題可以不斷用來拷問自己,指引人生方向,也像是一種北極星的作用。

    9. #量變產生質變:

    當一件事情的數量達到一定臨界點後,質的變化就會發生。李飛飛舉大腦為例,說大腦是由簡單的神經元組成,但這些神經元連接在一起,就形成了一個非常複雜的系統。

    我想到,是否可以將筆記系統設計成像大腦一樣的多功能、複雜的系統?如果將每一個筆記視為一個「神經元」,那麼這些筆記如何彼此連接,就像神經元透過突觸進行連接一樣?這樣的連接機制可能會產生一種協同效應,讓筆記系統的功能變得更加強大和智能化。那麼該怎麼做呢?

    10.醫療疏失的反思:

    她提到她母親生病時,想到醫療疏失的問題。在美國,每年有10萬人因醫療疏失而喪命,這個數據讓她感到非常震撼。這也讓我想起我媽媽住院時,她因為腳開刀,需要懸掛抬高腳,但護士沒掛好,結果我媽的腳突然掉下來,撞得很痛,護士卻面無表情,我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

    這讓我覺得很矛盾,我們一方面想要相信醫生和護士的專業,但當他們確實有疏失時,我們該如何面對?這是一個很難處理的情況,讓人無力又無法接受。

    李飛飛的做法,是讓這種疏失的可能性,#從系統上減少,而不是針對個人。她想辦法運用AI幫助醫護人員,減少風險。

    #AI好書 #有故事有內容有哲理 #科學家的故事總不讓人失望 #拿起來就忍不住想一口氣讀完的好書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