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聽眾朋友們分享的好書是《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作者:羅伯.迪保德。
不知道你在職場上,有沒有遇過這樣的情形,主管臨時宣布:各位同仁注意,我們單位接到一項緊急專案任務,幾位同事們聽到後的反應如下:
哪有人專案做一半做不下去了,就丟給我們做,這樣非常不公平啊,而且這一定是爛攤子,我們要向高層抗議!
這件事嗯…聽起來有點意思,不知道是什麼樣的專案?說不定很好玩喔!
小張,你不要生氣啦,大家現在的確都很忙,如果真的都沒人要接,那就我來接吧。
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回答呢?有沒有更好的答案?
小芬這樣的人格特質,的確非常地盡忠職守,但也很容易讓自己壓力過大。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這項任務的分派,的確有更合適的應對方法,但是必需從瞭解內在的三種自我狀態開始說起。
這本書改寫自英國童話《柳林風聲》,全球賣出超過300萬冊,是一本結合童話和心理諮商的心理學入門書。
主角蛤蟆先生有憂鬱的傾向,但他沒有放棄自己,在好朋友們的鼓勵下,選擇與心理師蒼鷺共同合作,透過10次的諮商努力,他漸漸從谷底爬出來,學會如何覺察自己內在的情緒,擺脫焦慮憂鬱的念頭,蛻變成一位心智成熟、獨立自信的人。
改變向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整理本書提出的兩個重要觀念,和大家一起分享,有系統的檢視內在,抵抗低潮的來襲:
作者依據溝通分析心理學派(簡稱TA),提出每個人內在都具有三種不同的自我狀態。
分別是父母(P)、成人(A)和兒童(C),簡稱PAC 模型。
當我們小時候,第一個學習的範本來自於父母,父母親的言行、態度、要求會直接內化成我們的價值觀,形塑為最底層的自我意識。
我有一位朋友,姑且稱為小明,從小成長在醫師的家庭,爸媽對他的期望很高,希望他將來長大成人,也要成為一名醫師,繼承家業。
但是小明不喜歡醫學,卻依然聽從父母親的安排,不斷地勤奮苦讀,屢敗屢戰,終於在重考了三次之後,考上醫學院,如願成為一名醫師。
小明曾經透露,就算他現在成為醫師,每當他工作不如意時,腦中經常會出現父親的聲音說:你怎麼總是讓我失望,達不到我的要求!
書中主角蛤蟆先生的父親,是一位嚴厲而正直的企業家,他經常怒氣衝衝地對蛤蟆說:我到底要跟你說多少遍?不准這樣做!
當蛤蟆不小心犯錯時,父親會嚴厲地指責他說:回到你的房間,直到你準備好要道歉時,才可以下樓!
至於蛤蟆的母親,則永遠把他當成小男孩看待,附和著父親的嚴格管教,
沒有給他太多的溫暖和關心。
由於爸媽都忙於事業,造成蛤蟆從小總是一個人獨處,經常感覺到很孤單、很悲傷,因此在潛意識中,形塑出『可憐的我』的形象。
小明和蛤蟆的父親對小孩的態度,正是處於父母狀態,容易產生指導糾正的心態,尤其是『挑剔型』父母,會像一位法官一樣審視別人。
一開頭舉例的公司緊急專案,小張直接武斷批評主管的不公平,這時候小張的心態,就是處於批判型父母自我狀態。
(1) 第一類型/自然型兒童狀態
我們在幼童時期,會自然而然產生出許多情緒,包括:快樂、熱情、憤怒、悲傷、恐懼、驚訝等等。
面對公司丟來的緊急專案,小華抱持的是好奇、驚訝、玩遊戲的心態,這時候他就是屬於自然型兒童狀態。
(2) 第二類型/適應型兒童狀態
幼童因應原生家庭的環境、父母親制訂的規矩,不得不去壓抑自己的情緒,產生出順從的行為,包括:附和、取悅、道歉、倚賴、妥協等等。
處在這樣的心態,容易屈服於壓迫,同時習慣責怪別人,都是外在的人事物,導致自己的不快樂。
作者認為,成年後的很多行為,都是從兒童時期學來的 。
當一個人處於自然型兒童自我狀態時,他會很本能地展現出原本的樣貌,例如暢快開心的大笑、看連續劇時直接對反派角色生氣開罵等等。
一開頭的緊急專案事件,小芬自願無條件承攬專案,她的心態就是處在適應型兒童狀態,認為自己地位最低,反正其他人推來推去,最後還不是丟給她來做,不如自己先接起來。
當處於適應型兒童狀態時,容易壓抑自己的情緒,盡量配合他人但其實內心非常委屈。
如同蛤蟆先生認為,自己從來不生氣,實際上,他是轉換成嘔氣、鬧彆扭、沮喪、厭煩的行為,來緩慢釋放自己的怒氣。
蒼鷺說:我們的感覺是自己選擇的。
我們選擇要生氣或悲傷,沒有任何人能夠讓我們產生任何感覺或情緒,除非使用武力或威脅。
如何能做出最適當的選擇呢?答案是,採用成人自我狀態。
當我們處在成人自我狀態時,能夠以新的觀點看待自己,用理性、非情緒化的方式思考解決問題,相信自己,同時願意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回到開頭的緊急專案事件,面對主管交辦的專案,最合適的應對是,採用成人自我狀態的方式表達意見,舉例另一位同事小王說:
我們部門能否承接此專案,建議主管先考慮以下三點:
第一點,完成專案需要多少工作量和時間?
第二點,盤點同仁現有的工作量及負荷量。
第三點,原先執行的單位,是否有交接文件和其他支援。
如果必需由我們單位承接,公司能否提供其餘的人力調派,
或訂定額外的加班補休機制,協助大家一起如期完成這項專案。
小王用平等、理性的態度,面對問題,有助於公平分派任務,避免某些同仁產生受害情結。
必需注意的是,這三種狀態,沒有好壞之分,每個人都具備這三種狀態,會因為所處的外部環境與人事物出現不同的對應心態。
學習覺察自己,在什麼情況或對應什麼人的時候,出現什麼樣的自我狀態,有助於更深入瞭解自己,問自己為什麼會在這些狀況產生這樣的對應心態?
作者認為,心理地位往往從童年時期建立完成, 一旦我們在童年決定了某種心理地位,就會一輩子堅持自己的選擇,而這些選擇會直接影響未來的『人生腳本』。
心理地位分為四種模式:
(1) 第一類/『倒楣鬼』心理遊戲
處於這種心態的人,認為自己是一個『倒楣鬼』,命運之神發給他一副爛牌,同時抱怨別人手上的牌永遠比他好。他會經常怪罪別人、怪罪環境造成他的厄運,千錯萬錯都是別人的錯。
蒼鷺說:有些人會竭盡所能地選擇,記住那些悲傷和不愉快的事情,忘記或忽略美好的時光。
處在這種地位的人,在面對問題時,經常會感到無力、退縮,甚至焦慮、憂鬱的情緒。
(2) 第二類/『可憐的我』心理遊戲
蛤蟆剛開始進行心理諮商時,正處在這種『自憐自艾』的沮喪狀態。
蒼鷺為了讓蛤蟆自我覺察,舉了一個例子,如果蛤蟆叫了一輛計程車,結果車子沒來,蛤蟆的心裡會怎麼想?
蛤蟆說:我一開始會很難過,然後可能會猜想,司機是不是遇到什麼事情、或是有更緊急需要的客人,甚至我會怪自己,是不是我沒有把時間、地點說清楚。
蛤蟆忽然醒悟,原來自己一直用『可憐的我』來面對問題。
這個狀態對自己及他人都沒有興趣,認為生命本身沒有任何價值。這類人可能會出現精神分裂的人格傾向,容易因情緒不穩定,產生傷害自己與他人的念頭。
上述兩種心理地位,都容易形成受害者情結,認為自己沒有任何價值。
而造成受害處境的真正原因,是因為受害者經常在無意之間,偷偷地或無意識地,配合別人一起來加害自己,而自己竟然完全不知道。
當你覺得自己有罪時,你會審判誰?判定自己有罪,然後嚴厲地譴責自己,極端的人會懲罰自己、施以酷刑。有些人終其一生都活在自責裡,如同被判處無期徒刑一樣。
(1) 第一類/『我逮到你了,你這個壞蛋』心理遊戲
這樣的心態經常由嚴厲的批評型父母、上司來扮演,如同蛤蟆的父親對待他一樣,總是指責蛤蟆事情做不好、讓他失望。
職場上則是有權勢的同事或主管,把自己想像成嚴厲的父母,對同事或下屬咆哮謾罵,把員工當成不乖的小孩來懲罰管教,引發各種職場霸凌事件。
(2) 第二類/『你怎麼敢』心理遊戲
這種心態的人,總是攻擊、譴責別人,以迫害別人為樂趣。
他們很少會感到沮喪,因為憤怒是抵抗沮喪的最佳防衛方式,他們將內在的恐懼投射到別人身上,怪罪於別人,把對自己的怒氣轉向到他人。
這種狀態屬於雙贏局面,你能夠相信自己,同時充分信任別人,是一種成熟穩重的價值觀。
想要擺脫受害者的泥沼,你必需把自己提升到成人自我狀態。相信自己有能力改變,用理性的態度作選擇,勇於承擔責任。
蒼鷺對蛤蟆說:能幫助你的人,只有你自己。
蒼鷺為了減少蛤蟆對他的依賴,他不提供解答,而是要蛤蟆不斷地自我探索,自己去思考領悟。蛤蟆最後從『可憐的我』狀態轉換到成人自我狀態,能夠勇敢表達出自己的情緒,捍衛自己的權利,接受自己的能力和與眾不同的特質。
溝通分析創始人艾瑞克‧伯恩曾說:
每個人生下來都是王子,卻被父母變成青蛙。心理治療的目的,就是讓青蛙再度變回王子。
破除受害者情結的最佳方案,就是採用成人自我狀態,活在當下、接納自己。
過去的事情無法改變,接納原本的『這個我』,接受那個『辦不到』的自己,不要太苛責自己。
對於可以改變的事物,抱持願意改變的『勇氣』,唯有自己想要改變,改變才能成真。
如同蛤蟆所說:如果人生有一套劇本,不必照著劇本走,甚至可以沒有劇本。
所謂活得真實,就是誠懇地回應當下的需求,如此便能打破從童年延續的因果循環,擺脫過去的束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