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2|閱讀時間 ‧ 約 0 分鐘

影響你一整天好壞的關鍵5秒!訓練你的不適感。

哈囉~我是小歐Austin,大家最近過得好嗎?


上禮拜跟大家分享說自己在工作上面對的一些挫折跟挑戰,那這禮拜幾經波折之下呢,又讓這些艱難工作的進度給稍微往前推一些了,真的是覺得相當不容易啊,雖然我早有心理預備,想說這禮拜會是工作佔比相當高的一週,不只是上禮拜跟大家分享的案子,也包含說前兩天去支援北投區的園遊會活動,要跟我的前主管一起搭檔主持整個下午的活動,所以就會有些事前工作要準備,搞清楚活動流程、來賓跟主持稿等等。也因為是第一次主持這樣的大型活動,所以真的花了一些時間準備,這禮拜就有幾天待在公司加班。


另外也是因為上週跟大家分享的那個案子進度緩慢,前前後後做了一些修正,我禮拜一就開始做,到了禮拜二下午把公文送出去,直到星期五早上呢,終於拿到案子批核的公文,結果打開來一看發現,會計部門的主管還沒有核章,又不巧地碰到他請假,所以就只能等到下個禮拜才能再做下一個動作,因為公文的核可只是第一步,接下來還會有一些行政程序要走,每個程序牽扯的部門還有人員也都不太一樣,所以就要繼續去做溝通協調,也可能會需要去主動追蹤一下進度,但我覺得因為有調整好心態,所以真的是沒把自己當一個受害者來檢視,就滿腦想說自己怎麼那麼倒霉,一個案子而已搞成這樣,然後就開始抱怨,比較多的心思都還是放在說,到底要怎麼讓這件事情更加順利。因為有這樣思考,回過頭來一看,這件事情竟然處理那麼久,心態上也不會這麼emo,反正該處理的事情就趕快處理,有什麼困難就盡量去分析、解決,找一個取捨的作法。


過程中也有其他部門的同事打電話來跟我催促這個案件,因為起先我以為我們做好了,已經開始請他要運作後續的作業,沒想到中途殺出一個程咬金,就要補一些複雜的流程,所以對那個同事也比較拍謝,因為他已經開始運作了,最後就變成他的作業會delay,那為了不要造成別人的困擾,只好請他先將整個作業刪除,等到我這邊搞定,再請他重啟程序,不然在公部門,只要事情處理的時間越長,就越容易會被注意到,甚至會成為主管列管的案件,簡單來說就是大家都有大家的壓力,所以只好一個逼一個,這是比較無奈的地方,但就是先建立好這個心態,我覺得也比較不會有內耗的情緒,總之這禮拜算是蠻專注在工作上,下禮拜呢忙碌程度就會稍微降低一些,但還是會盡量讓自己去延續這個積極心態,因為也還有下一個案子必須要處理,那天騎車騎到一半發現,一直到年底,自己大概每隔一兩週的時間,就會有一個比較大的事情要處理或是要參與,一方面雖然覺得疲累,但也帶一點興奮感(笑),可能真的是M屬性,就覺得有事情可以做,有挑戰要去突破,還是一件開心的事情。



不過同時也發現說,不管是什麼樣的事件,其實心態佔領的地位真的蠻重要的。


尤其決定這件事情走向的關鍵,往往只在那短短的幾秒鐘。舉例來說,假設你今天原先是預計8點要起床,但8點鐘一到,鬧鐘響起的那瞬間,你感覺自己全身疲累,沒有力氣,而且天氣又涼涼的,讓你更能感受棉被中的溫暖,而按下鬧鐘貪睡鍵,真的就是拿著手機隨便押一下就可以了,甚至不用張開眼睛,花這麼小的力氣就可以這麼舒服,那當然是誘因很高啦,於是按著按著,等到下次醒來已經是11點半,看到這個時間那麼晚,心情變成是絕望,甚至有點想放棄,哎,都已經那麼晚了,我真是廢,睡了那麼久,浪費很多時間,想一想真的是讓人家不想面對,想著想著就又不小心睡著了,下次再醒來1點了,不得不起床,因為肚子餓了..(笑)


這個就是一個蠻經典的循環,而且過去也多次發生在我的生活當中,每次都想說明天放假要當一個超級積極的人,結果真的等到假日就會搞到很晚睡,然後隔天睡到不省人事,瞬間假日就又過完了,只能在期待下個假日。忘記在原子習慣還是哪一笨書中有提到這樣的觀點,他認為說我們的一天會怎麼過,往往是由幾個關鍵的決策所造就的,比如剛剛的例子,其實有幾個關鍵的瞬間決策點,鬧鐘響起,要不要按下貪睡鈴,只要你按了第一次,你再按第二次的機率就會提高很多,畢竟每次都只有5分鐘,看起來少少的,但殊不知當你按下第二個5分鐘,其實已經跟你原先的計劃相差了10分鐘了。那如果再往回推,會讓你想賴床的因素之一也許是因為沒睡飽,所以我們就要回推前一天晚上發生什麼事,例如你預計11點半要睡覺,結果11點半的那個瞬間,你看著手機的通知,覺得打開來看一下應該也還不錯吧,只要自己可以控制得住,頂多滑個5-10分鐘就要睡覺了,結果脆上面的狗狗貓貓影片,或是一些大陸幹片,真的都比想像的還要吸引人,即便你都知道劇情會怎麼發展了,但就是停不下來,跟早上賴床的結果依樣,開始有點自我譴責的聲音出現了:我又搞到這麼晚睡,真的很廢欸,好累喔,明天一定爬不起來了。 所以這邊這個關鍵決策點就在於11點半的那個瞬間,我們決定按下手機的解鎖按鍵。



所以你的一天其實有可能從前一天晚上就已經決定好了,而決定你24小時的因素居然只在於那大概15秒左右的決策時間。


因為我決定滑手機,所以我晚睡,因為我晚睡,所以我很疲累,因為我疲累,所以我想再多睡一點,因為我睡太久,所以我今天又浪費掉了,這個循環就這樣發生了。Ted上有一個非常有名的演講叫做如何停止搞砸你自己,這個超過3千萬觀看的演講,是一個叫做梅爾,羅賓斯的美國人,他也是一個Podcast的主持人,整篇演講他就是在分享這樣的事情,當時她41歲,他面臨一大堆挑戰,失業、負債、酗酒還有婚姻危機,所以他每天都不想起床,直到有一天他看到NASA發射火箭的影片,在倒數5-4-3-2-1這樣的片段,他突然產生一個念頭,跟自己說明天早上,他要像火箭一樣,把自己從床上發射出去,而且那個時間要快到,沒有辦法放棄,從此之後他就一直不斷地執行這個5秒法則,也開始創業,過他的積極人生。


以我自己來說,除了剛剛前面提到的起床循環,確實發現說有時候我們的生活真的只是因為那個念頭出現的一瞬間,不適感出現了,所以導致我們要面臨抉擇,而這個選擇通常非常好選,也就是放棄相當容易,超級容易,而且可以獲得立即的報酬。比如說我在跑步的時候,通常前3公里是我認為的痛苦期,因為身體還沒有適應跑步的狀態,所以前面3公里我會一直想要反覆地確認說我到底跑了多久,還有多久才能結束,然後我會開始發現自己好喘,喘到有點想要放棄了,就會在內心煎熬,告訴自己還是趕快放棄好了,真的不適合跑步,總而言之會有很多負面的情緒跑出來。但是等到3公里一過,身體習慣了,步伐越來越穩定,氣息也慢慢適應,就會轉變成肌肉階段,能夠感受到自己正在運用肌肉運動,這個時候要跑到5公里,就也不困難了,所以後來我都會告訴自己3公里的那個檻一定要跨過去,因為我知道3公里那個地方會有個心魔。當然這個只是一個例子,綜合前面梅爾·羅賓斯提到的5秒法則,我覺得有幾個非常值得納入平常訓練的挑戰可以做。


5秒法則我認為他是一個單純的做法,但他比較少去顧慮我們的心態設定,而是運用一種,停止思考的方式,直接讓你進化成機器人去運作,我記得我有施行過一段時間,但後來我火箭發射的時間越拖越長,從影片的5秒,一直數到10秒,15秒,甚至30秒,最後一個30秒結束,我還會再數下一個30秒,遙遙無期,最後就放棄了。所以我覺得在實施5秒法則之前,還有一個要鍛鍊的,就是我們面對不適感的能力,因為那些讓你猶豫、果決不斷的事情,通常都是因為我們的內心出現了一點掙扎,而會放棄的關鍵往往是因為放棄太容易,堅持下去的成本太高了,而只要我們生活中累積越來越多這樣的經驗,就會讓我們越來越逃避去面對任何挑戰,腦中的那個舒適圈也會越來越侷限。


而要訓練自己接觸不適感的方法也相當地容易,就是主動去找它(笑),聽起來很像在講屁話齁,而且這又跟我們前陣子在談原子習慣有點不同,原子習慣告訴我們的是培養一個習慣,重點在於頻率,即便只有10分鐘的時間也沒有關係,只要讓細胞擁有記憶,就能夠順利培養習慣,而可以持續的關鍵就是當你感到厭煩的時候就停止,這是一個相當人性化的設計,因為你要堅持的習慣,不可以讓你有討厭他的心態,不然這個習慣對你來說就會是一個懲罰。

但是我們這邊要談的,主動面對不適感,他跟原子習慣並不衝突,因為我們要談的事情是透過系統降敏法,一步步地去讓我們知道說其實生活中的許多事情,都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困難,因為想像他是最強大的,活在腦袋中的恐懼,永遠都比真實還要來得大上許多。而透過系統降敏法,去訓練我們接觸不適感,比如說洗冷水澡、早起晨跑、運動的時候去感受力竭等等,只要是能讓你的身體受到刺激,然後跟你腦袋原先想的是有落差的事情就可以了,比方說冷水澡,光想到冷水澡,我們就會想到冰冷、刺激、肌肉緊繃,但其實冷水澡最不舒服的往往就是衝下去那個瞬間,大概會維持15秒左右,而我們要追求的,就是那15秒,過了之後身體會慢慢適應,而大腦也會逐漸轉變認知,從那太可怕了,我不行,逐漸變成,其實沒有我想像的那麼糟糕,因爲我的身體是可以接受的。



盡量從自己生活中可以接觸到的事件去著手。


晨跑如果不是在你原先的生活環境範圍,那就不容易堅持,之所以會提冷水澡,不只是因為我自己親身嘗試過,也因為說他其實是我們每天都可以接觸到的事情,最簡單的判斷就是當這件事情你會感到猶豫,那你就跟自己說,我現在要做的不只是這件事情而已,他背後代表的是我要接觸不適感,我要擴張自己的舒適圈。人其實是非常容易習慣也是非常仰賴認知的一種生物,當我們慢慢建立出一個新的價值觀是,我是很勇於面臨挑戰的人的時候,許多事情就不會再這麼困難,我覺得像這樣子的訓練,他也是人格特質很重要的一環,事實上,在心理學裡面也有類似概念,像是自我效能感,當你相信說自己是一個有能力的人,你會感覺到更多的自信,也會讓你更勇於面對挑戰。當然不適感指的也不只是恐懼,還包含了麻煩與厭倦。


那也要記得去記錄或是鼓勵我們成功克服不適感,讓自己可以從中獲得正向經驗,這是相當適合建立的好習慣之一。


Ok,只要講到這種議題,都會不小心滔滔不絕,總之就是綜合一下5秒法則,鼓勵大家還有自己主動地去追求更多不適感,面對生活中的事件,只要你的腦袋跳出思考,覺得很厭煩、恐懼,就反過來試著讓自己去嘗試看看,在心態上建立自己是一個勇於追求挑戰、不適感的人,再輔以實際作法5秒法則,逐漸減低自己猶豫不絕的那個思考過程,就能更積極地去面臨我們生活中的挑戰,我覺得這個真的是要自己親自去嘗試才有辦法感受到的愉悅,所以呢多說無益,今天就先嘗試把洗澡水溫度調低吧(笑),我們下次見囉,掰掰~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