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01|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科學革命的結構》讀書會(二):科學活動不是教科書上寫的那樣

〈《科學革命的結構》讀書會(二):科學活動不是教科書上寫的那樣〉2024-12-01

 

  這一次的閱讀範圍裡面,我們正式進入到了孔恩的文本。從第一節的第一句話,孔恩就開宗明義地說出了自己對於素樸科學觀的不同看法,他說:「要是我們不把歷史看成只是軼事或年表的堆棧,歷史便能對我們所深信不疑的科學形象,造成決定性的變化。」

 

  為了說明我們一般理解的科學的誤導性,孔恩用了一個生動的譬喻:他認為就像我們不能從旅遊指南裡掌握一國的形象一樣。教科書有它特有的目的(說服與教學),所以它會指引我們用一個特定的面向去認識科學概念。但很顯然的,這種作法所提供出來的科學形象,與科學的實況將截然不同。

 

  換句話說,我們一般而言對科學的那種「標準、客觀、始終如一」的想像是有問題的。而要打破這種過於美好的印象,只消我們確實地、除魅地檢視歷史。

 

 

  那麼,教科書式的科學史是怎麼樣的呢?孔恩指出,這種史觀簡單地將科學界定為由「觀察」、「定律」及「理論」等內涵構成的對象,彷彿科學方法就只是某種蒐集上述這些教科書資訊的操作技術。而科學家的工作,就是去不斷地按照這套「標準方法」將知識一點一點加入進來。

 

  在這種科學史觀下,科學史的任務有兩個:一、去弄清楚這些科學理論是「由什麼人」、「在什麼時候」發現或發明出來;二、去描述並且這現代科學曾經受過哪些錯誤或迷信的壓抑與阻礙,導致發展受到延緩。

 

  而這種被孔恩稱之為「累積發展史觀」的科學史在上述這兩個任務上都遭遇到了問題,其一,隨著研究越來越多,他們發現如「氧氣是什麼時候發現的?誰第一個想出了能量守恆的概念?」這類問題根本難以回答。因為科學好像根本就不是這樣「由一個一個個別的(可辨識的)發現堆積出來」。

 

  同時,現代科學信念與前輩科學家的「失誤」和「迷信」之間的區別也是困難的。研究者們發現,那些過時的信念其發展的過程並沒有比現在的科學信念來得「不科學」。如果我們把它稱為神話或迷信,那我們也沒有什麼好理由不把現代科學的信念稱為神話或迷信。可是我們又不能把這些科學信念加進現代科學裡,否則我們的科學中將有一大堆彼此無法相容的科學信念。

 

 

  這兩個難題都直接挑戰了那種「累積發展史觀」。這也引發了一種--在孔恩之前以侉黑為代表的--新史學理論。以孔恩的推展方向來說,他認為第一個重要的核心在於:

 

  科學方法論本身其實並不足以決定某個獨一無二的獨立結論。一個科學研究者或社群究竟會得出怎樣的科學結論,其實取決於非常多被一般的科學史書寫(或科學宣傳)有意無意忽略的其他因素。譬如科學家的個人氣質,或他的形上學觀點、甚至對神祕學的興趣中相信的事。

 

  孔恩認為,各個時代的科學中都有像這樣的一些佔據核心地位的「武斷元素」。譬如我們都知道,地星說之所以很長一段時間沒有辦法被推翻,和當時的社會環境、宗教信仰、以及對古希臘流傳的某些自然哲學之篤信都息息相關。也就是說,並非科學一定會發展成那樣,就像我們知道的,後來日星說取代了當時的地星說典範。

 

 

  然而,孔恩在這裡並不是要因此去說這些武斷元素是不好的。與之相反,孔恩一定程度上肯定了這些武斷元素對科學發展的重要性。因為,恰恰是由於有一整個科學社群共同接受這一特定的主流信念,他們才可以沒有後顧之憂地進行深入研究,讓理論繼續推進。而這,便讓孔恩所謂的「常態科學」成為可能。

 

  在後續的章節裡面,我們將接著談論「常態科學」是怎麼一回事,以及前典範時期與後典範時期間,科學實踐活動會有怎樣的不同。





延伸閱讀:

〈《科學革命的結構》讀書會(一):導論、孔恩思想發生的背景〉

〈黑鴉鴉一片:「烏鴉悖論」的科學哲學啟發〉

〈他的故事:一次對「事實/詮釋」問題的現象學回應〉

〈「身體圖式」概念的發展:一塊身體現象學的敲門磚〉

〈費曼的困惑與人文學的價值(一):無用的學問〉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