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是我太懦弱了嗎? 才會想逃離這個教育體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一直在懷疑自己的選擇與想法到底正不正確,我一心想逃離體制內,還是其實我就應該妥協,好好準備會考,我下一步到底要怎麼走?

真正開始唸書大概是小學六年級,那時我看到了很多留學生的vlog,國外的環境讓我無比嚮往,到紐約留學變成我當時最想做的事,我也意識到如果想留學必定要讓自己變得更厲害,於是我開始認真讀書,精進自己的英文,積極參加各種比賽累積經驗。

國一七上的我充滿幹勁和希望,每天的生活就是安排進讀,完成進度,準備比賽,參加比賽,每次段考都能有班排一,校排也一直在前三十名,對此我對自己挺驕傲的,畢竟在國中以前有班級前十名就要偷笑了,不僅是成績表現不錯,比賽也拿了很多獎。

七下的日記逐漸會出現「我好想逃走」、「我不想讀了」、「這樣的生活甚麼時候才看的到盡頭」,我也意識到我有多麼羨慕國外的教育體制,我有多麼怨恨我所在的地方,但那時的我早已忘記了自己努力讀書的初心,我的動力變成怕自己成績往下掉,怕別人看我笑話,怕原本比我成績差的人超過我,可是用這樣的心態作為動力真的好辛苦,我讀的好痛苦,真的好痛苦。

八上的我,情況也沒好到哪,課業變得困難,我的負擔越來越重,正式加入了語資班,當時的成績明顯沒有七年級出色,大概都落在班排二、三名之間,校排約在四五十名,語資班量巨大,只不過都是報告或著研究跟課本半點關係都沒有,生活雖然忙碌了不少,但我很喜歡,喜歡自己做一些更成績無關的事,同時對體制內教育有更多不滿和無奈,也非常討厭在意成績的自己,其實到這裡我差不多也忘了我為甚麼而讀書,比了無數個賽,我很喜歡比賽,比賽讓我感覺自己沒有一直泡在書堆裡,減輕我對自己的怨恨值,不時我開始有強烈的自殺念頭,我沒有憂鬱平常的生活也沒遇到大事,只是覺得好像沒有很想活著,開始各種搜尋方法。

八下剛開學都還算ok,四月的時候學了某個單元的數學,學得很挫折很沒成就感,後來我的情緒出了問題,書也讀不下去了,開始拒學,甚麼都不想做,原本除了公假都沒請過假的人,開始瘋狂請假,有天,爸媽說不能不去學校那麼多天,就叫我去上學,車快到學校時我的情緒開始崩潰,哭個不停,只好又把我送回家,後來去看醫生了,開始吃離憂,八下三次段考都沒有認真讀,學的也不扎實,還放棄了兩個我很擅長的比賽,快放暑假時,情況有比較好了,暑假本該開始備戰會考,但我一點書也沒碰。

生病過後,不知道為甚麼自己讀不了書了,現在的我是不見棺材不掉淚,非得要前幾天才開始讀,唯一的動力就是怕別人覺得我怎麼考這麼爛,但是對於刷題、完成進度、自動自發,這些我引以為傲的特質,在學業上完全消失只有在其他方面留下來,開始覺得我高中一定不能在待在體制內了,我真的沒辦法,可是大多數人都做得到,大多數的人都認定體制內是最穩妥的路,旁人也一直告訴我制度還是有很好的地方,告訴我要認命,但是我真的待不下去了。

還在摸索當中,不想在體驗不見天日的感覺,不想再用痛感當止痛劑,我會找到屬於我自己的路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女子的棺察市
0會員
15內容數
現役史嘟燈(STUDENT) 國中 世界太不合理 或許一隻筆能帶我找的解答 女子認為學校太無聊 所以把學校當人類研究是在觀察 名為 女子
女子的棺察市的其他內容
2025/03/29
這篇文章分享一位作者自身的恐慌症經驗,從發病症狀、就醫過程到治療方法都有詳細描述。作者提到最初症狀是睡前恐懼感伴隨呼吸困難,就醫後確診為恐慌症,並開始服用心康樂和離優治療。文章也說明瞭藥物治療的過程和效果,並鼓勵讀者提問,增進對恐慌症的瞭解。
Thumbnail
2025/03/29
這篇文章分享一位作者自身的恐慌症經驗,從發病症狀、就醫過程到治療方法都有詳細描述。作者提到最初症狀是睡前恐懼感伴隨呼吸困難,就醫後確診為恐慌症,並開始服用心康樂和離優治療。文章也說明瞭藥物治療的過程和效果,並鼓勵讀者提問,增進對恐慌症的瞭解。
Thumbnail
2025/02/24
上次我的14歲的我,關於「學生戀愛」我有我的原則!成為了我目前瀏覽量第一名,可能大家對學生戀愛很感興趣???,我倒是覺得這個系列很好產出,既然大家喜歡,那就多寫一點! (暑假完就變15歲啦) 我和我的另一半S因為不太常見面,大概一個月五次以內吧,所以很少會有需要用到錢,或特別討論錢的問題,平常真的
2025/02/24
上次我的14歲的我,關於「學生戀愛」我有我的原則!成為了我目前瀏覽量第一名,可能大家對學生戀愛很感興趣???,我倒是覺得這個系列很好產出,既然大家喜歡,那就多寫一點! (暑假完就變15歲啦) 我和我的另一半S因為不太常見面,大概一個月五次以內吧,所以很少會有需要用到錢,或特別討論錢的問題,平常真的
2025/02/13
會考倒數,學生普遍承受著升學壓力。本文分享一位學生與老師的對話,老師以負面觀點看待考試結果,讓學生感到焦慮。作者反思這種「考砸人生就完蛋」的想法,認為這樣的觀念是錯誤的,並以自身經驗及學姐的例子說明,即使會考失利,人生依然有無限可能。
Thumbnail
2025/02/13
會考倒數,學生普遍承受著升學壓力。本文分享一位學生與老師的對話,老師以負面觀點看待考試結果,讓學生感到焦慮。作者反思這種「考砸人生就完蛋」的想法,認為這樣的觀念是錯誤的,並以自身經驗及學姐的例子說明,即使會考失利,人生依然有無限可能。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從學業挑戰與自我探索出發,學習如何找到自己的優勢技能,作者強調自我認知和了解個人優勢的重要性,適合在不確定的環境中找到自己方向的讀者。
Thumbnail
從學業挑戰與自我探索出發,學習如何找到自己的優勢技能,作者強調自我認知和了解個人優勢的重要性,適合在不確定的環境中找到自己方向的讀者。
Thumbnail
對於我的學歷,雖然偶有提起,卻不是非常喜歡掛在嘴邊,就是很擔心自己太過於執著於過去而成為無法前進的人。會開設「不是學霸沒關係」這個分類,是想將自己從小到大的學習心得記錄下來,而今天這篇文章,想將自己的成長經歷寫一寫,因為我開始覺得,這會是這個分類中,很重要的一個部分。
Thumbnail
對於我的學歷,雖然偶有提起,卻不是非常喜歡掛在嘴邊,就是很擔心自己太過於執著於過去而成為無法前進的人。會開設「不是學霸沒關係」這個分類,是想將自己從小到大的學習心得記錄下來,而今天這篇文章,想將自己的成長經歷寫一寫,因為我開始覺得,這會是這個分類中,很重要的一個部分。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留學的決策過程,提出了一系列問題值得思考。當面對留學這個問題時,應先問自己為何要留學、財務狀況、以及未來的目標等問題,而非簡單回答「要」或「不要」。作者希望讀者能夠對自己的抉擇進行深入的思考。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留學的決策過程,提出了一系列問題值得思考。當面對留學這個問題時,應先問自己為何要留學、財務狀況、以及未來的目標等問題,而非簡單回答「要」或「不要」。作者希望讀者能夠對自己的抉擇進行深入的思考。
Thumbnail
當開始填寫大學自願的排序,就得決定你是留鄉派,還是離鄉派。 這道問題並沒有一定的解答,其實不論要離開家鄉還是留下, 都會獲得不同的人生體驗。
Thumbnail
當開始填寫大學自願的排序,就得決定你是留鄉派,還是離鄉派。 這道問題並沒有一定的解答,其實不論要離開家鄉還是留下, 都會獲得不同的人生體驗。
Thumbnail
從小到大走著最多人走的路,從幼稚園到大學,若有人中途離開了,反而會浮現「怎麼不繼續走了?」的疑問。 走著走著,走到了大學畢業的中繼點,有人說,想去走走看國外的路,說著他們的語言,感受他們的文化;有人說,想往那高山走走,攻讀有興趣的專業,或是更專精於自己的領域,而有些人停下了腳步,猝不及防地
Thumbnail
從小到大走著最多人走的路,從幼稚園到大學,若有人中途離開了,反而會浮現「怎麼不繼續走了?」的疑問。 走著走著,走到了大學畢業的中繼點,有人說,想去走走看國外的路,說著他們的語言,感受他們的文化;有人說,想往那高山走走,攻讀有興趣的專業,或是更專精於自己的領域,而有些人停下了腳步,猝不及防地
Thumbnail
我的大學休學經歷,充滿焦慮症和社交障礙的挑戰,以及對教育體系的反思。無論在學校或是生活中,都充滿著種種困難和挑戰,然而這些經歷也讓我更加了解到自己,對於未來的人生方向也有了更清晰的想法。
Thumbnail
我的大學休學經歷,充滿焦慮症和社交障礙的挑戰,以及對教育體系的反思。無論在學校或是生活中,都充滿著種種困難和挑戰,然而這些經歷也讓我更加了解到自己,對於未來的人生方向也有了更清晰的想法。
Thumbnail
你有沒有曾經很想做一件事,卻因為各種原因躊躇不前呢? 大學三年級時,我漸漸意識到自己就讀的科系不符合我的職志,那時的我其實很混亂也很焦慮,看著同學們一個個準備出國念書、考研究所、考公務人員等,於是我也跟著同儕搭上這班「符合社會期待的列車」畢業後馬上念研究所。 研究所念了一年後,我休學了。
Thumbnail
你有沒有曾經很想做一件事,卻因為各種原因躊躇不前呢? 大學三年級時,我漸漸意識到自己就讀的科系不符合我的職志,那時的我其實很混亂也很焦慮,看著同學們一個個準備出國念書、考研究所、考公務人員等,於是我也跟著同儕搭上這班「符合社會期待的列車」畢業後馬上念研究所。 研究所念了一年後,我休學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