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追求絕對正確的資訊技術,希望能避免人為錯誤,但這只是一種幻想。
人類歷史上,一直渴望創造一種絕對正確的資訊技術,以規避人類自身的錯誤。宗教經典便是其中一個例子。這些經典被視為神聖不可侵犯,然而,它們的解讀權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中,如猶太教的拉比。這種解讀的分歧不僅產生了不同的教派,更催生出新的權力結構。
即使是看似更為理性的法律體系,如美國憲法,也並非完全無懈可擊。雖然憲法允許修正,但人們往往將其視為神聖的文本,而對改變抱持極大的抗拒。這種對絕對正確性的追求,反而阻礙了社會的進步。
與宗教經典和法律文本不同,科學革命倡導一種自我修正的機制。科學家們承認錯誤是不可避免的,並將其視為進步的動力。這種對錯誤的包容態度,與宗教經典所強調的絕對真理形成了鮮明對比。然而,即使是科學,也並非完全無瑕。歷史上曾出現過許多因科學被濫用而引發的悲劇,如獵巫運動。這說明,即使掌握了正確的資訊,也無法保證其被用於善意。
隨著電腦技術的發展,人們再次燃起了創造絕對正確資訊技術的希望。然而,電腦並非萬能。電腦網路同樣可能犯錯,甚至可能因過於強調秩序而犧牲真理。若不加以節制,這種失衡可能導致更為嚴重的災難。
如何避免災難?
為了避免重蹈覆轍,我們應採取以下措施:
資訊技術的發展,往往會創造新的權力結構,而不是揭露真理。
資訊技術的進步,並不一定會讓世界變得更好,反而可能加劇真理與秩序之間的衝突。
各種資訊技術,例如官僚制度,可能會為了維持秩序而犧牲真相,扭曲人們對世界的理解。
電腦網路也可能創造出新的社會階級制度,例如根據社會信用評分來區分人們,造成新的不平等和壓迫。
我們應該保持警惕,避免新的資訊技術被用於極權控制和社會操縱。
電腦網路可能被用於大規模監控,收集和分析我們的資訊,操縱我們的思想和行為。
社會信用體系可能成為極權控制的工具,獎勵和懲罰人們的行為,抹殺個人隱私。
我們應該制定相關法律法規,規範電腦網路的使用,保護個人隱私和自由。
我們不應該盲目相信任何資訊技術的絕對正確性,而應該保持批判性思考,確保其發展符合人類的利益和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