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職場焦慮|2025年,重新看待「行銷自己」這件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從去年年中就開始被旁人提醒,職場上要更主動一些,要懂得「行銷自己」。

雖然勉為其難的、慢慢嘗試改變了,卻一直覺得有說不上的違和感。


既然嘗試了一段時間之後,心裡還是有點排斥,那麼就是時候好好了解自己內心的聲音了。仔細思考完,覺得這種「違和感」背後,有一個可能原因──怕起衝突、怕被討厭,或許是因為在我心裡覺得

「行銷自己」是為了自己=可能會犧牲掉別人的權益

這個等式不知道是怎麼成形的,不過現實中確實存在很多例子,當我們為了自身權益採取行動時,是有可能犧牲掉他人的權益。


然而,除了這種競爭性的思維和情況之外,其實現實生活也存在很多場景是──


「行銷自己」之後,帶來的是雙贏的結果


從這個思考中,我發現自己看事情的盲點,很多事情並不是零和遊戲,也不是只有一種玩法。

如果兩方要去分一個額度只有2的餅,勢必不是你拿多一點,就是我佔多一點。

但是,當這個遊戲從另一個角度出發,變成兩方各提供1的資源,並且良好的合作時,其實有機會創造出1+1>2的價值。


資源雖然有限,但「價值」是可以被開發和被創造出來的。





接著,還有另一件讓我擔心的事情,就是在職場上行銷自己,增加客群的時候,會不會討厭自己的人也增加了?

我想一定是會的吧XD (欸



記得有個「二選一」的問答遊戲裡面有這樣的題目:

如果認識你的人當中10%會討厭你,10%會喜歡你,而剩下80%的人對你沒什麼意見,那麼你要盡量低調謹慎行事,還是高調地讓更多人認識你呢?


這個「二選一」問題有一個大前提,也就是你不論低調或高調,不論總共認識你的人有多少,這個10-10-80的比率是固定的。

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直接量化出數字來看:

  • 假設你低調謹慎行事,讓10個人認識你,那麼只有1個人討厭你,1個人喜歡你,剩下的8個人可能對你根本沒有印象。
  • 如果高調一點替自己宣傳,讓1000個人認識你,那麼就會有100人討厭你,100人喜歡你,800人不知道你是誰。


我覺得蠻值得去思考一下,1個人 VS 100個人討厭你的強度,對你會造成什麼影響?坦白說,大部分人不會花太多時間在自己討厭的人事物上,頂多不買單你的產品或服務。

而1個人 VS 100個人喜歡你所帶來的益處,絕對是有非常大的差異的,喜歡你的人會關注你,也有可能會一直回購特定商品和服務,所以增加能見度的好處不言而喻。



2025年的新年新希望,就是開始能認同行銷自己的好處,再做出多一點點的嘗試吧!😄


我是Dite 戴特,也可以叫我戴戴😊,這裡會記錄我重塑新生活的點滴 好書推薦|推薦各種心理學、自我成長的好書 旅遊的日子|熱愛日本旅遊,記錄旅行的所見所聞 簡單生活|紀錄自己喜歡看的劇、動畫,分享生活中的趣事 心靈補給|一些從心理書籍獲得的啟發和體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昨天聽了鄧惠文醫師和劉軒的訪談,關於鄧醫師女兒和樂高的故事,實在發人深省。 不得不說,鄧醫師的女兒真的是有幾分她的影子,一個孩子講的話怎麼會既童趣又富含哲理阿😆養育孩子有時候真的像在開驚喜包一樣呢! (「在旁邊看都覺得有趣,實際上當媽媽很累,常常想翻白眼」 by 身邊的媽媽們)。
這跟之前有篇文章提到,「遇到困難時,自己會不會求助」有點類似,但不完全一樣。 能否接受自己的有限性、不足和脆弱,是一個能否面對真實自我以及現實的能力。
之前在「對自己說沒關係」文章有提到,在某次與朋友之間的對話才發現,很多人其實內心會有個嚴厲的聲音,在出錯時狠狠地責備自己,這是一種高度運作下的「超我」 (super ego)所導致的,這個超我也稱作「內在父母」,其實它的存在是必然。
自上次看了武志紅心理師的《自我的誕生》這本書之後,便深深地被作者的獨到的眼光與文字所吸引,於是上網查了他的另一本書《深度關係》,副標題下的非常有韻味,內容則是不意外的溫柔又犀利。作者不避諱直戳人的內心,剖析不同情感與狀態背後的意義。
本文章探討了情緒覺察的重要性,透過個人的諮商經歷,提示讀者學習識別和表達情感。強調情緒表達不僅可以增進自我認知,也幫助改善與他人關係。文章中提供了幾個實用的練習方法,如情緒日記和透過娛樂媒介疏通情感,促使讀者探索和接受自己各種情緒。
昨天聽了鄧惠文醫師和劉軒的訪談,關於鄧醫師女兒和樂高的故事,實在發人深省。 不得不說,鄧醫師的女兒真的是有幾分她的影子,一個孩子講的話怎麼會既童趣又富含哲理阿😆養育孩子有時候真的像在開驚喜包一樣呢! (「在旁邊看都覺得有趣,實際上當媽媽很累,常常想翻白眼」 by 身邊的媽媽們)。
這跟之前有篇文章提到,「遇到困難時,自己會不會求助」有點類似,但不完全一樣。 能否接受自己的有限性、不足和脆弱,是一個能否面對真實自我以及現實的能力。
之前在「對自己說沒關係」文章有提到,在某次與朋友之間的對話才發現,很多人其實內心會有個嚴厲的聲音,在出錯時狠狠地責備自己,這是一種高度運作下的「超我」 (super ego)所導致的,這個超我也稱作「內在父母」,其實它的存在是必然。
自上次看了武志紅心理師的《自我的誕生》這本書之後,便深深地被作者的獨到的眼光與文字所吸引,於是上網查了他的另一本書《深度關係》,副標題下的非常有韻味,內容則是不意外的溫柔又犀利。作者不避諱直戳人的內心,剖析不同情感與狀態背後的意義。
本文章探討了情緒覺察的重要性,透過個人的諮商經歷,提示讀者學習識別和表達情感。強調情緒表達不僅可以增進自我認知,也幫助改善與他人關係。文章中提供了幾個實用的練習方法,如情緒日記和透過娛樂媒介疏通情感,促使讀者探索和接受自己各種情緒。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記錄一場前往屏東縣三地門鄉德文山(觀望山)的登山之旅,分享路線規劃、登山心得、沿途風景與美食體驗,並提醒登山客注意入山證申請及避免錯過三角點。
近期因為大S流感發病離世,朋友們紛紛詢問流感的用藥及營養預防,妞藥師先來聊藥物! 本文探討流感用藥,包含公費藥物易剋冒、克流感及自費藥物紓伏效之比較,並說明預防性投藥的條件及注意事項,下一篇再分享忙碌的現代人如何透過科技營養補充聰明增強抵抗力。
元宵節,不僅是傳統節慶,更蘊含著豐富的歷史文化與民俗活動。本文從辛棄疾的詞作〈青玉案·元夕〉切入,探討元宵節的起源、演變、以及在臺灣地區的特殊節慶習俗,例如鹽水蜂炮、炸寒單等,並穿插燈謎等趣味元素,帶領讀者深入瞭解元宵節的迷人魅力。
春節假期的最後一天,我隨意地滑動著 Netflix,想找一部電影來填補這段假期的尾聲。或許是因為標題的某種吸引力,或是葛倫·克蘿絲(Glenn Close)那張沉靜卻帶著故事感的海報,讓我點開了這部 「愛.欺 The Wife(2017)」
嗨大家好!這裡是對錢斤斤計較又貪生怕死的Aurora😂 最近去了人生第一趟東南亞(峇里島), 基於個人對東南亞的一些刻板印象, 所以我在準備行李的時候可說是焦頭爛額, 在此分享一些經驗給有同樣困擾的大家🫶   旅行時間:2025.1.1-2025.1.10,時值峇里島雨季,每天都在下
想提升生產力,卻不知道從何開始?這篇文章分享我多年來愛用的 3 款高效 App:ATracker 幫你一鍵記錄時間流向,讓你清楚掌握作息;專注清單結合番茄鐘工作法,幫助你維持高效專注力;iPhone 內建提醒事項則讓待辦清單管理更容易。這些工具操作簡單、介面簡潔,讓你在新的一年裡,把時間花在刀口上!
記錄一場前往屏東縣三地門鄉德文山(觀望山)的登山之旅,分享路線規劃、登山心得、沿途風景與美食體驗,並提醒登山客注意入山證申請及避免錯過三角點。
近期因為大S流感發病離世,朋友們紛紛詢問流感的用藥及營養預防,妞藥師先來聊藥物! 本文探討流感用藥,包含公費藥物易剋冒、克流感及自費藥物紓伏效之比較,並說明預防性投藥的條件及注意事項,下一篇再分享忙碌的現代人如何透過科技營養補充聰明增強抵抗力。
元宵節,不僅是傳統節慶,更蘊含著豐富的歷史文化與民俗活動。本文從辛棄疾的詞作〈青玉案·元夕〉切入,探討元宵節的起源、演變、以及在臺灣地區的特殊節慶習俗,例如鹽水蜂炮、炸寒單等,並穿插燈謎等趣味元素,帶領讀者深入瞭解元宵節的迷人魅力。
春節假期的最後一天,我隨意地滑動著 Netflix,想找一部電影來填補這段假期的尾聲。或許是因為標題的某種吸引力,或是葛倫·克蘿絲(Glenn Close)那張沉靜卻帶著故事感的海報,讓我點開了這部 「愛.欺 The Wife(2017)」
嗨大家好!這裡是對錢斤斤計較又貪生怕死的Aurora😂 最近去了人生第一趟東南亞(峇里島), 基於個人對東南亞的一些刻板印象, 所以我在準備行李的時候可說是焦頭爛額, 在此分享一些經驗給有同樣困擾的大家🫶   旅行時間:2025.1.1-2025.1.10,時值峇里島雨季,每天都在下
想提升生產力,卻不知道從何開始?這篇文章分享我多年來愛用的 3 款高效 App:ATracker 幫你一鍵記錄時間流向,讓你清楚掌握作息;專注清單結合番茄鐘工作法,幫助你維持高效專注力;iPhone 內建提醒事項則讓待辦清單管理更容易。這些工具操作簡單、介面簡潔,讓你在新的一年裡,把時間花在刀口上!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此文章原於2020/02/12發布,並刊載於Medium) 公司整體氛圍,對社會新鮮人來說非常重要。 好的氛圍,可以提升整個辦公室的士氣,凝聚社會新鮮人的向心力,使每位新鮮人覺得自己的腦力激盪跟疲累是有價值、有收穫的;低迷的氛圍,嗯....我不會告訴你,我一開始認為:不可能改變我!我一定可以保
Thumbnail
這本書是前同事送我的~當時其實很多同事都在跟我提及關於我工作態度需要調整。
Thumbnail
好幾天沒上來了,寫個文,刷個存在感~
公司在推廣新的網頁 鼓勵大家多多使用 才不枉費耗材研發 我一開始也不理會公司的宣導 直到幾週過後 主管手把手的教學 我這才發現 那個網頁可以讓我省去好多的步驟 我成為它的忠實使用者了 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 就是在一定時間過後 會被強制登出 所以我都會提醒自己 固定的時間內(2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是在講述我的職場生活 由於我們是做銷售的,常常會著重於業績表現,我時刻警惕自己業績大多數情況下可以說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產物,不能否定我的工作表現;不過當然不是每位同仁都有這樣的想法,也許不談到業績還可以跟你嘻嘻哈哈,但一說到業績就會開始陰陽怪氣,甚至惡意中傷,這時我們應該保持什麼態度呢?
Thumbnail
常因在意他人、不滿公司文化而想離職的職場新鮮人,如何調整心態? 面對官僚文化、雜事、人際關係等挑戰,讓自己從目標出發,主動精進能力,才能在工作中更有主導權和自信。
第一個是統計分析表單優化 第二個是辦健康促進活動 第三個是反思計畫作業流程 第四個是主動出擊
公司要的是你的優勢、產值,而不是你對自我的期許  工作上表現不好的人,生活通常也是一團糟(像是性格缺陷,任由問題控制自己、消極被動、不可靠、粗線條等) 直面自己的性格課題,回歸問題本質檢討自己,而不是別人(時常自我反問) 回歸問題本質 想要比別人厲害,就是比別人多做,比別人常做 遇到質疑,
這職場..不是可以笑著也是一天的地方..沒那麼容易 無腦人惱怒我,該用哪招收尾?亂寫個什麼紀錄這與你們共事的痛苦日子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此文章原於2020/02/12發布,並刊載於Medium) 公司整體氛圍,對社會新鮮人來說非常重要。 好的氛圍,可以提升整個辦公室的士氣,凝聚社會新鮮人的向心力,使每位新鮮人覺得自己的腦力激盪跟疲累是有價值、有收穫的;低迷的氛圍,嗯....我不會告訴你,我一開始認為:不可能改變我!我一定可以保
Thumbnail
這本書是前同事送我的~當時其實很多同事都在跟我提及關於我工作態度需要調整。
Thumbnail
好幾天沒上來了,寫個文,刷個存在感~
公司在推廣新的網頁 鼓勵大家多多使用 才不枉費耗材研發 我一開始也不理會公司的宣導 直到幾週過後 主管手把手的教學 我這才發現 那個網頁可以讓我省去好多的步驟 我成為它的忠實使用者了 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 就是在一定時間過後 會被強制登出 所以我都會提醒自己 固定的時間內(2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是在講述我的職場生活 由於我們是做銷售的,常常會著重於業績表現,我時刻警惕自己業績大多數情況下可以說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產物,不能否定我的工作表現;不過當然不是每位同仁都有這樣的想法,也許不談到業績還可以跟你嘻嘻哈哈,但一說到業績就會開始陰陽怪氣,甚至惡意中傷,這時我們應該保持什麼態度呢?
Thumbnail
常因在意他人、不滿公司文化而想離職的職場新鮮人,如何調整心態? 面對官僚文化、雜事、人際關係等挑戰,讓自己從目標出發,主動精進能力,才能在工作中更有主導權和自信。
第一個是統計分析表單優化 第二個是辦健康促進活動 第三個是反思計畫作業流程 第四個是主動出擊
公司要的是你的優勢、產值,而不是你對自我的期許  工作上表現不好的人,生活通常也是一團糟(像是性格缺陷,任由問題控制自己、消極被動、不可靠、粗線條等) 直面自己的性格課題,回歸問題本質檢討自己,而不是別人(時常自我反問) 回歸問題本質 想要比別人厲害,就是比別人多做,比別人常做 遇到質疑,
這職場..不是可以笑著也是一天的地方..沒那麼容易 無腦人惱怒我,該用哪招收尾?亂寫個什麼紀錄這與你們共事的痛苦日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