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誠度」是公部門最大的謊言?揭開公職虛偽的假面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那些批評你「不忠誠」的主管,或許只是害怕你比他更優秀!

 

你是否也曾被「忠誠度」這三個字綁架,困在一個看不到未來的單位?

 

你是否聽過主管在你背後批評「這人沒忠誠度」,卻在你面前假惺惺地說「恭喜高升」?

 

你是否疑惑,為什麼那些資歷豐富、歷練多個單位的紅人,從未被貼上「不忠誠」的標籤?

 

這篇文章,將帶你重新思考「忠誠度」的意義,並揭開公部門職場中最真實的一面。

 

如果你也曾為「忠誠度」感到困惑,或正在猶豫是否該轉調尋找更好的發展機會,這篇文章將為你提供全新的視角,幫助你找回主導權!

 

「忠誠度」真的是公部門職場必備的特質嗎?還是只是主管用來控制管理的工具手段?你的未來,不該為別人的權力遊戲買單!

 


我曾經深信「忠誠度」這回事。

 

還沒出社會以前,我以為「忠誠」是一種美德,一種責任,是學校師長教誨中不可違逆的道理。對長官忠誠,對單位效忠,這是公部門職場生存的不二法門。然而,當我親身經歷了幾次單位調動,當我看清了官場生態,我才發現——忠誠度,根本就是個假議題。(抱歉,我就是要這麼直白。)

 

「柳靖這個人啊,完全沒有忠誠度可言!學完東西就拍拍屁股走人,抗壓性也不怎樣,調走也好啦!」

 

這是某位主管背後對我的評語,透過同仁輾轉傳到我耳裡。

 

我聽了有點錯愕——明明我是調到更有發展性的機關,怎麼就成了「沒忠誠度」?更別說「抗壓性」這種無端指控。

 

後來我才明白,那位主管在我離職當天對我的「恭喜」,不過是場面話;而他轉身之後的那番話,才是真正的內心戲。

 

這讓我不禁想問:「那些我們每天在新聞上看到的政治明星、技術官僚,不也經歷過無數次單位調動?如果忠誠度真的這麼重要,這些紅人不早就被貼上「毫無忠誠度」的標籤了嗎?」

 

曾幾何時,我的腦海中也上演著兩種截然不同的辯論,一邊是舊時代的價值觀,一邊是現實的衝擊。隨著時間推進,我的思維也逐漸蛻變,因為人生最真實的道理,從來都是「不經一事,不長一智」。

 


忠誠度,究竟是什麼?

過去,人們對「忠誠度」的定義是:「對某個人、組織或價值觀的堅定承諾與效忠」,而這份忠誠,通常建立在長期的工作關係上。

 

但時代變了。

 

公部門的環境,早已不是父母那一輩的安穩鐵飯碗,忠誠度的價值也早已不同。傳統上,忠誠度被視為保守派主管最看重的特質,但現在的組織更在意的是人才的多元發展與價值觀的契合度。

 

於是,我得出了結論——「忠誠度,是個假議題。」

 


為何忠誠度根本不值得討論?

 

1. 基層缺乏發展機會,談何忠誠?

試想,如果你在一段感情中,對方從不關心你的感受,從不願意給予你機會,你還會傻傻地死心塌地嗎?

 

同樣地,公部門的基層人員如果缺乏探索和成長機會,如何談忠誠?長官口頭上的承諾,比不上實際行動,提供發展機會和公平的晉升制度,才是讓人願意留下來的關鍵。

 

忠誠不是靠嘴巴說說,而是靠制度養成。真正的忠誠,應該是對於個人成長、專業發展與機關目標的雙向契合,而不是對長官個人的無條件效忠

 


2. 忠誠度,不過是高層的管理工具

忠誠度是什麼?說白了,它只是某些主管用來防堵人才外流的一種手段。對於保守派長官而言,底下的人待得久,就能塑造「領導有方」的形象,也能鞏固自身權力。

 

中國歷史上,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為了防止地方勢力壯大,他推行「郡縣制」,將忠誠視為對皇權的絕對服從,而這種制度並未能長久維繫,秦朝短命二世而亡,因為官僚體制內部的忠誠不過是出於對皇權的恐懼,而非真正的價值認同。

 

同樣地,明朝的錦衣衛、清朝的文字獄,都是用「忠誠」來維持統治的工具,實際上卻扼殺了人才的發展空間,讓體制變得僵化。

 

但對基層而言,這種忠誠度要求,往往只是讓你原地踏步,毫無發展可言。

 

別被這些口號蒙蔽了雙眼,真正值得關注的,應該是你的職涯是否有成長空間,而不是被綁在某個位置動彈不得。

 


3. 組織變化,忠誠度也會變?

我曾經歷過勞委會的組織改造,升格為現在的勞動部。這場變革後,至少一半以上的同仁選擇離開。為什麼?

 

因為當組織的價值觀改變,當新主管的管理風格與過去截然不同,忠誠度也就蕩然無存。忠誠從來都不是單向的,它是雙向匹配的關係。

 


4. 人追求的是價值觀的契合,而不是忠誠

每個基層人員,都想找到與自己價值觀相符的環境。有些人重視工作與生活平衡,想準時下班;有些人熱愛挑戰,渴望學習更多專業技能。

 

進入公職的第一個單位,十之八九不是你的理想環境,也不一定遇到理想的長官。當價值觀不合,無論組織投資再多資源,都難以讓人死心塌地。

 


忠誠度,與其說是信仰,不如說是選擇

 

政大教授司徒達賢在《天下雜誌》曾說:「忠誠與才幹,很難兼得。能力高強者,不怕沒有舞台,不需要長期效忠某個組織;而能力不突出的人,才會選擇死守一個地方。」

 

這句話真是說得太透徹了!換句話說,忠誠度與專業能力,根本是成反比的。

 

如果有長官開始質疑你的忠誠度,說你「腳底抹油」,恭喜你!這代表你的能力足夠強,你有更好的選擇。

 

而那些整天拿忠誠度當標準來衡量部屬的長官,往往自己也逃不掉。因為在這個時代,沒有人願意被一個「鳥不拉屎」的地方給套牢。

 


如何應對「忠誠度」的質疑?

如果你曾被批評「缺乏忠誠度」,請別因此感到愧疚。這或許正是你能力出眾的證明,代表你有足夠的實力在外面的世界闖蕩。

 

以下是一些應對「忠誠度」質疑的建議:

  1. 專注於自我成長
    無論在哪個單位,都應該將自己的專業能力放在首位。只有不斷提升自己,才能在職場中站穩腳跟。
  2.  尋找價值觀契合的環境
    如果你發現目前的單位與自己的價值觀不符,不妨主動尋找更適合的環境。這並不是「不忠誠」,而是對自己負責的表現。
  3.  與主管坦誠溝通
    如果你有轉調的打算,可以嘗試與主管坦誠溝通(視情況與辦公室氛圍),說明自己的需求與目標。這樣不僅能避免誤會,還能為自己爭取更好的發展機會。

 


忠誠度,不該成為束縛你未來的枷鎖

 

你真正該思考的,是你的價值觀是否與機關文化契合,是否能在這個環境中成長。如果不能,請不要被「忠誠度」這個假議題困住。

 


 

世界這麼大,機會這麼多,何必為了一句「忠誠度」,而犧牲你的未來呢?

世界這麼大,機會這麼多,何必為了一句「忠誠度」,而犧牲你的未來呢?


 

avatar-img
74會員
209內容數
《關於國考:你不知道的那些事》作者, 現任Podcast執行製作人兼主持人。 聯繫我:kkposthouse@gmail.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柳靖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大家早安,今天這篇文章比較嚴肅一點,我想來聊聊民主、科技與公務人員業務量的關係。   科技發展是全球共享的成果,深刻影響著各國的政治、經濟與社會運作。民主制度作為一種尊重多元與平等的治理方式,其本質是讓人民享有更多參與政府決策的權利。   而隨著科技的進步與民主的深化,政府機關與公務員所面臨
大家早安,今天這篇文章來跟大家聊聊辭公職前一定要知道的事。 這是我自己的生命經驗,不一定適用於每個人。 以我自己來說,我算是裸辭吧。雖然在辭職之前隱隱約約知道有一天因家庭因素會辭職,但決定的那一天其實還是有點猶豫與不甘,不甘心自己過去花了這麼多時間成本投入於國考,也不甘心自己在公職上拼
你是否曾因為穿著而在公部門職場中吃過虧?過去的我,也曾以為衣著僅僅是個人風格的展現,直到有一天,我在採購會議上「穿錯」了衣服,才意識到,衣著是一種無聲的語言,它表達著你的態度、職場敏感度,甚至能反映你對潛規則的理解,而這樣的教訓,我付出了不少代價。   穿得太亮眼,搶了主管的風頭 記得那
這篇文章,寫給曾經滿懷希望的自己,也寫給每一位在理想與現實間徘徊、感到迷茫的公務員。 回望當年的我26歲,懷著一顆不甘平凡的心,走上了那條考公職之路。   那時,我的學歷平平,私人企業職場的日子如逆水行舟,薪水微薄得讓人心生寒意,我的薪資扣掉勞、健保後,只剩那麼一點點錢,只有2字頭,
「文化行政的高考錄取率這麼低,妳為什麼想要選這個類科?」我問。   「因為我自己是念相關藝術領域的,想在公職從事文化工作。」 小華堅定地說。   「那妳知道考上其實都是在辦政府採購、還有舉辦活動;因為活動都是在假日,所以妳在假日也要出勤,這些妳知道嗎?若有走入家庭的規劃,要再想想。」我回。
「沒有不可或缺的人,只有無法替代的價值。」 "There are no indispensable men, only indispensable values." ── 約翰·D·洛克斐勒 (John D. Rockefeller)   「公務員,你是不是以為自己在公部門很重要?」
大家早安,今天這篇文章比較嚴肅一點,我想來聊聊民主、科技與公務人員業務量的關係。   科技發展是全球共享的成果,深刻影響著各國的政治、經濟與社會運作。民主制度作為一種尊重多元與平等的治理方式,其本質是讓人民享有更多參與政府決策的權利。   而隨著科技的進步與民主的深化,政府機關與公務員所面臨
大家早安,今天這篇文章來跟大家聊聊辭公職前一定要知道的事。 這是我自己的生命經驗,不一定適用於每個人。 以我自己來說,我算是裸辭吧。雖然在辭職之前隱隱約約知道有一天因家庭因素會辭職,但決定的那一天其實還是有點猶豫與不甘,不甘心自己過去花了這麼多時間成本投入於國考,也不甘心自己在公職上拼
你是否曾因為穿著而在公部門職場中吃過虧?過去的我,也曾以為衣著僅僅是個人風格的展現,直到有一天,我在採購會議上「穿錯」了衣服,才意識到,衣著是一種無聲的語言,它表達著你的態度、職場敏感度,甚至能反映你對潛規則的理解,而這樣的教訓,我付出了不少代價。   穿得太亮眼,搶了主管的風頭 記得那
這篇文章,寫給曾經滿懷希望的自己,也寫給每一位在理想與現實間徘徊、感到迷茫的公務員。 回望當年的我26歲,懷著一顆不甘平凡的心,走上了那條考公職之路。   那時,我的學歷平平,私人企業職場的日子如逆水行舟,薪水微薄得讓人心生寒意,我的薪資扣掉勞、健保後,只剩那麼一點點錢,只有2字頭,
「文化行政的高考錄取率這麼低,妳為什麼想要選這個類科?」我問。   「因為我自己是念相關藝術領域的,想在公職從事文化工作。」 小華堅定地說。   「那妳知道考上其實都是在辦政府採購、還有舉辦活動;因為活動都是在假日,所以妳在假日也要出勤,這些妳知道嗎?若有走入家庭的規劃,要再想想。」我回。
「沒有不可或缺的人,只有無法替代的價值。」 "There are no indispensable men, only indispensable values." ── 約翰·D·洛克斐勒 (John D. Rockefeller)   「公務員,你是不是以為自己在公部門很重要?」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職場叢林中,有一種主管特別可憐,明明坐擁高位,卻總是感覺孤立無援,彷彿整個團隊都在跟他唱反調。這種主管,往往自以為是個令人敬畏的大人物,殊不知在部屬眼中,他們可能只是個不受歡迎的笑柄。今天,就讓我們來揭開這種「沒有部屬支持的主
Thumbnail
她可能覺得:不是什麼大事/不是什麼大錢,但看在主管的眼中,這是信任度的問題。
Thumbnail
在職場中,長官打壓下屬並非罕見現象。長官打壓下屬的真正原因往往是因為他們害怕下屬的潛力和能力威脅到自己的權威,也會想要利用下屬的成果來擴展自己的權力和地位。在這樣的環境裡,強者才能生存,應該勇敢證明自己的價值。
Thumbnail
當你被提升時,雖然現實對你苛刻挑剔,但不要擔心太多,專注當下吧!情緒反應不會影響結果,努力終將得到回報。
Thumbnail
在職場上,主管對新進一段時間的下屬最殘酷的一句話是:「不瞞你說,本來是打算錄取另外一個人。」然後主管開始述說那個他想錄用的人如何優秀、資歷多棒。
Thumbnail
在職場中,瞭解潛規則對成功至關重要。不得罪長官的親信、不要抱怨不公平、人脈與自身實力的重要性等等,這些都是你必須知道的。閱讀更多內容,獲得更多啟發和收穫。
Thumbnail
    你在職場有發生這種狀況嗎?當你與上司一起工作時,雖然上司很有領導能力,但是十分堅持自己的想法,對任何事都必須依照自己的規則,不願接受別人的意見,感覺難以溝通,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想法。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遇過哪幾種為職涯帶來負面影響力的同事類型? 這篇文章就來聊聊,那些可以考慮保持一定安全界限的同事樣貌。
Thumbnail
在職場叢林中,有一種主管特別可憐,明明坐擁高位,卻總是感覺孤立無援,彷彿整個團隊都在跟他唱反調。這種主管,往往自以為是個令人敬畏的大人物,殊不知在部屬眼中,他們可能只是個不受歡迎的笑柄。今天,就讓我們來揭開這種「沒有部屬支持的主
Thumbnail
她可能覺得:不是什麼大事/不是什麼大錢,但看在主管的眼中,這是信任度的問題。
Thumbnail
在職場中,長官打壓下屬並非罕見現象。長官打壓下屬的真正原因往往是因為他們害怕下屬的潛力和能力威脅到自己的權威,也會想要利用下屬的成果來擴展自己的權力和地位。在這樣的環境裡,強者才能生存,應該勇敢證明自己的價值。
Thumbnail
當你被提升時,雖然現實對你苛刻挑剔,但不要擔心太多,專注當下吧!情緒反應不會影響結果,努力終將得到回報。
Thumbnail
在職場上,主管對新進一段時間的下屬最殘酷的一句話是:「不瞞你說,本來是打算錄取另外一個人。」然後主管開始述說那個他想錄用的人如何優秀、資歷多棒。
Thumbnail
在職場中,瞭解潛規則對成功至關重要。不得罪長官的親信、不要抱怨不公平、人脈與自身實力的重要性等等,這些都是你必須知道的。閱讀更多內容,獲得更多啟發和收穫。
Thumbnail
    你在職場有發生這種狀況嗎?當你與上司一起工作時,雖然上司很有領導能力,但是十分堅持自己的想法,對任何事都必須依照自己的規則,不願接受別人的意見,感覺難以溝通,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想法。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遇過哪幾種為職涯帶來負面影響力的同事類型? 這篇文章就來聊聊,那些可以考慮保持一定安全界限的同事樣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