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我可能對人過敏:給I型人的使用說明書】閱讀心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這是一本為內向人(社恐人)說出心聲的書,內向的人在人際關係中常常被邊緣化,與外向的人相比,內向的人相對話少、慢熟、喜歡安靜。透過這本書內向者也能學習如何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人生節奏,過好自己的生活,經營好自己的人生。



喜歡的句子

  • 日本心理學家的一:二:七法則(假如你遇到十個人,其中必然有一個人不喜歡你,兩個人會毫不猶豫地喜歡你,七個人會保持中立)。(P.11)
  • 任何傷害,都是有限的。實際上,有些傷害本身的威力並沒有那麼大,之所以會打倒我們,是我們把它想像得太嚴重。(P.55)
  • 在人際交往中,我喜歡你,真正的原因不是因為你很好,而是和你在一起,讓我感覺我很好。(P.93)
  • 真正有效的溝通在於和他人相處時,你想把這段關係引向什麼樣的方向—是競爭,還是合作?(P.97)
  • 生活不完美,我們自己也不完美,這沒關係,我們活著其實不是為了完美,而是活出真實的自我。(P.120)
  • 你只是不容易被不熟悉的人快速喜歡,而非不被喜歡。(P.155)
  • 真正好的情感,不是改造對方,消除對方身上的問題,而是求同存異。一種習慣,即便我覺得很好,但如果你覺得不舒服,那我也會尊重你的感受,允許你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去生活。這樣的相處方式,才會積蓄愛,而不是消耗愛。(P.173)
  • 感情中,我們對一個人失望,有時候不是因為他做了什麼不好的事,而是對方沒有按照期望的方式對待自己。(P.174)
  • 內向者不用太在意自己口拙、口才不好,只要你想展示自己,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表達方式。(P.215)
  • 接納生活的不完美,接納自己的局限和缺陷時,就真正實現了與自己的和解。(P.267)
  • 其實所謂和自己待一會兒,就是和內心的自己建立連結,體驗一會兒純粹的自我。(P.268)


閱讀心得

雖然沒有特別去測試自己是I人還是E人,但以對自己的認識知道自己偏向I人,以前總覺得內向、怕生的個性是因為家庭環境造成,長大後也會羨慕外向的人很會聊天,總是在人際場合中如魚得水,因此會想改變自己內向的個性,讓自己變成比較外向的個性。

這本書說出了很多自己的心聲,有很多特質與狀況都被這本書說中,過於在意別人的眼光,而想改變自己內向的個性,忘記內向的特質其實也很好,透過這本書也讓自己開始喜歡內向的特質,因為這些特質讓我成為現在的自己,學習看見自己的潛能與優勢,我只需要做好自己,利用自己本來就具有的優勢,總有一天,也可以成為讓自己都驚嘆的人,而只有當我真正好好做自己的時候,才有可能遇見更好的自己。

當接納自己這些特質,不再羨慕他人後,可以理解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限制,不必成為他人眼中的完美的樣子,不完美其實也很美,生命本身就不是追求完美,而是要認真活出屬於自己真實的樣子,有了這樣的體悟後,我開始喜歡這樣的自己。











avatar-img
7會員
48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欣醬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講述一位年輕女孩因為罹癌,已經知道生命走到盡頭,選擇到安寧機構度過生命的最後時光。這間安寧機構除了可以給居住的客人至上的尊重外,很特別的是每周日由客人點一道甜點,讓大家可以在周日享受美好的甜點,每份甜點背後都有一段不為人知的故事,道盡這些點餐的客人最後的小小心願。
假如我們不頻繁改變心意,我們的想法就會常常出錯,開始重新思考選項的最簡單方法是,就是對我們每天所做的事提出質疑。我們每天一早起床可能有許多已經習慣多年的既定生活模式,可以從每天所習慣的生活中練習重新思考,像是為什麼要吃早餐這類簡單的生活模式去練習重新思考
這本書不只是訴說著心理諮商的過程,也訴說著生命與感動。作者本身是一位心理醫生,書中分享心師與病人的互動故事,也分享自己去找心理師諮商的過程。 也許諮商成功不是永遠不會再遇到挫折或是低潮,而是從原本不斷地輪迴在低潮的狀態中,變成可以從一個低潮走過再接著下一個低潮,學習如何面對人生。
在婚姻裡的相處之道是創造和諧,而不是過招比輸贏。 關係是需要彼此努力經營,而不是隨意地摧殘、破壞,與其吵到感情消失殆盡,倒不如為了彼此從爭吵中做更好的調整。
以前,這些感受都封存在心裡面,直到最近才說出來。大概是因為害怕說這些,害怕說出來的後果。但是現在不知為何,不再害怕了,我想要了解它,想要去發現怎樣才能夠按照自己的模樣做「自己」,還有按照正確的方式活著。別人怎麼感受,我無能為力去控制。
很多時候都以為街友就是不夠努力,才會寧願流落街頭,但其實多數的街友白天都是有工作的,只是沒有一個家 讓我們一起練習溫暖的看待與自己不一樣的人,試著跟對方站在同一個高度,我們能做的就是在有限的人生裡,一起陪他們走一段,而在他們掉下來的時候,盡可能做我們能做的。
講述一位年輕女孩因為罹癌,已經知道生命走到盡頭,選擇到安寧機構度過生命的最後時光。這間安寧機構除了可以給居住的客人至上的尊重外,很特別的是每周日由客人點一道甜點,讓大家可以在周日享受美好的甜點,每份甜點背後都有一段不為人知的故事,道盡這些點餐的客人最後的小小心願。
假如我們不頻繁改變心意,我們的想法就會常常出錯,開始重新思考選項的最簡單方法是,就是對我們每天所做的事提出質疑。我們每天一早起床可能有許多已經習慣多年的既定生活模式,可以從每天所習慣的生活中練習重新思考,像是為什麼要吃早餐這類簡單的生活模式去練習重新思考
這本書不只是訴說著心理諮商的過程,也訴說著生命與感動。作者本身是一位心理醫生,書中分享心師與病人的互動故事,也分享自己去找心理師諮商的過程。 也許諮商成功不是永遠不會再遇到挫折或是低潮,而是從原本不斷地輪迴在低潮的狀態中,變成可以從一個低潮走過再接著下一個低潮,學習如何面對人生。
在婚姻裡的相處之道是創造和諧,而不是過招比輸贏。 關係是需要彼此努力經營,而不是隨意地摧殘、破壞,與其吵到感情消失殆盡,倒不如為了彼此從爭吵中做更好的調整。
以前,這些感受都封存在心裡面,直到最近才說出來。大概是因為害怕說這些,害怕說出來的後果。但是現在不知為何,不再害怕了,我想要了解它,想要去發現怎樣才能夠按照自己的模樣做「自己」,還有按照正確的方式活著。別人怎麼感受,我無能為力去控制。
很多時候都以為街友就是不夠努力,才會寧願流落街頭,但其實多數的街友白天都是有工作的,只是沒有一個家 讓我們一起練習溫暖的看待與自己不一樣的人,試著跟對方站在同一個高度,我們能做的就是在有限的人生裡,一起陪他們走一段,而在他們掉下來的時候,盡可能做我們能做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自卑敏感、內耗、以及厭棄現狀、過度在意他人看法,這說的是你嗎?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作者對《高敏感是種天賦》一書的閱讀心得,書中提到高敏感族群的特質和能力,並分享了作者自己的體驗和感受。文章裡提到了情感抒發的方式和心理諮商的重要性,以及對高敏感族群的理解和接納。
Thumbnail
瞭解自己的特質對管理情感是關鍵。本文介紹了高敏感族群的特徵及相處建議,並分享了管理情感和提升自我肯定感的方法。透過此書瞭解高敏感特質,並採取適當的方法來管理,能幫助高敏感的人更好地應對日常生活中的挑戰。
Thumbnail
外向的人適合做管理,內向的人適合做專業或技術方面的事,真的是這樣嗎? 我們先定義內向與外向的差別,所謂的「外向」其實是比較容易從社交或與人交流中獲得能量的人,他更容易在與人互動的過程中感受到對方的善意跟溫暖,從而得到某種力量的支持 而「內向」的人則是在獨處時更容易獲取能量,他之所以覺得社
Thumbnail
高敏感人不需要假裝外向面對社會,這個世界正因為有形形色色的人才會有趣!
Thumbnail
 「I」是什麼? 英文是「Introversion」,內向性格的意思,是區分自己如何補充或者調解自己能量的方法。內向人需要時間獨處思考充電;而外向人的狀況是透過跟人群相處補充能量。但這並不代表內向人不喜歡交朋友!! 這個很重要,只是需要時間與自己相處。
Thumbnail
內向的夥伴們,我們通常踏入一個陌生或不熟悉的環境時,多半話少少,採取觀察的方式,先感覺一下這個場合的調調,接下來,隨著待在那個環境的時間越來越長,我們才能越來越放鬆,話也會變多,也慢慢提升安全感。 很多時候,最快的方式,還是有活潑人帶領著我們去認識環境,去認識人,可以加速我們適應的時間。想想我
Thumbnail
透過了解I型人的特質,幫助I型人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生活並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Thumbnail
「高敏感人群」特別需要學不要勉強自己,承認需要獨處及待在安全的環境讓自身可以好好的喘口氣,不斷的耗費內在能量容易在生活中提不起勁,甚至做事的效果不佳更是惡性循環的過程。
Thumbnail
你是內向者還是外向者呢? 內向者都不善表達、冷漠難以親近? 我可能跟你想的不一樣
Thumbnail
自卑敏感、內耗、以及厭棄現狀、過度在意他人看法,這說的是你嗎?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作者對《高敏感是種天賦》一書的閱讀心得,書中提到高敏感族群的特質和能力,並分享了作者自己的體驗和感受。文章裡提到了情感抒發的方式和心理諮商的重要性,以及對高敏感族群的理解和接納。
Thumbnail
瞭解自己的特質對管理情感是關鍵。本文介紹了高敏感族群的特徵及相處建議,並分享了管理情感和提升自我肯定感的方法。透過此書瞭解高敏感特質,並採取適當的方法來管理,能幫助高敏感的人更好地應對日常生活中的挑戰。
Thumbnail
外向的人適合做管理,內向的人適合做專業或技術方面的事,真的是這樣嗎? 我們先定義內向與外向的差別,所謂的「外向」其實是比較容易從社交或與人交流中獲得能量的人,他更容易在與人互動的過程中感受到對方的善意跟溫暖,從而得到某種力量的支持 而「內向」的人則是在獨處時更容易獲取能量,他之所以覺得社
Thumbnail
高敏感人不需要假裝外向面對社會,這個世界正因為有形形色色的人才會有趣!
Thumbnail
 「I」是什麼? 英文是「Introversion」,內向性格的意思,是區分自己如何補充或者調解自己能量的方法。內向人需要時間獨處思考充電;而外向人的狀況是透過跟人群相處補充能量。但這並不代表內向人不喜歡交朋友!! 這個很重要,只是需要時間與自己相處。
Thumbnail
內向的夥伴們,我們通常踏入一個陌生或不熟悉的環境時,多半話少少,採取觀察的方式,先感覺一下這個場合的調調,接下來,隨著待在那個環境的時間越來越長,我們才能越來越放鬆,話也會變多,也慢慢提升安全感。 很多時候,最快的方式,還是有活潑人帶領著我們去認識環境,去認識人,可以加速我們適應的時間。想想我
Thumbnail
透過了解I型人的特質,幫助I型人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生活並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Thumbnail
「高敏感人群」特別需要學不要勉強自己,承認需要獨處及待在安全的環境讓自身可以好好的喘口氣,不斷的耗費內在能量容易在生活中提不起勁,甚至做事的效果不佳更是惡性循環的過程。
Thumbnail
你是內向者還是外向者呢? 內向者都不善表達、冷漠難以親近? 我可能跟你想的不一樣